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贞观政要 > 下卷 > 论慎言语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下卷论慎言语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贞观政要》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论慎言语

书籍:贞观政要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18-07-23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多少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贞观十六年,太宗每与公卿言及古道,必诘难往复。散骑常侍刘洎上书谏曰:“帝王之与凡庶,圣哲之与庸愚,上下相悬,拟伦斯绝。是知以至愚而对至圣,以极卑而对极尊,徒思自强,不可得也。陛下降恩旨,假慈颜,凝旒以听其言,虚襟以纳其说,犹恐群下未敢对扬,况动神机,纵天辩,饰辞以折其理,援古以排其议,欲令凡庶何阶应答?臣闻皇天以无言为贵,圣人以不言为德,老子称‘大辩若讷’,庄生称‘至道无文’,此皆不欲烦也。是以齐侯读书,轮扁窃议,汉皇慕古,长孺陈讥,此亦不欲劳也。且多记则损心,多语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窃以今日升平,皆陛下力行所至。欲其长久,匪由辩博,但当忘彼爱憎,慎兹取舍,每事敦朴,无非至公,若贞观之初,则可矣。至如秦政强辩,失人心于自矜,魏文宏材,亏众望于虚说。此才辩之累,皎然可知。伏愿略兹雄辩,浩然养气,简彼缃图,淡焉怡悦,固万寿于南岳,齐百姓于东户,则天下幸甚,皇恩斯毕。”太宗手诏答曰:“非虑无以临下,非言无以述虑。比有谈论,遂至烦多。轻物骄人,恐由兹道。形神心气,非此为劳。今闻谠言,虚怀以改。”

论慎言语相关文章

  • 申铁蟾》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申铁蟾,名兆定,阳曲人。以庚辰举人,官知县。主余家最久,庚戍秋在陕西试用,忽寄一札与余诀,其词恍惚迷离,抑郁幽咽,都不省为何语。而铁蟾固非不得志者,疑不能明也。未几讣音果至,既而见...
  • 乡绅发病闹船家 寡妇含冤控大伯》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ldquo...
  • 成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故终岁依周。论齿则周为长,呼周妻以嫂。节序登堂如一家焉。周妻生子,产后暴卒,继聘王氏,成以少故,未尝请见之。一日王氏弟来省姊,宴于...
  • 告子章句上·第十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第三十六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下宋江不合将五两银子赍发了那个教师。只见这揭阳镇上众人丛中,钻过这条大汉,睁着眼,喝道:“这厮那里学到这些鸟棒,来俺这揭阳镇上逞强!我已吩付了众人休睬他,你这厮如...
  • 高才》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谬误部 - - 高才 一官偶有书义未解,问吏曰:“此处有高才否?”吏误以为裁缝姓高也,应曰:“有。”即唤进。官问曰:“贫而无谄,如何?”答曰:“裙而无裥,折起来...
  • 晋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尽阏逢执徐,凡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50章 - - 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公元四零三年)   春,正月,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陽;二月,辛丑,建武将军刘裕击破之。道覆,循之姊夫也。   乙卯,以太尉玄为大将军。   丁巳,玄杀冀州...
  •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秦纪三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1]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 ...
  • 本纪第九·世祖六》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十三年春正月丁卯朔,克潭州,宋安抚使李芾尽室自焚死。阿里海牙分遣官属招徕未附者,旬日间,湖南州郡相继悉降,得府一、州六、军二、县四十,户五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二,口百五十三万七...
  • 姚繪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姚靑,字伯真,京兆万年人。曾祖父姚希齐,做过湖州司功参军。祖父姚宏庆,做过苏州刺史。父亲姚荆,做过国子祭酒。姚靑年轻时笨拙敦厚,不修饰容貌,任其自然。一般的人瞧不起他,只有兵部...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籓镇魏博》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效战国,肱髀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胁百姓,加锯其颈,利怵逆污...
  • 列传第四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也。少与乡人李峤俱以文辞知名,时人谓之苏李。弱冠,本州举进士。累转咸陽尉。吏部侍郎裴行俭先知其贵,甚加礼遇,及征突厥阿史那都支,引为管记。孝敬皇帝妃父裴居...
  • 列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裴炎 刘祎之 魏玄同 李昭德 裴炎,绛州闻喜人也。少补弘文生,每遇休假,诸生多出游,炎独不废业。岁余,有司将荐举,辞以学未笃而止。在馆垂十载,尤晓《春秋左氏传》及《汉书》。擢...
  • 中宗睿宗》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永隆元年,章怀太子废,其年立为皇太...
  • 沮渠牧犍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沮渠蒙逊死后,他的第三个儿子沮渠牧犍继任其位,自称河西王,派遣使者来朝廷请命。 先前,世祖曾派李顺迎娶沮渠蒙逊的女儿为夫人,恰巧当时蒙逊去世,沮渠牧犍秉承父亲临终嘱咐,把妹...
  • 游肇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游肇,字伯始,高祖赐予的名字。游肇幼年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以及《苍》、《雅》、《林》的学说。高祖初年,任内秘书侍御中散。司州初建,任都官从事,转任通直郎、秘阁令,迁任散骑侍郎...
  • 三王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大司马臣子霍去病冒着死罪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错爱,让臣下我在行伍间供职。 本应该专心于边境关塞防务的思虑,将尸骨抛弃在原野中都不能报答陛下的恩德,而今却胆敢...
  • 徐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五十一 卷751_1 《早春左省寓直》徐铉 旭景鸾台上,微云象阙间。 时清政事少,日永直官闲。 远籁飞箫管,零冰响佩环。 终军年二十,默坐叩玄关。 卷751_2 《寒食宿陈公塘上》...
  • 元稹的古诗词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二十二 卷422_1 《梦游春七十韵》元稹 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 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清泠浅漫流,画舫兰篙渡。 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 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 楼...
  • 安石榴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安石榴 释名 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