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100章 > 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

《史记》100章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屈原贾生列传

书籍:史记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
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了解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熟悉外交往来,待人接物的辞令。
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
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他为了能博得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
有一次,怀王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还没最后修定完成。
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夺为己有,但屈原不肯给他。
他就对楚怀王说坏话“: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
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怀王听了,非常生气,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
屈原痛感怀王不能分辨是非,谗佞诌媚蒙蔽圣明,邪恶之徒伤害公道,正直史记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沉郁深思而写成《离骚》。
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
上天是人的源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在处境窘迫的时候,就要追念根本,所以在劳累困苦到极点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受到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
屈原坚持公正,行为耿直,对君王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
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侍主而被小人诽谤,怎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
《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
而像屈原的《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以上两者的优点。
屈原在《离骚》中,往上追述到帝喾的事迹,近世赞扬齐桓的伟业,中间叙述商汤、周武的德政,以此来批评时政。
阐明道德内容的广博深远,治乱兴衰的因果必然,这些都讲得非常详尽。
其语言简约精练,其内容却托意深微,情志高洁,品行廉正,他的文句虽写的是细小事物,而其意旨却极其宏大博深,所举的虽然都是眼前习见的事例,而所寄托的意义却极其深远。
因情志高洁,所以喜欢用香草作譬喻。
因品行廉正,所以至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身处污泥浊水之中而能洗涤干净,就像蝉脱壳一样从混浊污秽中解脱出来,在尘埃之外浮游,不被世俗的混浊所玷污,清白高洁,出污泥而不染。
推论其高尚情志,即使说与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被贬退之后,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盟约,秦惠王对此很是担忧,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楚国表示和好,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有合纵的盟约,若是楚国能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贪图得到土地而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并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
张仪对使者说“:我和楚王约定的是六里,没听说过有什么六百里。”楚国使者非常生气地离去,回到楚国把这事告诉了怀王。
怀王勃然大怒,大规模起兵攻打秦国。
秦国也派兵迎击,在丹水、淅水一带大破楚军,并斩杀八万人,俘虏了楚将屈丐,接着又攻取了楚国汉中一带的地域。
于是楚怀王动员了全国的军队,深入进军,攻打秦国,在蓝田大战。
魏国得知此事,派兵偷袭楚国,到达邓地。
楚兵非常害怕,不得不从秦国撤军回国。
而齐国很痛恨怀王背弃盟约,不肯派兵救助楚国,楚国的处境非常艰难。
第二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一带土地和楚国讲和,但楚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到这话,就说:“用我一个张仪来抵汉中之地,请大王答应我去楚国。”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把张仪又给放跑了。
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刚被派到齐国出使,回来之后,向怀王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呢?”怀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在此之后,各诸侯国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死了楚国大将唐。。。
当时秦昭王和楚国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见见面,楚怀王想要前往,屈原劝谏说“:秦国是虎狼一般的国家,是不能信任的,还是不去为好。”可是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去,他说:“为什么要断绝了秦王的好意呢?”怀王最终还是去了。
但他刚一进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断了他的归路,把怀王扣留,为的是让他答应割让土地。
怀王大怒,不肯应允。
逃到赵国,但赵国拒绝接纳。
