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资治通鉴 > 50章 >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50章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

书籍:资治通鉴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2)。伍举娶于王子牟③。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④,而言复故⑤。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
及宋向戌将平晋、楚(6),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本与之语(7),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妃押皮革(8),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9)?”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归生闻之: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0。赏僭,则惧及婬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婬。无善人,则国从之。《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11)。’无善人之谓也。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12)。’惧失善也。《商颂》有之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13)。’此汤所以获天福也。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14),恤民不倦(15)。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饫赐(16),此以知其劝赏也。将刑为之不举(17),不举则彻乐(18),此以知其畏刑也。夙兴夜寐(19),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三者,礼之大节也。有礼,无败。今楚多婬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20),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所谓不能也(21)。子丁之乱,析公奔晋(22)。晋人置诸戎车之殿(23),以为谋主。绕角之役(24),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25),以夜军之(26),楚帅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晋遂侵蔡,袭沈(27),获其君(28),败申、息之师于桑隧(29),获申丽而还(30)。郑于是不敢南面(31)。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雍子之父兄谮雍子(32),君与大夫不善是也(33),雍子奔晋。晋人与之蓄(34),以为谋主。彭城之役(35),晋楚遇于靡角之谷(36),晋将遁矣,雍子发命于军曰:‘归老幼,反孤疾,二人役,归一人。阅兵搜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37),明日将战。’行归者而逸楚囚(38),楚师宵溃。晋降彭城而归诸宋,以鱼石归(39)。楚失东夷(40),子辛死之(41)”,则雍子之为也。子反与子灵争夏姬(42),而雍害其事(43),子灵奔晋。晋人与之邢(44),以为谋主,捍御北狄,通吴于晋,教吴叛楚,教之乘车、射御、驱侵,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焉(45)。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46),楚罢于奔命(47),至今为患,则子灵之为也。若敖之乱(48),伯贲之子贲皇奔晋(49)。晋人与之苗(50),以为谋主。鄢陵之役,楚晨压晋军而陈,晋将遁矣,苗贲皇曰:‘楚师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陈以当之,栾、范易行以诱之(51),中行、二必克二穆(52),吾乃四萃于其王族(53),必大败之。’晋人从之,楚师大败,王夷师僭(54),子反死之。郑叛、吴兴,楚失诸侯,则苗贲皇之为也。”子木曰:“是皆然矣。”声子曰:“今又有甚于此者。椒举娶于申公子牟(55),子牟得戾而亡(56),君大夫谓椒举(57):‘女实遣之。’惧而奔郑,引南望曰:‘庶几赦余/亦弗图也。今在晋矣,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58)。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子木惧,言诸王,益其禄爵而复之。声子使椒逆之(59)。
