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明史 > 50章 > 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

明史

《明史》50章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

《明史》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

书籍:明史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10-10
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鲜使来请援。二月丙寅,复议征倭。丙子,前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南北诸军。三月乙巳,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己未,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夏六月戊寅,皇极、中极、建极三殿灾。癸未,罢修国史。秋七月癸巳,诫谕群臣。丁酉,诏赦天下。是月,杨应龙叛,掠合江、綦江。八月丁丑,倭破朝鲜闲山,遂薄南原,副总兵杨元弃城走,倭逼王京。甲申,京师地震。九月壬辰,逮前兵部尚书石星下狱,论死。冬十月甲戌,安南黎惟潭篡立,款关请罪,诏授安南都统使。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六年春正月,官军攻倭于蔚山,不克,杨镐、麻贵奔王京。三月癸卯,赐赵秉忠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壬子,群臣诣文华门疏请皇长子冠婚,不允。夏四月丁卯,辽东总兵官李如松出塞,遇伏战死。壬申,京师旱,敕修省。六月丁巳,杨镐罢。戊午,中官李敬采珠广东。丙寅,张位罢。丙子,巡抚天津佥都御史万世德经略朝鲜。秋七月丙戌,中官鲁保鬻两淮余盐。八月丁丑,京师地震。九月壬辰,免浙江被灾田租。冬十月乙卯,总兵官刘綎、麻贵分道击倭,败之。董一元攻倭新寨,败绩。十一月戊戌,倭弃蔚山遁,官军分道进击。十二月,总兵官陈璘破倭于乙山,朝鲜平。是年,乌斯藏入贡。
二十七年春二月壬子,分遣中官领浙江、福建、广东市舶司。是月,贵州巡抚江东之遣兵讨杨应龙,败绩。三月己亥,前兵部侍郎李化龙总督川、湖、贵州军务,讨杨应龙。夏四月甲戌,御午门,受倭俘。是月,临清民变,焚税使马堂暑,杀其参随三十四人。闰月丙戌,以倭平,诏天下,除东征加派田赋。己丑,久旱,敕修省。丙申,以诸皇子婚,诏取太仓银二千四百万两。户部告匮,命严核天下积储。六月己亥,杨应龙陷綦江,参将房嘉宠、游击张良贤战死。秋八月甲午,陕西狄道县山崩。九月,土蛮犯锦州。
冬十月壬午,振京城饥民。丙戌,以播州用兵,加四川、湖广田赋。戊子,贵州宣慰使安疆臣有罪,诏讨贼自赎。十一月己酉,免河南被灾田租。癸酉,振畿辅及凤阳等处饥。十二月丁丑,武昌、汉阳民变,击伤税使陈奉。戊子,振京师就食流民。是年,琉球入贡。
二十八年春二月戊寅,京师地震。丙戌,李化龙帅师分八路进讨播州。夏六月丁丑,克海龙囤,杨应龙自缢死,播州平。秋七月辛亥,旱,敕修省。八月辛未,慈庆宫成。丙子,罢朝鲜戍兵。九月甲寅,停刑。是秋,炒花犯辽东,副总兵解生等败没。冬十月辛未,贵州皮林苗叛,总兵官陈璘讨之。丙子,云南税监杨荣开采阿瓦、孟密宝井。十二月乙未,御午门,受播州俘。是年,两畿各省灾伤,民饥盗起,内外群臣交章请罢矿税诸监,皆不听。大西洋利玛窦进方物。
二十九年春正月壬子,以播州平,诏天下,蠲四川、贵州、湖广、云南加派田租逋赋,除官民诖误罪。是月,皮林苗贼平。二月甲戌,振大同、宣府饥。三月乙卯,赐张以诚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月,武昌民变,杀税监陈奉参随六人,焚巡抚公署。夏四月乙酉,征陈奉还,以守备承天中官杜茂代之。五月,苏州民变,杀织造中官孙隆参随数人。六月,京师自去年六月不雨,至是月乙亥始雨。山东、山西、河南皆大旱。丁亥,法司请热审,不报。是夏,振畿内饥。秋九月壬寅,河决开封、归德。丁未,赵志皋卒。癸丑,振贵州饥。戊午,前礼部尚书沈鲤、朱赓并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冬十月己卯,立皇长子常洛为皇太子,封诸子常洵福王,常浩瑞王,常润惠王,常瀛桂王。诏赦天下。壬辰,加上慈圣皇太后尊号。十二月辛未,诏复朵颜马市。是年,琉球入贡。
