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700章 > 司空图的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700章司空图的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司空图的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700章更新时间:2017-02-28
卷六百三十二
卷632_1《塞上》司空图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卷632_2《寄永嘉崔道融》司空图
旅寓虽难定,乘闲是胜游。碧云萧寺霁,红树谢村秋。
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诗家多滞此,风景似相留。
卷632_3《下方》司空图
三十年来往,中间京洛尘。倦行今白首,归卧已清神。
坡暖冬抽笋,松凉夏健人。更惭征诏起,避世迹非真。
卷632_4《华下》司空图
日炙旱云裂,迸为千道血。天地沸一镬,竟自烹妖孽。
尧汤遇灾数,灾数还中辍。何事奸与邪,古来难扑灭。
卷632_5《僧舍贻友》司空图
笑破人间事,吾徒莫自欺。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
竹上题幽梦,溪边约敌棋。旧山归有阻,不是故迟迟。
卷632_6《下方》司空图
昏旦松轩下,怡然对一瓢。雨微吟思足,花落梦无聊。
细事当棋遣,衰容喜镜饶。溪僧有深趣,书至又相邀。
卷632_7《华下送文浦》司空图
郊居谢名利,何事最相亲。渐与论诗久,皆知得句新。
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应念从今去,还来岳下频。
卷632_8《自诫》司空图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炫士所耻,慈俭道所尊。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卷632_9《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司空图
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卷632_10《效陈拾遗子昂》司空图
丑妇竞簪花,花多映愈丑。邻女恃其姿,掇之不盈手。
量已苟自私,招损乃谁咎。宠禄既非安,于吾竟何有。
卷632_11《感时》司空图
好鸟无恶声,仁兽肯狂噬。宁教鹦鹉哑,不遣麒麟细。
人人语与默,唯观利与势。爱毁亦自遭,掩谤终失计。
卷632_12《秋思》司空图
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卷632_13《早春》司空图
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草嫩侵沙短,冰轻着雨消。
风光知可爱,容发不相饶。早晚丹丘去,飞书肯见招。
卷632_14《上陌梯寺怀旧僧二首》司空图
云根禅客居,皆说旧无庐。松日明金像,山风向木鱼。
依栖应不阻,名利本来疏。纵有人相问,林间懒拆书。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合迥亘黄昏。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卷632_15《寄怀元秀上人》司空图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卷632_16《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司空图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卷632_17《赠圆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坚免紫衣)》司空图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
晓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每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卷632_18《赠信美寺岑上人》司空图
巡礼诸方遍,湘南频有缘。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我来能永日,莲漏滴寒泉。
卷632_19《江行二首》司空图
地阔分吴塞,枫高映楚天。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
行纪添新梦,羁愁甚往年。何时京洛路,马上见人烟。
初程风信好,回望失津楼。日带潮声晚,烟含楚色秋。
戍旗当远客,岛树转惊鸥。此去非名利,孤帆任白头。
卷632_20《长安赠王注》司空图
正下搜贤诏,多君独避名。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
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东方御闲驷,园外好同行。
卷632_21《赠步寄李员外》司空图
危桥转溪路,经雨石丛荒。幽瀑下仙果,孤巢悬夕阳。
病辞青琐秘,心在紫芝房。更喜谐招隐,诗家有望郎。
卷632_22《寄郑仁规》司空图
清才郑小戎,标的贵游中。万里云无侣,三山鹤不笼。
香和丹地暖,晚着彩衣风。荣路期经济,唯应在至公。
卷632_23《寄考功王员外》司空图
喜闻三字耗,闲客是陪游。白鸟闲疏索,青山日滞留。
琴如高韵称,诗愧逸才酬。更勉匡君志,论思在献谋。
卷632_24《杂言(一作短歌行)》司空图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
不解煎胶粘日月。
卷632_25《陈疾》司空图
自怜旅舍亦酣歌,世路无机奈尔何。霄汉逼来心不动,
鬓毛白尽兴犹多。残阳暂照乡关近,远鸟因投岳庙过。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夏隔烟萝。
卷632_26《淅上(一作江淅上)》司空图
华下支离已隔河,又来此地避干戈。山田渐广猿时到,
村舍新添燕亦多。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