【注释】
①伍参:伍奢的祖父,伍子胥的曾祖父。子朝:公子朝,蔡文公的儿子,为蔡国太师。②伍举:伍奢的父亲。声子:子朝的儿子。③王子牟:楚国公子,又称申公子牟。(4)班:铺垫。⑤复故:返回楚国的事。(6)向戌,宋国大夫,又称左师。平:讲和。(7)子木:屈建,楚国令尹。”(8)杞、梓:楚国出产的两种优质木材。(9)族姻:同族子弟和有婚姻关系的人。(10)僭(jian)::越,过分。滥:过度,无节制。(11)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瞻臃。殄瘁:艰危,困窘。(12)《夏书》已失传。这两句话见于《古文尚书·大禹漠》。不经:不守常法的人。(13)这四句诗出自《诗·商颂·殷武》。怠:懈担皇:今《诗经》作“逞”,意思是闲暇,指偷闲。封:大。(14)劝:乐,喜欢。(15)恤民:忧民。(16)饫(yu)赐:饱餐之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臣下。(17)不举:不举行盛宴。(18)彻:同“撤”。彻乐:撤去音乐。(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20)谋主:主要谋士。(21)不能:不能任用贤人。(22)子丁:楚国大臣斗克的字。析公:楚国大臣。(23)戎车:指国君的战车。殿:后。(24)绕角:蔡国地名,在今河南鲁山县东。(25)钧声:相同的声音。(26)军:进攻。(27)沈:诸侯国名,在今安徽临泉县北。(28)君:指沈国国君沈子揖初。(29)桑隧:地名,在今河南确山县东。(30)申丽:楚国大夫。(31)不敢南面:不敢向南亲附楚国。(32)雍子:楚国大臣。谮:中伤,诬陷。(33)不善是:不喜欢这个人。(34)蓄(XU):晋国邑名,在今河南温县附近。(35)彭城:在今江苏徐州(36)靡角之谷:宋国地名,在彭城附近。(37)陈:列阵。次:营帐。(38)归者:指应放还的老幼孤疾。逸:释放。(39)鱼石:逃到楚国的宋国大臣。(40)东夷:亲楚国的东方小国。(41)子辛:楚国令尹公于工大,被楚共王杀掉。(42)子灵:楚国宗族。夏姬:郑穆公的女儿,陈国大大御叔的妻子。(43)雍害:阻碍,破坏。(44)邢:晋国邑名,在今河南温县东北。(45)行人:外交使节。(46)巢:楚国的属国,在今安徽巢县东北。驾:楚国邑名,在今安徽无为境内。棘:楚国邑名,在今河南永城南。州来:楚国邑名,在今安徽△台。(47)罢:同“疲”。(49)若敖:指楚国令尹子文的氏族。(49)伯贲:楚国令尹斗椒的字。(50)苗:晋国邑名,在今河南济源西。(51)栾、范:指栾书、士燮统率的中军。易行:指简易行阵,以诱惑楚军。(52)中行:指晋国上军佐。二郎:指晋国上军统帅琦和新军佐至。二穆:指楚国左军统帅子重和右军统帅子辛,两人都是楚穆王的后代。(53)四萃:从四面集中攻击。(54)夷:受伤。僭(jian):火熄灭,这里比喻军队溃败。(55)椒举:伍举。(56)戾(li):罪。(57)君大夫:国君和大夫。(58)叔向:晋国上大夫。比叔向:使他的爵禄可与叔向相比。(59)椒:伍举的儿子,伍奢的弟弟。逆:迎。
【译文】
当初,楚国的伍参与蔡国太师子朝相友好,伍参的儿子伍举也与子朝的儿子声子相友善。伍举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王子牟当申邑长官后获罪逃亡。楚国人说:“伍举一定护送过他。”伍举逃亡到了郑国,打算再逃亡到晋国。声子要到晋国去,他在郑国都城的郊外碰到了伍举,两个人把荆草铺在地上坐著一起吃东西,谈到了伍举回楚国的事。声子说:“您走吧,我一定要让您回楚国。”
到了宋国的向戌来调解晋国和楚国的关系时,声子到晋国去当使节,回国时到了楚国。楚国令尹子木同声子谈话,问起晋国的事,并且还问:“晋国的大夫和楚国大夫比谁更贤明些?”声子回答说:“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但是它的大夫却很贤明,都是做卿的人才。正像杞木、梓木和皮革,全是从楚国去的。虽然楚国有人才,实际上却是晋国在使用他们。”子木说:“难道晋国没有同族和姻亲当大夫吗?”声子回答说:“虽然有,但是使用楚国的人才的确很多。我听说过: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赏赐不过分,刑罚不滥用。赏赐太过分,就怕赏赐到坏人头上;滥用刑罚,则怕惩罚到了好人。如果不幸越过了限度,也宁愿赏赐过头,而不要滥用刑罚;与其失去了好人,还不如有利于坏人。没有好人,国家就会跟著遭殃。《诗·大雅。瞻臃中说:‘贤能的人没有了,国家就将遭受危难。’这话说的就是国家没有好人。所以《夏书》上说:‘与其杀害无辜的人,宁可放过犯罪的人。’这是担心失去了好人。《诗·商颂·殷武》中说:‘不要过分不滥用,不可懈怠偷闲懒,上天命令我下国,大力建树福和禄。’