三十年春正月己未,以四方灾异敕修省。二月己卯,不豫,召大学士沈一贯于启祥宫,命罢矿税,停织造,释逮击,复建言诸臣职。翼日,疾瘳,寝前诏。甲申,重建乾清、坤宁宫。闰月丙申,复河套诸部贡市。戊午,河州黄河竭。三月甲申,腾越民变,杀税监委官。夏四月辛丑,振顺天、永平饥。五月乙亥,法司请热审,不报。秋七月辛巳,边饷缺,命严催积逋。是月,缅贼陷蛮莫宣抚司,宣抚思正奔腾越,贼追至,有司杀正以谢贼,始解。冬十月戊戌,振江北灾。丙辰,停刑。是年,琉球、哈密入贡。
三十一年春三月戊午,吏部奏天下郡守阙员,不报。是月,播州余贼吴洪等作乱,有司讨平之。夏四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五月丙辰,阁臣请热审,不报。戊寅,京师地震。凤阳大雨雹,毁皇陵殿脊。是夏,河决苏家庄,北浸丰、沛、鱼台、单县。秋九月甲子,江北盗起。冬十月甲申,停刑。丙申,睢州贼杨思敬作乱,有司讨擒之。十一月甲子,获妖书,言帝欲易太子,诏五城大索。十二月丙戌,召见皇太子于启祥宫,赐手敕慰谕。
三十二年春二月壬寅,阁臣请补司道郡守及遣巡方御史,不报。三月甲子,乾清宫成。乙丑,赐杨守勤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是月,浚泇河工成。五月癸酉,雷火焚长陵明楼。六月丙戌,以陵灾,命补阙官恤刑狱。丁酉,昌平大水,坏长、泰、康、昭四陵石梁。秋七月庚戌,京师大雨,坏城垣。辛酉,振被水居民。八月辛丑,群臣伏文华门,疏请修举实政,降旨切责。丙午,分水河工成。九月戊申,振畿南六府饥。闰月辛丑,武昌宗人蕴鉁等作乱,杀巡抚都御史赵可怀。冬十月甲寅,始叙平播州功。
是年,琉球、乌斯藏入贡。
三十三年春正月,重修京师外城。庚辰,银定、歹成犯镇番,总兵官达云击败之。夏四月辛亥,蕴鉁等伏诛。五月丙申,凤阳大风雨,毁陵殿神座。庚子,雷击圜丘望灯高杆。六月乙巳,以雷警,敕修省。秋八月己巳,停刑。九月甲午,昭和殿灾。丙申,京师地震。
冬十一月辛巳,免淮阳被灾田租。十二月壬寅,诏罢天下开矿。以税务归有司,岁输所入之半于内府,半户、工二部。丙午,免河南被灾田租。乙卯,以皇长孙生,诏赦天下。开宗室科举入仕例。罢采广东珠池、云南宝井。
三十四年春二月庚戌,加上皇太后徽号。辛亥,大学士沈鲤、朱赓请补六部大僚,不报。三月己卯,云南人杀税监杨荣,焚其尸。丁酉,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灾,蠲振有差。夏四月癸亥,浚朱旺口河工成。五月癸酉,河套部犯延绥,官军击走之。六月癸卯,缅甸陷木邦。是月,畿内大蝗。秋七月癸未,沈一贯、沈鲤致仕。九月甲午,诏陕西严敕边备。冬十月丙申,停刑。十一月己巳,朵颜入犯,总兵官姜显谟御却之。十二月壬子,南京妖贼刘天绪谋反,事觉伏诛。是年,安南、琉球入贡。蒙古喀尔喀诸部悉归我大清。
三十五年春正月辛未,给事中翁宪祥言,抚、按官解任宜候命,不宜听其自去,不报。二月戊戌,安南贼武德成犯云南,总兵官沐睿御却之。三月辛巳,赐黄士俊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戊戌,银定、歹成犯凉州,副总兵柴国柱击走之。壬子,顺义王撦力克卒。五月戊子,前礼部尚书于慎行及礼部侍郎李廷机、南京吏部侍郎叶向高并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六月,湖广及徽、宁、太平、严州大水。闰月辛巳,复河套诸部贡市。秋七月庚子,京师久雨。刑部请发热审疏,不报。八月丙寅,振畿内饥。九月甲午,停刑。冬十月癸酉,山东旱饥,蠲振有差。十一月壬子,于慎行卒。十二月,金沙江蛮阿克叛,陷武定,攻围云南,别陷嵩明、禄丰。安南贼犯钦州。是年,琉球入贡。
三十六年春正月,河南、江北饥。二月戊辰,京师地震。夏六月己卯,南畿大水。秋七月丁酉,京师地震。郴州矿贼起。八月癸亥,治云南失事诸臣罪,巡抚都御史陈用宾、总兵官沐睿下狱,论死。庚辰,振南畿及嘉兴、湖州饥。九月甲午,四川巡抚都御史乔璧星奏擒阿克于东川,贼平。冬十一月壬子,朱赓卒。十二月戊午,再振南畿,免税粮。是年,琉球入贡。
三十七年春三月辛卯,拱兔陷大胜堡,游击于守志战于小凌河,败绩。己酉,大学士叶向高请发群臣相攻诸疏,公论是非,以肃人心,不报。夏四月,倭寇温州。秋九月癸卯,左都御史詹沂封印自去。丁未,停刑。是秋,福建、浙江、江西大水。湖广、四川、河南、陕西、山西旱。畿内、山东、徐州蝗。冬十二月己巳,留畿内、山东诸省税银三分之一振饥民。徐州贼杀如皋知县张藩。是年,日本入琉球,执其国王尚宁。哈密入贡。