然后又来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
因子兰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死在秦国,楚国人都把此事的责任归罪于子兰。
屈原对子兰的所作所为,也非常痛恨。
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他总是不忘怀念君王,复兴国家,扭转局势,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此种心情。
然而终究无可奈何,所以也不可能再返朝廷,于此可见怀王最终也没有醒悟。
作为国君,无论聪明还是愚蠢,有才还是无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贤士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然而亡国破家之事却不断发生,而圣明之君、太平之国却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士并不贤。
怀王因不知晓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
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
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
《易经》上说:“井已经疏浚干净,却没人来喝水,这是令人难过的事。
国君若是圣明,大家都可以得到幸福。”而怀王是如此不明,哪里配得到幸福啊!令尹子兰听到以上情况勃然大怒,于是让上官大夫去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一生气,就把屈原放逐了。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荒野草泽上一边走,一边悲愤长吟。
脸色憔悴,形体干瘦。
一位渔翁看到他,就问道:“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到这里来呢?”屈原说“:世上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是干净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渔翁说:“一个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随着世俗风气而转移,世上的人都污浊,你为什么不在其中随波逐流?大家都昏沉大醉,你为什么不在其中吃点残羹剩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讨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于是,屈原写下了作品《怀沙》,其中这样写道:阳光强烈的初夏呀,草木茂盛地生长。
悲伤总是充满胸膛啊,我急匆匆来到南方。
眼前是一片茫茫啊,沉寂得毫无声响。
我的心情沉郁悲慨啊,这令人伤心的日子又实在太长。
抚心反省而无史记错啊,蒙冤自抑而无惧。
想把方木削成圆木啊,但正常法度不可改易。
抛开正路而走斜径啊,那将为君子所鄙弃。
明确规范,牢记法度啊,往日的初衷决不反悔。
品性忠厚,心地端正,为君子所赞美。
巧匠不挥动斧头砍削啊,谁能看出是否合乎标准。
黑色的花纹放在幽暗之处啊,盲人会说花纹不鲜明;离娄稍微一瞥就看得非常清楚啊,盲人反说他是失明之光。
事情竟是如此的黑白混淆啊,上下颠倒。
凤凰被关进笼子里啊,鸡和野雉却在那里飞跳。
美玉和粗石被掺杂在一起啊,竟有人认为二者也差不多少。
那些帮派小人卑鄙嫉妒啊,全然不了解我的高尚情操。
任重道远负载太多啊,沉陷阻滞不能向前。
身怀美玉品德高啊,处境困窘向谁献?城中群狗胡乱叫啊,以为少见为怪就叫唤。
诽谤英俊疑豪杰啊,这本来就是小人的丑态。
外表粗疏内心朴实啊,众人不知我的异彩。
未雕饰的材料被丢弃啊,没人知道我所具有的智慧和品德。
我注重仁与义的修养啊,并把恭谨忠厚来加强。
虞舜已不可再遇啊,又有谁知道我从容坚持自己的志向。
古代的圣贤也难得同世而生啊,又有谁能了解其中缘由?商汤夏禹距今是何其久远啊,渺茫无际难以追攀。
强压住悲愤不平啊,抑制内心而使自己更加坚强。
遭受忧患而不改变初衷啊,只希望我的志向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
我又顺路北行啊,迎着昏暗将尽的阳光。
含忧郁而强作欢颜啊,死亡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尾声:浩荡的沅江、湘江水啊,不停地流淌翻涌着波浪。
道路漫长而又昏暗啊,前程又是何等的恍忽渺茫。
我怀着长久的悲伤歌吟啊,慨然叹息终此世。
世人没人了解我啊,谁能听我诉衷肠?情操高尚品质美啊,芬芳洁白世无双。
伯乐早已死去啊,千里马谁能识别它是骏良?人生一世秉承命运啊,各有各的不同安排。
内心坚定心胸广啊,别的还有什么值得畏惧!重重忧伤长感慨啊,永世长叹无尽哀。
世道混浊知音少啊,人心叵测实难猜。
人生在世终须死啊,对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爱。
明白告知世君子啊,我将永为人模楷。
于是,屈原就怀抱石头,投入汩罗江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他们都爱好文辞而以擅长作赋著名。
但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言劝谏。
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自从屈原沉江而死一百多年之后,汉朝有个贾生,在担任长沙王太傅时,经过湘水,写了一篇辞赋投入江中,以此祭吊屈原。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于郡中。
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
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
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
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
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
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换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
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
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上去就任等事,都是贾谊的主张。
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任公卿之职。
