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500篇 > 石清虚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500篇石清虚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石清虚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5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邢云飞,顺天人。好石,见佳不惜重直。偶渔于河,有物挂网,沉而取之,则石径尺,四面玲珑,峰峦叠秀。喜极如获异珍。既归,雕紫檀为座,供诸案头。每值天欲雨,则孔孔生云,遥望如塞新絮。
有势豪某踵门求观。既见,举付健仆,策马径去。邢无奈,顿足悲愤而已。仆负石至河滨,息肩桥上,忽失手堕诸河。豪怒,鞭仆。即出金雇善泅者,百计冥搜,竟不可见。乃悬金署约而去。由是寻石者日盈于河,迄无获者。后邢至落石处,临流於邑,但见河水清澈,则石固在水中。邢大喜,解衣入水,抱之而出。携归,不敢设诸厅所,洁治内室供之。一日有老叟款门而请,邢托言石失已久。叟笑曰:“客舍非耶?”邢便请入舍以实其无,及入,则石果陈几上。愕不能言。叟抚石曰:“此吾家故物,失去已久,今固在此耶。既见之,请即赐还。”邢窘甚,遂与争作石主。叟笑曰:“既汝家物,有何验证?”邢不能答。叟曰:“仆则故识之。前后九十二窍,孔中五字云:‘清虚天石供。’”邢审视,孔中果有小字,细如粟米,竭目力才可辨认;又数其窍,果如所言。邢无以对,但执不与。叟笑曰:“谁家物而凭君作主耶!”拱手而出。邢送至门外;既还,已失石所在。邢急追叟,则叟缓步未远。奔牵其袂而哀之。叟曰:“奇哉!经尺之石,岂可以手握袂藏者耶?”邢知其神,强曳之归,长跽请之。叟乃曰:“石果君家者耶、仆家者耶?”答曰:“诚属君家,但求割爱耳。”叟曰:“既然,石固在是。”入室,则石已在故处。叟曰:“天下之宝,当与爱惜之人。此石能自择主,仆亦喜之。然彼急于自见,其出也早,则魔劫未除。实将携去,待三年后始以奉赠。既欲留之,当减三年寿数,乃可与君相终始。君愿之乎?”曰:“愿。”叟乃以两指捏一窍,窍软如泥,随手而闭。闭三窍,已,曰:“石上窍数,即君寿也。”作别欲去。邢苦留之,辞甚坚;问其姓字亦不言,遂去。
积年余,邢以故他出,夜有贼入室,诸无所失,惟窃石而去。邢归,悼丧欲死。访察购求,全无踪迹。积有数年,偶入报国寺,见卖石者,则故物也,将便认取。卖者不服,因负石至官。官问:“何所质验?”卖石者能言窍数。邢问其他,则茫然矣。邢乃言窍中五字及三指痕,理遂得伸。官欲杖责卖石者,卖石者自言以二十金买诸市,遂释之。
邢得石归,裹以锦,藏椟中,时出一赏,先焚异香而后出之。有尚书某购以百金,邢曰:“虽万金不易也。”尚书怒,阴以他事中伤之。邢被收,典质田产。尚书托他人风示其子。子告邢,邢愿以死殉石。妻窃与子谋,献石尚书家。邢出狱始知,骂妻殴子,屡欲自经,皆以家人觉救得不死。夜梦一丈夫来,自言:“石清虚。”戒邢勿戚:“特与君年余别耳。明年八月二十日昧爽时,可诣海岱门以两贯相赎。”邢得梦,喜,谨志其日。其石在尚书家,更无出云之异,久亦不甚贵重之。明年,尚书以罪削职,寻死,邢如期至海岱门,则其家人窃石出售,因以两贯市归。
后邢至八十九岁,自治葬具,又嘱子必以石殉,及卒,子遵遗教,瘗石墓中。半年许,贼发墓劫石去。子知之,莫可追诘。越二三日,同仆在道,忽见两人奔踬汗流,望空投拜,曰:“邢先生,勿相逼!我二人将石去,不过卖四两银耳。”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问石,则鬻宫氏。取石至,官爱玩欲得之,命寄诸库。吏举石,石忽堕地,碎为数十余片。皆失色。官乃重械两盗论死。邢子拾碎石出,仍瘗墓中。
异史氏曰:“物之尤者祸之府。至欲以身殉石亦痴甚矣!而卒之石与人相终始,谁谓石无情哉?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非过也!石犹如此,何况于人!”

