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孙子兵法 > 译文 > 虚实篇译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译文虚实篇译文及注释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司马迁《史记》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孙子兵法》章节目录: 《原文及注释》 《译文

虚实篇译文及注释

书籍:孙子兵法章节:译文更新时间:2018-06-21
孙子说:凡先到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己来上钩的,是以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以各种方法阻碍的结果。所以,敌人休整得好,能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给养充分,能设法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能够使它移动。

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行动要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疲困的,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及其没有设防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的,是因为攻击敌人不注意防守或不易守往的地方;防守必然巩固的,是因为扼守敌人不敢攻或不易攻破的地方。

所以,善于进攻的,能使敌人不知怎样防守;善于防御的,敌人不知道怎样进攻。

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呀!神奇到听不出一点声息。这样,就能主宰敌人的命运。

前进时,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冲击敌人空虚的地方;退却时,敌人无法追及的,是因为退得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若求战,敌人即使坚守深沟高垒,也不得不出来与我交战,是由于进攻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若不想交战,即使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和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改变了敌人的进攻方向。

所以,用示形的办法欺骗敌人,诱使其暴露企图,而自己不露形迹,使敌人捉摸不定,就能够做到自己兵力集中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我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造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未与我军直接交战的敌人就少了。我们所要进攻的地方使敌人不知道:不知道,它就要处处防备;敌人防备的地方越多,兵力越分散,这样,我所直接攻击的敌人就不多了。

所以,注意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左翼,右翼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右翼,左翼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

能预料同敌“交战的地点,能预料同敌人交战的时间,就是跋涉千里也可同敌人交战,如果既不能预料交战的地点,又下能预料交战的日期,就会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何况远到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依我分析,越国的兵虽多,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又有什么补益呢?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敌军虽多,也可以使具无法用全部力量与我交战。

所以要认真分析判断,以求明了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挑动敌人,以求了解其行动的规律;示形诱敌,以求摸清其所处地形的有利与不利;进行战斗侦察,以求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

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妙的程度,能使人们看不出一点形迹,看不出一点形迹,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探明我方的虚实,即使很高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来。

根据敌情而取胜,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来。人们只知道我是根据敌情变化取胜的,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根据敌情变化取胜的。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法,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像水,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向低处奔流,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困地势的高下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

用兵的规律就像自然现象一样,“五行”相生相克,四季依次交替,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注释
趋战:趋,快步而行。趋战,仓促应战。
致人而不致于人:致,招致。人,这里指“敌人”。致人,招致敌人,可引申为调动敌人。致于人,被敌人所调动。致人而不致于人,能调动敌人而自己却不被敌人所调动。
出其所不趋:出,指出兵。出其所不趋,我军出击的地方是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
趋其所不意:我军奔袭之处,出乎敌方意料之处。
微乎:微,微妙。乎,语气词。
为敌之司命:司命,命运的主宰。为敌之司命,能主宰敌军,指挥敌军。
冲其虚:冲,冲击。虚,空虚,这里指防守薄弱。冲其虚,冲击敌军防守空虚的地方。
画地而守:画,界线。画地,画出界线,画地而守,据地而守。
吾所与之地不可知:所与战,指我军将要与敌军作战。不可知,之敌军不可知。敌所备者多,备,准备,指兵力防备。
备前则后寡:用兵力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便少了。使人备己:使别人防备自己,使敌人防备我军。
千里而会战:奔赴千里与敌军交战。
越人之兵虽多:越人之兵,指越国的军队。孙武曾被吴王任命为将,当时吴国与越国正在争雄。所以他说越人之兵虽多。
奚益于胜败:奚,为何。益,益处。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策算。得失之计,指敌方计谋的得与失。
形兵之极:形兵,伪装示形于敌之兵。极,极点。形兵之极,我军伪装示形于敌军达到了最佳状态。
应行于无穷:应,适应。形,形势,这里可指“敌情”。应行于无穷,战术应适用敌情的变化无穷。
夫兵形象水:用兵的规律就像水流的规律一样。
兵无常势:用兵打仗,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
日有短长,月有生死:一年之中的白天有的长,有的短;月亮在一月之中也有盈有亏。

