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300章 > 皇甫冉的古诗代表作品

全唐诗

《全唐诗》300章皇甫冉的古诗代表作品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皇甫冉的古诗代表作品

书籍:全唐诗章节:3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二百五十
卷250_1《温泉即事》皇甫冉
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
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卷250_2《送张南史(效何记室体)》皇甫冉
马卿工词赋,位下年将暮。谢客爱云山,家贫身不闲。
风波杳未极,几处逢相识。富贵人皆变,谁能念贫贱。
岸有经霜草,林有故年枝。俱应待春色,独使客心悲。
卷250_3《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皇甫冉
释子去兮访名山,禅舟容与兮住仍前。猿啾啾兮怨月,
江渺渺兮多烟。东林西林兮入何处,上方下方兮通石路。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使君爱人兼爱山,
时引双旌万木间。政成人野皆不扰,遂令法侣性安闲。
卷250_4《送薛秀才》皇甫冉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
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却公即吾友,合与尔相亲。
卷250_5《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一作判官)》皇甫冉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蒹葭曙色苍苍远,
蟋蟀秋声处处同。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卷250_6《酬李司兵直夜见寄》皇甫冉
江城闻鼓角,旅宿复何如。寒月此宵半,春风旧岁余。
徒云资薄禄,未必胜闲居。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卷250_7《送薛判官之越》皇甫冉
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
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
卷250_8《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顾,
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卷250_9《赋得檐燕》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卷250_10《送李万州赴饶州觐省(得西字)》皇甫冉
前程观拜庆,旧馆惜招携。荀氏风流远,胡家清白齐。
川回吴岫失,塞阔楚云低。举目亲鱼鸟,惊心怯鼓鼙。
人稀渔浦外,滩浅定山西。无限青青草,王孙去不迷。
卷250_11《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看君发原隰,四牡去皇皇。始罢沧江吏,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畔岁仍荒。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所行知宋远,相隔叹淮长。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
卷250_12《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皇甫冉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浦外野风初入户,
窗中海月早知秋。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
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
卷250_13《送归中丞使新罗》皇甫冉
诏使殊方远,朝仪旧典行。浮天无尽处,望日计前程。
暂喜孤山出,长愁积水平。野风飘叠鼓,海雨湿危旌。
异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还将大戴礼,方外授诸生。
卷250_14《小江怀灵一上人》皇甫冉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卷250_15《送唐别驾赴郢州》皇甫冉
莫叹辞家远,方看佐郡荣。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
雪向峣关下,人从郢路迎。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
卷250_16《送魏中丞还河北》皇甫冉
宁知贵公子,本是鲁诸生。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
辛勤戎旅事,雪下护羌营。
卷250_17《送李使君赴邵州》皇甫冉
出送东方骑,行安南楚人。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
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争看使君度,皂盖雪中新。
卷250_18《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皇甫冉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
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卷250_19《酬李补阙》皇甫冉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夕宿灵台伴烟月,
晨趋建礼逐衣裳。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
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卷250_20《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皇甫冉
礼盛追崇日,人知友悌恩。旧居从代邸,新陇入文园。
鸿宝仙书秘,龙旗帝服尊。苍苍松里月,万古此高原。
卷250_21《赠恭顺皇后挽歌》皇甫冉
徂谢年方久,哀荣事独稀。虽殊百两迓,同是九泉归。
诏使归金策,神人送玉衣。空山竟不从,宁肯学湘妃。
卷250_22《病中对石竹花》皇甫冉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卷250_23《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皇甫冉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
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卷250_24《送庐山人归林虑山》皇甫冉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卷250_25《送荣别驾赴华州》皇甫冉
直到群峰下,应无累日程。高车入郡舍,流水出关城。
草色田家迥,槐阴府吏迎。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卷250_26《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皇甫冉
故垒烟尘后,新军河塞间。金貂宠汉将,玉节度萧关。
澶漫沙中雪,依稀汉口山。人知窦车骑,计日勒铭还。
卷250_27《送王翁信还剡中旧居》皇甫冉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卷250_28《酬张继》皇甫冉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
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
卷250_29《送柳八员外赴江西》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卷250_30《赋长道一绝送陆邃潜夫》皇甫冉
高山迥欲登,远水深难渡。杳杳复漫漫,行人别家去。
卷250_31《又得云字(一作张继诗,题作留别)》皇甫冉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如云。
南行更入深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卷250_32《送陆潜夫往茅山赋得华阳洞》皇甫冉
游仙洞兮访真官,奠瑶席兮礼石坛。忽仿佛兮云扰,
杳阴深兮夏寒。欲回头兮挥手,便辞家兮可否?