石清虚相关文章

  • 养不教,父之过①。教不严,师之惰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①。教不严,师之惰②。  [注释]  ①不教:不加以教导。 过:过错。     ②师:老师。 惰:怠惰,这里指失职。  [译文]  生养子女却不给予良好的教育,这是做...
  • 黔游日记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八日出西坡城之西北门,复西向陟岭。盘折而上二里,始升岭头,其北岭尚崇。循其南而西,又二里,望西北一峰,甚近而更耸,有雾笼其首,以为抵其下矣。又西一里,稍降而下,忽有脊中度,左右复...
  • 蹶叔三悔》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蹶叔好自信而喜违人言、田于龟阴,取其原为稻,而隰为粱。其友谓之曰:“粱喜亢,稻喜湿,而子反之,失其性矣,其何以能获?”弗听,积十稔而仓无储,乃视于其友之田,莫不如所言以获,乃...
  • 学问深时意气平》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下一节是门人们记载曾子平常所教诲的。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以能问于不能&rdqu...
  • 五微》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上卷 - -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尺;孔明祀庙,老柏...
  • 瓠叶》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 月出》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 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关公同孙乾保二嫂向汝南进发,不想夏侯惇领三百余骑,从后追来。孙乾保车仗前行。关公回身勒马按刀问曰:“汝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惇曰:“丞相无明文传...
  • 光武弃冯衍》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汉室中兴,固皆光武之功,然更始既即天子位,光武受其爵秩,北面为臣矣,及平王郎、定河北,诏令罢兵,辞不受召,于是始贰焉。更始方困于赤眉,而光武杀其将谢躬、苗曾,取洛阳、下河东,翻为腹心...
  • 毕良史、沈晦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毕良史 临江仙(席上赋) 霜月穿帘乍白,苹风入坐偏凉。麾灯促席诧时光。桃花歌扇小,杨柳舞衫长。 别乘平分风月,词人剩引觥觞。莫将幽恨搅刚肠。尽添金掌露,频注玉猊香。 好事近(席上...
  • 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若稽往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盖取诸大壮。冕服车舆之制,其来尚矣。《虞书》舜作十二章,五服以命有德,车服以赏有功。《礼记》虞鸾车,夏钩车,商...
  • 志第二十九·食货三》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食货三   ○钱币   钱币。金初用辽、宋旧钱,天会末,虽刘豫“阜昌元宝”、“阜昌重宝”亦用之。海陵庶人贞元二年迁都之后,户部尚书蔡松年复钞引...
  • 志第二十二礼志六》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礼志六(嘉仪下)   皇太后生辰朝贺仪:至日,臣僚入朝,国使至幕,班齐,如常仪。皇太后升殿坐,皇帝东面侧坐。契丹舍人殿上通名,契丹、汉人臣僚,宋使副缀翰林学士班,东西两洞门入,合...
  • 麦铁杖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麦铁杖是始兴人。 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里,跑起来可以赶上奔马。 粗犷放荡且好酒,喜欢结交 朋友,重信义,平常以捕鱼打猎为生,不置产业。 陈国太建年间(569~583)与人合伙做...
  • 华皎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华皎,晋陵暨陽人。世代为小吏。华皎在梁为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时,他投靠侯景党 人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侯景所囚禁,华皎待文帝很友善。景乱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华皎为都录事,...
  • 武帝纪第一》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曹操) 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 东汉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封为曹亭侯。他的养子名曹嵩,继承了他的封爵,曾官至太尉,但没有人知道...
  • 平原君虞卿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平原君赵胜,在赵国诸多公子中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门下的宾客约有几千人。 平原君曾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曾三次离开相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座高楼面...
  • 白居易爱情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四十九 卷449_1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白居易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 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 好入诗家咏,...
  • 顾况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六十五 卷265_1 《乌啼曲二首》顾况 玉房掣锁声翻叶,银箭添泉绕霜堞。 毕逋拨剌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 此是天上老鸦鸣,人间老鸦无此声。 摇风杂佩耿华烛,夜听羽人弹此...
  • 鳢肠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鳢肠 释名 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 (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 1、乌须固齿。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