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宋词 > 100章 > 刘一止的诗词全集

全宋词

《全宋词》100章刘一止的诗词全集

《全宋词》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宋词和唐诗均为中国古典诗的艺术高峰。清代所编《全唐诗》是家喻户晓籍,现又新编出《全宋词》,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全书共五册,荟萃宋代三百年间的词作。在北宋,词虽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体,但似乎还没有被普遍承认为“正统”文学,所以北宋人的词一般不收入文集。

《全宋词》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刘一止的诗词全集

书籍:全宋词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10-22
刘一止
洞仙歌
细风轻雾,锁山城清晓。冷蕊疏枝为谁好。对斜桥孤驿,流水溅溅,无限意,清影徘徊自照。
何郎空立马,恼乱余香,绮思凭花更娟妙。肠断处,天涯路远音稀,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向月地云阶,负伊多少。
夜行船
十顷疏梅开半就。折芳条、嫩香沾袖。今度何郎,尊前疑怪,花共那人俱瘦。
恻恻轻寒吹散酒。高城近、怕听更漏。可惜溪桥,月明风露,长是在人归后。
念奴娇(和曾宏父九日见贻)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远忆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
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余馥。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月台挥袖,叫云声断横玉。
念奴娇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念奴娇(和陈元载中秋小集)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幂幂。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念奴娇(中秋后一夕泊舟城外)
水烟收尽,望汀萍千顷,银光如幂。霜镜无痕清夜久,惟有惊鱼跳出。月在杯中,我疑天赐,欢饮仍如璧。姮娥应为,后期偿赛今夕。
遥想当日同盟,山斋孤讽,有新诗相忆。聚散难常空怅望,萍梗飘流踪迹。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与谁同惜。参横河侧,短篷清露时滴。
踏莎行(游凤凰台)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寥廓。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虞美人(族兄无言召)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青冥路。天知此客解骑鲸。今夜一江明月、送行行。
从今直上鳌峰去。应记经行处。莫将险语乱江声。却怕月中高卧、彩虹惊。
江城子(王元渤舍人将赴吉州,因以戏之)
秋香岩下著尊罍。小徘徊。莫停杯。来岁花时,相望两悠哉。看取修眉萦度曲,真个泪,界香腮。
船头击鼓片帆开。晓风吹。首应回。景物撩人,诗思不胜催。会有江山凄惋句,凭过雁,寄侬来。