三十八年春三月癸巳,赐韩敬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丁丑,正阳门楼灾。辛卯,以旱灾异常,谕群臣各修职业,勿彼此攻讦。辛丑,振畿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四川饥。五月,河南贼陈自管等作乱,有司讨擒之。冬十月辛丑,停刑。十一月壬寅朔,日有食之。丁卯,以军乏饷,谕廷臣陈足国长策,不得请发内帑。是年,乌斯藏入贡。
三十九年春二月庚子,河套部敌犯甘州之红崖、青湖,官军御却之。夏四月,京师旱。戊子,怡神殿灾。丙申,设边镇常平仓。五月壬寅,御史徐兆魁疏劾东林讲学诸人阴持计典,自是诸臣益相攻击。广西、广东大水。六月,自徐州北至京师大水。是夏,停热审。冬十月丁卯,户部尚书赵世卿拜疏自去。甲申,停刑。阁臣请释轻犯,不报。是年,暹罗入贡。
四十年春二月癸未,吏部尚书孙丕扬拜疏自去。三月丙午,振京师流民。夏四月丙寅,南京各道御史言:“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天下将有陆沈之忧。”不报。五月甲午朔,日有食之。秋八月,河决徐州。九月庚戌,李廷机拜疏自去。冬十月甲申,停刑。是年,琉球中山王尚宁遣使报归国。
四十一年春正月庚申,谕朝鲜练兵防倭。三月癸酉,赐周延儒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五月己巳,谕吏部都察院:“年来议论混淆,朝廷优容不问,遂益妄言排陷,致大臣疑畏,皆欲求去,甚伤国体。自今仍有结党乱政者,罪不宥。”六月乙未,卜失兔袭封顺义王。秋七月甲子,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孙玮拜疏自去。九月壬申,吏部左侍郎方从哲、前吏部左侍郎吴道南并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庚辰,吏部尚书赵焕拜疏自去。是年,两畿、山东、江西、河南、广西、湖广、辽东大水。乌斯藏入贡。
四十二年春正月乙丑,总兵官刘綎讨建昌叛蛮,平之。二月辛卯,慈圣皇太后崩。己酉,振畿内饥。三月丙子,福王之国。夏四月丙戌,以皇太后遗命赦天下。六月甲午,葬孝定皇后。秋八月甲午,礼部右侍郎孙慎行拜疏自去。癸卯,叶向高致仕。是年,安南、土鲁番入贡。
四十三年春正月乙丑,徐州决河工成。三月丁未朔,日有食之。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下狱。丁巳,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揭言张差狱情,梃击之案自是起。己巳,严皇城门禁。癸酉,召见廷臣于慈宁宫。御史刘光复下狱。甲戌,张差伏诛。六月戊寅,久旱,敕修省。秋七月己酉,振畿内饥。甲戌,停刑。闰八月庚戌,重建三殿。丁巳,山东大旱,诏留税银振之。丁卯,河套诸部犯延绥,官军御之,败绩,副将孙弘谟被执。冬十月辛酉,京师地震。十一月戊寅,振京师饥民。
四十四年春三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乙酉,赐钱上升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春,畿内、山东、河南、淮、徐大饥,蠲振有差。夏四月戊午,河南盗起,谕有司抚剿。六月壬寅,河套诸部犯延绥,总兵官杜文焕御却之。丁卯,河决祥符朱家口,浸陈、杞、睢、柘诸州县。秋七月乙未,河套部长吉能犯高家堡,参将王国兴败没。是月,陕西旱,江西、广东水,河南、淮、扬、常、镇蝗,山东盗贼大起。冬十月丁未,停刑。十一月己巳,隆德殿灾。
四十五年春二月戊午,以去冬无雪,入春不雨,敕修省。三月辛未,镇抚司缺官,狱囚久系多死,大学士方从哲等以请,不报。乙亥,振江西饥。夏五月丙子,久旱,再谕修省。六月丙申,畿南大饥,有司请振,不报。是月,阁臣法司请热审,不报。秋七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丁卯,吴道南以忧去。是年,两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广、福建、广东灾。暹罗、乌斯藏入贡。
