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至8卷 > 东周欲为稻

战国策

《战国策》1至8卷东周欲为稻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东周欲为稻

书籍:战国策章节:1至8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一东周(东周欲为稻)
【提要】在战国时代最有名的说客和谋士就是苏秦,尊称为苏子。他是中国梦想得到权力、金钱和荣耀的士大夫们的楷模。他的精彩言论和谋划主要在《秦策》《齐策》《楚策》《赵策》等策中,《东周策》这里只是个序幕或者引子。
【原文】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译文】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就对东周君说:“请让我去西周说服放水,可以吗?”于是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主意打错了!如果不放水,反而使东周有了致富的机会。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您如果想坑害他们,不如突然一下子给他们放水,去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下了水,东周一定又改种水稻;种上水稻就再给他们停水。如果这样,那么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而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子得到了两国赏金。
【评析】说话需要谋划,脱口而出的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说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一定要解决问题,否则宁可不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象苏子一样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
语言是人类的传播工具,事实需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无法了解起码的事实。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事实的真相是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来了解事实真相。这样,语言本身就对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苏子巧妙地利用语言传播对事实真相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让他的受众完全听信他对事实的解释,可以说,他轻易地垄断了受众的“知情权”。现代社会中,只要我们明白事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说服受众、左右他们的行动。

东周欲为稻相关文章

  • 庞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庞姓氏祖宗:毕公高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 上古周文王子毕公高的后代,受封于庞,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庞。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晋置始平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广韵》记...
  • 拆字术》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亥有二首六身,是拆字之权舆矣。汉代图谶,多离合点画,至宋谢石辈始以是术专门。然亦往往有奇验。乾隆甲戌,余殿试后,尚未传胪,在董文恪公家,偶遇一浙士能测字。余书一墨字,浙士曰:龙头...
  • 谈相》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今世谈麻衣柳庄之术者,于人之贫富贵贱寿夭,言之凿凿,并云某运佳某运不佳,若其事之有定格音。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盖信之过深,求之过详,则泥矣。世俗...
  • 芈叔课最》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楚使芈叔为尹,课上最,楚王大悦,绳诸朝。孙叔敖仰天大笑,三噎而三顿。楚王不怿曰:“令尹有不足于寡人与?盍教之,而廷耻寡人,窃为令尹不取也。”孙叔敖对曰:“臣之里人...
  • 侵略者的遁词》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季氏 - - 现在讲到正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另一段鲁国的季家,已...
  • 卷二十三》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下卷 - -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渠,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径卷县故城南,又东径蒙城北。《史记》秦庄襄王元年,蒙骛击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疑即骛所筑也,干事未洋。故渎东分为二,世谓...
  • 告子章句下·第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厘所不识也。” ...
  • 昊天有成命》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 虞书·皋陶谟》原文翻译 - - 《尚书》虞书 - -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话说陈家庄众信人等,将猪羊牲醴与行者八戒,喧喧嚷嚷,直抬至灵感庙里排下,将童男女设在上首。行者回头,看见那供桌上香花蜡烛,正面一个金字牌位,上写灵感大王之神,更无别的神象。众信...
  •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话说那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使圣之法,即将关文用了宝印,便要递与唐僧,放行西路。那三个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那皇帝即下龙位,御手忙搀道:“国师今日行此大礼,何也?”...
  • 陈造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陈造 诉衷情(西湖) 今朝人自藕州来。花意尚迟回。几时画船同载,云锦照樽罍。 铃齐外,已全开。是谁催。诗仙住处,和气回春,羯鼓如雷。 蝶恋花(范参政游石湖作命次韵) 山立翠屏开几面...
  • 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仪卫志四(仪仗)   帝王处则重门击柝,出则以师兵为营卫,劳人动众,岂得已哉。天下大患生于大欲,不得不远虑深防耳。智英勇杰、魁臣雄藩于是乎在,寓武备于文物之中,此仪仗所由...
  • 列传第三 宗室》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江 夏王道宗广宁县公道兴 永安王孝基涵 淮陽王道玄汉 长平王叔良郇国公孝协 彭国公思训 新兴郡王晋 长乐王幼良 襄武王琛河间王孝恭晦 汉陽王 庐江 王瑗 淮安王神通胶东王道...
  • 高祖》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字叔德,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其七世祖皓,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皓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镇将,戍于...
  • 吴明彻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祖父吴景安,齐朝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梁朝右军将军。吴明彻幼年父母双亡,本性很孝顺,十四岁时,感叹坟茔还没有修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可用来修建坟茔,于是勤劳耕...
  • 刘秀之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刘秀之字道宝,东莞莒县人,是司徒刘穆之的堂兄的儿子。他家先辈一直住在京口。他祖父刘爽,官至尚书都官郎,山陽县令。父亲刘仲道,高祖在京城时,让他补任建武参军,和孟昶共同留守京都...
  • 郑孔荀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郑太、孔融、荀彧) ◆郑太传,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郑众的曾孙。年轻时有才略,灵帝末年,郑太知道天下会乱起来,暗暗地交 结豪杰。家里很富有,有田四百顷,但是经常还没有饭吃,名...
  • 卢邺、莫宣卿、韦蟾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六十六 卷566_1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王传 朱紫联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 华筵重处宗盟地, 白雪飞时郢曲春。 仙府色饶攀桂侣,莲花光让握兰身。 自怜亦是...
  • 白居易经典好诗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四十七 卷447_1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白居易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卷447_2 《奉和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