有昏嫁兮婴缠,绵归来兮已久。
卷250_33《又送陆潜夫茅山寻友》皇甫冉
登山自补屐,访友不赍粮。坐啸青枫晚,行吟白日长。
人烟隔水见,草气入林香。谁作招寻侣,清斋宿紫阳。
卷250_34《赋得越山三韵(一本题上有又送陆潜夫五字)》皇甫冉
西陵犹隔水,北岸已春山。独鸟连天去,孤云伴客还。
只应结茅宇,出入石林间。
卷250_35《送卢郎中使君赴京》皇甫冉
三年期上国,万里自东溟。曲盖遵长道,油幢憩短亭。
楚云山隐隐,淮雨草青青。康乐多新兴,题诗纪所经。
卷250_36《杨氏林亭探得古槎》皇甫冉
千年古貌多,八月秋涛晚。偶被主人留,那知来近远。
卷250_37《送郑二之茅山》皇甫冉
水流绝涧终日,草长深山暮春。
犬吠鸡鸣几处,条桑种杏何人。
卷250_38《和王给事(一本有维字)禁省梨花咏》皇甫冉
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春时风入户,几片落朝衣。
卷250_39《送郑员外入茅山居》皇甫冉
但见全家去,宁知几日还。白云迎谷口,流水出人间。
冠冕情遗世,神仙事满山。其中应有物,岂贵一身闲。
卷250_40《送志弥师往淮南》皇甫冉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卷250_41《谢韦大夫柳栽》皇甫冉
本在胡笳曲,今从汉将营。浓阴方待庇,弱植岂无情。
比雪花应吐,藏乌叶未成。五株蒙远赐,应使号先生。
卷250_42《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皇甫冉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卷250_43《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皇甫冉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幸遂温凊愿,其甘稼穑难。
采芝供上药,拾槿奉晨餐。栋里云藏雨,山中暑带寒。
非时应有笋,闲地尽生兰。赐告承优诏,长筵永日欢。
卷250_44《送陆鸿渐赴越》皇甫冉
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远。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
卷250_45《送窦叔向》皇甫冉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
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
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卷250_46《题蒋道士房》皇甫冉
轩窗缥缈起烟霞,诵诀存思白日斜。
闻道昆仑有仙籍,何时青鸟送丹砂。
卷250_47《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皇甫冉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卷250_48《酬权器》皇甫冉
南望江南满山雪,此情惆怅将谁说。徒随群吏不曾闲,
顾与诸生为久别。闻君静坐转耽书,种树葺茅还旧居。
终日白云应自足,明年芳草又何如。人生有怀若不展,
出入公门犹未免。回舟朝夕待春风,先报华阳洞深浅。
卷250_49《寄刘方平大谷田家》皇甫冉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卷250_50《送云阳少府(得归字)》皇甫冉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卷250_51《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卷250_52《题高云客舍》皇甫冉
孤兴日自深,浮云非所仰。窗中西城峻,树外东川广。
晏起簪葛巾,闲吟倚藜杖。阮公道在醉,庄子生常养。
五柳转扶疏,千峰恣来往。清秋香粳获,白露寒菜长。
吴国滞风烟,平陵延梦想。时人趋缨弁,高鸟违罗网。
世事徒乱纷,吾心方浩荡。唯将山与水,处处谐真赏。
卷250_53《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皇甫冉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卷250_54《渔子沟寄赵员外裴补阙》皇甫冉
欲逐淮潮上,暂停渔子沟。相望知不见,终是屡回头。
卷250_55《送崔使君赴寿州(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仲华遇主年犹少,
公瑾论兵位已酬。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卷250_56《送谢十二判官》皇甫冉
四牡驱驰千里余,越山稠叠海林疏。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卷250_57《送处州裴使君赴京》皇甫冉
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
卷250_58《送田济之扬州赴选》皇甫冉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卷250_59《送袁郎中破贼北归》皇甫冉
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换征衣。黄香省闼登朝去,
杨仆楼船振旅归。万里长闻随战角,十年不得掩郊扉。
□□□□□□□,但将词赋奉恩辉。
卷250_60《同李万晚望南岳寺怀普门上人》皇甫冉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卷250_61《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皇甫冉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