《就是商汤获得上天赐福的原因。古代治理百姓的人,喜欢赏赐而惧怕刑罚,为百姓忧心而不知疲倦。赏赐在春天和夏天进行,刑罚在秋天和冬天进行。因此,在将要行赏时要为它加餐,加餐后把多余的酒菜赐给奔命臣下,从这里可以知道他喜欢赏赐。将要用刑时则要减餐,减餐时要撤去进餐时的音乐,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惧怕用刑。早起晚睡,早晚亲自上朝处理政事,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他为百姓忧心。喜欢赏赐、惧怕刑罚、为百姓分忧这三件事,是礼丁的大节。有了礼丁就不会失败。现在楚国经常滥用刑罚,楚国大夫逃亡到四周的国家,成了那些国家的主要谋士,危害楚国,无法挽救和医治,这就是说楚国不能任用贤人。子丁的叛乱,使析公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他安排在国君的战车后面,让他做主谋。绕角战役,晋国准备逃跑,析公却说:‘楚军心里轻浮急躁,容易被动遥如果多处同时发出击鼓声,趁夜色发动进攻,楚军一定会逃走。’晋国人听从了析公的话,楚军在夜里败逃了。晋国接著侵袭蔡国,偷袭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在桑隧击败了申、息两地的楚军,抓住了为了楚国大夫申丽后回国。郑国从此不敢向南亲近楚国。楚国失去了中原诸侯的亲附,这全是析公的主意。雍子的父亲和哥哥诬陷雍子,国君和大夫也不喜欢雍子,雍子就逃亡到了晋国。晋国人把畜邑封给他,让他当主谋。彭城一仗,晋军和楚军在靡角之谷遭遇,晋军准备逃走,雍子却向军队发布命令说:‘把年老的和年轻的人放回去,孤儿和有病的人回去,一家有两人参战的回去一个。精选兵士,检阅兵车,喂饱战马,饱餐一顿,摆开阵势,烧掉营帐,明天决战。’晋军让该回家的人走了,放走了楚军战俘,结果楚军夜里溃败了。晋军降服了彭城,把它还给了宋国,带著俘获的鱼石回国。楚国失去了东方诸国的亲附,子辛也为此被杀,这都是雍子干出来的。子反和子灵争夺夏姬,子反破坏了子灵的婚事,子灵逃到了晋国。晋国人把邢邑封给他,让他当主谋,抵御北狄,使吴国和晋国通好,教吴国背叛楚国,教吴国人乘战车、射箭、驾车、驱车进攻,派他的儿子狐庸担任吴国的使者。吴国便在这时攻打巢地,夺取驾地,攻克棘地,侵入州来,楚国疲于奔命,到现在吴国还是楚国的祸患,这都是子灵干出来的。若敖氏叛乱,伯贲的儿子贲皇逃亡到晋国。晋国人把苗地封给他,让他当主谋。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并摆出阵势,晋军打算逃走,苗贲皇说:‘楚军的精锐部队只是中军的王室亲兵。如果填井平灶,摆开阵势抵抗他们,栾书、士燮两军减缩行阵以引诱楚军,l部B琦和至一定能战胜子重和子辛,我们再集中兵力从四面进攻他们的亲兵,必定会把他们打得大败。’晋国人听从了苗贲皇的话,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散,子反自杀。郑国叛离,吴国兴起,楚国失去了诸侯的亲附,这都是苗贲皇干出来的。”子木说:“这些都说对了。”声子说:“现在还有比这些更厉害的。伍举娶了申公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子牟获罪而逃亡,国君和大夫们对伍举说:‘确实是你让他走的。’伍举因为害怕逃到了郑国,他伸长脖子望著南面说:‘但愿能赦免我/但是楚国并不考虑。现在伍举在晋国,晋国人准备封给他县邑。使他的爵禄可以和叔向相比。如果他来策划危害楚国,难道不会成为祸患吗?”子木感到害怕,对楚王说了,楚王增加了伍举的爵禄并让他回到楚国。声子让椒去迎接伍举。
【读解】
自己的人才没有为自己效劳,却被敌手利用来挖自己的墙角,危害自己,的确发人深剩这一篇专论“我材他用”的文字,显得十分独特,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索。
人才出逃的根本原因,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作为一国之君,不能正确运用赏罚手段,不讲公平的原则,自然会造成自己内部的分化。这一重大责任要由自己来承担,可以叫做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尝,怪不到别人。
当然,实际当中也可能出现敌手寻机主动来挖人才的情形,或者用利诱的手段,或者用离间的陰谋,比如现代间谍战中常见的双重乃至多重间谍。
不管是哪种情形,我们都可以看出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价值和决定性作用。德国人奥本海姆出逃美国,使美国人造出了原子弹,从而掌握了在二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张王牌。类似的事例还可以举出很多。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和科技竞争之中,一个优秀人才往往可以使局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掌握和使用人才的一方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和控制权。因此,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得人才者,得天下。