临江仙(饯别王景源赴临江军)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大江旁畔老诸侯。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自从今日转船头。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临江仙(和王元勃韵)
落日西风原上好,笛声谁奏伊凉。缓寻山径掇幽芳。平生真自许,江海老潜郎。
最爱杯中浮蚁闹,鹅儿破壳娇黄。使君醉里是家乡。更追修禊帖,一咏一传觞。
雪月交光
正五云飞仗,缟练褰裳,乱空交舞。拂石归来,向玉阶微步。欲唤冰娥,暂凭风使,为扫氛驱雾,渐见停轮,人间未识,高空真侣。
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
望海潮
垂杨深院,啼莺清昼,东风细绕檐牙。野色乱春,娇云捧日,燕翻蝶舞交加。温诏下天涯。早画船飞楫,叠鼓鸣挝。共挽旌幢,缓留丝竹醉韶华。
江都自古豪夸。正迷楼堕絮,月观吹花。玉扆眷深,金瓯望重,何人暗草黄麻。归路接堤沙。宴上林风月,紫阙烟霞。凤检飞来,便将春色到朝家。
醉蓬莱(秀城元夕)
正官桥柳润,候馆梅开,暮云凄冽。泽国春归,是烧灯时节。吹绽红蕖,挽低星斗,共水光澄澈。霜瓦楼台,参差似与,蓬壶相接。
千骑遨游,万家嬉笑,帘卷东风,弄妆成列。慢舞尊前,看轻盈回雪。来岁今宵,舜韶声里,对六鳌双阙。凤检飞来,玉骢去踏,青门华月。
望明河(赠路侍郎使高丽)
华旌耀日,报天上使星,初辞金阙。许国精忠,试此日傅岩,济川舟楫。向来鸡林外,况传咏、篇章雄绝。问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论勋业。
鲸波霁云千叠。望仙驭缥缈,神山明灭。万里勤劳,也等是壮年,绣衣持节。丈夫功名事,未肯向、尊前轻伤别。看飞棹、归侍宸游,宴赏太平风月。
蓦山溪(叶左丞生日)
卿云衍苒,翠壁天开就。移下小方壶,照初日、嘉林濯秀。君恩暂许,丘壑憩夔龙,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
声名德业,汉代谁居右。红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霜松手种,应待茯苓生,斋酿熟,玉泉香,还上萱堂寿。
生查子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
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清平乐
相望吴楚。远信无凭据。欲倩春风吹泪去。化作愁云恨雨。
春应已到三吴。楚江日夜东徂。惟有溯流鱼上,不知尺素来无。
青玉案
小山遮断蓝桥路。恨短梦、难飞去。长记修眉萦曲度。约花开槛,映风招袖,总是怜渠处。
追欢我已伤迟暮。犹有多情旧时句。极目高楼千尺许。竹枝三唱,为君凄断,东日西边雨。
梦横塘
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听疏钟断鼓,似近还遥,惊心事、伤羁客。
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念谁伴、涂妆绾结。嚼蕊吹花弄秋色。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
西河
山驿晚,行人昨停征辔。白沙翠竹锁柴门,乱峰相倚。一番急雨洗天回,扫云风定还起。
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遥知洞户隔烟窗,簟横秋水。淡花明玉不胜寒,绿尊初试冰蚁。
小欢细酌任欹醉。扑流萤、应卜心事。谁记天涯憔悴。对今宵、皓月明河千里。梦越空城疏烟里。
眼儿媚
度岁经年两看承。谁信有轻分。从前稳过,如今方悔,不会温存。
眼前无限经行地,何处不销魂。多应为你,不看风月,睡过黄昏。
水调歌头(和李泰发尚书泊舟严陵)
千古严陵濑,清夜月荒凉。水明沙净,波面一叶弄孤光。北望旄头天际,杀气遥昏楚甸,云树失青苍。愁绝未归客,衰鬓点吴霜。
听江边,鸣宝瑟,想英皇。骑鲸仙裔,高韵清绝胜风篁。醉入无何境界,却笑昔人底事,远慕白云乡。不见咸阳道,烟草茂陵荒。
