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900章 > 贯休经典古诗作品

全唐诗

《全唐诗》900章贯休经典古诗作品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贯休经典古诗作品

书籍:全唐诗章节:900章更新时间:2017-03-01
卷八百三十二
卷832_1《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贯休
十万里到此,辛勤讵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给孤园。
一月行沙碛,三更到铁门。白头乡思在,回首一销魂。
雪岭顶危坐,乾坤四顾低。河横于阗北,日落月支西。
水石香多白,猿猱老不啼。空余忍辱草,相对色萋萋。
远礼清凉寺,寻真似善才。身心无所得,日月不将来。
白叠还图像,沧溟亦泛杯。唐人亦何幸,处处觉花开。
涂足油应尽,干陀帔半隳。辟支迦状貌,刹利帝家儿。
结印魔应哭,游心圣不知。深嗟头已白,不得远相随。
送迎经几国,多化帝王心。电激青莲目,环垂紫磨金。
眉根霜入细,梵夹蠹难侵。必似陀波利,他年不可寻。
卷832_2《经普化禅师影院》贯休
大一今何处,登堂似昔时。曾蒙金印印,得异野干儿。
影束龙神在,门荒桐竹衰。谁云续僧史,别位着吾师。
卷832_3《秋寄李频使君二首》贯休
为郎须塞诏,当路亦驱驱。贵不因人得,清还似句无。
烧烟连野白,山药拶阶枯。想得征黄诏,如今已在途。
务简趣难陪,清吟共绿苔。叶和秋蚁落,僧带野香来。
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终期冒风雪,江上见宗雷。
卷832_4《上东林和尚》贯休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只传伊字,诗多笑碧云。应怜门下客,余力亦为文。
卷832_5《江边道士》贯休
独住大江滨,不知何代人。药垆生紫气,肌肉似红银。
酒酽竹屋烂,符收山鬼仁。何妨将我去,一看武陵春。
卷832_6《送僧之湖外》贯休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卷832_7《怀谬独一》贯休
常忆兰陵子,瑰奇皴渴才。思还如我苦,时不为伊来。
岳霞猱掷雪,湖月浪翻杯。未闻沾寸禄,此事亦堪哀。
卷832_8《送庐山衲僧》贯休
飞锡下崆gk,清高世少双。冻天方筛雪,别我去何邦。
烧绕赤乌亥,云漫白蚌江。路人争得识,空仰鬓眉庞。
卷832_9《寄西山胡汾、吴樵》贯休
带经锄陇者,何止手胼胝。觅句句句好,惭予筋力衰。
云塠临案冷,鹿队过门迟。相忆空回首,江头日暮时。
卷832_10《休粮僧》贯休
不食更何忧,自由中自由。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
应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会须传此术,相共老山丘。
卷832_11《送杜使君朝觐》贯休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
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
花舸冲烟湿,朱衣照浪红。援毫两岸晓,欹枕满旗风。
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从兹林下客,应□代天功。
卷832_12《送人之岭外》贯休
见说还南去,迢迢有侣无。时危须早转,亲老莫他图。
小店蛇羹黑,空山象粪枯。三闾遗庙在,为我一呜呼。
卷832_13《题弘式和尚院兼呈杜使君》贯休
二雅兼二密,愔愔只自怡。腊高云屐朽,貌古画师疑。
堑蚁缘金锡,垆烟惹雪眉。仍闻有新作,只是寄相思。
卷832_14《湖头别墅三首》贯休
梨栗鸟啾啾,高歌若自由。人谁知此意,旧业在湖头。
饥鼠掀菱壳,新蝉避栗皱。不知江海上,戈甲几时休。
桑柘参桐竹,阴阴一径苔。更无他事出,只有衲僧来。
堑蚁争生食,窗经卷烧灰。可怜门外路,日日起尘埃。
南北如仙境,东西似画图。园飞青啄木,檐挂白蜘蛛。
邻叟教修废,牛童与纳租。寄言来往客,不用问荣枯。
卷832_15《三峡闻猿》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卷832_16《闻知闻赴成都辟请》贯休
文翁还化蜀,帟幕列鹓鸾。饮水临人易,烧山觅士难。
锦机花正合,棕蕈火初干。知己相思否,如何借羽翰。
卷832_17《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贯休
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学徒梧有凤,律藏目无牛。
茗滑香黏齿,钟清雪滴楼。还须结西社,来往悉诸侯。
卷832_18《秋末长兴寺作》贯休
荒寺古江滨,莓苔地绝尘。长廊飞乱叶,寒雨更无人。
栗不和皱落,僧多到骨贫。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谁亲。
卷832_19《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
