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1至8卷 > 靖郭君善齐貌辨

战国策

《战国策》1至8卷靖郭君善齐貌辨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靖郭君善齐貌辨

书籍:战国策章节:1至8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八齐策一(靖郭君善齐貌辨)
【提要】了解一个人是最为困难的,那些掌握了知人之术的人,可以领袖群伦。靖郭君力排众议,坚持自己对一个人的判断,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看来养门客也不是有钱就可以养的,作为人中之杰,你必须要有“知人之明”。
【原文】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又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划而类,破吾家。苟而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时,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
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倍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
靖郭君来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
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
【译文】靖郭君对待门客齐貌辨非常友好。可是齐貌辨为人不拘小节,因此门客们都讨厌他。有个叫士尉的人曾为此劝说靖郭君赶走齐貌辨,靖郭君没有接受,士尉拂袖而去。这时孟尝君田文也在暗中劝说驱逐齐貌君,不料田婴却大发脾气说:“即使将来有人铲除我们这个家族,捣毁我们这片家业,只要能对齐貌辩有好处,我也在所不惜!”于是田婴就给齐貌辩上等的客舍住,并且派长子去赶车,朝夕侍候不懈。
几年以后,齐威王驾崩,由田婴的异母兄宣王即位。田婴跟宣王合不来,于是就离开首都到自己的封士薛地来住,齐貌辩也跟他一同到了薛城。没多久,齐貌辩决定辞别田婴回齐国去晋见宣王,这时田婴就说:“君王既然很讨厌我田婴,那你此去岂不是找死!”齐貌辩说:“臣根本就不想活,所以臣一定要去。”田婴也无法阻止,于是齐貌辩就去见宣王。
齐貌辩到了齐国首都临淄,宣王很早就知道他来,他满心怒气地等着齐貌辩。齐貌辩拜见宣王后,宣王首先问他说:“你是靖郭君手下的宠臣,靖郭君是不是一切都听你的呢?齐貌辩回答说:“臣是靖郭君的宠臣并不错,但要说靖郭君什么都听臣的那倒未必。例如当君王还是当太子时,臣曾对靖郭君说:‘太子长一副不仁相貌,下巴太大,看起来好像一只猪。让这种人当国王,施政必然违背正道,所以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之子效师为太子。’可是靖郭君竟然哭着对臣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不忍这样做。’假如靖郭君是一切都听臣的话,那么靖郭君也不会遭受今天这样的迫害,此其一。
当靖君到了薛城,楚相昭阳要用几倍的土地来换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靖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现在即使与后王关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换出去,将来死后我向先王如何交待呢?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难道能把先王的宗庙交给楚国吗!’又不肯听从我的。这是第二件事。”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脸上颜色变了,说:“靖郭君对寡人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啊!我太年轻了,很不了解这些事情。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吗?”齐貌辨回答说:“好吧。”
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赐给的衣服帽子,佩带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着他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国相。靖郭君表示辞谢,不得已才接受了。7天以后,又以有病为名坚决要求辞职,3天以后齐宣王才答应了他的要求。
此时此刻,应该明白靖郭君有知人之明啊!自己能够了解别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人,他也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这也就是齐貌辨之所以置生死于度外、乐于解忧患、急于救人危难的原因。
【评析】齐貌辨果然不负靖郭君的器重和信任,以卓越的口才与谋略使自己的主人挽回了一切。齐貌辨对齐王先是沉默,这样可以先揣摩齐王的心理,静侯齐王开口以找到机会。当齐王开口就说到靖郭君是否对齐貌辨言听计从时,齐貌辨终于找到机会,把自己一番丑化,从而衬托出了靖郭君的忠心和伟大来。这实际上是游说中的苦肉计,通过污损自己来换取信任,来达到目的。
让一个人甘心为自己赴汤蹈火、肝脑涂地是很不容易的,这既需要物质上的接济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肝胆相照、心心相印。“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当你成为一个人的知己时,那么他才有可能为你作出牺牲和付出。光有一番雄才大略,而没有几个知己,是绝不能成大事的。