水调歌头
缥缈青溪畔,山翠欲黏天。纵云台上,揽风招月自何年。新旧今逢二妙,人地一时清绝,高并两峰寒。歌发烟霏外,人在去留间。
著方床,容老子,醉时眠。一尊相属,高会何意此时圆。况是古今难遇,人月竹花俱妙,曾见句中传。不向今宵醉,忍负四婵娟。
鹧鸪天
岩下清阴引兴长。坐中初识令君香。揽将风月归诗薮,乞得溪山作醉乡。
怜我老,与传觞。吴霜点鬓又何妨。只应银烛交红夜,羞对双歌发B237光。
木兰花(饯别王元渤赴吉州)
桂香台上秋风袅。鸭绿溪前离思渺。一卮芳醑细深倾,听尽阳关须醉倒。
政成早晚传温诏。莫恋江城歌吹绕。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
浣溪沙
午夜明蟾冷浸溪。姮娥应有辟寒犀。桂岩仍在曲阑西。
撷蕊攀条情未已,经丘寻壑想招携。不应痴马惜障泥。
点绛唇
洞户香凝,宴开特地风烟好。靓妆娟妙。玉雪光相照。
认是桃源,绿水红云绕。真曾到。漾舟人老。应被桃花笑。
点绛唇
云鬓分行,照人明艳新妆就。御香窗牖。细酌鹅儿酒。
铁拨昆鸟弦,一试春风手。龙仙奏。绛霄声透。不许人间有。
临江仙
台上风光浓欲滴,傍阑芳桂阴成。乱山相对长官青。琢诗能句好,举酒见心倾。
团扇不应秋后弃,几年仁惠风行。渭城柳色若为情。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声。
蓦山溪
王家人地,奕奕争高秀。金紫照青春,想当日、乌衣巷口。声名气概。今见两朱轓,诗似锦,酒如渑,属意风光厚。
酿泉石壁,未减南阳寿。清兴与谁同,探梅萼、溪桥驿堠。东风御柳,应访此韩翃,归步稳,赤墀边,肯记幽栖否。
念奴娇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路绕莲塘浑乱眼,千顷朱朱白白。闻说高情,寻盟鸥鹭,爱此风标客。掀髯一笑,顿忘身世形迹。
我爱古邑风流,碧峰争秀峙,相持如掖。制锦才雄应未怕,百里文书堆积。吏散庭空,举觞邀月,饮兴何妨剧。却怜宣子,杖头才挂钱百。
柳梢青
柳汀烟暮。常记岸帻,风流张绪。酒兴诗情,而今移向,那边佳处。
使君自乐萧闲,未肯副,岩廊虚伫。不念寒窗,老人幽梦,追寻无据。
鹊桥仙
春风真个,取将花去,酬我清阴满院。名园清昼漏签迟,未肯负、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云合处,卧看碧峰峨弁。向来魂梦几曾真,休怨断、楼高不见。
浣溪沙
曾向蓬莱得姓名。坐中省识是飞琼。琵琶翻作步虚声。
一自当时收拨后,世间弦索不堪听。梦回凄断月胧明。
点绛唇(和王元渤舍人见贻)
岁月飘流,故人相望如箕斗。畔愁千首。诗骨能清瘦。
白日昆鸟弦,同看春风手。君知否。袖痕别后。犹有临歧酒。
点绛唇
山邑新凉,夜堂爽气侵南斗。为谁骧首。月冷冰蛾瘦。
八万二千,雕琢琼瑶手。君知否。待君归后。双照杯中酒。
望海潮
东郊人报,春风消息,先归御柳宫梅。残雪恋枝,轻阴阁雨,郁葱瑞气佳哉。清晓九门开。听舜韶声举,迤逦天街。双阙连云,六鳌横海驾峰来。
华灯竞簇楼台。正丰年共乐,欢意徘徊。帘卷弄妆,尘香趁马,轻寒细入人怀。争待凤舆回。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莱。是处歌谣,太平声入万年杯。
青玉案
马头双鹊飞来喜。惜凝望、音书至。一掬离怀千万事。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
春风鬓畔疏梅蕊。映妆艳、清如洗。苦恨眼边常忆记。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喜迁莺(晓行)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踏莎行
淡月精神,疏梅风韵。粉香融脸胭脂润。袖痕犹带玉虬烟,六朝窄样裁宫锦。
眉黛分愁,眼波传信。酒阑画烛交红影。有期无定却瞋人,索强我早谙伊性。
浣溪沙
莫问新欢与旧愁。浅颦微笑总风流。眼波横注楚江秋。
十字街头家住处,心肠四散几时休。揽风招月是朱楼。