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
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
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
苍生望已久,回驾独依然。
卷250_62《之京留别刘方平》皇甫冉
客子慕俦侣,含凄整晨装。邀欢日不足,况乃前期长。
离袂惜嘉月,远还劳折芳。迟回越二陵,回首但苍茫。
乔木清宿雨,故关愁夕阳。人言长安乐,其奈缅相望。
卷250_63《出塞》皇甫冉
吹角出塞门,前瞻即胡地。三军尽回首,皆洒望乡泪。
转念关山长,行看风景异。由来征戍客,负得轻生义。
卷250_64《赴李少府庄失路》皇甫冉
君家南郭白云连,正待情人弄石泉。
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伊川。
卷250_65《雨雪》皇甫冉
风沙悲久戍,雨雪更劳师。绝漠无人境,将军苦战时。
山川迷向背,氛雾失旌旗。徒念天涯隔,中人芳草期。
卷250_66《馆陶李丞旧居》皇甫冉
盛名天下挹余芳,弃置终身不拜郎。词藻世传平子赋,
园林人比郑公乡。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卷250_67《送刘兵曹还陇山居》皇甫冉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
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卷250_68《同李三月夜作》皇甫冉
霜风惊度雁,月露皓疏林。处处砧声发,星河秋夜深。
卷250_69《同裴少府安居寺对雨》皇甫冉
共结寻真会,还当退食初。炉烟云气合,林叶雨声余。
溽暑销珍簟,浮凉入绮疏。归心从念远,怀此复何如。
卷250_70《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皇甫冉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
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卷250_71《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
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卷250_72《宿洞灵观》皇甫冉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卷250_73《酬卢十一过宿》皇甫冉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春草,何劳问此心。
闭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
卷250_74《酬裴十四(得晏字)》皇甫冉
淮海各联翩,三年方一见。素心终不易,玄发何须变。
旧国想平陵,春山满阳羡。邻鸡莫遽唱,共惜良夜晏。
卷250_75《彭祖井(一本题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皇甫冉
上公旌节在徐方,旧井莓苔近寝堂。访古因知彭祖宅,
得仙何必葛洪乡。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
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
卷250_76《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皇甫冉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卷250_77《送萧献士(一本题下有往邺中三字)》皇甫冉
惆怅烟郊晚,依然此送君。长河隔旅梦,浮客伴孤云。
淇上春山直,黎阳大道分。西陵倘一吊,应有士衡文。
卷250_78《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皇甫冉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
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
卷250_79《初出沅江夜入湖》皇甫冉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间心。
卷250_80《送裴员外往江南》皇甫冉
分务江南远,留欢幕下荣。枫林萦楚塞,水驿到湓城。
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风帆几泊处,处处暮潮清。
卷250_81《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皇甫冉
落日凭危堞,春风似故乡。川流通楚塞,山色绕徐方。
壁垒依寒草,旌旗动夕阳。元戎资上策,南亩起耕桑。
卷250_82《奉和对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对山僧)》皇甫冉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卷250_83《奉和待勤照上人不至》皇甫冉
东洛居贤相,南方待本师。旌麾俨欲动,杯锡杳仍迟。
积雪迷何处,惊风泊几时。大臣能护法,况有故山期。
卷250_84《奉和汉祖庙下之作》皇甫冉
古庙风烟积,春城车骑过。方修汉祖祀,更使沛童歌。
寝帐巢禽出,香烟水雾和。神心降福处,应在故乡多。
卷250_85《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皇甫冉
凝阴晦长箔,积雪满通川。征客寒犹去,愁人昼更眠。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