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汉文帝于是逐渐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向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是因为被贬至此,内心非常不愉快。
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赋来凭吊屈原,赋文这样说:我恭奉天子诏命,戴罪来到长沙任职。
曾听说过屈原啊,是自沉汩罗江而长逝。
今天我来到湘江边上,托江水来敬吊先生的英灵。
遭遇上纷乱无常的世道,才逼得您自杀失去生命。
啊呀,太令人悲伤啦!正赶上那不幸的年代。
鸾凤潜伏隐藏,鸱枭却自在翱翔。
不才之人尊贵显赫,阿谀奉承之辈得志猖狂;圣贤被迫顺应世俗啊,方正的人反屈居下位。
世人竟称伯夷贪婪,盗跖廉洁;莫邪宝剑太钝,铅刀反而是利刃。
唉呀呀!先生您真是太不幸了,平白遭此横祸!丢弃了周代传国的无价鼎,反把破瓠当奇货。
驾着疲惫的老牛和跛驴,却让骏马垂着两耳拉盐车。
好端端的礼帽当鞋垫,这样的日子怎能长?唉呀,真苦了屈先生,唯您遭受这飞来祸!尾声:算了吧!既然国人不了解我,抑郁不快又和谁诉说?凤凰高飞远离去,本应如此自引退。
效法神龙陷渊底,深藏避祸自爱惜。
韬光晦迹来隐处,岂能与蚂蚁、水蛭、蚯蚓为邻居?圣人品德最可贵,远离浊世而自隐匿。
若是良马可拴系,怎说异于犬羊类!世态纷乱遭此祸,先生自己也有责。
游历九州任择君,何必对故都恋恋不舍?凤凰飞翔千仞上,看到有德之君才下来栖止。
一旦发现危险兆,振翅高飞远离去。
狭小污浊的小水坑,怎能容得下吞舟大鱼?横绝江湖的大鱼,最终还要受制于蝼蚁。
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号鸟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
楚国人把号鸟鸟叫做“服鸟”。
贾谊原来就是因被贬来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自认为寿命不长,悲痛伤感,就写下一篇赋来自我安慰。
赋文写道:丁卯年四月初夏,庚子日太阳西斜的时分,有一只猫头鹰飞进我的住所,它在座位旁边停下,样子是那样的自在安闲。
怪鸟进我家,私下疑怪是为啥。
打开卦书来占卜,上面载有这样的话,“野鸟飞入住舍呀,主人将会离开家”。
请问服鸟鸟啊:“我离开这里将去何方?是吉,就请告诉我;是凶,也请告诉我是什么祸殃。
生死迟速有定数啊,请把期限对我史记说端详。”服鸟鸟听罢长叹息,抬头振翅已会意。
服鸟鸟嘴巴不能说话,敬示意向自推度。
天地万物长变化,本来无有终止时。
如涡流旋转,反复循环。
外形内气转化相续,演变如蝉蜕化一般。
其道理深微无穷,言语哪能说得周遍。
祸当中傍着福,福当中也埋藏着祸。
忧和喜同聚一起,吉和凶同在一个领域。
当年吴国是何等的强大,但吴王夫差却以此而败亡。
越国败处会稽,勾践以此称霸于世。
李斯游秦顺利成功,却终于遭受五刑。
傅说原为一刑徒,后来却成武丁相。
祸对于福来说,与绳索互相缠绕有什么不同?天命无法详解说,谁能预知它的究竟?水成激流来势猛,箭遇强力射得远。
万物循环往复,激荡变化不停。
云升雨降多反复,错综变幻何纷繁。
天地运转造万物,漫无边际何浩瀚。
天道高深不可预测,凡人思虑难以谋算。
生死的迟早都由命,谁能知其到来时?何况天地为巨炉,自然本为司炉工。
阴阳运转是炉炭,世间万物皆为铜。
其中聚散与生灭,哪有常规可寻踪?错综复杂多变化,未曾见过有极终。
成人亦为偶然事,不足珍爱慕长生。
纵然死去化异物,又何足忧虑心胆惊!小智之人顾自己,鄙薄外物重己身。
通达的人真大度,死生祸福无不宜。
贪夫为得财而死,壮士为成名献身。
喜虚名的人为权势而死,平民百姓又怕死贪生。
而被名利所诱惑、被贫贱所逼迫的人,为了钻营而奔走西东。
而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不被物欲所屈服,对千变万化的事物等量齐观。
愚夫被俗累羁绊,拘束得如囚徒一般。
有至德的人能遗世弃俗,只与大道同存在。
天下众人迷惑不解,爱憎之情积满胸臆。
有真德的人恬淡无为,独和大道同生息。
舍弃智慧忘形骸,超然物外不知有己。
在那空旷恍惚的境界里,和大道一起共翱翔。
乘着流水任意行,碰上小洲就停止。
将身躯托付给命运,不把它看作私有之体。
活着如同寄于世,死了就是长休息。
内心宁静就如无波的深渊,浮游就如不系缆绳的小舟。
不因活着重己命,修养空灵之性不拘泥。
至德之人无俗累,乐天知命复何忧!鸡毛蒜皮区区小事,哪里值得忧虑生疑!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
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
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
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
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
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
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
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后来汉文帝去世,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
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曾和我有过书信往来。
到汉昭帝时,他担任九卿之职。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深受屈原情志的感染,悲伤不已。
当我到长沙时,特意去看了屈原沉江自杀的地方,不禁掉下眼泪,由此更加想见他的为人。
后来读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又责怪屈原以自己超人的才华,若是游事诸侯的话,哪个国家不能容纳他呢?而把自己弄到这种地步。
读过《服鸟鸟赋》之后,把生死同等看待,把官场上的去留升降看得很轻,又不禁默然若失了。

屈原贾生列传相关文章

  • 卢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卢姓氏祖宗:姜尚姓氏起源: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
  • 阴符》原文翻译 - - 《六韬》龙韬 -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
  • 王半仙访狐友》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王半仙尝访其狐友,狐迎笑曰:君昨夜梦至范住家,欢娱乃尔。范住者,邑之名妓也,王回忆实有是梦,问何以知。曰:人秉阳气以生,阳亲上,气恒发越于顶,睡则神聚于心,灵光与阳气相映,如镜取影。梦...