儿童栗熟迷归路,归得仍随牧竖歌。
西北乡关近帝京,烟尘一片正伤情。愁看地色连空色,
静听歌声似哭声。红蓼满村人不在,青山绕槛路难平。
从他烟棹更南去,休向津头问去程。
卷632_27《山中》司空图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逃难人多分隙地,
放生麋大出寒林。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卷632_28《寄赠诗僧秀公》司空图
灵一心传清塞心,可公吟后础公吟。近来雅道相亲少,
惟仰吾师所得深。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
冷曹孤宦甘寥落,多谢携筇数访寻。
卷632_29《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
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
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卷632_30《丁未岁归王官谷》司空图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冢上卷旗人簇立,
花边移寨鸟惊啼。本来薄俗轻文字,却致中原动鼓鼙。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卷632_31《书怀》司空图
病来犹强引雏行,力上东原欲试耕。几处马嘶春麦长,
一川人喜雪峰晴。闲知有味心难肯,道贵谋安迹易平。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卷632_32《退栖》司空图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得剑乍如添健仆,
亡书久似失良朋。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卷632_33《五十》司空图
闲身事少只题诗,五十今来觉陡衰。清秩偶叨非养望,
丹方频试更堪疑。髭须强染三分折,弦管遥听一半悲。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卷632_34《新岁对写真》司空图
得见明时下寿身,须甘岁酒更移巡。生情暗结千重恨,
寒势常欺一半春。文武轻销丹灶火,市朝偏贵黑头人。
自伤衰飒慵开镜,拟与儿童别写真。
卷632_35《华下》司空图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夏景长。扶起绿荷承早露,
惊回白鸟入残阳。久无书去干时贵,时有僧来自故乡。
不用名山访真诀,退休便是养生方。
卷632_36《重阳山居》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卷632_37《争名》司空图
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才消一句诗。穷辱未甘英气阻,
乖疏还有正人知。荷香浥露侵衣润,松影和风傍枕移。
只此共栖尘外境,无妨亦恋好文时。
卷632_38《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
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卷632_39《丁巳重阳》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卷632_40《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卷632_41《酬张芬赦后见寄(一作司空曙诗)》司空图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已将心变寒灰后,
岂料光生腐草余。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烛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愧不如。
卷632_42《上元放二雉》司空图
婴网虽皆困,搴笼喜共归。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
卷632_43《中秋》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卷632_44《偶题》司空图
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卷632_45《闲步》司空图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卷632_46《春中》司空图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卷632_47《独望》司空图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卷632_48《杂题》司空图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卷632_49《漫题三首》司空图
乱后他乡节,烧残故国春。自怜垂白首,犹伴踏青人。
齿落伤情久,心惊健忘频。蜗庐经岁客,蚕市异乡人。
率怕人言谨,闲宜酒韵高。山林若无虑,名利不难逃。
卷632_50《河上二首》司空图
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沙痕傍墟落,风色入牛羊。
新霁田园处,夕阳禾黍明。沙村平见水,深巷有鸥声。
卷632_51《早朝》司空图
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国多。街平双阙近,尘起五云和。
卷632_52《即事二首》司空图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
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卷632_53《永夜》司空图
永夜疑无日,危时只赖山。旷怀休戚外,孤迹是非间。
卷632_54《秦关》司空图
形胜今虽在,荒凉恨不穷。虎狼秦国破,狐兔汉陵空。
卷632_55《渡江》司空图