虚实篇译文及注释相关文章

  • 十三 元》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上卷 - -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出关老子,著道德五千...
  • 粤西游日记十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六日 洞中事完,余欲一探铁旗岩,遂为行计。而是日雨复沛然,余不顾,晨餐即行。一里,过来时横列之北洞,又半里,抵横列之南洞,雨势弥大。余犹欲一登南洞,乃攀丛披茅,冒雨而上,连抵二崖下...
  • 星辰知多少》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为政 - - 第二个问题说到“北辰”。我们中国文化发达得最早的是天文。过去我们把天体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类似于我们现在讲天文的经纬度。经...
  • 杨千总》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毕民部公即家起备兵洮岷时,有千总杨花麟来迎。冠盖在途,偶见一人遗便路侧。杨关弓欲射之,公急呵止。杨曰:“此奴无礼,合小怖之。”乃遥呼曰:“遗屙者,奉赠一股会稽...
  • 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
  •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前60回 - - 话说林黛玉正自情思萦逗,缠绵固结之时,忽有人从背后击了他一掌,说道:“你作什么一个人在这里?”林黛玉倒吓了一跳,回头看时,不是别人,却是香菱。林黛玉道:“你这个傻...
  • 狗肚一鲫》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狗肚一鲫 新官到任,吏献鲫鱼一尾,其味佳美,大异寻常。官食后,每思再得,差役遍觅无有。仍向前吏索之。吏禀曰:“此鱼非市中所贾。昨偶宰一狗,从狗肚中所得者,以为异品,故敢上献...
  •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 【解释】人生一世,就像白驹过隙,瞬间即逝。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解释】家有万顷良田,每天也只不过吃几升米;即使有千间广厦,夜里睡觉也...
  • 黄判院、薛泳、徐元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黄判院 满庭芳(寿黄状元·三月初八) 桃浪翻花,柳风飘絮,翠蓂八叶呈芳。奎星初度,箕宿耀祥光。元是降神崧岳,生英杰、奇伟非常。文章士,青春未老,一鹗快飞黄。 登瀛,平步上,鳌头...
  • 陈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陈克 临江仙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余酲。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微吟休作断肠声。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 临江仙 四海十年兵不解,...
  • 宣公·宣公十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宋师伐陈。卫人...
  • 志第四十三·舆服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文武官冠服 命妇冠服 内外官亲属冠服 内使冠服 侍仪以下冠服士庶冠服 乐工冠服 军隶冠服 外蕃冠服 僧道服色   群臣冠服:洪武元年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时礼部言:&ldqu...
  • 志第二十七·礼五》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庙制 禘佩 时享 荐新 加上谥号 庙讳   宗庙之制   明初作四亲庙于宫城东南,各为一庙。皇高祖居中,皇曾祖东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东第二,皆南向。每庙中室奉神主。东西两...
  • 孟昶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孟昶,是孟知祥的三儿子。母亲李氏,本是后唐庄宗的嫔妃,庄宗把她赐给了孟知祥。唐天..十六年(919)十一月十四日,在太原生下孟昶。当孟知祥镇守蜀地时,孟昶与母亲随孟知祥的正妻琼...
  • 食货下》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00章 - - 武德八年十二月,水部郎中姜行本请于陇州开五节堰,引水通运,许之。永徽元年,薛大鼎为沧州刺史,界内有无棣河,隋末填废。大鼎奏开之,引鱼盐于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
  • 熊昙朗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世代为本郡显姓。熊昙朗放荡不羁,体力过人,容貌非常壮美。侯景之乱时,他极力聚集年轻人,占据丰城县立栅,凶暴狡猾之人与强夺盗窃之徒大多归附他。梁元帝任命他...
  • 袁宪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袁宪字德章,是尚书左仆射袁枢的弟弟。他年幼时聪慧敏捷,勤奋好学,气度不凡。梁武帝修建学校,辟设五馆,其中一馆位于袁宪住宅西面,袁宪常常招引诸生,同他们谈论,每每有新意,都出人意料...
  • 江谧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江 谧字令和,是济陽考城人。祖父江 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父亲江 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江 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
  • 李端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四 卷284_1 《古别离二首》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
  • 杜甫的名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二十六 卷226_1 《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