首页 > 古籍 > 韩非子 > 前30章 > 安危

韩非子

《韩非子》前30章安危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著有《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

《韩非子》章节目录: 《前30章》 《后25章

安危

书籍:韩非子章节:前30章更新时间:2020-01-02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爱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

危道:一曰,断削于绳之内;二曰,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五曰,危人于所安;六曰,所爱不亲,所恶不疏。如此,则人失其所以乐生,而忘其所以重死。人不乐生,则人主不尊:不重死,则令不行也。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左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饥寒去衣食,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此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

安危相关文章

  • 岳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岳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岳姓起源于“四岳”,相传是是专管祭祀三山五岳的官。因为远古时人们认为山是神灵,所以四岳官的后代,取官职为姓形成的。姓氏郡望:未知姓氏...
  • 粤西游日记二十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五日候夫龙英,因往游飘岩。  州治北向前数里外,有土山环绕,内有一小石峰如笔架,乃州之案山也。  土人名曰飘峭所之“峭”者,即山之称也。  其前即平畴一坞,自...
  • 粤西游日记十》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二十五日 自阳朔东南渡头发舟,溯流碧莲峰下。由城东而北,过龙头山,自是石峰渐隐。十里,古祚驿。又十五里,始有四尖山在江左,其右亦起群尖夹江,是为水绿村。又北七里,有岩在江之西岸...
  • 陈锡九》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陈锡九,邳人。父子言,邑名士。富室周某,仰其声望,订为婚姻。陈累举不第,家业萧条,游学于秦,数年无信。周阴有悔心。以少女适王孝廉为继室,王聘仪丰盛,仆马甚都。以此愈憎锡九贫,坚意绝...
  • 为政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 下泉》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 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众将闻孔明不追魏兵,俱入帐告曰:“魏兵苦雨,不能屯紥,因此回去,正好乘势追之。丞相如何不追?”孔明曰:“司马懿善能用兵,今军退必有埋伏。吾若追之,正中其计。不...
  • 形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三卷 - - 【原文】凡与敌战,若彼众多,则设虚形以分其势,彼不敢不分兵以备我。敌势既分,其兵必寡;我专为一,其卒自众。以众击寡,无有不胜。法曰:“形人而我无形。”①汉末,建安五年,曹...
  • 试试看》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试试看 新妇与新郎无缘,临睡即踢打,不容近身。郎诉之父,父曰:“毕竟你有不是处,所以如此。”子曰:“若不信,今晚你去睡一夜试试看。” 靠父膳 一人廿岁...
  • 徐安国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徐安国 蓦山溪(早梅)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椒萼露微花,便觉香魂旖旎。惜花公子,可是赋情深,携瘦竹,绕疏篱,终日成孤倚。 赏心乐事,又也何曾废。烟露湿铅华,误啼妆、三年客里。江南芳...
  • 志第二十九·食货三》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食货三   ○钱币   钱币。金初用辽、宋旧钱,天会末,虽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亦用之。海陵庶人贞元二年迁都之后,户部尚书蔡松年复钞引...
  • 世宗耶律阮》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 大同元年春二月,封永康王。 夏...
  • 张觉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张觉,平州义丰人。在辽国中进士,任辽兴军节度副使。辽兴军百姓杀死节度使萧谛里,张觉平定叛乱,州人推举他领州事。燕王耶律淳死后,张觉知道辽国必亡,征召壮丁五万人,一千匹马,练兵备...
  • 胡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人。以经术教授于吴地,达四十余年。   景..初年(1034),朝廷改定雅乐,下诏求通晓音律之人。范仲淹特荐举胡瑗,胡瑗以平民的身份在崇政殿回答皇上的咨询。...
  • 子崧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五世孙。考中崇宁五年进士。宣和年间,官至宗正少卿,授任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   汴京失守,起兵勤王,因道路阻塞不得前进。听说张邦昌僭位,写书信给康...
  • 列传第五》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薛举(子仁杲) 李轨 刘武周(苑君璋附) 高开道 刘黑闼(徐圆朗) 薛举,河东汾陰人也。其父汪,徙居金城。举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交 结豪猾,雄于边朔。初,为金城府校...
  • 老子韩非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向老子请教周礼。 老子说“:你所说的,那些人的骨头都已腐烂了,只有他们的言论还存在。 再...
  • 五味》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
  • 王维经典古诗词》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二十七 卷127_1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王维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 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 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 斗回迎寿...
  • 络石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络石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小便白浊。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