秋江共僧渡,乡泪滴船回。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
卷632_56《退居漫题七首》司空图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
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
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着又新春。
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
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
努力省前非,人生上寿稀。青云无直道,暗室有危机。
燕拙营巢苦,鱼贪触网惊。岂缘身外事,亦似我劳形。
卷632_57《即事九首》司空图
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
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匣涩休看剑,窗明复上琴。
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
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
落叶频惊鹿,连峰欲映雕。此生诗病苦,此病更萧条。
旅思又惊夏,庭前长小松。远峰生贵气,残月敛衰容。
林鸟频窥静,家人亦笑慵。旧居留稳枕,归卧听秋钟。
华宇知难保,烧来又却修。只应巢燕惜,未必主人留。
幽鸟穿篱去,邻翁采药回。云从潭底出,花向佛前开。
卷632_58《松滋渡二首》司空图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卷632_59《华清宫》司空图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
卷632_60《牛头寺》司空图
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澄幽寂,疏烟泛泬寥。
卷632_61《感时上卢相》司空图
兵待皇威振,人随国步安。万方休望幸,封岳始鸣銮。
卷632_62《乱后三首》司空图
丧乱家难保,艰虞病懒医。空将忧国泪,犹拟洒丹墀。
流芳能几日,惆怅又闻蝉。行在多新贵,幽栖独长年。
世事尝艰险,僧居惯寂寥。美香闻夜合,清景见寅朝。
卷632_63《秋景》司空图
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旋书红叶落,拟画碧云收。
卷632_64《避乱》司空图
离乱身偶在,窜迹任浮沉。虎暴荒居迥,萤孤黑夜深。
卷632_65《长亭》司空图
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卷632_66《村西杏花二首》司空图
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卷632_67《独坐》司空图
幽径入桑麻,坞西逢一家。编篱薪带茧,补屋草和花。
卷632_68《借居》司空图
借住郊园久,仍逢夏景新。绿苔行屐稳,黄鸟傍窗频。
卷632_69《重阳》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卷632_70《偶书五首》司空图
衰谢当何忏,惟应悔壮图。磬声花外远,人影塔前孤。
色变莺雏长,竿齐笋箨垂。白头身偶在,清夏景还移。
蜀妓轻成妙,吴娃狎共纤。晚妆留拜月,卷上水精帘。
独步荒郊暮,沉思远墅幽。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掩谤知迎吠,欺心见强颜。有名人易困,无契债难还。
卷632_71《杂题九首》司空图
病来胜未病,名缚便忘名。今日甘为客,当时注湣征。
暑湿深山雨,荒居破屋灯。此生无忏处,此去作高僧。
不须频怅望,且喜脱喧嚣。亦有终焉意,陂南看稻苗。
楼带猿吟迥,庭容鹤舞宽。z4书因阅画,封药偶和丹。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岸香蕃舶月,洲色海烟春。
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
带雪南山道,和钟北阙明。太平当共贺,开化喝来声。
舴艋猿偷上,蜻蜓燕竞飞。樵香烧桂子,苔湿挂莎衣。
溪涨渔家近,烟收鸟道高。松花飘可惜,睡里洒离骚。
卷632_25《古乐府》司空图
一叶随西风,君行亦向东。知妾飞书意,无劳待早鸿。
卷632_26《有感》司空图
灯影看须黑,墙阴惜草青。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
卷632_27《休休亭》司空图
且喜安能保,那堪病更忧。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卷632_28《漫书二首》司空图
剩欲逢花折,判须冒雨频。晴明开渐少,莫怕湿新巾。
小蝶尔何竞,追飞不惮劳。远教群雀见,宁悟祸梯高。
卷632_29《岁尽二首》司空图
明日添一岁,端忧奈尔何。冲寒出洞口,犹校夕阳多。
莫话伤心事,投春满鬓霜。殷勤共尊酒,今岁只残阳。
卷632_30《牡丹》司空图
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卷632_31《乱后》司空图
羽书传栈道,风火隔乡关。病眼那堪泣,伤心不到间。
卷632_32《春山》司空图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花明催曙早,云腻惹空低。
卷632_33《乐府》司空图
宝马跋尘光,双驰照路旁。喧传报戚里,明日幸长杨。
卷632_34《乱前上卢相》司空图
虏黠虽多变,兵骄即易乘。犹须劳斥候,勿遣大河冰。

司空图的诗全集相关文章

  • 薄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薄姓氏祖宗:炎帝后裔姓氏起源:以国为姓。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姓氏郡望:雁门: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
  • 守道》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上下相得,故能使用...
