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500章 > 刘言史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500章刘言史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刘言史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5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四百六十八
卷468_1《苦妇词》刘言史
地远易骄崇,用刑匪精研。哀哉苦妇身,夫死百殃缠。
草草催出门,衣堕发披肩。独随军吏行,当夕余欲迁。
来时已厌生,到此自不全。临江卧黄砂,二子死在边。
气哕不发声,背头血涓涓。有时强为言,只是尤青天。
稿蓐无一枝,冷气两悬悬。穷荒夷教卑,骨肉病弃捐。
况非本族音,肌露谁为怜。事痛感行宾,住得贪程船。
必当负严法,岂有胎孕篇。游畋复释麛,羔兔尚免鹯。
何处摈逐深,一罪三见颠。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
兰裙间珠履,食玉处花筵。但勿轻所暗,莫虑无人焉。
卷468_2《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卷468_3《七夕歌》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云衣香薄妆态新,
彩輧悠悠度天津。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着金梭思往夕。人间不见因谁知,
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卷468_4《立秋日》刘言史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卷468_5《题茅山仙台药院》刘言史
扰扰浮生外,华阳一洞春。道书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芝草迎飞燕,桃花笑俗人。楼台争耸汉,鸡犬亦嫌秦。
愿得青芽散,长年驻此身。
卷468_6《送婆罗门归本国》刘言史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遥知汉地未有经,
手牵白马绕天行。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
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行多耳断金环落,
冉冉悠悠不停脚。马死经留却去时,往来应尽一生期。
出漠独行人绝处,碛西天漏雨丝丝。
卷468_7《潇湘游》刘言史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野花满髻妆色新,
闲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
翠华寂寞婵娟没,野筱空余红泪情。青烟冥冥覆杉桂,
崖壁凌天风雨细。昔人幽恨此地遗,绿芳红艳含怨姿。
清猿未尽鼯鼠切,泪水流到湘妃祠。北人莫作潇湘游,
九疑云入苍梧愁。
卷468_8《放萤怨》刘言史
放萤去,不须留,聚时年少今白头。架中科斗万余卷,
一字千回重照见。青云杳渺不可亲,开囊欲放增余怨。
且逍遥,还酩酊,仲舒漫不窥园井。那将寂寞老病身,
更就微虫借光影。欲放时,泪沾裳。冲篱落,千点光。
卷468_9《观绳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刘言史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广场寒食风日好,
百夫伐鼓锦臂新。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着屐背行仍应节。两边丸剑渐相迎,
侧身交步何轻盈。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下来一一芙蓉姿,
粉薄钿稀态转奇。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卷468_10《买花谣》刘言史
杜陵村人不田穑,入谷经溪复缘壁。每至南山草木春,
即向侯家取金碧。幽艳凝华春景曙,林夫移得将何处。
蝶惜芳丛送下山,寻断孤香始回去。豪少居连鳷鹊东,
千金使买一株红。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
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浇红湿绿千万家,
青丝玉轳声哑哑。
卷468_11《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王中丞武俊也)》刘言史
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
细氎胡衫双袖小。手中抛下蒲萄盏,西顾忽思乡路远。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四座无言皆瞪目,
横笛琵琶遍头促。乱腾新毯雪朱毛,傍拂轻花下红烛。
酒阑舞罢丝管绝,木槿花西见残月。
卷468_12《竹里梅》刘言史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卷468_13《春过赵墟》刘言史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古柏重生枝亦干,
余燎见风幽焰灭。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卷468_14《初下东周赠孟郊》刘言史
鹤老身更b3,龟死壳亦灵。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着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似羁细轻。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卷468_15《过春秋峡》刘言史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
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卷468_16《长门怨》刘言史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思去亦难留。
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卷468_17《春游曲》刘言史
花颔红鬃一何偏,绿槐香陌欲朝天。
仍嫌众里娇行疾,傍镫深藏白玉鞭。
喷沫团香小桂条,玉鞭兼赐霍嫖姚。
弄影便从天禁出,碧蹄声碎五门桥。
卷468_18《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刘言史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
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
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
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望霖窥润础,思吹候生条。
旅恨生乌浒,乡心系洛桥。谁怜在炎客,一夕壮容销。
卷468_19《立秋》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卷468_20《别落花》刘言史
风艳霏霏去,羁人处处游。明年纵相见,不在此枝头。
卷468_21《登甘露台》刘言史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卷468_22《夜泊润州江口》刘言史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卷468_23《看山木瓜花二首》刘言史
裛露凝氛紫艳新,千般婉娜不胜春。
年年此树花开日,出尽丹阳郭里人。
柔枝湿艳亚朱栏,暂作庭芳便欲残。
深藏数片将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
卷468_24《题十三弟竹园》刘言史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卷468_25《乐府杂词三首》刘言史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
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卷468_26《岁暮题杨录事江亭(杨生,蜀客)》刘言史
垂丝蜀客涕濡衣,岁尽长沙未得归。
肠断锦帆风日好,可怜桐鸟出花飞。
卷468_27《冬日峡中旅泊》刘言史
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
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
卷468_28《泊花石浦》刘言史
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
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
卷468_29《闻崔倚旅葬》刘言史
远客那能返故庐,苍梧埋骨痛何如。
他时亲戚空相忆,席上同悲一纸书。
卷468_30《赋蕃子牧马》刘言史
碛净山高见极边,孤烽引上一条烟。
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鹈泉。
卷468_31《牧马泉》刘言史
