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菜根谭 > 翻译 > 应酬译文

菜根谭

《菜根谭》翻译应酬译文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菜根谭》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章节目录: 《原文》 《翻译

应酬译文

书籍:菜根谭章节:翻译更新时间:2018-07-20
个人操守志向要有主见,没有主见,遇事就成了墙头草,似此怎能成得了顶天立地的社会脊柱!具体办事要会圆通机变,没有圆通机变,做事就会障碍重重,似此怎能做扭转乾坤的大事!

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接触社会,对于他人不可轻易表露喜怒情绪,喜怒情绪一旦泄露,内心世界就会被人看透;对于事物不可过分喜爱或憎恨,过分喜爱或憎恨,则精、气、神就会为物所控制。

自恃才高而玩世不恭,就须防备有人暗地中伤;假装厚道来欺骗他人,则要考虑肝胆之镜会让你原形毕露。

内心世界澄净清澈,如映照在明亮镜子或平静水面上,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令人厌恶的事情;意志神态平和安静,如沐浴着灿烂阳光和煦春风,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令人憎恶的人物。当是非正邪混杂一起时,不可丧失原则地迁就他人,一点点迁就就会失去扶正祛邪的机会;当利害得失纠葛在一起时,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不可分得太清楚,分得太清楚就容易贪图一己之私。

苍蝇叮附在骏马尾巴上,虽然跑得很快捷,但终归是跟在骏马的屁股后面;茑萝依附松树而攀援,虽然爬得很高,但终归是仰仗它物而攀附。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宁可在风霜雨雪中自我扶持,也不要变成供别人赏玩的鱼儿鸟儿。

心中对于美好与丑陋的界限过于分明,就会与外界格格不入;心中对于贤智与愚拙的界限过于分明,他人就不会亲近你。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必须是内心精明而外表浑厚,对美好与丑陋的事平衡接纳,对贤智与愚拙的人共享益处,这才是应有的道德气量。

自认为看透万事万物的人,常常因为自觉精明而自陷愚昧,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用恬淡培养智慧;做事决断雷厉风行的人,常常是欲速则不达,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举轻若重,谨慎行事。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接济帮助别人,应着眼于实际行动,而不应追求声名,追求声名易使品德受损;有所作为的官员忧国忧民,应当是真心实意,而不应空喊口号,空喊口号就会招致非议诽谤。

遇到重大事情才郑重其事的人,在小事上必然会疏忽放松;在大庭广众之下才注意检点的人,回到自己的居室就会放纵行乐。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坚守一个信念,这样小事也会当做大事对待,处私宅中也如在大街上,始终表里如一。

使他人当面赞誉,不如使他们不在背地下诋毁诽谤;使他人感到结交之初的快乐,不如使他们没有长久相处的厌烦。

善于启迪人们心灵的人,应当根据对方已有所悟的循循善诱开导他们,不要强行灌输他们所不懂的;善于改变风俗教化的人,应当根据对方容易接受的逐渐推行,不要给予矫正他们难以改变难以接受的东西。

用彩笔在空中描画,彩笔不会在空中留下色彩,天空也不会受到污染;用锋利的刀切割流水,刀刃不会受到损坏,流水也不会留下痕迹。领悟此种意境,并把它用到修身处世中,则你的感触与应验相互适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自己的情感欲望不可以放纵,应当用反逆之法来抑制它,其方法只在于一个“忍”字;他人的情感欲望不可以拂逆,应当用顺从之法来疏导它,其方法只在于一个“恕”字。现在的人全都将“恕”字用在自己身上,而将“忍”字用于约束他人,这实在是不可以的!

