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全唐诗 > 800章 > 徐铉的诗

全唐诗

《全唐诗》800章徐铉的诗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全唐诗》章节目录: 《100章》 《200章》 《300章》 《400章》 《500章》 《600章》 《700章》 《800章》 《900章

徐铉的诗

书籍:全唐诗章节:800章更新时间:2017-03-01
卷七百五十二
卷752_1《观人读《春秋》》徐铉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卷752_2《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徐铉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
红药阶前访旧知。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
卷752_3《送和州张员外为江都令》徐铉
经年相望隔重湖,一旦相逢在上都。塞诏官班聊慰否,
埋轮意气尚存无。由来圣代怜才子,始觉清风激懦夫。
若向西冈寻胜赏,旧题名处为踌躇。
卷752_4《和明道人宿山寺》徐铉
闻道经行处,山前与水阳。磬声深小院,灯影迥高房。
落宿依楼角,归云拥殿廊。羡师闲未得,早起逐班行。
卷752_5《晚归》徐铉
暑服道情出,烟街薄暮还。风清飘短袂,马健弄连环。
水静闻归橹,霞明见远山。过从本无事,从此涉旬间。
卷752_6《月真歌》徐铉
扬州胜地多丽人,其间丽者名月真。月真初年十四五,
能弹琵琶善歌舞。风前弱柳一枝春,花里娇莺百般语。
扬州帝京多名贤,其间贤者殷德川。德川初秉纶闱笔,
职近名高常罕出。花前月下或游从,一见月真如旧识。
闲庭深院资贤宅,宅门严峻无凡客。垂帘偶坐唯月真,
调弄琵琶郎为拍。殷郎一旦过江去,镜中懒作孤鸾舞。
朝云暮雨镇相随,石头城下还相遇。二月三月江南春,
满城蒙蒙起香尘。隔墙试听歌一曲,乃是资贤宅里人。
绿窗绣幌天将晓,残烛依依香袅袅。离肠却恨苦多情,
软障熏笼空悄悄。殷郎去冬入翰林,九霄官署转深沉。
人间想望不可见,唯向月真存旧心。我惭阘茸何为者,
长感余光每相假。陋巷萧条正掩扉,相携访我衡茅下。
我本山人愚且贞,歌筵歌席常无情。自从一见月真后,
至今赢得颠狂名。殷郎月真听我语,少壮光阴能几许。
良辰美景数追随,莫教长说相思苦。
卷752_7《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徐铉
闻君孤棹泛荆溪,陇首云随别恨飞。
杜牧旧居凭买取,他年藜杖愿同归。
卷752_8《天阙山绝句》徐铉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卷752_9《除夜》徐铉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往事并随残历日,
春风宁识旧容仪。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卷752_10《寄钟谟》徐铉
看看潘鬓二毛生,昨日林梢又转莺。欲对春风忘世虑,
敢言尊酒召时英。假中西阁应无事,筵上南威幸有情。
不得车公终不乐,已教红袖出门迎。
卷752_11《正初答钟郎中见招》徐铉
高斋迟景雪初晴,风拂乔枝待早莺。南省郎官名籍籍,
东邻妓女字英英。流年倏忽成陈事,春物依稀有旧情。
新岁相思自过访,不烦虚左远相迎。
卷752_12《闻雁寄故人》徐铉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卷752_13《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韩舍人歌辞,因以寄》徐铉
良宵丝竹偶成欢,中有佳人俯翠鬟。白雪飘飖传乐府,
阮郎憔悴在人间。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纫兰早晚还。
深夜酒空筵欲散,向隅惆怅鬓堪斑。
卷752_14《寒食日作》徐铉
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
过社纷纷燕,新晴淡淡霞。京都盛游观,谁访子云家。
卷752_15《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徐铉
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阁老深严归翰苑,
夕郎威望拜霜台。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犹有西垣厅记在,莫忘同草紫泥来。
卷752_16《欧阳太监雨中视决堤因堕水明日见于省中因戏之》徐铉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浚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
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卷752_17《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徐铉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
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卷752_18《寄舒州杜员外》徐铉
信到得君书,知君已下车。粉闱情在否,莲幕兴何如。
人望征贤入,余思从子居。灊山真隐地,凭为卜茅庐。
卷752_19《九月十一日寄陈郎中》徐铉
我多吏事君多病,寂绝过从又几旬。
前日龙山烟景好,风前落帽是何人。
卷752_20《和司门郎中陈彦》徐铉
衡门寂寂逢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
莫问龙山前日事,菊花开却为闲人。
卷752_21《赋得捣衣》徐铉
江上多离别,居人夜捣衣。拂砧知露滴,促杵恐霜飞。
漏转声频断,愁多力自微。裁缝依梦见,腰带定应非。
卷752_22《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徐铉
独听空阶雨,方知秋事悲。寂寥旬假日,萧飒夜长时。
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情人如不醉,定是两相思。
卷752_23《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徐铉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尊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卷752_24《送欧阳太监游庐山》徐铉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案牍乍抛公署晚,
林泉已近暑天秋。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卷752_25《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卷752_26《赋得霍将军辞第》徐铉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
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
卷752_27《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徐铉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千帆日助江陵势,