卷250_86《闲居作》皇甫冉
多病辞官罢,闲居作赋成。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
学谢淹中术,诗无邺下名。不堪趋建礼,讵是厌承明。
已辍金门步,方从石路行。远山期道士,高柳觅先生。
性懒尤因疾,家贫自省营。种苗虽尚短,谷价幸全轻。
篇咏投康乐,壶觞就步兵。何人肯相访,开户一逢迎。
卷250_87《归渡洛水》皇甫冉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卷250_88《送郑二员外》皇甫冉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卷250_89《酬崔侍御期籍道士不至兼寄》皇甫冉
一心求妙道,几岁候真师。丹灶今何在,白云无定期。
昆仑烟景绝,汗漫往还迟。君但焚香待,人间到有时。
卷250_90《送裴陟归常州》皇甫冉
夜雨须停棹,秋风暗入衣。见君尝北望,何事却南归。
卷250_91《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皇甫冉
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余。
卷250_92《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皇甫冉
武库分帷幄,儒衣事鼓鼙。兵连越徼外,寇尽海门西。
节比全疏勒,功当雪会稽。旌旗回剡岭,士马濯耶溪。
受律梅初发,班师草未齐。行看佩金印,岂得访丹梯。
卷250_93《徐州送丘侍御之越》皇甫冉
时鸟催春色,离人惜岁华。远山随拥传,芳草引还家。
北固潮当阔,西陵路稍斜。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
卷250_94《闲居(一作王维诗)》皇甫冉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卷250_95《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皇甫冉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
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卷250_96《赋得海边树》皇甫冉
历历缘荒岸,溟溟入远天。每同沙草发,长共水云连。
摇落潮风早,离披海雨偏。故伤游子意,多在客舟前。
卷250_97《题昭上人房》皇甫冉
沃州传教后,百衲老空林。虑尽朝昏磬,禅随坐卧心。
鹤飞湖草迥,门闭野云深。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
卷250_98《送李使君赴抚州》皇甫冉
远送临川守,还同康乐侯。岁时徒改易,今古接风流。
五马嘶长道,双旌向本州。乡心寄西北,应上郡城楼。
卷250_99《同樊润州游郡东山》皇甫冉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卷250_100《酬杨侍御寺中见招》皇甫冉
贫居依柳市,闲步在莲宫。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
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
卷250_101《重阳日酬李观》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卷250_102《寄权器》皇甫冉
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
卷250_103《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皇甫冉
陇首怨西征,岭南雁北顾。行人与流水,共向闽中去。
卷250_104《送魏六侍御葬》皇甫冉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
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
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
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
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卷250_105《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皇甫冉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尝以素书传弟子,
还因白石号先生。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师事少君年岁久,欲随旄节往层城。
卷250_106《酬裴补阙吴寺见寻(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皇甫冉
东林初结构,已有晚钟声。窗户背流水,房廊半架城。
远山重叠见,芳草浅深生。每与君携手,多烦长老迎。
卷250_107《送王相公之幽州》皇甫冉
自昔萧曹任,难兼卫霍功。勤劳无远近,旌节屡西东。
不选三河卒,还令万里通。雁行缘古塞,马鬣起长风。
遮虏关山静,防秋鼓角雄。徒思一攀送,羸老荜门中。
卷250_108《题竹扇赠别》皇甫冉
湘竹殊堪制,齐纨且未工。幸亲芳袖日,犹带旧林风。
掩笑歌筵里,传书卧阁中。竟将为别赠,宁与合欢同。
卷250_109《归阳羡兼送刘八长卿》皇甫冉
湖上孤帆别,江南谪宦归。前程愁更远,临水泪沾衣。
云梦春山遍,潇湘过客稀。武陵招我隐,岁晚闭柴扉。
卷250_110《东郊迎春》皇甫冉
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彩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
