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200章 > 武平一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

《全唐诗》200章武平一的古诗全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武平一的古诗全集

书籍:全唐诗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4
卷一百零二
卷102_1「妾薄命」武平一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正悦掌中舞,宁哀团扇诗。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幽阁禽雀噪,闲阶草露滋。
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解佩安所赠,怨咽空自悲。
卷102_2「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武平一
銮舆上碧天,翠帟拖晴烟。绝崿纡仙径,层岩敞御筵。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卷102_3「幸梨园观打球应制」武平一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卷102_4「奉和幸白鹿观应制」武平一
玉府凌三曜,金坛驻六龙。彩旒悬倒景,羽盖偃乔松。
玄圃灵芝秀,华池瑞液浓。谬因沾舜渥,长愿奉尧封。
卷102_5「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武平一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簪裾分上席,歌舞列平台。
马既如龙至,人疑学凤来。幸兹联棣萼,何以接邹枚。
卷102_6「送金城公主适西蕃」武平一
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还将膝下爱,特副域中欢。
圣念飞玄藻,仙仪下白兰。日斜征盖没,归骑动鸣鸾。
卷102_7「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武平一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我皇顺时豫,星驾动轩辕。雄戟交驰道,清笳度国门。
回舆长乐观,校猎上林园。行漏移三象,连营总八屯。
旌摇鹦鹉谷,骑转凤凰原。绝壁苍苔古,灵泉碧溜温。
参差开水殿,窈窕敞岩轩。丰邑模犹在,骊宫迹尚存。
烟松衔翠幄,雪径绕花源。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深仁浃夷夏,洪造溢乾坤。谬忝王枚列,多惭雨露恩。
卷102_8「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武平一
三光回斗极,万骑肃钩陈。地若游汾水,畋疑历渭滨。
圆塘冰写镜,遥树露成春。弦奏鱼听曲,机忘鸟狎人。
筑岩思感梦,磻石想垂纶。落景摇红壁,层阴结翠筠。
素风纷可尚,玄泽蔼无垠。薄暮清笳动,天文焕紫宸。
卷102_9「兴庆池侍宴应制」武平一
銮舆羽驾直城隈,帐殿旌门此地开。皎洁灵潭图日月,
参差画舸结楼台。波摇岸影随桡转,风送荷香逐酒来。
愿奉圣情欢不极,长游云汉几昭回。
卷102_10「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武平一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
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
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卷102_11「奉和正旦赐宰臣柏叶应制」武平一
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
卷102_12「游泾川琴溪」武平一
环潭澄晓色,叠嶂照秋影。幽致欣所逢,纷虑自兹屏。
卷102_13「夜宴安乐公主宅」武平一
王孙帝女下仙台,金榜珠帘入夜开。
遽惜琼筵欢正洽,唯愁银箭晓相催。
卷102_14「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武平一
鸣銮赫奕下重楼,羽盖逍遥向一丘。
汉日唯闻白衣宠,唐年更睹赤松游。
卷102_15「饯唐永昌」武平一
闻君墨绶出丹墀,双舄飞来伫有期。
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