万里风驰下濑声。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卷752_28《秋日卢龙村舍》徐铉
置却人间事,闲从野老游。树声村店晚,草色古城秋。
独鸟飞天外,闲云度陇头。姓名君莫问,山木与虚舟。
卷752_29《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
塞鸿飞去远连霞。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卷752_30《中书相公溪亭闲宴依韵(李建勋)》徐铉
雨霁秋光晚,亭虚野兴回。沙鸥掠岸去,溪水上阶来。
客傲风欹帻,筵香菊在杯。东山长许醉,何事忆天台。
卷752_31《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徐铉
珍重王光嗣,交情尚在不。芜城连宅住,楚塞并车游。
别后官三改,年来岁六周。银钩无一字,何以缓离愁。
卷752_32《寄歙州吕判官》徐铉
任公郡占好山川,溪水萦回路屈盘。南国自来推胜境,
故人此地作郎官。风光适意须留恋,禄秩资贫且喜欢。
莫忆班行重回首,是非多处是长安。
卷752_33《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徐铉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
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
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卷752_34《附池州薛郎中书因寄歙州张员外》徐铉
新安从事旧台郎,直气多才不可忘。一旦江山驰别梦,
几年簪绂共周行。岐分出处何方是,情共穷通此义长。
因附邻州寄消息,接舆今日信为狂。
卷752_35《寄江都路员外》徐铉
吾兄失意在东都,闻说襟怀任所如。已纵乖慵为傲吏,
有何关键制豪胥。县斋晓闭多移病,南亩秋荒忆遂初。
知道故人相忆否,嵇康不得懒修书。
卷752_36《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徐铉
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
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卷752_37《送应之道人归江西》徐铉
曾骑竹马傍洪崖,二十余年变物华。客梦等闲过驿阁,
归帆遥羡指龙沙。名垂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卷752_38《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徐铉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倚马未曾妨笑傲,
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
卷752_39《游方山宿李道士房》徐铉
从来未面李先生,借我西窗卧月明。
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卷752_40《题画石山》徐铉
彼美巉岩石,谁施黼藻功。回岩明照地,绝壁烂临空。
锦段鲜须濯,罗屏展易穷。不因秋藓绿,非假晚霞红。
羽客藏书洞,樵人取箭风。灵踪理难问,仙路去何通。
返驾归尘里,留情向此中。回瞻画图畔,遥羡面山翁。
卷752_41《临石步港》徐铉
埼岸堕萦带,微风起细涟。绿阴三月后,倒影乱峰前。
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
卷752_42《病题二首》徐铉
性灵慵懒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圣主优容恩未答,
丹经疏阔病相陵。脾伤对客偏愁酒,眼暗看书每愧灯。
进与时乖不知退,可怜身计谩腾腾。
人间多事本难论,况是人间懒慢人。不解养生何怪病,
已能知命敢辞贫。向空咄咄烦书字,举世滔滔莫问津。
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
卷752_43《寄江州萧给事》徐铉
夕郎忧国不忧身,今向天涯作逐臣。魂梦暗驰龙阙曙,
啸吟闲绕虎溪春。朝车载酒过山寺,谏纸题诗寄野人。
惆怅懦夫何足道,自离群后已同尘。
卷752_44《和江州江中丞见寄》徐铉
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北来空见雁,西去不如潮。
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高低各有处,不拟更相招。
卷752_45《和钟郎中送朱先辈还京垂寄》徐铉
分司洗马无人问,辞客殷勤辍棹歌。苍藓满庭行径小,
高梧临槛雨声多。春愁尽付千杯酒,乡思遥闻一曲歌。
且共胜游消永日,西冈风物近如何。
卷752_46《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徐铉
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花绕楼台山倚郭,
寺临江海水连天。恐君到即忘归日,忆我游曾历二年。
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
卷752_47《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因寄游君》徐铉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卷752_48《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东宫园)》徐铉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轻鸥的的飞难没,
红叶纷纷晚更稠。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摇晴日照中洲。
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
卷752_49《柳枝辞十二首》徐铉
把酒凭君唱柳枝,也从丝管递相随。
逢春只合朝朝醉,记取秋风落叶时。
南园日暮起春风,吹散杨花雪满空。
不惜杨花飞也得,愁君老尽脸边红。
陌上朱门柳映花,帘钩半卷绿阴斜。
凭郎暂驻青骢马,此是钱塘小小家。
夹岸朱栏柳映楼,绿波平幔带花流。
歌声不出长条密,忽地风回见彩舟。
老大逢春总恨春,绿杨阴里最愁人。
旧游一别无因见,嫩叶如眉处处新。
蒙蒙堤畔柳含烟,疑是阳和二月天。
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
水阁春来乍减寒,晓妆初罢倚栏干。
长条乱拂春波动,不许佳人照影看。
柳岸烟昏醉里归,不知深处有芳菲。
重来已见花飘尽,唯有黄莺啭树飞。
此去仙源不是遥,垂杨深处有朱桥。
共君同过朱桥去,索映垂杨听洞箫。
暂别扬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属何人。
一帆归客千条柳,肠断东风扬子津。
仙乐春来按舞腰,清声偏似傍娇饶。
应缘莺舌多情赖,长向双成说翠条。
凤笙临槛不能吹,舞袖当筵亦自疑。
唯有美人多意绪,解依芳态画双眉。
卷752_50《贬官泰州出城作》徐铉
浮名浮利信悠悠,四海干戈痛主忧。三谏不从为逐客,
一身无累似虚舟。满朝权贵皆曾忤,绕郭林泉已遍游。
惟有恋恩终不改,半程犹自望城楼。
卷752_51《过江》徐铉
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
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此心非橘柚,不为两乡移。
卷752_52《经东都太子桥》徐铉
纶闱放逐知何道,桂苑风流且暂归。
莫问升迁桥上客,身谋疏拙旧心违。