靖郭君善齐貌辨相关文章

  • 三疑》原文翻译 - - 《六韬》武韬 - -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必强,离亲以亲,...
  • 靳尚》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屈子谓楚襄王曰:“王之所以爱靳尚者,谓其善任使令与?夫国王国,民王民也,靳子有事焉,非王言不获,是楚人之听于靳子也,以王故。然则靳子无王不可也,而王亦何赖于靳子哉?今王委国靳...
  • 第五十一回 责赵盾董狐直笔 诛斗椒绝缨大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晋灵公谋杀赵盾,虽然其事不成,却喜得赵盾离了绛城,如村童离师,顽竖离主,觉得胸怀舒畅,快不可言,遂携带宫眷于桃园住宿,日夜不归。再说赵穿在西郊射猎而回,正遇见盾、朔父子,停车相...
  • 素朴的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现在我们讲《先进》的观念,和下面第十二篇《颜渊》等等,等于上论的《学而》、《为政》、《里仁》这些篇章的注解。以实际的例证来作注解,叙述孔子当时师生之间的讨论,以及他自己...
  • 附会》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
  • 画马》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临清崔生家屡贫,围垣不修,每晨起。辄见一马卧露草间,黑质白章;惟尾毛不整,似火燎断者。逐去,夜又复来,不知所自。崔有好友官于晋,欲往就之,苦无健步,遂捉马施勒乘去,嘱家人曰:“倘...
  • 正郭》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嵇生以太原郭林宗, 竟不恭三公之命, 学无不涉, 名重於往代, 加之以知人, 知人则哲, 盖亚圣之器也. 及在衰世, 栖栖惶惶, 席不暇温, 志在乎匡断行道, 与仲尼相似.余...
  • 苏子由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苏子由《南窗》诗云:“京城三日雪,雪尽泥方深。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西斋书帙乱,南窗朝日升。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故人远方来,疑我何苦心。疏...
  • 诸葛公》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
  • 梅坡、徐观国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梅坡 鹊桥仙(三月廿一) 华桐日永,泛兰风细,节近朱明十日。玉麟何事吐书来,瑞世应、文章东壁。 绿衣戏彩,金樽酌醴,兰玉阶庭森列。更看千岁树青青,管取并、三槐手植。 满江红(四月初六...
  • 吴叔虎、张伯寿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吴叔虎 水调歌头(寿钱太尉) 清澈黄河底,乙未政和年。坤珍阐瑞,运符五百间生贤。日暖曲江花柳,鼎沸韶春弦管,尺五是青天。殊宠逢熙载,吉梦送真仙。 承盛德,公故国,庆双全。行看旌钺紫...
  • 吴镒、林淳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吴镒 水调歌头(柳州北湖) 澄彻北湖水,圆镜莹青铜。客槎星汉天上,隐隐暗朝通。六月浮云落日,十顷增冰积雪,胜绝与谁同。罗袜步新月,翠袖倚凉风。 子韩子,叫虞帝,傲祝融。御风凌雾来去,...
  • 朱雍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朱雍 如梦令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零乱。零乱。衣上残英都满。 生查子 帘栊月上时,寂寞东风里。又是立黄昏,梅影临窗绮。 玉梅清夜寒,梦断还...
  • 宋纪十二 太宗明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巳、465)》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宋纪十二宋明帝泰始元年(乙巳,公元465年)   [1]春,正月,乙未朔,废帝改元永光,大赦。   [1]春季,正月,乙未朔(初一),刘宋废帝刘子业改年号为永光。实行大赦。   [2]丙申,魏大...
  • 志第十八·礼乐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
  • 志第九·礼一》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礼一   ○郊   金人之入汴也,时宋承平日久,典章礼乐粲然备具。金人既悉收其图籍,载其车辂、法物、仪仗而北,时方事军旅,未遑讲也。既而,即会宁建宗社,庶事草创。皇统间,熙...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唐制有内侍省,其官员: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六人;内给事八人;谒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二人;寺人六人。别有五局:掖廷局掌宫人簿籍;宫闱局掌宫内门禁,其属有掌扇、给使等员;奚官...
  • 刘[日丙]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刘日丙,字延明,敦煌人氏。父亲刘宝,字子玉,以儒学见长。刘日丙十四岁时,从师博士郭蠫。当时郭蠫的弟子达五百多人,精通经业的也有八十多人。郭蠫有个女儿刚刚成年,郭蠫想从弟子中挑...
  • 江统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江 统字应元,陈留圉人。祖父江 蕤,以仁义的好品行著称,任谯郡太守,封为亢父男。父亲江 祚,是南安太守。江 统沉静有远大志向,当时人评价他说:“聪慧少言江 应元。”跟同...
  • 谷精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谷精草 释名 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1、脑痛、眉痛。用谷精草二钱、地在三钱、乳香一钱,共研为末。每用半钱,烧烟筒中,熏鼻。 2、偏正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