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700章 > 高蟾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700章高蟾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高蟾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7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六百六十八
卷668_1《途中除夜》高蟾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卷668_2《长门怨》高蟾
天上何劳万古春,君前谁是百年人。魂销尚愧金炉烬,
思起犹惭玉辇尘。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茫浮艳采无因。
可怜明镜来相向,何似恩光朝夕新。
卷668_3《秋日寄华阳山人》高蟾
云木送秋何草草,风波凝冷太星星。银鞍公子魂俱断,
玉弩将军涕自零。茅洞白龙和雨看,荆溪黄鹄带霜听。
人间不见清凉事,犹向溪翁乞画屏。
卷668_4《感事》高蟾
浊河从北下,清洛向东流。清浊皆如此,何人不白头。
卷668_5《楚思》高蟾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卷668_6《雪中》高蟾
金阁倚云开,朱轩犯雪来。三冬辛苦样,天意似难栽。
卷668_7《道中有感》高蟾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年华经几日,日日掉征鞭。
卷668_8《宋汴道中》高蟾
平野有千里,居人无一家。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卷668_9《秋思》高蟾
天地太萧索,山川何渺茫。不堪星斗柄,犹把岁寒量。
卷668_10《即事》高蟾
三年离水石,一旦隐樵渔。为问青云上,何人识卷舒。
卷668_11《渔家》高蟾
野水千年在,闲花一夕空。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
卷668_12《关中》高蟾
风雨去愁晚,关河归思凉。西游无紫气,一夕九回肠。
卷668_13《归思》高蟾
紫府归期断,芳洲别思迢。黄金作人世,只被岁寒消。
卷668_14《下第出春明门》高蟾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卷668_15《华清宫》高蟾
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重门深锁禁钟后,月满骊山宫树秋。
卷668_16《秋日北固晚望二首》高蟾
风含远思翛翛晚,日照高情的的秋。
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
泽国路岐当面苦,江城砧杵入心寒。
不知白发谁医得,为问无情岁月看。
卷668_17《送张道士》高蟾
因将岁月离三岛,闲贮风烟在一壶。
为问金乌头白后,人间流水却回无。
卷668_18《吴门春雨》高蟾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晚沉沉。
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卷668_19《旅夕》高蟾
风散古陂惊宿雁,月临荒戍起啼鸦。
不堪吟断无人见,时复寒灯落一花。
卷668_20《瓜洲夜泊》高蟾
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
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卷668_21《金陵晚望》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卷668_22《晚思》高蟾
虞泉冬恨由来短,杨叶春期分外长。
惆怅浮生不知处,明朝依旧出沧浪。
卷668_23《长信宫二首(后首一作长门怨)》高蟾
天上梦魂何杳杳,日宫消息太沉沉。
君恩不似黄金井,一处团圆万丈深。
天上凤凰休寄梦,人间鹦鹉旧堪悲。
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
卷668_24《长安旅怀》高蟾
马嘶九陌年年苦,人语千门日日新。
唯有终南寂无事,寒光不入帝乡尘。
卷668_25《春》高蟾
天柱几条支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
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分外吹。
明月断魂清霭霭,平芜归思绿迢迢。
人生莫遣头如雪,纵得春风亦不消。
卷668_26《秋》高蟾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卷668_27《灞陵亭》高蟾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卷668_28《偶作二首》高蟾
丁当玉佩三更雨,平帖金闺一觉云。
明日薄情何处去,风流春水不知君。
霞衣重叠红蝉暖,云髻葱笼紫凤寒。
天上少年分散后,一条烟水若为看。
卷668_29《永夕》高蟾
云鸿宿处江村冷,独狖啼时海国阴。
不会残灯无一事,觉来犹有向隅心。
卷668_30《落花》高蟾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
无人共得东风语,半日尊前计不成。
卷668_31《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卷668_32《句》高蟾
君恩秋后叶,日日向人疏。(《宫词》)

高蟾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围魏救赵》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胜战计 - -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注释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
  • 诗的人生》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不过这句话研究起来有一个问题,是诗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
  • 史传》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开辟草昧,岁纪绵邈,居今识古,其载籍乎?轩辕之世,史有苍颉,主文之职,其来久矣。《曲礼》曰∶“史载笔。”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事者,右史记言者。言经则...