  • 扬权》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前30章 - - 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夫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疾形;曼理皓齿,说情而捐精。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权不欲见,素无为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四...
  • 唐高祖,起义师①。除隋乱,创国基②。二十传,三百载③。梁灭之,国乃改④。》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唐高祖,起义师①。除隋乱,创国基②。二十传,三百载③。梁灭之,国乃改④。  [注释]  ①唐高祖:李渊,字叔德。西凉公李昞之子。李渊曾在隋朝作官,立大功,进爵唐王。 起:起兵。 ...
  • 慎行论》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论 - - 【慎行】  一曰: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赴深溪,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於秦而...
  • 水莽草》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水莽,毒草也。蔓生似葛,花紫类扁豆,误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以故楚中桃花江一带,此鬼尤多云。  楚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谒,呼庚兄庚弟...
  • 列御寇》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 馈。”伯昏瞀人曰...
  • 猫逐鼠》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猫逐鼠 昔有一猫擒鼠,赶入瓶内。猫不舍,犹在瓶边守候。鼠畏甚,不敢出,猫忽打一喷嚏。鼠在瓶中曰:“大吉利。”猫曰:“不相干。凭你奉承得我好,只是要吃你哩!&rdquo...
  • 赏鱼袋》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衡山有唐开元二十年所建《南岳真君碑》,衡州司马赵颐贞撰,荆府兵曹萧诚书。末云:“别驾赏鱼袋、上柱国光大晊。赏鱼袋之名不可晓,他处末之见也。...
  • 平津侯》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公孙平津本传称其意忌内深,杀主父偃,徙董仲舒,皆其力。然其可称者两事:武帝置苍海、朔方之郡,平津数谏,以为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愿罢之。上使朱买臣等难之,乃谢曰:“山东鄙人,...
  • 唐纪八唐高祖武德九年(丙戌,公元626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九月,突厥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上不受,但诏归所掠中国户口,征温 颜博还朝。   [1]九月,突厥颉利可汗进献三千匹马、一万头羊,唐太宗推辞不受,只是下诏令其归还所掠夺的中原...
  • 志第三十二·礼十》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巡狩 东宫监国 皇长孙监国 颁诏仪 迎接诏赦仪 进书仪 进表笺仪乡饮酒礼 蕃王朝贡礼 遣使之蕃国仪 蕃国遣使进表仪 品官相见礼庶人相见礼   巡狩之制   永乐六年北巡...
  • 周本纪上第九》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炎帝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其后有葛乌兔者,雄武多算略。鲜卑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及其裔孙曰普回,因...
  • 刘休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刘休字弘明,沛郡相县人。起初做驸马都尉,宋明帝做藩王时,刘休为湘东国常侍,不被明帝赏识。承袭祖父的爵位封为南乡侯。他的朋友陈郡人谢俨和丞相刘义宣造反,刘休被牵连办罪,囚禁在...
  • 李密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李密字法主,是真乡公李衍的侄孙。 祖父李耀,是北周的邢国公。 父亲李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领,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
  • 裴秀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祖父裴茂,是汉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尚书令。裴秀少年好学,有风度节操,八岁能写文章。叔父裴徽有大名,宾客很多。裴秀年十余岁,有些拜访裴徽的客人,出来后又...
  • 文苑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杜笃、王隆、夏恭、傅毅、黄香、刘毅、李尤、苏顺、刘珍、葛龚、王逸、崔琦、边韶) ◆杜笃传,杜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高祖为杜延年,宣帝时做御史大夫。杜笃年轻时博学多闻,不修...
  • 杜牧、刘得仁、庄南杰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八十四 卷884_1 《渡吴江》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江湖潮落高楼迥, 河汉秋归广殿凉。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 钱起的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三十八 卷238_1 《送集贤崔八叔承恩括图书》钱起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 晚云随客散,寒树出关疏。 相见应朝夕,归期在...
  •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厚朴 释名 烈朴、赤朴、厚皮。树名榛,子名逐折。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损。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