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300篇 > 宦娘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300篇宦娘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宦娘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3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温如春,秦之世家也。少癖嗜琴,虽逆旅未尝暂舍。客晋,经由古寺,系马门外,暂憩止。入则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间,筇杖倚壁,花布囊琴。温触所好,因问:“亦善此也?”道人云:“顾不能工,愿就善者学之耳。”遂脱囊授温,视之,纹理佳妙,略一勾拨,清越异常。喜为抚一短曲,道人微笑,似未许可。温乃竭尽所长,道人哂曰:“亦佳,亦佳!但未足为贫道师也。”温以其言夸,转请之。道人接置膝上,裁拨动,觉和风自来;又顷之,百鸟群集,庭树为满。温惊极,拜请受业。道人三复之,温侧耳倾心,稍稍会其节奏。道人试使弹,点正疏节,曰:“此尘间已无对矣。”温由是精心刻画,遂称绝技。
后归程,离家数十里,日已暮,暴雨莫可投止。路旁有小村,趋之,不遑审择,见一门匆匆遽入。登其堂,阒无人;俄一女郎出,年十七八,貌类神仙。举首见客,惊而走入。温时未偶,系情殊深。俄一老妪出问客,温道姓名,兼求寄宿。妪言:“宿当不妨,但少床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少旋以烛来,展草铺地,意良殷。问其姓氏,答云:“赵姓。”又问:“女郎何人?”曰:“此宦娘,老身之犹子也。”温曰:“不揣寒陋,欲求援系,如何?”妪颦蹙曰:“此即不敢应命。”温诘其故,但云难言,怅然遂罢。妪既去,温视藉草腐湿,不堪卧处,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雨既歇,冒夜遂归。
邑有林下部郎葛公喜文士,温偶诣之,受命弹琴。帘内隐约有眷客窥听,忽风动帘开,见一及笄人,丽绝一世。盖公有一女,小字良工,善词赋,有艳名。温心动,归与母言,媒通之,而葛以温势式微不许。然女自闻琴以后,心窃倾慕,每冀再聆雅奏;而温以姻事不谐,志乖意沮,绝迹于葛氏之门矣。一日,女于园中拾得旧笺一折,上书《惜余春词》云:“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海棠带醉,杨柳伤春,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铲尽还生,便如青草。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拚弃了!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侬视一年,比更犹少: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女吟咏数四,心悦好之。怀归,出锦笺,庄书一通置案间,逾时索之不可得,窃意为风飘去。适葛经闺门过,拾之;谓良工作,恶其词荡,火之而未忍言,欲急醮之。临邑刘方伯之公子,适来问名,心善之,而犹欲一睹其人。公子盛服而至,仪容秀美。葛大悦,款延优渥。既而告别,坐下遗女舄一钩。心顿恶其儇薄,因呼媒而告以故。公子亟辩其诬,葛弗听,卒绝之。
先是,葛有绿菊种,吝不传,良工以植闺中。温庭菊忽有一二株化为绿,同人闻之,辄造庐观赏,温亦宝之。凌晨趋视,于畦畔得笺写《惜余春词》,反覆披读,不知其所自至。以“春”为己名益惑之,即案头细加丹黄,评语亵嫚。适葛闻温菊变绿,讶之,躬诣其斋,见词便取展读。温以其评亵,夺而挼莎之。葛仅读一两句,盖即闺门所拾者也。大疑,并绿菊之种,亦猜良工所赠。归告夫人,使逼诘良工。良工涕欲死,而事无验见,莫有取实。夫人恐其迹益彰,计不如以女归温。葛然之,遥致温,温喜极。是日招客为绿菊之宴,焚香弹琴,良夜方罢。既归寝,斋童闻琴自作声,初以为僚仆之戏也,既知其非人,始白温。温自诣之,果不妄。其声梗涩,似将效己而未能者。爇火暴入,杳无所见。温携琴去,则终夜寂然。因意为狐,固知其愿拜门墙也者,遂每夕为奏一曲,而设弦任操若师,夜夜潜伏听之。至六七夜,居然成曲,雅足听闻。
温既亲迎,各述曩词,始知缔好之由,而终不知所由来。良工闻琴鸣之异,往听之,曰:“此非狐也,调凄楚,有鬼声。”温未深信。良工因言其家有古镜,可鉴魑魅。翌日遣人取至,伺琴声既作,握镜遽入;火之,果有女子在,仓皇室隅,莫能复隐,细审之赵氏之宦娘也。大骇,穷诘之。泫然曰:“代作蹇修,不为无德,何相逼之甚也?”温请去镜,约勿避;诺之。乃囊镜。女遥坐曰:“妾太守之女死百年矣。少喜琴筝,筝已颇能谙之,独此技未能嫡传,重泉犹以为憾。惠顾时,得聆雅奏,倾心向往;又恨以异物不能奉裳衣,阴为君吻合佳偶,以报眷顾之情。刘公子之女舄,《惜余春》之俚词,皆妾为之也。酬师者不可谓不劳矣。”夫妻咸拜谢之。宦娘曰:“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温如其请,又曲陈其法。宦娘大悦曰:“妾已尽得之矣!”乃起辞欲去。良工故善稳,闻其所长,愿以披聆。宦娘不辞,其调其谱,并非尘世所能。良工击节,转请受业。女命笔为给谱十八章,又起告别。夫妻挽之良苦,宦娘凄然曰:“君琴瑟之好,自相知音;薄命人乌有此福。如有缘,再世可相聚耳。”因以一卷授温曰:“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当悬之卧室,快意时焚香一炷,对鼓一曲,则儿身受之矣。”出门遂没。

宦娘相关文章

  • 义狐之言》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从舅安公介然言,佃户刘子明,家粗裕,有狐居其仓屋中。数十年一无所扰。惟岁时祭以酒五盏,鸡子数枚而已。或遇火盗,辄叩门窗作声,使主人知之。相安已久。一日,忽闻吃吃笑不止,问之不答...