  • 无云和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无云和尚,不知何许人。康熙中挂单河间资胜寺,终日默坐,与语亦不答。一日忽登禅床,以界尺拍案一声,泊然化去。视案上有偈曰:削发辞家净六尘,自家且了自家身,仁民爱物无穷事,原有周公孔...
  • 肃顺推服楚贤》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肃顺于咸丰年间始为御前大臣,贵宠用事,后遂入值军机,屡兴大狱,窃弄威福,大小臣工,被其贼害,怨毒繁兴,卒以骄横僭似,获罪伏法,其人固无足论矣。然是时,粤贼势甚张,而讨贼将帅之有功者,皆在...
  • 捕鼠》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六 - -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
  • 陆押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
  • 告子章句下·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ldq...
  • 惑溺》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三卷 - -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
  • 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為而成。
  • 卷二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姜应麟,字泰符,慈谿人。父国华,嘉靖中进士。历陕西参议,有廉名。应麟举万历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贵妃郑氏有殊宠,生子常洵,诏进封为皇贵妃。而王恭妃育皇长子已五岁,无...
  • 卷九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移剌履字履道,辽东丹王突欲七世孙也。父聿鲁,早亡。聿鲁之族兄兴平军节度使德元无子,以履为后。方五岁,晚卧庑下,见微云往来天际,忽谓乳母曰:“此所谓‘卧看青天行白云&r...
  • 赵必愿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赵必愿,字立夫,是广西经略安抚赵崇宪的儿子。他不到二十岁时,遭祖母丧,因悲哀他骨瘦如柴。服丧期满后,因祖父赵汝愚的遗表,他被补官为承务郎。   开禧元年(1205),他铨试后为监...
  • 王博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济阴县人。祖父王谏,曾在宋太宗没即位前的王府任职,做过西京作坊副使。王博文十六岁时,会写文章,在开封府考进士时,用一百篇回文诗作为考卷,人称他为“王回...
  • 列传第八十九》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父侃,溧陽令,以贽贵,赠礼部尚书。贽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
  • 窦荣定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窦荣定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父亲窦善是北周的太仆,小叔父窦炽,开皇初年任太傅。 窦荣定沉着稳健,很有气度,仪表堂堂,须髯华美,熟习 弓马。 魏文帝时,做官千牛备身。 北周太祖一见...
  • 郭世道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郭世道,会稽永兴人,出生时便死了母亲,父亲再娶,郭世道伺候父亲和后母,孝顺备至。年到十四时,又死了父亲,在守孝期间超过了礼节,几乎受不了这个打击,家庭贫困没有产业,世道做短工供养继...
  •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刘虞、公孙瓒、陶谦) ◆刘虞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祖父刘嘉,为光禄勋。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升任幽州刺史,百姓与蛮夷被他的仁德所感动,鲜卑、乌桓、夫余、秽貊等部族都按时朝...
  • 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禽部 - - 雉 释名 野鸡。 气味 (肉)酸、微寒、无毒。 主治 1、脾虚下痢,日夜不止。用野鸡一只,治净,加桔皮、葱、椒等五味,作成馄饨,空心吃下。 2、消渴饮水,小便频数。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