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900章 > 灵澈、大易、释泚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900章灵澈、大易、释泚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灵澈、大易、释泚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900章更新时间:2017-03-01
全唐诗卷八百一十
卷810_1《听莺歌》灵澈
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
岂是怨恨人不知。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
婉转凌烟霞。众雏飞鸣何局促,自觇游蜂啄枯木。
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黑雕黄鹤岂不高,
金笼玉钩伤羽毛。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
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城头鸱乌拾膻腥,
空园燕雀争泥滓。愿当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声不可闻。
卷810_2《归湖南作》灵澈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
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卷810_3《初到汀州》灵澈
初放到沧洲,前心讵解愁。旧交容不拜,临老学梳头。
禅室白云去,故山明月秋。几年犹在此,北户水南流。
卷810_4《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灵澈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卷810_5《送道虔上人游方》灵澈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卷810_6《送鉴供奉归蜀宁亲》灵澈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
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
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卷810_7《天姥岑望天台山》灵澈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卷810_8《远公墓》灵澈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卷810_9《宿东林寺(一作云门雪夜)》灵澈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
卷810_10《简寂观》灵澈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卷810_11《元日观郭将军早朝》灵澈
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条香烛照星河。
今朝始见金吾贵,车马纵横避玉珂。
卷810_12《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灵澈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卷810_13《东林寺寄包侍御》灵澈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卷810_14《西林寄杨公》灵澈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卷810_15《答徐广叔四问》灵澈
童子出家无第行,随师乞食遣称名。
长沙岂敢论年几,绛老惟知甲子生。
卷810_16《闻李处士亡》灵澈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
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卷810_17《句》灵澈
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
(《道边古坟》)
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答范校书》)
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石帆山》)
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
(《题李尊师堂》)
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题曹溪能大师奖山居》)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伤古墓》)
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登梨岭望越中》)
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九日》)
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宿延平怀古》)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见《雪浪斋日记》)
卷810_18《湘夫人祠》大易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濆。未□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卷810_19《赠司空拾遗》大易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见雪花。望阁未承丹凤诏,
掩门空对楚人家。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瑶华。
卷810_20《寄钱郎中》法照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卷810_21《送清江上人》法照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着方袍。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卷810_22《送无着禅师归新罗》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卷810_23《游元象泊》释泚
空水潮色净,澹然湖上心。舳舻轻且进,汀洲如可寻。
秋风洄溯险,落日波涛深。寂寞武陵去,中流方至今。
卷810_24《北原别业》释泚
野外车骑绝,古村桑柘阴。流莺出谷静,春草闭门深。
学稼农为业,忘情道作心。因知上皇日,凿井在灵林。
卷810_25《杂诗》庞蕴
未识龙宫莫说珠,识珠言说与君殊。
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回头看后底,影亦不随身。
神识苟能无挂碍,廓周法界等虚空。
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
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见亦羞。

灵澈、大易、释泚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霍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霍姓氏祖宗:叔处姓氏起源: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周文王第八子,周武王的弟弟叔处,是武王的同母兄弟。武王临朝执政后,封叔处于霍(今山西霍县西南),建立了霍国,人称霍叔。周武王...
  • 七雄略》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臣闻: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独理,蓄重不可以自守。故划野分疆,所以利建侯也;亲疏相镇,所以关盛衰也。昔周监二代,立爵五等,封国八百,同姓五十五。深根固本,为不可拔者也。...
  • 致九弟·述兄弟同获圣恩》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沅弟左右:  陈栋之勇,除已至金桂三营外,尚有九营。吾昨令营务点名,共四千六百余人,闻精壮者不甚多,可汰者占三分之一。余和拨二营与鲍春霆,拨一营与朱云岩,以六营归弟处。若果认去...
  • 问辩》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或问曰:“辩安生乎?”  对曰:“生于上之不明也。”  问者曰:“上之不明因生辩也,何哉?”  对曰:“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
  • 古冢现宝》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蜀汉后主降晋,封安乐公,殁而葬焉,墓在今山东乐陵城南之五里村。村方圆一亩,近有耕氓拾得钢枪头,长二尺许,宽约二寸半;钢刀头长三尺余,宽约五寸;又有杯孟等物,皆古磁,极华美,夏时存肉不臭...
  • 知人之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为“宰”&m...
  • 赤字》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顺治乙未冬夜,天上赤字如火。其文云:“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
  • 》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 汉书用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太史公《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又曰:“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叠用七死字,《汉书》因之。《汉书•沟洫...
  • 白公咏史》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东坡《志林》云:“白乐天尝为王涯所谗,贬江州司马。甘露之祸,乐天有诗云:‘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不知者以乐天为幸之,乐天岂幸人之祸者哉?盖悲之也。&...
  • 郑清之、李仲虺、黄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郑清之 念奴娇(菊) 楚天霜晓,看老来秋圃,寒花犹在。金阙栽培端正色,全胜东篱风采。雅韵清虚,幽香淡泊,惟有陶家爱。同他尘世,落红愁处如海。 多少风雨飘摇,夫君何素,晚节应难改。休道...
  • 高翥、高惟月、彭叔夏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高翥 秋日田父辞(二首) 啄黍黄鸡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秋日田父辞 当妇挼蓝旋染裙。大儿敲葛自浆巾。新摘摘,笑欣欣。相唤相呼看赛神。 ...
  •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泰昌时,累迁少詹事。天启中,擢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标师同邑越南星,党人忌之,列名《东林同志录》中。标惧祸,引疾归。...
  • 张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贵已经抵达襄阳,襄阳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御。张贵依仗他的骁勇,打算回郢州,于是招募两个能伏在水中几天不吃饭的勇士,使他们拿着用蜡封好的信前往郢州求援。北兵增加守...
  • 列传第十》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长孙嵩(五世孙俭 俭子平) 长孙道生(曾孙幼 幼孙曾炽 炽弟晟从祖绍远 绍远子览 弟澄 长孙肥) 长孙嵩,代人也。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昭成赐名焉。年十四,代父统...
  • 陶渊明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陶潜字渊明,有人说渊明字元亮,是寻陽柴桑人。他的曾祖陶侃,是晋代的大司马。 陶潜青年时期便有非常高雅的志向,曾经写过《五柳先生传》自述,文章说: 不知先生是哪里人,更不知姓...
  • 三嗣主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孙亮传、孙休传、孙皓传) 孙亮传,孙亮,字子明,孙权的小儿子。孙权年岁已高,而孙亮是最小的儿子,故此对他特别关心。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经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母亲,心中一直不安,因此想...
  • 董刘马陈董吕传》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董和传、刘巴传、马良传、马谡传、陈震传、董允传、黄皓传、陈祗传、吕乂传) 董和传,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 人,他的祖上本是巴郡江 州人。 汉朝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任...
  • 白杨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白杨 释名 独摇。 气味 (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 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水杨 释名 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
  •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芍药 释名 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