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300章 > 顾况诗词代表作品

全唐诗

《全唐诗》300章顾况诗词代表作品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顾况诗词代表作品

书籍:全唐诗章节:3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二百六十七
卷267_1《梦后吟》顾况
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
卷267_2《题灵山寺(战鸟)》顾况
觉地本随身,灵山重结因。如何战鸟佛,不化捕鱼人。
卷267_3《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顾况
此观十年游,此房千里宿。还来旧窗下,更取君书读。
卷267_4《永嘉》顾况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卷267_5《青弋江》顾况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卷267_6《听山鹧鸪》顾况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卷267_7《山径柳(以下十四首一作临平坞杂题)》顾况
宛转若游丝,浅深栽绿崦。年年立春后,即被啼莺占。
卷267_8《石上藤》顾况
空山无鸟迹,何物如人意。委曲结绳文,离披草书字。
卷267_9《薜荔庵》顾况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卷267_10《芙蓉榭》顾况
风摆莲衣干,月背鸟巢寒。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卷267_11《欹松漪》顾况
湛湛碧涟漪,老松欹侧卧。悠扬绿萝影,下拂波纹破。
卷267_12《焙茶坞》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卷267_13《弹琴谷》顾况
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卷267_14《白鹭汀》顾况
靃靡汀草碧,淋森鹭毛白。夜起沙月中,思量捕鱼策。
卷267_15《千松岭》顾况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
卷267_16《黄菊湾》顾况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
卷267_17《临平湖》顾况
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节。船影入荷香,莫冲莲柄折。
卷267_18《山春洞》顾况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卷267_19《石窦泉》顾况
吹沙复喷石,曲折仍圆旋。野客漱流时,杯粘落花片。
卷267_20《古仙坛》顾况
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
卷267_21《题山顶寺》顾况
遥闻林下语,知是经行所。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
卷267_22《天宝题壁》顾况
五十余年别,伶俜道不行。却来书处在,惆怅似前生。
卷267_23《哭李别驾》顾况
故人行迹灭,秋草向南悲。不欲频回步,孀妻正哭时。
卷267_24《春雨不闻百舌》顾况
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不关秋水事,饮恨亦无声。
卷267_25《忆鄱阳旧游》顾况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卷267_26《春怀》顾况
园莺啼已倦,树树陨香红。不是春相背,当由己自翁。
卷267_27《洛阳陌二首》顾况
莺声满御堤,堤柳拂丝齐。风送名花落,香红衬马蹄。
珂佩逐鸣驺,王孙结伴游。金丸落飞鸟,乘兴醉青楼。
卷267_28《寄淮上柳十三》顾况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卷267_29《送李泌》顾况
昔别吴堤雨,春帆去较迟。江波千里绿,□□□□□。
卷267_30《山中夜宿》顾况
凉月挂层峰,萝林落叶重。掩关深畏虎,风起撼长松。
卷267_31《登楼》顾况
高阁成长望,江流雁叫哀。凄凉故吴事,麋鹿走荒台。
卷267_32《江上》顾况
江清白鸟斜,荡桨罥苹花。听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
卷267_33《溪上》顾况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卷267_34《田家》顾况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卷267_35《宿山中僧》顾况
不爇香炉烟,蒲团坐如铁。尝想同夜禅,风堕松顶雪。
卷267_36《梅湾》顾况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卷267_37《思归》顾况
不能经纶大经,甘作草莽闲臣。
青琐应须长别,白云漫与相亲。
卷267_38《归山作》顾况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卷267_39《过山农家》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卷267_40《代佳人赠别》顾况
万里行人欲渡溪,千行珠泪滴为泥。
已成残梦随君去,犹有惊乌半夜啼。
卷267_41《忆故园》顾况
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故园此去千余里,春梦犹能夜夜归。
卷267_42《题叶道士山房》顾况
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
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
卷267_43《送李秀才入京》顾况
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君向长安余适越,独登秦望望秦川。
卷267_44《越中席上看弄老人》顾况
不到山阴十二春,镜中相见白头新。
此生不复为年少,今日从他弄老人。
卷267_45《听刘安唱歌》顾况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卷267_46《樱桃曲》顾况
百舌犹来上苑花,游人独自忆京华。
遥知寝庙尝新后,敕赐樱桃向几家。
卷267_47《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顾况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卷267_48《赠朱放》顾况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
渔樵旧路不堪入,何处空山犹有人。
卷267_49《江村乱后》顾况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
卷267_50《望简寂观》顾况
青嶂青溪直复斜,白鸡白犬到人家。
仙人住在最高处,向晚春泉流白花。
卷267_51《五两歌送张夏》顾况
竿头五两风褭褭,水上云帆逐飞鸟。
送君初出扬州时,霭霭曈曈江溢晓。
卷267_52《临海所居三首》顾况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
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卷267_53《听角思归》顾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日影徘徊。
卷267_54《酬柳相公》顾况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卷267_55《题明霞台》顾况
野人本自不求名,欲向山中过一生。
莫嫌憔悴无知己,别有烟霞似弟兄。
卷267_56《哭绚法师》顾况