月树狝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卷832_20《送人归夏口》贯休
雁雁叶纷纷,行人岂易闻。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
貌不长如玉,人生只似云。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
卷832_21《送新罗僧归本国》贯休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想得还乡后,多应着紫衣。
卷832_22《避寇入银山》贯休
草草穿银峡,崎岖路未谙。傍山为店戍,永日绕溪潭。
烧地生芚蕨,人家煮伪蚕。翻如归旧隐,步步入烟岚。
卷832_23《闻友人驾前及第》贯休
见心知命好,一别隔烟波。世乱无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随銮辂转,莫恋蜀山多。必贡安时策,忠言奈尔何。
卷832_24《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时黄贼陷东阳公避地于浙右)》贯休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遥。圣威无远近,吾道太孤标。
辛苦苏氓俗,端贞答盛朝。气高吞海岳,贫甚似渔樵。
庾亮风流澹,刘宽政事超。清须遭贵遇,隐已被谁招。
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风雷巡稼穑,鱼鸟合歌谣。
视事私终杀,忧民态亦凋。道高无不及,恩甚固难消。
大寇山难隔,孤城数合烧。烽烟终日起,汤沐用心燋。
勇义排千阵,诛锄拟一朝。誓盟违日月,旌旆过寒潮。
古驿江云入,荒宫海雨飘。仙松添瘦碧,天骥减丰膘。
似在陈兼卫,终为宋与姚。已观云似鹿,即报首皆枭。
尽愿回清镜,重希在此条。应怜千万户,祷祝向唐尧。
卷832_25《送崔尚书朝觐》贯休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与申。一麾歌政正,三相贺仁人。
叵似卢怀慎,全如邵信臣。澄渟消宿蠹,煦爱剧阳春。
对客烟花拆,焚香渥泽新。征黄还有自,挽邓住无因。
峡水全输洁,巫娥却讶神。宋均颜未老,刘宠骨应贫。
大醉辞王翦,含香望紫宸。三峰初有雪,万里正无尘。
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终期仙掌下,香火一相亲。
卷832_26《寒夜有怀同志》贯休
永夜殊不寐,怀君正寂寥。疏钟寒遍郭,微雪静鸣条。
南省雁孤下,西林鹤屡招。终当谢时去,与子住山椒。
卷832_27《寄新定桂雍》贯休
独自住乌龙,应怜是衲僧。句须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坞湿云埋观,溪寒月照罾。相思不可见,江上立腾腾。
卷832_28《赠灵鹫山道润禅师院》贯休
常恨烟波隔,闻名二十年。结为清气引,来到法堂前。
薪拾纷纷叶,茶烹滴滴泉。莫嫌来又去,天道本泠然。
卷832_29《干霄亭晚望怀王棨侍郎》贯休
霜打汀岛赤,孤烟生池塘。清吟倚大树,瑶草何馨香。
久别青云士,常思白石房。谁能共归去,流水似鸣珰。
卷832_30《海边见罗邺》贯休
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
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
卷832_31《送僧之东都》贯休
之子之东洛,囊中有偈新。红尘谁不入,独鹤自难亲。
定鼎门连岳,黄河冻过春。凭师将远意,说似社中人。
卷832_32《送于兢补阙赴京》贯休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卷832_33《送郑准赴举》贯休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鹗高。
赁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他日如相觅,栽桃近海涛。
卷832_34《寄拄杖上王使君》贯休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
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着,将寄谢宣城。
卷832_35《秋望寄王使君》贯休
静蹑红兰径,凭高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
大月生峰角,残霞在树枝。只应刘越石,清啸正相宜。
卷832_36《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贯休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
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卷832_37《送友生入越投知己》贯休