四十六年春二月乙巳,振广东饥。夏四月甲辰,大清兵克抚顺城,千总王命印死之。庚戌,总兵官张承胤帅师援抚顺,败没。闰月庚申,杨镐为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六月壬午,京师地震。是夏,有司请热审,不报。秋七月丙午,大清兵克清河堡,守将邹储贤、张旆死之。八月壬申,海运饷辽东。庚辰,乃蛮等七部款塞。辛巳,停刑。九月壬辰,辽师乏饷,有司请发各省税银,不报。辛亥,加天下田赋。乙卯,京师地震。冬十一月甲午,以灾异敕修省。十二月丁巳,河套部长猛克什力来降。是年,土鲁番、天方、撒马儿罕、鲁迷、哈密、乌斯藏入贡。
四十七年春二月乙丑,经略杨镐誓师于辽阳,总兵官李如柏、杜松、刘綎、马林分道出塞。三月甲早,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战死。乙酉,马林兵败于飞芬山,兵备佥事潘宗颜战死。庚寅,刘綎兵深入阿布达里冈,战死。辛丑,赐庄际昌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四月癸酉,盔甲厂灾。六月丁卯,大清兵克开原,马林败没。癸酉,大理寺丞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甲戌,廷臣伏文华门,请发章奏及增兵发饷,不报。秋八月乙卯,山东蝗。癸亥,逮杨镐。九月庚辰,停刑。戊子,百官伏阙,请视朝行政,不报。冬十月丁巳,振京师饥民。十二月,再加天下田赋。辛未,镇江、宽奠、叆阳新募援兵溃。是年,暹罗入贡。
四十八年春正月庚子,朝鲜乞援。三月庚寅,复加天下田赋。夏四月癸丑,皇后王氏崩。戊午,帝不豫,召见方从哲于弘德殿。秋七月壬辰,大渐,召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黄克缵,侍郎孙如游于弘德殿,勉诸臣勤职。丙申,崩,年五十有八。遗诏罢一切榷税并新增织造诸项。九月甲申,上尊谥,庙号神宗,葬定陵。
◎光宗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也。母恭妃王氏。万历十年八月生。神宗御殿受贺,告祭郊庙社稷,颁诏天下,上两宫徽号。未几,郑贵妃生子常洵,有宠。储位久不定,廷臣交章固请,皆不听。二十九年十月,乃立为皇太子。
三十一年,获妖书,言神宗欲易太子,指斥郑贵妃。神宗怒。捕逮株连者甚众,最后得皦生光者,磔之。狱乃解。四十一年六月,奸人王曰乾上变,告孔学等为巫蛊,将谋不利于东宫,语连郑贵妃、福王,事具《叶向高传》。四十三年夏五月己酉,蓟州男子张差持梃入慈庆宫,事复连贵妃内珰。太子请以属吏。狱具,戮差于市,毙内珰二人于禁中。自是遂有“梃击”之案。
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丁酉,太子遵遗诏发帑金百万犒边。尽罢天下矿税,起建言得罪诸臣。己亥,再发帑金百万充边赏。八月丙午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蠲直省被灾租赋。己酉,吏部侍郎史继偕、南京礼部侍郎沈飗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辽东大旱。庚申,兰州黄河清,凡三日。甲子,礼部侍郎何宗彦、刘一燝、韩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乙丑,南京礼部尚书朱国祚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召叶向高。遣使恤刑。丙寅,帝不豫。戊辰,召对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等十有三人于乾清宫,命皇长子出见。甲戌,大渐,复召从哲等受顾命。是日,鸿胪寺官李可灼进红丸。九月乙亥朔,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熹宗即位,从廷臣议,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冬十月,上尊谥,庙号光宗,葬庆陵。
赞曰: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本纪第二十一·神宗二相关文章

  • 知人》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臣闻主将之法,务览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汉光武,聪听之主也,谬于庞萌;曹孟德,知人之哲也,弊于张邈。何则?夫物类者,世之所惑乱也。故曰:狙者类智而非智也,(狙,音自舒反。慢也...