刘一止的诗词全集相关文章

  • 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薄姓氏祖宗:炎帝后裔姓氏起源:以国为姓。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姓氏郡望:雁门: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
  • 刁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姓氏:刁姓氏祖宗:竖刁姓氏起源:春秋时齐国大夫竖刁之后。《韵会》“刁氏出渤海齐大夫竖刁之后。”齐国大夫竖刁为齐桓公宠臣,曾与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管仲去...
  • 战步》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车、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
  • 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六日接弟信,并廿二史二十六套,此书十六史系极古阁本,宋辽金远系《宏简录》、《明史》系殿本,较之兄丙申年所购者,多《明史》一种,余略相类,在吾乡已极为难得矣...
  • 右旋白螺》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右旋白螺,乾隆年间西藏班禅额尔德尼所进也。凡螺皆左旋,而此螺纹独右旋,谓为定风之宝。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之变,福文襄王以陕甘总督奉命为将军,赴台湾征剿,特颁给右旋白螺。携以渡...
  • 诟食》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齐人有好诟食者,每食必诟其仆,至坏器投匕箸,无空日。馆人厌之,忍弗言,将行,赠之以狗,曰:“是能逐禽,不腆以赠子。”行二十里而食,食而召狗与之食。狗嗥而后食,且食而且嗥。主...
  • 君道》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清玄剖而上浮, 浊黄判而下沈. 尊卑等威, 於是乎著. 往圣取诸两仪, 而君臣之道立;设官分职, 而雍熙之化隆. 君人者, 必修诸己以先四海, 去偏党以平王道, 遣私情以标...
  • 戒狗肉》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世讳部 - - 戒狗肉 乞儿戒吃狗肉,众丐劝曰:“不必。”曰:“我不食之久矣。”众曰:“你便戒他,他却不戒你。” 病烂腿 一乞儿病腿烂,仰卧市中。狗见之欲...
  • 汉纪六 太宗孝文皇帝中前三年(甲子、前177)》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汉纪六汉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1]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1]冬季,十月丁酉晦(疑误),出现日食。   [2]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2]十一月,丁卯晦(疑...
  • 周纪二 显王元年(癸丑、前36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周纪二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 [1]齐伐魏,取观津。 [1]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 [2]赵侵齐,取长城。 [2]赵国入侵齐国,占领长城。 三年(乙卯、前366) 三年(乙卯,公...
  • 志第九·历六》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庚午元历下   步交会术   交终分,一十四万二千三百一十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   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一百九,秒九千三百六,微二十。   交中日,一十三,余三千一百...
  • 王安石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王益,任都官员外郎。王安石少年时喜好读书,一经过目终身不忘。他写文章落笔如飞,初看好像漫不经心,完成后,见到的人都佩服他的文章精彩奇妙。朋友曾巩...
  • 李处耘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李处耘,潞州上党人。其父李肇,在后唐任职,历任军校,官至检校司徒。跟从后唐皇帝讨伐王都于定州,遇到契丹来援,后唐军队失利,李肇拼力作战而死。后晋末年,处耘还年轻,跟随其兄处畴到京...
  • 哲宗纪》原文翻译 - - 《宋史》50章 - - (一)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名煦,宋神宗第六个儿子,母亲是钦圣皇后朱氏。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七日,生于皇宫,当时红光照室。初名亻庸,授给检校太尉、...
  • 列传第三十》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褚遂良 韩瑗 来济 上官仪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太业末,随父在陇右,薛举僣号,署为通事舍人。举败归国,授秦州都督府铠曹参军。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遂良博涉文史,尤...
  • 殷景仁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殷景仁,陈郡长平人。曾祖殷融,是晋朝的太常。祖父殷茂之,是特进、光禄大夫。父亲殷道裕,早年去世。 殷景仁少年时就有宏大的器量,司徒王谧见了,便把女儿嫁给他为妻。他为宋武帝...
  • 高乾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高乾,字乾邕,渤海..地人氏。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崇。孝昌末,葛荣在燕、赵诸地作乱,朝廷认为翼是山东的豪族,便在他的家中拜他为渤海太守。上任没有几天,贼徒越来越...
  • 方干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五十二 卷652_1 《赠天台叶尊师》方干 莫见平明离少室,须知薄暮入天台。 常时爱缩山川去, 有夜自携星月来。 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边白...
  • 木芙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木芙蓉 释名 地芙蓉、木莲、华木、桦木、拒霜。 气味 (叶并花)微辛、平、无毒。 主治 1、赤眼肿痛。用木芙蓉叶研为末,水调匀贴太阳穴中“清凉膏”。 2、月经不...
  •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骨碎补 释名 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2、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