楚客停桡欲问谁,白沙江草麹尘丝。
生公手种殿前树,唯有花开鶗鴂悲。
卷267_57《送柳宜城葬》顾况
鸣笳已逐春风咽,匹马犹依旧路嘶。
遥望柳家门外树,恐闻黄鸟向人啼。
卷267_58《宫词五首》顾况
禁柳烟中闻晓乌,风吹玉漏尽铜壶。
内官先向蓬莱殿,金合开香泻御炉。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
玉阶容卫宿千官,风猎青旗晓仗寒。
侍女先来荐琼蕊,露浆新下九霄盘。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金吾持戟护新檐,天乐声传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精帘。
卷267_59《寻桃花岭潘三姑台》顾况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三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卷267_60《夜中望仙观》顾况
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
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
卷267_61《送李侍御往吴兴(一作送李侍郎从宣城取洞庭路往吴兴)》顾况
世间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
若向洞庭山下过,暗知浇沥圣姑神。
卷267_62《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顾况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卷267_63《子规》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卷267_64《海鸥咏》顾况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
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
卷267_65《赠韦清将军》顾况
身执金吾主禁兵,腰间宝剑重横行。
接舆亦是狂歌者,更就将军乞一声。
卷267_66《赠僧二首》顾况
家住义兴东舍溪,溪边莎草雨无泥。
上人一向心入定,春鸟年年空自啼。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卷267_67《登楼望水》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卷267_68《湖中(一作洞庭秋日)》顾况
青草湖边日色低,黄茅嶂里鹧鸪啼。
丈夫飘荡今如此,一曲长歌楚水西。
卷267_69《岁日作(一作岁日口号)》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卷267_70《山中赠客》顾况
山中好处无人别,涧梅伪作山中雪。
野客相逢夜不眠,山中童子烧松节。
卷267_71《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顾况
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
欲知写尽相思梦,度水寻云不用桥。
卷267_72《王郎中妓席五咏。舞》顾况
汗浥新装画不成,丝催急节舞衣轻。
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
卷267_73《王郎中妓席五咏。歌(一作王郎中席歌妓)》顾况
柳拂青楼花满衣,能歌宛转世应稀。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
卷267_74《王郎中妓席五咏。筝》顾况
秦声楚调怨无穷,陇水胡笳咽复通。
莫遣黄莺花里啭,参差撩乱妒春风。
卷267_75《王郎中妓席五咏。笙》顾况
欲写人间离别心,须听鸣凤似龙吟。
江南曲尽归何处,洞水山云知浅深。
卷267_76《送李山人还玉溪》顾况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卷267_77《送少微上人还鹿门》顾况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卷267_78《宿昭应》顾况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卷267_79《题琅邪上方》顾况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沉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卷267_80《安仁港口望仙人城》顾况
楼台采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
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卷267_81《寄秘书包监》顾况
一别长安路几千,遥知旧日主人怜。
贾生只是三年谪,独自无才已四年。
卷267_82《小孤山》顾况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卷267_83《送李秀才游嵩山》顾况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
卷267_84《从剡溪至赤城》顾况
灵溪宿处接灵山,窈映高楼向月闲。
夜半鹤声残梦里,犹疑琴曲洞房间。
卷267_85《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顾况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卷267_86《崦里桃花》顾况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
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卷267_87《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顾况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卷267_88《竹枝曲》顾况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卷267_89《寻僧二首》顾况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间。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卷267_90《桃花曲》顾况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卷267_91《赠远》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卷267_92《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顾况
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
与君皆是思归客,拭泪看花奈老何。
卷267_93《送郭秀才》顾况
故人曾任丹徒令,买得青山拟独耕。
不作草堂招远客,却将垂柳借啼莺。
卷267_94《宫词》顾况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卷267_95《悼稚》顾况
稚子比来骑竹马,犹疑只在屋东西。
莫言道者无悲事,曾听巴猿向月啼。
卷267_96《山僧兰若》顾况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卷267_97《句》顾况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颓垣化为陂,陆地堪乘舟。(以下并见张为《主客图》)
汀洲渺渺江篱短,疑是疑非两断肠。
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七星管歌《通典》)
新妇矶边月明,女儿浦口潮平。(渔父词,《野客丛谈》)

