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贞观政要 > 上卷 > 论俭约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上卷论俭约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贞观政要》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论俭约

书籍:贞观政要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7-23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朕今欲造一殿,材木已具,远想秦皇之事,遂不复作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近读《刘聪传》,聪将为刘后起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辞情甚切,聪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诫。比者欲造一殿,仍构重阁,今于蓝田采木,并已备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

贞观十一年,诏曰:“朕闻死者终也,欲物之反真也;葬者藏也,欲令人之不得见也。上古垂风,未闻于封树;后世贻则,乃备于棺槨。讥僭侈者,非爱其厚费;美俭薄者,实贵其无危。是以唐尧,圣帝也,谷林有通树之说;秦穆,明君也,橐泉无丘陇之处。仲尼,孝子也,防墓不坟;延陵,慈父也,嬴、博可隐。斯皆怀无穷之虑,成独决之明,乃便体于九泉,非徇名于百代也。洎乎阖闾违礼,珠玉为凫雁;始皇无度,水银为江海;季孙擅鲁,敛以玙璠;桓魋专宋,葬以石槨,莫不因多藏以速祸,由有利而招辱。玄庐既发,致焚如于夜台;黄肠再开,同暴骸于中野。详思曩事,岂不悲哉?由此观之,奢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思化,中宵战惕。虽送往之典详诸仪制,失礼之禁著在刑书,而勋戚之家多流遁于习俗,闾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极雕刻之华,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富者越法度以相尚,贫者破资产而不逮,徒伤教义,无益泉壤,为害既深,宜为惩革。其王公以下,爰及黎庶,自今以后,送葬之具有不依令式者,仰州府县官明加检察,随状科罪。在京五品以上及勋戚家,仍录奏闻。”

岑文本为中书令,宅卑湿,无帷帐之饰。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吾本汉南一布衣耳,竟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更得言产业乎?”言者叹息而退。

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

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

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

论俭约相关文章

  • 苗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苗姓氏祖宗:贲皇姓氏起源:相传春秋时期,有个贵族叫贲皇,逃到晋国,晋国国君待他很优,让他享用苗邑那里的物产,后来贲皇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姓苗。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未知...
  • 贺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贺姓氏祖宗:庆封姓氏起源: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 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她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
  • 难一》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一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
  • 城西古墓》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王梅序孝廉言,交河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不敢近。一老儒耿直负气,由所居至县城,其地适中过,必憩息,偃蹇傲倪,竟无所见闻,如是数年。一日,又坐墓,袒裼纳凉,归...
  • 身死心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奴子纪昌,本姓魏,用黄犊子故事,从主姓。少喜读书,颇娴文艺,作字亦工楷。最有心计,平生无一事失便宜。晚得奇疾,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四肢不能动,周身并痿痹,不知痛痒,仰置榻上,块然...
  • 云汉》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
  • 第二十三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日武都头回转身来看见那人,扑翻身便拜。那人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武松的嫡亲哥哥武大郎。武松拜罢,说道:“一年有馀不见哥哥,如何却在这里?”武大道:“二哥,你去...
  • 接疏》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以英逸而遭大明, 则桑荫未移, 而金兰之协已固矣;以长才而遇深识, 则不待历试, 而相知之情已审矣. 飘乎犹起鸿之乘劲风, 翩乎若胜鳞之蹑惊云也. 若以沈抑而可忽乎, ...
  • 晾马桶》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晾马桶 苏州人家晒两马桶在外,瞽者不知,误撒小解。其姑喝骂,嫂忙问曰:“这娘贼个脓血,滴来你个里面,还是撒来我个里头。”姑回云:“我搭你两边都有点个。” ...
  • 洪茶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洪茶 月华清(春夜对月) 花影摇春,虫声吟暮,九霄云幕初卷。谁驾冰蟾,拥出桂轮天半。素魄映、青琐窗前,皓彩散、画阑干畔。凝眄。见金波滉漾,分辉鹊殿。 况是风柔夜暖。正燕子新来,海...
  • 强至、蒲宗孟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强至 渔家傲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盈清楚。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蒲...
  • 僖公·僖公二十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宋荡伯来逆妇。宋杀其大夫。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葬卫文公。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
  • 志第五十一·刑法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诸职官户在军籍,管军官辄追逮其身者,禁之。诸中外大小军官,不能以法抚循军人而又害之者,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纠察之;行省官及宣慰司元帅府官无故以军官自卫者,亦如之。诸军官不法,各处...
  • 王懿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王懿字仲德,是太原祁县人,自己说是汉朝司徒王允的弟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孙。祖父王宏在石季龙那里做官,父亲王苗跟随苻坚做官,都达到二千石的级别。 王仲德少年的时候性格沉...
  • 五十营》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五十营第十五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
  • 杜荀鹤的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九十三 卷693_1 《感寓》杜荀鹤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卷693_2 《春闺怨》杜荀鹤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 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卷693_3...
  • 元稹的古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零六 卷406_1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元稹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 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 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 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 便欲呈肝...
  • 柳宗元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五十 卷350_1 《奉平淮夷雅表。 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柳宗元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车,环蔡具来。 狡众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皇咨于度,惟汝一...
  • 盍藤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盍藤子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1、喉痹肿痛。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2、五痔下血。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3、肠...
  • 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粱 释名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1、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