平沙漫漫马悠悠,弓箭闲抛郊水头。
鼠毛衣里取羌笛,吹向秋天眉眼愁。
卷468_32《越井台望》刘言史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
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卷468_33《扶病春亭》刘言史
强梳稀发着纶巾,舍杖空行试病身。
花间自欲裴回立,稚子牵衣不许人。
卷468_34《赠童尼》刘言史
旧时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料得襄王惆怅极,更无云雨到阳台。
卷468_35《读故友于君集》刘言史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
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卷468_36《病僧二首》刘言史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
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卷468_37《右军墨池》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卷468_38《送僧归山》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卷468_39《题源分竹亭》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卷468_40《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卷468_41《伤清江上人》刘言史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此身岂得多时住,更着尘心起外愁。
卷468_42《山寺看海榴花》刘言史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卷468_43《赠成炼师四首》刘言史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
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卷468_44《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刘言史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卷468_45《奉酬》刘言史
闰余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
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卷468_46《病中客散复言怀》刘言史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卷468_47《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刘言史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
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卷468_48《寻花》刘言史
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
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卷468_49《赠陈长史妓(本内宫人)》刘言史
宝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靥袅朱弦。
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卷468_50《题王况故居》刘言史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卷468_51《偶题》刘言史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
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卷468_52《恸柳论》刘言史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
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卷468_53《夜入简子古城》刘言史
远火荧荧聚寒鬼,绿焰欲销还复起。
夜深风雪古城空,行客衣襟汗如水。
卷468_54《桂江中题香顶台》刘言史
岧岧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
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
卷468_55《僧檐前独竹咏》刘言史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
欲以袈裟拂着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卷468_56《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刘言史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卷468_57《山中喜崔补阙见寻》刘言史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卷468_58《偶题二首》刘言史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卷468_59《嘉兴社日》刘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卷468_60《席上赠李尹》刘言史
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
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卷468_61《弼公院问病》刘言史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卷468_62《惜花》刘言史
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
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卷468_63《代胡僧留别》刘言史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卷468_64《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刘言史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
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卷468_65《玉京词》刘言史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卷468_66《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刘言史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
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谷鸟衔将却趁来,
野风吹去还寻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临汝袁郎得相见,
闲云引到东阳县。鲁性将他类此身,还拈野物赠傍人。
空留棁仗犊鼻褌,蒙蒙烟雨归山村。
卷468_67《北原情三首》刘言史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
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
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
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
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
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归来却到时,不复重知处。
叠叠葬相续,土干草已绿。列纸泻壶浆,空向春云哭。
卷468_68《林中独醒》刘言史
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向己非前迹,齐心欲不言。
微凉生乱筱,轻馥起孤萱。未得浑无事,瓜田草正繁。
卷468_69《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刘言史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委栏芳蕙晚,凭几雪髫垂。明日秋关外,单车风雨随。

刘言史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项姓氏祖宗:公子燕姓氏起源:1、出自华姓,为楚国王族后裔。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建立了项国。后来,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项”命姓,...