话说回来,自己的人才在严绘无情的竞争中被敌人利用,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自己人最了解自己家的事,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家底,自己的致命之处,全被了若指掌。这样,就应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古老的致胜原则。
敌手自己做不到的事,由自己人帮助他们做到了;敌人无法掌握的情况,轻而易举地被掌握了。处于这样的境地,哪有不败的道理?人们常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人被他人、敌手利用,不也是一种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方式吗?
不懂得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的统治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愚蠢的统治者。如果不仅不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反而设置各种阻碍和网罗加害于人才,这样的统治者便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是自己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历史上的这类悲剧不少,而在实际中人们又一再犯这样的错误,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其中的原因。是嫉贤妒能的心理在作祟?是惧怕能人对自己构成威胁?是看不出人的才能所在?是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条?是误信了*佞小人的谗言?还是根本就不把国家、百姓的兴旺发达放在心上,只图个人的安乐婬逸?
愚蠢倒也罢了。国君愚蠢,而握有实权的臣子们不愚蠢,也可以混下去。并非愚蠢,而是误中他人圈套,还可以谅解和补救。既不愚蠢,也不是上当受骗,而是玩弄权术,专横暴虐,有意陷害,这就是违背天意的自己作孽,活该遭受厄运。
能够充分利用敌手的人才,来打击敌手的要害部位,瓦解敌手的士气和阵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可以算是天赐的福份,也是聪明智慧的表现。这当中有机遇问题,也有敌手的愚蠢、过失。残暴而白白送上门来的时候,但是,最主要的是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具有宽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和德行,站在道义和真理一边,人才才可能前来归附。如果与对手同样愚蠢、专横、暴虐,谁会来归附?得道多助,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强大吸引力,应当是人才前来归附的根本条件。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凤凰总把高枝占。谁都不会效命于无德无才、贪婪自私的主子。除了吸引力之外,还要懂得珍惜和使用人才。优厚的礼遇必不可少,只讲道义不讲实惠肯定也是不行的。委以重任的信任,更能使被使用者心里踏实。既然要用,就放心大胆地用;如果心存疑虑,不如不用。古人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人成功了,事情也就成功了一半。
人才难得,优秀的人才更难得。自己的人才不要轻易放走,对手送上门来的人才一定要牢牢抓祝成功的统治者总是这样做的。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相关文章

  • 谕纪泽·托人带银至京》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字谕纪泽儿:  余于八月十四日,在湖北起行,十人日到岳州,由湘阴宁乡绕道,于念三日到家,在腰裹新屋,痛哭吾母,廿五日至白杨坪老屋,敬谒吾祖星冈公坟墓,家中老小平安,地方亦安静,合境团练...
  • 此狐不俗》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外祖雪峰张公家,牡丹盛开,家奴李桂,夜见二女凭阑立,其一曰:月色殊佳。其一曰:此间绝少此花,惟佟氏园与此数株耳。桂知是狐,掷片瓦击之,忽不见。俄而砖石乱飞,窗棂皆损,雪峰公自往视之,拱...