才大终难住,东浮景渐暄。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宿雾开花坞,春潮入苎村。预思秋荐后,一鹗出乾坤。
卷832_38《寄乌龙山贾泰处士》贯休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
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卷832_39《题大安寺通禅师院》贯休
应行诸岳遍,象屣半无纲。一法寻常说,此机仍未忘。
窗闲藤影老,衲厚瀑痕荒。寄语迷津者,来兹问不妨。
卷832_40《春晚寄卢使君》贯休
满郭春如画,空堂心自澄。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
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卷832_41《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贯休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卷832_42《别东林僧》贯休
大士宅里宿,芙蓉龛畔游。自怜□□在,子莫苦相留。
燥叶飘山席,孤云傍茗瓯。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头。
卷832_43《避地寄高蟾》贯休
荒寺雨微微,空堂独掩扉。高吟多忤俗,此貌若为饥。
旅梦遭鸿唤,家山被贼围。空余老莱子,相见独依依。
卷832_44《怀武夷山禅师》贯休
万叠仙山里,无缘见有缘。红心蕉绕屋,白额虎同禅。
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终期还此去,世事只如然。
卷832_45《秋末闲居作》贯休
幽居山不别,落叶与阶平。尽日吟诗坐,无端个病成。
径苔因旱赤,池水入冬清。惟有东峰叟,相寻月下行。
卷832_46《赠许征君》贯休
昼公友秦奚,来往踏溪云。如今又到我,还爱许征君。
落花鸟衔来,永日香氤氲。终期将尔曹,归去麋鹿群。
卷832_47《秋夜作因怀天台道者》贯休
万事何须问,良时即此时。高秋半夜雨,落叶满前池。
静怕龙神识,贫从草木欺。平生无限事,只有道人知。
卷832_48《偶作因怀大同道友》贯休
蛮木叶不落,微吟漳水滨。二毛空有雪,万事不如人。
df水准芳草,山花落净巾。天童好真伴,何日更相亲。
卷832_49《边上行》贯休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
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卷832_50《江西再逢周琏》贯休
六七年不见,相逢鬓已苍。交情终淡薄,诗语更清狂。
未得丹霄便,依前四壁荒。但令吾道在,晚达亦何妨。
卷832_51《登鄱阳寺阁》贯休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故国在何处,多年未得归。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终斅于陵子,吴山有绿薇。
卷832_52《秋晚野居》贯休
僻居人不到,吾道本来孤。山色园中有,诗魔象外无。
霜禾连岛赤,烟草倚桥枯。何必求深隐,门前似画图。
卷832_53《酬杜使君见寄》贯休
轧轧复轧轧,更深门未关。心疼无所得,诗债若为还。
露洒一鹤睡,钟余万象闲。惭将此时意,明日寄东山。
卷832_54《湖上作》贯休
我竟胡为者,唠唠但爱吟。身中多病在,湖上住年深。
山溜穿苔壁,风钟度雪林。近来心更苦,谁复是知音。
卷832_55《送僧归天台寺》贯休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贯休经典古诗作品相关文章

  • 全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全姓氏祖宗:未知姓氏起源: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据《鲒琦亭集·全氏世谱》载,全姓出泉姓,西周时有泉府之官。按周礼属于地官,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古称钱币为泉,全府...
  • 致沅弟季弟·嘱文辅卿二语》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用人篇 - - 季沅弟左右:  探报阅悉,此路并无步拨,即由东流建德驿夫送祁;建德令已死,代理者新到,故文递迟延。弟以后要事,项专勇送来,三日可到,或逢三八专人来一次,每月六次。其不要紧者,仍由驿发...
  • 明季书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何励庵先生言,相传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寻之,则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馀,各捧书蹲坐。老翁见而起迎,诸狐皆捧书人立。书生念既解读书,必不为祸。因与...