徐铉的诗相关文章

  • 禀父母·筹划归还借款》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彭山屺进京,道上为雨泥所苦,又值黄河水涨,渡河时大费力,行旅衣服皆湿。惟男所寄书,渠收贮箱内,全无潮损,真可感也!到京又以腊肉莲茶送男,渠于初九日到...
  • 明季书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何励庵先生言,相传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寻之,则一老翁坐墟墓间,旁有狐十馀,各捧书蹲坐。老翁见而起迎,诸狐皆捧书人立。书生念既解读书,必不为祸。因与...
  • 侍姬烂舌》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余一侍姬,平生不尝出詈语。自云亲见其祖母善詈,后了无疾疾,忽舌烂至喉,饮食言语皆不能,宛转数日而死。 
  • 狱囚囚官》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各郡县狱中重囚,例皆镣其足而桎其手,钳其口而锁其颈。晚近狱规不肃,每一囚入狱,狱卒皆有例定规费。仅于州县典史巡狱时,为上刑具,官去即便弛之,习以为常,官亦知之而不深究也。广东有...
  • 论礼乐》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太宗初即位,谓侍臣曰:“准《礼》,名,终将讳之。前古帝王,亦不生讳其名,故周文王名昌,《周诗》云:‘克昌厥后。’春秋时鲁庄公名同,十六年《经》书:‘齐侯、宋公同...
  • 张鸿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张鸿渐,水平人。年十八为郡名士。时卢龙令赵某贪暴,人民共苦之。有范生被杖毙,同学忿其冤,将鸣部院,求张为刀笔之词,约其共事。张许之。妻方氏美而贤,闻其谋,谏曰:“大凡秀才作...
  • 凤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刘赤水,平乐人,少颖秀,十五入郡庠。父母早亡,遂以游荡自废。家不中资,而性好修饰,衾榻皆精美。一夕被人招饮,忘灭烛而去。酒数行始忆之,急返。闻室中小语,伏窥之,见少年拥丽者眠榻上。...
  • 第二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冠义》原文翻译 - - 《礼记》后25章 - -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
  • 第三十八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原文翻译 - - 《西游记》前50回 - - 逢君只说受生因,便作如来会上人。一念静观尘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欲知今日真明主,须问当年嫡母身。别有世间曾未见,一行一步一花新。却说那乌鸡国王太子,自别大圣,不多时回至城中...
  • 刘歆不孝》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刘歆事父,虽不载不孝之迹,然其议论每与向异同。故向拳拳于国家,欲抑王氏以崇刘氏;而歆乃力赞王莽,倡其凶逆,至为之国师公,又改名秀以应...
  • 翁合、王庚、黄铸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翁合 贺新郎(寿蔡参政) 世事今如许。祗先生、寿身寿国,尚堪撑拄。一脉宽仁忠厚意,留到如今可数。问谁是、擎天一柱。名节难全官职易,这娥眉、肯效争妍妒。几而作,色斯举。 沧州万...
  •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为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累迁常州路推官,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
  • 天祚皇帝耶律延禧一》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果。道宗之孙,父顺宗大孝顺圣皇帝,母贞顺皇后萧氏。大康元年生。六岁封梁王,加守太尉,兼中书令。後三年,进封燕国王。大安七年,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
  • 崔休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崔逞的玄孙。祖崔灵和,在刘义隆政权任员外散骑侍郎。父崔宗伯,魏世宗初年,被朝廷追赠为清河太守。崔休少小孤贫,矫然自立。被荐举为秀才,进入京师,与中书...
  • 袁宪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袁宪字德章,是尚书左仆射袁枢的弟弟。他年幼时聪慧敏捷,勤奋好学,气度不凡。梁武帝修建学校,辟设五馆,其中一馆位于袁宪住宅西面,袁宪常常招引诸生,同他们谈论,每每有新意,都出人意料...
  • 外戚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自古以来,承受天命创立帝业的君王,以及继承先帝正统、遵守成法的君王,不仅仅是由于内在品德的高尚丰满,而且也得益于母党妻党等外戚的辅助。 夏禹的兴起是因为娶了涂山氏的女...
  • 白居易的诗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四十三 卷443_1 《初罢中书舍人》白居易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 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更拟...
  • 苎麻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苎麻 释名 气味 (根、叶)甘、寒、无毒。 主治 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