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资治通鉴 > 50章 >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50章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

书籍:资治通鉴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利令智昏必遭惩罚
【原文】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1)。出绛(2),柩有声如牛(3)。卜偃使大夫拜(4),曰:“君命大事(5)将有西师过轶我(6),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7):“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8),若潜师以来(9),国可得也(10)。”穆公访诸蹇叔(11)。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12),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13),必有悖心(14)。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盂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15)。蹇叔哭之曰:“盂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人也1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16)”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17),崤有二陵焉(18)。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19);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20)1秦师遂东。
【注释】
(1)殡:停丧。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2)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3)柩(jiu):装有尸体的棺材。(4)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5)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6)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7)杞子:秦国大夫。(8)掌:仑理。管,钥匙。(9)潜:秘密地。(10)国:国都。(11)访:询问,征求意见。蹇叔:秦国老臣。(12)远主:指郑君。(13)勤:劳苦。所:处所。无所:一无所得。(14)悖(bei)心:违逆之心,反感。(15)孟明:秦国大夫,姓百里,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姓西乞,名术。白乙:秦国大夫,姓白乙名丙。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16)中(zhong)寿:满寿,年寿满了。拱:两手合抱。(17)崤(xiao):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18)陵:大山。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19)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国君。(20)尔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
【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二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1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1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1秦国军队接着向东进发了。
【读解】
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
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经验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判断,乘虚而入,乱而取之,是战争中常用的手法。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具备这种经验和头脑,应当属于不称职之列。从蹇叔一方看,他作为开国老臣,也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能在非常时刻没有防备,因此,此时出征无异于自投罗网。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掠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龋
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更是不可宽耍
再说,当初秦国曾与晋国一起企图消灭郑国,后来又与郑国订立盟约。此时不仅置盟约不顾,就连从前的同伙也成了觊觎的对象。言而无信,自食其言,不讲任何道义、仁德,这同样应当遭天遣,遭惩罚。
当人心目中没有权威之时,便没有了戒惧;没有了戒惧,就会私欲急剧膨胀;私欲急剧膨胀便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春秋的诸候混战,的确最充分地使人们争权夺利的心理。手法、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也使命运成了最不可捉模和把握的东西。弱肉强食是普遍流行的无情法则,一朝天子一朝臣,泱泱大国可能在一夜之间倾覆,区区小国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暴发起来。
“先知”是没有的;而充满睿智并富有经验者,往往被人们为是“先知”。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相关文章

  • 东方未明之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 - 沈椒园先生为鳌峰书院山长时,见示高邑赵忠毅公旧砚,额有东方未明之砚六字,背有铭曰:“残月荧荧,太白耿耿,鸡三号,更五点,此时拜疏击大奄,事成策汝功,不成同汝贬”。盖劾魏忠...
  • 河间唐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河间唐生,好戏侮,土人至今能道之。所谓唐啸子者是也。有塾师好讲无鬼,尝曰:阮瞻遇鬼,安有是事?僧徒妄造蜚语耳。唐夜洒土其窗,而呜呜击其户,塾师骇问为谁,则曰:我二气之良能也。塾师大...
  • 论史》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郁离子曰:“呜呼,吾今而后知以讦为直者之为天下后世害不少也。夫天之生人,不恒得尧、舜、禹、汤、文王以为之君,然后及其次焉,岂得已哉?如汉之高祖,唐之太宗,所谓间世之英,不易...
  •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匡超人睡在楼上,听见有客来拜,慌忙穿衣起来下楼,见一个人坐在楼下,头戴吏巾,身穿元缎直裰,脚下虾蟆头厚底皂靴,黄胡子,高颧骨,黄黑面皮,一双直眼。那人见匡超人下来,便问道:“...
  • 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 长发》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相士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违,至于汤...
  • 月令》原文翻译 - - 《礼记》前25章 - -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天子居...
  •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徵姽嫿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
  •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
  • 第十八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却说当下何观察领了知府台旨下厅来,随即到机密房里与众人商议。众多做公的道:“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若不得大队官军,舟船人马谁敢去那里...
  • 计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一卷 - - 【原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 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曰:“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 也”。①...
  • 张桂、张枢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张桂 菩萨蛮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间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 浣溪沙 雨压杨花路半乾。蜂遗花粉在阑干。牡...
  • 郑域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郑域 昭君怨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念奴娇 水晶宫殿,放三千龙女,凌波浮浴。花里雕房分洞户,...
  • 郑居中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郑居中字达夫,开封人。考中进士,崇宁期间,任都官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升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当初,居中自称是贵妃的叔伯兄弟,贵妃从藩王官邸进入后宫,家世微贱,也依靠居中以自重...
  • 李日方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李日方字明远,深州饶阳人。其父李超,任后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叔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以李日方为后人,蒙荫补斋郎,选任太子校书。后汉乾..年间考中进士,任秘书郎。宰相...
  • 晋本纪第九》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其子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   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
  • 列传第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温 大雅(子无隐 大雅弟彦博 子振 挺 大雅弟大有) 陈叔达 窦威(子惲 兄子轨 轨子奉节 琮 从子抗 抗子衍 静 静子逵 诞 诞子孝慈孝慈子希玠 诞少子孝谌 抗季弟璡) 温 大雅...
  • 司马德宗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司马德宗即位为晋安帝,改年号为隆安。司马德宗授予司马道子以太傅、扬州牧、中书监等职,加赐特殊的礼仪,其仪仗有黄钺、羽葆、鼓吹等,又增赐卫士一百人入殿。不久,朝廷内外各种事...
  • 刘长卿古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五十一 卷151_1 《送卢侍御赴河北》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 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
  • 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蛆 释名 蛆是蝇的幼虫。 气味 寒、无毒。 主治 1、一切疳疾。在六月间取粪坑听蛆淘净,封竹筒中,干后研末。每服一、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又方:用淘米水泡蛆一天,逐日换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