武平一的古诗全集相关文章

  • 六反》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语曲牟...
  • 珍稀巨砚》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贾人持巨砚求售,色正碧而红斑点点如血,沁试之,乃滑不受墨,背镌长歌一首曰:祖龙奋怒鞭顽石,石上血痕胭脂赤,沧桑变幻几度经,水舂沙蚀存盈尺,飞花点点粘落红,芳草茸茸眎嫩碧,海人漉得出银...
  • 异虱》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余长女适德州卢氏。所居曰纪家庄。尝见一人卧溪畔,衣败絮,呻吟。视之则一毛孔中有一虱,喙皆向内,后足皆钩于败絮,不可解,解之则痛彻心髓。无可如何,竟坐视其死,此殆夙孽所报欤。 ...
  • 有憾于君》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御史某之伏法也,有问官白昼假寐,恍惚见之,惊问曰:君有冤耶?曰:言官受赂鬻章奏,于法当诛,吾何冤?曰:不冤何为来见我?曰:有憾于君。曰:问官七八人,旧交如我者,亦两三人,何独憾我?曰:我与君有宿隙...
  • 殉难知县显灵》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金匮华君元超,字螯峰,平生为人佚荡,不拘细行。咸丰七年,以拔贡授广西向武州州判,大府檄权平乐县事。未几,贼陷平乐,被执。贼伟其貌,诱之降,不屈,胁以白刃,被伤数处,勃然大骂,贼乃悬之密室...
  • 柁工谋财酷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无为州有舟子两人,合伙驾一舟往来江上,一在船首为篙工’一在船尾为柁工。一日,有孤客雇船,行囊甚富。柁工瞰其累累也,谋之篙工,欲杀孤客而取其财,篙工以为不可,柁工再四强之,篙...
  •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齐景公归自平邱,虽然惧晋兵威,一时受歃,已知其无远大之谋,遂有志复桓公之业,谓相国晏婴曰:“晋霸西北,寡人霸东南,何为不可?”晏婴对曰:“晋劳民于兴筑,是以失诸侯,...
  • 第三十回 秦晋大战龙门山 穆姬登台要大赦》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管仲于病中,嘱桓公斥远易牙、竖刁、开方三人,荐隰朋为政。左右有闻其言者,以告易牙。易牙见鲍叔牙谓曰:“仲父之相,叔所荐也,今仲病,君往问之,乃言叔不可以为政,而荐隰朋,吾...
  • 知人易自知难》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个人的修养(内圣),也关系到领导人的修养(外...
  • 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傅宗龙,字仲纶,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   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
  • 表第八·功臣世表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功臣世表三
  • 刘勉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刘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努力学习,一天背诵几千句。过了二十岁,因乡举进入太学。当时蔡京专权,禁止不得挟带元..书籍,从此伊、洛之学不能传布。刘勉之求得伊、洛之书,每到深...
  • 叶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绍兴元年(1131),叶颙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州南海县主簿,代理县尉。南海县发生盗寇事件,知州檄令巡、尉一同追捕盗寇,巡检抓获盗寇十多人,他把功劳归于叶 ...
  • 李罕之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父亲李文,一生种田。李罕之勇敢敏捷,力气可抵数人。小时学做儒士,不成,又削发为僧,因他无赖流浪,到哪里都不被收容。曾到酸枣县要饭,从早到晚,没有人给他,于是把瓦...
  • 贺若弼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陽人。 他的父亲贺敦,因勇武刚烈而闻名,在北周时任金州总管,宇文护因嫉妒他的才能而陷害他。 临刑时,贺敦把若弼叫到跟前对他说:“我决心平定江 南,但...
  • 崔暹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100章 - -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年轻时是书生,避难渤海,投奔高乾,嫁其妹与乾弟慎为妻。慎后任职光州,上书朝廷请求用暹为长史。南赵郡...
  • 张仪说秦王曰》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三 秦策一(张仪说秦王曰) 【提要】张仪,战国时代与苏秦齐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连横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张仪也擅长于战略谋划、长篇游说和辩论,张仪在运用...
  • 曹邺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九十三 卷593_1 《东武吟》曹邺 心如山上虎,身若仓中鼠。 惆怅倚市门,无人与之语。 夜宴李将军,欲望心相许。 何曾听我言,贪谑邯郸女。 独上黄金台,凄凉泪如雨。 卷593_2 ...
  • 薛能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五十八 卷558_1 《新雪八韵(一作闲居新雪)》薛能 大雪满初晨,开门万象新。 龙钟鸡未起,萧索我何贫。 耀若花前境,清如物外身。 细飞斑户牖,干洒乱松筠。 正色凝高岭,随流助要...
  • 白居易爱情名句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五 卷455_1 《读老子》白居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卷455_2 《读庄子》白居易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