  • 梦中绝句》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董曲江先生名元度,平原人,乾隆壬申进士,入翰林,散馆改知县,又改教授,移疾归。少年梦人赠一扇,上有三绝句曰:曾公饮马天池日,文采西园感故知,至竟心情终不改,月明花影上旌旗/尺五城南并...
  • 牧豭》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项羽既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狙邱先生自齐之楚,牧豭请见曰:“先生曷之往?”先生曰:“我将见楚王,”牧豭曰:“先生布衣也,而见楚王,亦有说乎?”先生曰:&l...
  •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 万章章句上·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万章章句 - -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
  • 离娄章句上·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ls...
  • 商书·太甲上》原文翻译 - - 《尚书》商书 - -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祗。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 百家》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百家之言, 虽不皆清翰锐藻, 弘丽汪濊, 然悉才士所寄, 心一夫澄思也. 正经为道义之渊海, 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仰而比之, 则景星之佐三辰;俯而方之, 则林薄之裨嵩岳. ...
  • 赵灌园、葛辰庚、刘克壮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赵灌园 满江红(寿云山章尚书) 看尽公卿,都输与、云山居士。肯掉了、龙章金印,归来闾里。云染笔头成五色,山来胸次堆空翠。更结庐、近在白鸥边,弄烟水。 祗恐怕,明天子。黄纸唤,先生...
  • 沈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沈唐 霜叶飞 霜林凋晚,危楼迥,登临无限秋思。望中闲想,洞庭波面,乱红初坠。更萧索、风吹渭水。长安飞舞千门里。变景摧芳榭,唯有兰衰暮业,菊残馀蕊。 回念花满华堂,美人一去,镇掩香...
  • 定公·定公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五年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夏,归粟于蔡。于越入吴。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传】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  ...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六世祖宗礼,金进士,辽州司户。宗礼生仲堪,亦举进士。仲堪生时敏,时敏生钊,为千夫长,死国事。钊生德成,德成生允,卒平定知州致仕,思诚父也。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
  • 志第四十二·食货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洪范》八政,食为首而货次之,盖食货者养生之源也。民非食货则无以为生,国非食货则无以为用。是以古之善治其国者,不能无取于民,亦未尝过取于民,其大要在乎量入为出而已。《传》曰...
  • 扈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其曾祖父扈洋任涿州别驾。其祖父扈智周任卢龙军节度推官。其父扈曾任内园使。   扈蒙年轻时会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到后汉任..县主簿。赵...
  • 赵思绾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赵思绾,魏府人。后唐同光末年赵在礼占据魏城时,赵思绾在他帐下做事,长期跟随他。赵在礼死后,赵延寿收编了赵在礼的部下,全交 给自己的大儿赵赞,赵思绾即赵赞手下首领。汉高祖安定...
  • 梁太祖本纪》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一)   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讳名晃,本名叫温 ,宋州砀山人。他的先祖是舜的司徒虎的后代,高祖叫朱黯,曾祖叫朱茂琳,祖父叫朱信,父亲叫朱诚。太祖就是朱诚的第三个儿子,他的...
  • 观德王杨雄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观德王杨雄,初名杨惠,是隋高祖的族子。 其父杨绍,仕北周,历任八州刺史、傥城县公,被赐姓叱吕引氏。 杨雄长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 周武帝时,杨雄任太子司旅下大夫...
  • 王戎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王戎字浚冲,琅王牙临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亲王浑,是凉州刺史、贞陵亭侯。王戎幼年聪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视日而目不眩,裴楷见了他仔细审视一番说:“戎眼烂烂,如岩下...
  • 孝和孝殇帝纪》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孝和皇帝名肇,肃宗第四子。母梁贵人,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后养帝以为己子。 建初七年(82),立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88)二月三十日,即皇帝位,时年十岁。尊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听...
  • 善生、知玄、栖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二十三 卷823_1 《酬卢同见访不遇题壁》含曦 长寿寺石壁,卢公一首诗。 渴读即不渴,饥读即不饥。 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海神知贵不知价, 留向人间光照夜。 卷823_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