佳气山川秀,和风政令行。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
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遥观上林树,今日遇迁莺。
卷250_111《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皇甫冉
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共知客路浮云外,
暂爱僧房坠叶时。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
借问浔阳在何处,每看潮落一相思。
卷250_112《送李山人还》皇甫冉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卷250_113《韦中丞西厅海榴》皇甫冉
海花争让候榴花,犯雪先开内史家。
末客朝朝铃阁下,从公步履玩年华。
卷250_114《洪泽馆壁见故礼部尚书题诗》皇甫冉
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年年淮水上,行客不胜悲。
卷250_115《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皇甫冉
夜夜梦莲宫,无由见远公。朝来出门望,知在雪山中。
卷250_116《送夔州班使君》皇甫冉
晚日照楼边,三军拜峡前。白云随浪散,青壁与山连。
万岭岷峨雪,千家橘柚川。还如赴河内,天上去经年。
卷250_117《寻戴处士》皇甫冉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卷250_118《早发中严寺别契上人》皇甫冉
苍苍松桂阴,残月半西岑。素壁寒灯暗,红炉夜火深。
厨开山鼠散,钟尽岭猿吟。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
卷250_119《华清宫》皇甫冉
骊岫接新丰,岧峣驾翠空。凿山开秘殿,隐雾闭仙宫。
绛阙犹栖凤,雕梁尚带虹。温泉曾浴日,华馆旧迎风。
肃穆瞻云辇,沉深闭绮栊。东郊倚望处,瑞气霭蒙蒙。
卷250_120《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
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卷250_121《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皇甫冉
姑苏东望海陵间,几度裁书信未还。长在府中持白简,
岂知天畔有青山。人归极浦寒流广,雁下平芜秋野闲。
旧日新亭更携手,他乡风景亦相关。
卷250_122《夜发沅江寄李颍川刘侍郎(时二公贬于此)》皇甫冉
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
孤猿更发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
卷250_123《浪淘沙二首(一作皇甫松诗)》皇甫冉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
浪起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濑头细草接疏林,恶浪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洲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卷250_124《春思(一作刘长卿诗)》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秦城邻汉苑,
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卷250_125《逢庄纳因赠》皇甫冉
世故还相见,天涯共向东。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
郡吏名何晚,沙鸥道自同。甘泉须早献,且莫叹飘蓬。
卷250_126《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皇甫冉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卷250_127《送普门上人(一作皇甫曾诗,题下有还阳羡三字)》皇甫冉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
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卷250_128《怨回纥歌二首》皇甫冉
白首南朝女,愁听异域歌。收兵颉利国,饮马胡芦河。
毳布腥膻久,穹庐岁月多。雕巢城上宿,吹笛泪滂沱。
祖席驻征棹,开帆信候潮。隔烟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卷250_129《句》皇甫冉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

皇甫冉的古诗代表作品相关文章

  • 察相》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左传》曰:“周内史叔服如鲁,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杜预曰:“丰下,谓面方也&rdquo...
  • 蠡县凶宅》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李孝廉存其言,蠡县有凶宅,一耆儒与数客宿其中,夜间窗外拨剌声,耆儒叱曰:邪不干正,妖不胜德,余讲道学三十年,何畏于汝。窗外似有女子语曰:君讲道学,闻之久矣,余虽异类,亦颇涉儒书。大学扼...