  • 采药》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豢龙先生采药于山,有老父坐石上,揖之不起。豢龙先生拱而立。倾之,老父仰而嘘,俯而凝其神,玉如也,颔而笑曰:“子欲采药乎?余亦采药者也。今子虽采药而未知药也。知药莫若我。&rd...
  • 狐女》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伊衮,九江人。夜有女来相与寝处。心知为狐,而爱其美,秘不告人,父母亦不知也。久而形体支离。父母穷诘,始实告之。父母大忧,使人更代伴寝,兼施敕勒,卒不能禁。翁自与同衾,则狐不至;易人...
  • 真假皆妄》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50章 - -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
  • 诗什》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诗》《二雅》及《颂》前三卷题曰:“某诗之什。”陆德明释云:“歌诗之作,非止一人,篇数既多,故以十篇编为一卷,名之为什。”今人以《诗》为篇什,或称誉他人所...
  • 黄人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黄人杰 祝英台(自寿) 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 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用即为龙,不用即为鼠。便教老...
  • 曾慥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曾慥 浣溪沙 别样清芬扑鼻来。秋香过后却追回。博山轻雾锁崔嵬。 珍重芗林三昧手,不教一日不花开。暗中错认是江梅。 调笑令(并口号) 五柳门前三径斜。东篱九日富贵花。岂惟此...
  • 唐纪四十三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六月庚寅,以浙江 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为润州刺史、浙江 东·西节度使,名其军曰镇海。   [1]六月,庚寅(初三),德宗任命浙江 东西观察使、苏州刺史韩为润州...
  • 志第十一·历五》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大统历法三上   大统推步,悉本《授时》,惟去消长而已。然《通轨》诸捷法,实为布算所须,其间次序,亦有与《历经》微别者。如气朔发敛,《授时》原分二章,今古合为一。《授时》盈...
  • 李穆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其父李咸秩,任陕州大都督府司马。李穆年幼时就能写文章,有很高尚的行操。走在路上捡得丢失的东西,一定访到失主归还他。师从酸枣王昭素学习《易》及《...
  • 杨溥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杨溥,是杨行密的小儿子。开始时封为丹陽王,杨渭死后,徐温 便推杨溥为君主,仍僭称伪吴国皇帝名号。后唐同光元年(923),庄宗平定后梁,迁都洛陽。十二月,杨溥派使者章景来朝拜,称&ldquo...
  • 列传第一百九 马杨路卢》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马植,字存之,凤州刺史勋子也。第进士,又擢制策科,补校书郎。由寿州团 练副使三迁饶州刺史。开成初,为安南都护。精吏事,以文雅绚饰其政,清净不烦,洞夷便安。羁縻诸首领皆来纳款,遣子...
  • 列传第五十 苏张》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苏瑰,字昌容,雍州武功人,隋尚书仆射威之曾孙。擢进士第,补恒州参军。居母丧,哀毁加人,左庶子张大安表举孝悌,擢豫王府录事参军,历朗、歙二州刺史。 时来俊臣贬州参军,人惧复用,多致...
  • 卷二太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 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 “龙凤之姿,天日...
  • 列传第一百五》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宁清慎刚正,重交 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
  • 刘行本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刘行本,沛人。 父亲刘瑰,仕梁朝,历任职务都很清显。 刘行本开始当武陵国的常侍。 碰上萧修以梁州投降北周,行本于是与叔父刘潘一起归顺北周,寓居于京兆府的新丰。 他常以...
  • 后主沈皇后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后主沈皇后名婺华,仪同三司、望蔡贞宪侯沈君理之女。母亲是高祖的女儿会稽穆公主。公主早逝,当时皇后年纪还小,可是悲痛欲绝,日见消瘦。服丧期满后,每到一年的祭日,仍独自坐在那里...
  • 王沈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王沈字处道,太原晋陽人。祖父王柔是汉时匈奴中郎将,父亲王机是魏东郡太守。王沈少年失去父母,为叔父司空王昶所收养,侍奉叔父和父亲一样,尽心侍奉继母与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