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100章 > 司马逸客、李崇嗣、张纮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100章司马逸客、李崇嗣、张纮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司马逸客、李崇嗣、张纮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2-24
卷一百
卷100_1「雅琴篇」司马逸客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清音雅调感君子,
一抚一弄怀知己。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山情水意君不知,
拂匣调弦为谁理。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将军塞外多奇操,
中散林间有正声。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谁能一奏和天地,
谁能再抚欢朝野。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窈窕楼台临上路,
妖娆歌舞出平阳。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还将逸词赏幽心,
不觉繁声论远意。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卷100_2「三妇艳」王绍宗
大妇能调瑟,中妇咏新诗。小妇独无事,花庭曳履綦。
上客且安坐,春日正迟迟。
卷100_3「别离怨」郑遂初
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尘生锦步障,花送玉屏风。
只怨红颜改,宁辞玉簟空。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
卷100_4「寒食(一作沈佺期诗)」李崇嗣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卷100_5「览镜(一作李嗣宗诗)」李崇嗣
岁去红颜尽,愁来白发新。今朝开镜匣,疑是别逢人。
卷100_6「独愁」李崇嗣
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不知将几斗,销得此来愁。
卷100_7「昭君怨三首」东方虬
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自然衣带缓,非是为腰身。
卷100_8「春雪」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卷100_9「逸人歌赠李山人」张楚金
上有尧兮下有由,眠松阳兮漱颍流。其貌古,其心幽,
浩歌一曲兮林壑秋。道险可惊兮人莫用,
乐天知命兮守岩洞。时击磬兮嗟鸣凤,
吾欲知往古之不可追,自悠悠于凡梦。
卷100_10「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一作过韶州广界寺)」房融
零落嗟残命,萧条托胜因。方烧三界火,遽洗六情尘。
隔岭天花发,凌空月殿新。谁令乡国梦,终此学分身。
卷100_11「咏院中丛竹」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卷100_12「和吕御史咏院中丛竹」张纮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卷100_13「闺怨(《搜玉集》作张炫诗)」张纮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卷100_14「行路难」张纮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荆王奏曲楚妃叹,
曲尽欢终夜将半。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日相看能几时。春风吹尽燕初至,
此时自为称君意。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
卷100_15「别亲朋」郑蜀宾
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司马逸客、李崇嗣、张纮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澄弟左右:  沅弟金陵一军,危险异常;伪忠王率悍贼十余万,昼夜猛扑,洋枪极多,又有西洋之落地开花炮。幸沅弟小心坚守,应可保全无虞。  鲍春霆至芜湖养病,宋国永代统宁国一军,分六营...
  • 桃花夫人示梦》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湖南郡县往往有桃花夫人庙,盖祀春秋时息妫也。长沙某生,偶因游山,借宿古庙,视其额则桃花夫人。默念:息妫不能殉夫,隐忍事仇,为生二子,纵使终身不言,无补于其失节,而况其未尝无言也,此等...
  • 卷三》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上卷 - - 北过北地富平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径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部都尉,治县城,王莽名郡为威戎,县曰持武。建武中,曹...
  • 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 鸳鸯》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 羔裘》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 大车》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々,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 羔羊》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众人各自散后,宝钗姊妹等同贾母吃毕饭。宝玉因记挂着晴雯,便先回园里来。到房中,『药』香满室,一人不见,只见晴雯独卧于炕上,脸面烧得飞红,又『摸』了一『摸』,只觉烫手;忙又向炉...
  • 盼盼、曾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盼盼 惜花容 少年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管弦逐。而今老更惜花深,终日看花看不足。坐中美女颜如玉。为我一歌金缕曲。归时压得帽檐欹,头上春风红簌簌。 曾肇 好事近(毫州秩满归江...
  • 晁端礼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晁端礼 蓦山溪 风流心胆,直把春偿酒。选得一枝花,绮罗中、算来未有。名园翠苑,风月最佳时,夜迢迢,车款款,是处曾携手。 重来一梦,池馆皆依旧。幽恨写新诗,托何人、章台问柳。渔舟归...
  • 梁纪三 高祖武皇帝三天监七年(戊子、508)》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梁纪三梁武帝天监七年(戊子,公元508年)   [1]春,正月,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奔。   [1]春季,正月,北魏颍川太守王神念来投奔梁朝。   [2]壬子,以卫尉吴平侯兼领军将军。 ...
  •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
  • 李袭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袭吉,自己说是唐朝左相李林甫的后代,父亲李图,为洛陽令,所以居家洛陽。李袭吉在乾符末年应进士举,遇战乱,逃避到河中,服事节度使李都,提升为盐铁判官。到王重荣任节度使时,不喜欢文...
  • 谢哲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谢哲字颖豫,陈郡陽夏人。其祖父谢月出,为梁司徒。父亲谢讠惠,任梁右光禄大夫。 谢哲风仪俊美,举止含蓄不露,且胸怀宽广,士人君子们都推重他。初任梁秘书郎,累迁至广陵太守。侯景...
  • 党锢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00章 - - (党 锢、刘淑、李膺、杜密、刘祐、魏朗、夏馥、宗慈、巴肃、范滂、尹勋、蔡衍、羊陟、张俭、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刘儒、贾彪、何颙) ◆党 锢列传,序,孔子曰:“性...
  • 孝景本纪》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孝景皇帝是孝文皇帝排行居中的儿子。 生母是窦太后。 孝文皇帝在代国时,先前的王后生三个儿子,等到窦太后得到宠幸,先前的王后死了,三个儿子也相继死去,所以孝景皇帝得以继承帝位...
  • 刘禹锡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五十六 卷356_1 《更衣曲》刘禹锡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 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白头翁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
  • 安石榴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安石榴 释名 若榴、丹若、金罂。 气味 甘石榴:苦、酸、温、涩、无毒。 酸石榴:酸温、涩、无毒。 酸榴皮:酸、温、涩、无毒。 酸榴根: 主治 甘石榴:咽喉燥渴,杀虫。 酸石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