  • 魂念子孙》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又佃户何大金,夜守麦田。有一老翁来共坐,大金念村中无是人,意是行路者偶憩,老翁求饮,以罐中水与之。因问大金姓氏,并问其祖父,恻然曰:汝勿怖。我即汝曾祖。不祸汝也。细询家事,忽喜忽...
  • 粤西游日记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丁丑(公元1637年)六月十二日 晨餐后登舟,顺流而南,曲折西转,二十里,小江口,为永福界。又二十里,过永福县。县城在北岸,舟人小泊而市蔬。又西南三十五里,下兰麻滩。其滩悬涌殊甚,上有兰...
  • 仲夏纪》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纪 - - 【仲夏】  一曰: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螂生,鸡始鸣,反舌无声。天子居明堂...
  • 情采》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
  • 晋人》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晋人某有勇力,不屑格拒之术,而搏技家当之尽靡。过中州,有少林弟子受其辱,忿告其师,群谋设席相邀,将以困之。既至,先陈茗果。胡桃连壳,坚不可食。某取就案边,伸食指敲之,应手而碎。寺众...
  • 杜小雷》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母双盲。杜事之孝,家虽贫,甘旨无缺。一日将他适,市肉付妻,令作馎饦。妻最忤逆,切肉时杂蜣螂其中。母觉臭恶不可食,藏以待子。杜归,问:“馎饦美乎?”母...
  • 宾之初筵》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
  • 园有桃》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
  • 潘汾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潘汾 倦寻芳(闺思) 兽钚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树色沉沉,春尽燕娇莺姹。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 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旋剪...
  • 晋纪二十三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甲、360)》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晋纪二十三晋穆帝升平四年(庚甲,公元360年)   [1]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陽鹜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鹜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
  • 卷二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庞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偕给事中罗嘉宾出核南京、浙江军饷,请罪参将戚继光、张四维,而尽发胡宗宪失律、贪淫及军兴督抚侵军需状。还...
  • 李防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李防字智周,大名内黄人。考中进士,成为莫州军事推官。跟随曹彬出使契丹,授予忠武军节度推官。搜求磁州、相州二州的逃户田亩,增加租赋十余万。因此奏请均定田税,又请求一县如有破...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李训,肃宗时宰相揆之族孙也。始名仲言。进士擢第。形貌魁梧,神情洒落;辞敏智捷,善揣人意。宝历中,从父逢吉为宰相,以训陰险善计事,愈亲厚之。初与茅汇等欲中伤李程,及武昭事发,训坐长...
  • 张裕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张裕字茂度,吴郡吴县人,名字与宋武帝的忌讳相同,所以以字来称呼。曾祖张澄,是晋朝的光禄大夫。祖父张彭祖,是广州刺史。父亲张敞,是侍御史、度支尚书、吴国内史。 张茂度做官担...
  • 褚彦回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褚彦回幼年时期就有高洁的声誉。宋朝元嘉末年,魏军逼近瓜步,百姓都整好东西,准备逃走。当时他的父亲褚湛之做丹陽尹,让他的子弟都穿着草鞋,在斋房前练习 走路。有人讥笑他,褚湛之...
  • 列传第四十》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萧詧字理孙,兰陵人也,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之第三 子。幼而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梁武帝所嘉赏。梁普 通六年,封曲江 县公。中大通三年,进封岳陽郡王。历官宣惠 将军,知石头戍...
  • 沈佺期的古诗经典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九十七   卷97_1 「陪幸韦嗣立山庄」沈佺期   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峰。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虹旗萦秀木,凤辇拂疏筇。径直千官拥,溪长万骑容。   ...
  •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贯众 释名 亦名贯节、贯渠、百头、草 头、黑狗脊、凤尾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贯众根研末,取一钱,水冲服。 2、各种下血(包括痔下血、漏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