  • 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弟左右:  余在金陵,二十日起行至安庆,内外大小平安。门第太甚,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自安庆以至金陵,沿江六百里,大小城隘,皆沅弟之所攻取,余之幸得大名,皆沅弟之所赠送...
  • 卷九》原文翻译 - - 《搜神记》上卷 - - 后汉中兴初,汝南有应枢者,生四子,而尽见神光照社。枢见光,以问卜人。卜人曰:“此天祥也。子孙其兴乎!”乃探得黄金。自是子孙宦学,并有才名。至玚,七世通显。车骑将军巴郡...
  • 滇游日记四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十二日饭于龙泉。命顾仆入城觅夫,而于殿后静室访讲师。既见,始知其即一苇也。为余瀹茗炙饼,出鸡葼zōng植物名松子相饷。坐间,以黄慎轩翰卷相示,盖其行脚中所物色而得者。下午,不得夫...
  • 徐庶成真》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翼驹稗编》载罗军门(思举)追贼终南山,遇真人徐庶馈粮一事。以余所闻,世俗所传者尚有数则焉。乾嘉之际,广东某县某村忽到一道士,衣衫褴褛,向村人乞食,莫之应者。  一老媪以盂饭饷...
  • 规姬献》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五 - - 郁离子谓姬献曰:“吾尝游汝、泗之间,见丛祠焉。其中为天仙,其左右为鬼伯。天仙之祠,香独之外无物,而鬼伯之祠,击钟、烹羶、明膏火,穷昼夜。今子之庭,无雨、旸、寒、暑皆如市,鹅...
  • 药僧》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济宁某偶于野寺外,见一游僧向阳扪虱,杖挂葫芦,似卖药者。因戏曰:“和尚亦卖房中丹否?”僧曰:“有。弱者可强,微者可巨,立刻见效,不俟经宿。”某喜求之。僧解衲角...
  • 酆都御史》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酆都县外有洞,深不可测,相传阎罗署。其中一切狱具,皆借人工。桎梏朽败,辄掷洞口,邑宰即以新者易之,经宿失所在。供应度支,载之经制。  明有御史行台华公,按临酆都,闻之不以为信,欲入...
  • 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
  •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
  • 周书·君牙》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
  • 陈景沂、松洲、韩准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陈景沂 壶中天 江邮湘驿。问暮年何事,暮冬行役。马首摇摇经历处,多少山南溪北。冷著烟扉,孤芳云掩,瞥见如相识。相逢相劳,如痴如诉如忆。 最是近晓霜浓,初弦月挂,传粉金鸾侧。冷淡...
  • 唐纪二十一则天皇后长寿元年(壬辰,公元692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正月,戊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   [1]正月,戊辰朔(初一),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   [2]腊月,立故于阗王尉达伏雄之子瑕为于阗王。   [2]腊月,朝廷封原于阗王尉迟伏雄的...
  • 列传第一百九十九·四川土司》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四川土司诸境,多有去蜀远,去滇、黔近者。如乌蒙、东川近于滇,乌撒、镇雄、播州近于黔。明太祖略定边方,首平蜀夏,置四川布政司,使招谕诸蛮,次第归附。故乌蒙、乌撒、东川、芒部旧属...
  • 志第二·历上》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历上   昔者圣人因天道以授人时,厘百工以熙庶政,步推之法,其来尚矣。自汉太初迄于前宋,治历者奚啻七十余家,大概或百年或数十年,率一易焉。盖日月五星盈缩进退,与夫天运,至不...
  • 穆宗》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母曰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初名宥,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遂王。五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使。七年十月,册为皇太了,改今讳...
  • 慕容垂传一》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慕容垂,字道明,慕容元真的第五子。小时候很受宠 爱,元真经常看着他对诸弟说:“这孩子豁达好奇,终久既能破人家,也能成人 家。”所以取名为霸,字道业,得到父亲的恩遇超过其...
  • 公叔且杀几瑟》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策二(公叔且杀几瑟) 【提要】最高权力不可分享,只能独占。谁能当太子,谁就能控制整个国家。如果君王的儿子众多,那实在是国家的灾难,他们为皇位定会进行你...
  • 徐夤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零九 卷709_1 《西华》徐夤 五千仞有余神秀,一一排云上泬。 叠嶂出关分二陕, 残冈过水作中条。 巨灵庙破生春草,毛女峰高入绛霄。 拜祝金天乞阴德,为民求主降神尧。 卷7...
  •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贝母 释名 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 (根)辛、平、无毒。 主治 1、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