  • 李太白梦笔生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李太白梦笔生花,特睡乡幻景耳。福建陆路提督马负公书,性耽翰墨,稍暇即临池,一日所用巨笔悬架上,忽吐焰光长数尺,自毫端倒注于地,复逆卷而上,蓬蓬然,逾刻乃敛,署中弁卒皆见之,马公画为小...
  • 为人子,方少时①。亲师友,习礼仪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为人子,方少时①。亲师友,习礼仪②。  [注释]  ①子:做人的孩子或儿女。 方:正当,刚,正值。 少时:小时侯。     ②亲:亲近。 师:良师。 友:益友。 习:学习。 礼仪:礼节...
  • 书证第十七》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诗》云:“参差荇菜。”《尔雅》云:“荇,接余也。”字或为莕。先儒解释皆云:水草,圆叶细茎,随水浅深。今是水悉有之,黄花似莼,江南 俗亦呼为猪莼,或呼为荇菜。...
  •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牛浦招赘在安东黄姓人家,黄家把门面一带三四间屋都与他住。他就把门口贴了一个帖,上写道:“牛布衣代做诗文”。那日早上,正在家里闲坐,只听得有人敲门,开门让了进来...
  •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林黛玉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去,暂且无话。如今且说凤姐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
  • 恶神》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贪吝部 - - 恶神 一神道险恶,塞者必用生人祭祷。有酬愿者,苦乏人献,特于供桌中挖孔,藏身在桌下,而伸头于桌面,俟神举箸,头忽缩下。神大怒,骂曰:“这班小鬼都是贼,才得举箸,如何就没有了。&r...
  • 杨韶父、史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杨韶父 伊州三台令 水村月淡云低。为爱寒香晚吹。瘦马立多时。是谁家、茅舍竹篱。 三三两两芳蕤。未放琼铺雪堆。只这一些儿。胜东凤、千枝万枝。 如梦今 凉月薄阴犹殢。红...
  • 唐纪五十六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817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00章 - - [1]春,正月,甲申,贬袁滋为抚州刺史。   [1]春季,正月,甲申(二十四日),宪宗将袁滋贬为抚州刺史。   李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士卒皆惮战,知之,有出迓者,谓之曰:“天子知柔懦,...
  • 列传第一百九十·列女二》原文翻译 - - 《明史》350章 - - 欧阳氏 方氏 潘氏 杨氏 张烈妇王烈妇 吴氏 沈氏六节妇 黄氏 张氏刘氏二女 孙烈女 陈谏妻李氏 胡氏 戴氏许元忱妻胡氏郃阳李氏 吴节妇 徐亚长 蒋烈妇杨玉英 倪氏 彭氏 刘氏二...
  • 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举嘉靖二十五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劾检讨梁绍儒阿附权要,文选郎中白璧招权鬻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不检下。诏切责镗、守...
  •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六》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乃蛮台,木华黎五世孙。曾祖曰孛鲁;祖曰阿礼吉失,追封莒王,谥忠惠;父曰忽速忽尔,嗣国王,追封蓟王。乃蛮台身长七尺,挚静有威,性明果善断,射能贯札。大德五年,奉命征海都、朵哇,以功赐貂裘...
  • 卷一百四·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金史》150章 - - 纳坦谋嘉,上京路牙塔懒猛安人。初习策论进士,大定二十六年,选入东宫,教郓王琮、瀛王瑰读书。以终场举人试补上京提刑司书史,以廉能著称。承安元年,契丹陀锁寇掠韩州、信州,提刑司问...
  • 孙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孙甫,字之翰,许州阳翟人。少年时好学,每天诵读几千字的文章,仰慕学习孙何写古奥文章。初次参加进士考试,被授同学究出身,任蔡州汝阳县主簿。再次参加取士考试及格,任华州推官。转运...
  • 天文上》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征以致理,以授人时,以考物纪,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
  • 张敬儿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张敬儿,南陽冠军人。父亲张丑,是郡将军,官做到节府参军。张敬儿少年时候就熟悉弓马、有胆气,喜欢射猎猛兽,发箭无不射中。南陽新野风俗多出骑射能手,而张敬儿臂力尤其大。逐渐官职...
  • 王懿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王懿字仲德,是太原祁县人,自己说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弟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孙。祖父王宏在石季龙那里做官,父亲王苗跟随苻坚做官,都达到二千石的级别。 王仲德少年的时候性格沉...
  •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传曰:“思心之不■,是谓不圣,厥咎霿,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时则有心腹之疴,时则有黄眚黄祥,时则有金木水火沴土。” &ldquo...
  •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九 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提要】燕国当时处在现在的河北、北京、辽东一带,地理上离秦国很远,离战祸纷争也比较远,地缘上非常有优势。苏秦的合纵战...
  •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八 齐策一(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提要】这是又一个有关识人用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语言对事实的歪曲传播没有起到作用,这是因为当事者意识清楚、立场坚定,一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