  • 李太白梦笔生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李太白梦笔生花,特睡乡幻景耳。福建陆路提督马负公书,性耽翰墨,稍暇即临池,一日所用巨笔悬架上,忽吐焰光长数尺,自毫端倒注于地,复逆卷而上,蓬蓬然,逾刻乃敛,署中弁卒皆见之,马公画为小...
  • 楚茨》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艹埶}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
  • 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后50回 - -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却说三藏师徒四众,别樵子下了隐雾山,奔上大路。...
  •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高顺引张辽击关公寨,吕布自击张飞寨,关、张各出迎战,玄德引兵两路接应。吕布分军从背后杀来,关、张两军皆溃,玄德引数十骑奔回沛城。吕布赶来,玄德急唤城上军士放下吊桥。吕布...
  • 刑罚四卦》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易》六十四卦,而以刑罚之事著于《大象》者凡四焉;《噬嗑》曰“先王以明罚敕法”,《丰》曰“君子以折狱致刑”,《贲》曰“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rdqu...
  • 洪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洪适 番禺调笑 句队盖闻五岭分疆,说番禺之大府;一尊属客,见南伯之高情,摭遗事于前闻,度新词而屡舞。宫商递奏,调笑入场。 羊仙黄木湾头声B278B278然。碧云深处起非烟。骑羊执穗衣...
  • 襄公·襄公四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四年春王三月己酉,陈侯午卒。夏,叔孙豹如晋。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葬陈成公。八月辛亥,葬我小君定姒。冬,公如晋。陈人围顿。   【传】四年春,楚师为陈叛故,犹在...
  •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永徽六年(乙卯,公元六五五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冬,十月,己酉,下诏称:“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许敬宗奏:“故特进赠司空王仁祐告身尚存,使逆乱馀孽犹得为廕,并请除削。”从...
  • 梁纪一 高祖武皇帝天监元年(壬午、502)》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梁纪一梁武帝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   [1]春,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   [1]春季,正月,南齐和帝萧宝融派遣兼侍中席阐文等人到建康慰劳。   [2]大司...
  • 列传第二百·四川土司二》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遵义府即播州。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唐贞观中,改播州。乾符初,南诏陷播,太原杨端应募复其城,为播人所怀服,历五代,子孙世有其地。宋大观中,杨文贵纳土,置遵义军。元世祖授杨邦...
  •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上中者拔为将。众莫能弓,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岁乙亥,国王木华黎帅兵南下,俊遂降。己...
  • 志第十·礼二》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礼二   ○方丘仪   斋戒:祭前三日质明,有司设三献以下行事官位于尚书省。初献南面,监祭御史位于西,东向,监礼博士位于东,西向,俱北上。司徒亚、终献位于南,北向。次光禄卿...
  • 王继忠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王继忠,开封人。父亲王王充,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去世。继忠六岁时,补为东西班殿侍。真宗在王府时,得以事奉左右,因恭谨厚道被亲信。真宗即皇帝位,继忠补为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
  • 列传第八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西域 《夏书》称:"西戎即序。"班固云:"就而序之,非盛威武致其贡物也。"汉氏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护以抚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绝。至于后汉班超所通...
  • 列传第十六》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陆俟 源贺(曾孙彪 玄孙师 师从叔雄) 刘尼 薛提 陆俟,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离石镇将、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明元践祚,袭爵...
  • 苟金龙妻刘氏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苟金龙之妻刘氏,平原人。刘氏是廷尉少卿刘叔宗的姐姐。世宗在位时,苟金龙任梓潼太守,兼任郡所辖关城的主帅。当时萧衍派兵围攻关城,不巧苟金龙因病卧床 ,不能率部抵抗,部属们见形...
  •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明年,上将大夸胡 人以多禽兽 ,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罴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菟、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射熊馆。以罔为周阹,纵...
  • 徐光溥、欧阳炯、詹敦仁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一 卷761_1 《题黄居采秋山图》徐光溥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 运思潜通造化工, 挥毫定得神仙诀。 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