顾况诗词代表作品相关文章

  • 盖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盖姓氏祖宗:齐国一大夫姓氏起源:出自姜姓。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受封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又作暐邑。他的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称为盖姓。姓氏郡望:渔阳郡:秦时置郡。治所在今...
  • 战车》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
  • 菩萨意》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沧州插花庙尼,姓董氏,遇大士诞辰,治供具将毕,忽觉微倦,倚几暂憩,恍惚梦大士语之曰:尔不献供,我亦不忍饥;尔即献供,我亦不加饱。寺门外有流民四五辈乞食不得,困饿将殆,尔辍供具以饭之,功德...
  • 审应览》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览 - - 【审应】  一曰:人主出声应容,不可不审。凡主有识,言不欲先。人唱我和,人先我随,以其出为之入,以其言为之名,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而人主之所执其要矣。孔思请行,鲁君曰:&l...
  • 三代之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孔子说了孔门学问中个人的修养,和作人做事的大原则以后,接着是评论中国历史哲学的一个标准。儒家在历史上特别推崇尧、舜、禹三代。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ldq...
  • 时衰鬼弄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述而 - - 说到这里,引出孔子的话,对于当时风气的变动,大发感叹!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告子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
  •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
  • 吴激小词》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先公在燕山,赴北人张总侍御家集。出侍儿佐酒,中有一人,意状摧抑可怜,叩其故,乃宣和殿小宫姬也。坐客翰林直学士吴激赋长短句纪之,闻者挥涕。其词曰:“南朝千古伤心地,还唱《后...
  • 游九言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游九言 沁园春(五十五自述)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又何曾戚戚。华门主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困后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空回首,叹世间名利,傀儡开场。 幸临晚节安康...
  •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既殁,门人谥曰茂行先生。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岁癸丑,穆王府...
  • 张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后代。其父张咸,考中进士、贤良两科。张浚四岁就成为孤儿,行为端正,没有谎言,认识的人认为他将成大器。进入太学,考中进士。...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籓镇卢龙》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李怀仙,柳城胡 也。世事契丹,守营州。善骑射,智数敏给。禄山之反,以为裨将。史思明盗河南,留次子朝清守幽州,以阿史那玉、高如震辅之。朝义杀立,移檄诛朝清。二将乱,朝义以怀仙为幽...
  • 列传第八十九 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
  • 列传第五十八 二郭两王张牛》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郭虔瓘,齐州历城人。开元初,录军阀,迁累右卫骁将军,兼北庭都护、金山道副大总管。明年,突厥默啜子同俄特勒围北庭,虔瓘饬垒自守。同俄单骑驰城下,勇士狙道左突斩之。虏亡酋长,相率丐...
  • 列传第二十四 二李戴刘崔》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
  • 傅岐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傅岐字景平,北地灵州人。高祖傅弘仁,是宋朝的太常。祖父傅琰,齐朝时任山陰县令,有治国才能,从县令提升为益州刺史。父亲傅岁羽,天监年间,历任山陰、建康县令,亦有能干的名声,官做到骠...
  • 祖冲之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100章 - -   祖冲之字文远,是范陽蓟县人。祖父祖昌,在宋朝做过大匠卿。其父祖朔之,官奉朝请。   祖冲之从小就喜欢考究古史文物,而且思致精巧。宋孝武帝把他安排在华林学省里做事,赐...
  • 张籍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八十三 卷383_1 《野居》张籍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 端坐无余思,弥乐古人书。 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 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 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 四肢暂宽柔,...
  • 萱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萱草 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