  • 龙飞相公》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安庆戴生,少薄行,无检幅。一日醉归,途中遇故表兄季生。醉后昏眊,竟忘其死,问:“向在何所?”季曰:“仆已异物,君忘之耶?”戴始恍然,而醉亦不惧,问:“冥间何作?&rd...
  • 于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仇。少间一狼来逡巡嗅之,江不动。无何,摇尾扫其额,又渐俯首舐其股,江迄不动。既而欢跃...
  • 昭公·昭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大蒐于比蒲。仲孙玃会邾子,盟于祲祥。秋,季孙意...
  •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朱亮祖,六安人。元授义兵元帅。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已,遣徐达等围之。亮...
  • 列传第九·塔海》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亦都护者,高昌国主号也。先世居畏兀儿之地,有和林山,二水出焉,曰秃忽剌,曰薛灵哥。一夕,有神光降于树,在两河之间,人即其所而候之,树乃生癭,若怀妊状,自是光常见...
  • 辛仲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其曾祖辛实,曾任石州推官。其祖父辛迪,曾任寿阳令。其父辛藩,曾任河南节度判官。仲甫年少好学,年长后,能办吏事,姿仪雄伟,气质沉厚。   后周广顺年间,...
  • 四夷附录第一》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100章 - - 呜呼,夷狄居处饮食,随水草寒暑徙迁,有君长部号而无世族、文字记别,至于弦弓毒矢,强弱相并,国地大小,兴灭不常,是皆乌足以考述哉!惟其服叛去来,能为中国利害者,此不可以不知也。自古夷狄...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李训,肃宗时宰相揆之族孙也。始名仲言。进士擢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中,从父逢吉为宰相,以训陰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训坐长...
  • 王晏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王晏字休默,一字士彦。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国左常侍,渐渐升到车骑,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为长史,与王晏相遇。军府转为镇西,又任命王晏为记室。沈攸之发难后...
  • 谢灵运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谢灵运,陈郡陽夏人。祖父谢玄,是晋代的车骑将军。父亲谢王奂,从小便不聪明,当过秘书郎,很早就死了。谢灵运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谢玄十分看重他,跟亲近的人说:“我生了谢王奂,...
  • 前废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前废帝号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元嘉二十六年(449)正月十四日出生。世祖镇守寻陽,子业留在京城。三十年(453),世祖讨伐元凶,子业被拘留在侍中下省,几次差点被害,最终无恙。 ...
  • 李矩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李矩字世..,平陽人。他年幼的时候,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就是孩子们的首领,计划指派,就和大人们办事一样。长大后作差吏,护送去职的县令到长安,被征西将军梁王司马肜任命为牙门将。...
  • 刺客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曹沫,是鲁国人,凭勇敢和力气侍奉鲁庄公。 庄公喜爱有力气的人。 曹沫任鲁国的将军,和齐国作战,多次战败撤退。 鲁庄公害怕了,就献出遂邑地区求和。 还继续让曹沫任将军。 齐桓公...
  • 许彬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七十八 卷678_1 《中秋夜有怀》许彬 趋驰早晚休,一岁又残秋。 若只如今日,何难致白头。 沧波归处远,旅舍向边愁。 赖见前贤说,穷通不自由。 卷678_2 《寻白石山人涧》许彬...
  • 贾至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三十五 卷235_1 《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贾至 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 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 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 激昂白刃前,溅...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接骨木 释名 续骨木、木蒴。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1、折上伤筋骨。用接骨木半两、乳香半钱,芍药、当归、芎,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化黄蜡四两,投药末搅匀,做成丸子,如...
  •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