喜欢查清是非并不明智,能够查清而又不去查清才算明智;一定要取胜并非勇敢,能够取胜而又不去取胜才可称为勇敢。

随时随地可以出手匡救时弊,其功德就像和缓清风消解酷暑一样;混杂世俗之中而又能够超脱世俗,其节操就像淡淡月光映照轻轻薄云一样。

想要入世而有一番作为的人,必须先领略到世俗之外的风光,否则就难以获得摆脱世俗垢浊的尘世因缘;想要出世而求洁身自好的人,必须先体味谙熟世俗之百味,否则就难以在空寂之中把持自己苦中寻趣。

与他人交往,与其最后轻易地疏远分手,不如起初慎重一些,不轻易让他人亲近;承担某项工作,与其最后凭借机巧收拾残局,不如起初大智若愚,做好点点滴滴。

惨烈沉痛的灾祸大多是由于有人玩忽职守;盛极圆满的功绩时常败落在细小轻微小事。所以有句话这样说:“每个人都说好,还要防备有一个人懊恼闹事;每件事都有功,还要防备有一件事不能善始善终。”

功名富贵,直接从它的灭失处观看结局,贪图依恋之心就会减轻;横祸困穷,直接从它的缘起处追究原因,就不会再怨天尤人。

人世间大小事情既要勇于承担,又要善于摆脱。不承担,就没有经历世事的功德事业;不摆脱,就没有超脱世俗的胸襟期待。

对待他人留有余地,不穷尽恩惠礼遇,就可以维系难以满足的人心;处理事务留有余地,不用尽才能智慧,就可以防备不可预测的突变。

了却了心念自然就诸事了结,犹如连根拔起的草再也不能生长;逃避世俗却不肯舍弃名利,就像腥膻仍存而蚊虫随之聚集。

戍边仇敌射来的弩箭容易躲避,有恩邻里的戈矛难以防备;苦难时遇到沟坎容易跳过,快乐时却常因失去警惕而误入陷阱。

膻臭污秽就会引来苍蝇蚊子的聚集,芳香甘馨则会招引蜜蜂蝴蝶的侵扰。所以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不做丑事,也不树立好名声。只要让自己的元气始终充沛,不露锋芒,就可以修身养性,处世如处安乐窝了。

从静止中观看物体的运动,向闲暇处观看人们的忙碌,这才有超脱尘俗的趣味;遇到忙碌时会忙中偷闲,处在热闹中能闹中取静,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最大功夫。

与其让千百人获得欢乐,不如消解一个人的怨恨;与其希望做成千百件好事获得荣耀,不如小心谨慎莫因做错一件事而出丑。

与孤傲刚直的人结交很难,一旦结交,则地久天长难以分离;与开朗活泼的人结交很容易,但亲近容易,分手也容易。因此,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宁可用刚直方正让人惧怕三分,也不用点头哈腰搏取他人欢心。

意气与天下人想期许,犹如春风吹遍大地,激发万物生长,不应有半点的阻碍隔阂;肝胆与天下人相映照,好似秋天明亮的月光照彻万物,不应有丝毫的模糊暧昧。

做官之路虽然显赫光彩,经常想一想山林退隐的风景趣味,那么,贪图权势的念头就会减轻;凡俗世界虽然纷繁华丽,经常想一想黄泉之下的凄惨景象,那么,追求利于的心思就会淡薄。大雁未到就已张弓搭箭,兔子已跑才去呼唤猎犬,这都不是合乎时机之作为;大风已平息时不要再鼓起波浪,渡船已到岸边就应离船上岸,这才是识时务之俊杰。

在争名夺利的热闹场合说几句泼冷水的话,可扫除许多狂妄拼杀之心;对贫寒失势之人表达一点赤热心肠,就会焕发他们的生命活力。顺势而为,随缘是福,这便是把握生命机缘之道,就如同飞舞的蝴蝶与飘落的花朵和谐共处;事事顺其自然,也就不会自寻烦恼,就如同天上满月与水盆中映照的满月一样圆。

淡泊之操守,还须在浓烈艳丽的名利场合中练就;镇静之操守,还须在纷繁杂乱处事情境中检验。不然,操守秉持尚未坚定,应对运用尚未圆通,恐怕一旦面临机遇登上坛场,原本品行超凡的禅师又变成一个凡夫俗子了。

清廉是用来警戒勿生贪婪之心。我如果真的不贪婪,又何必标榜一个清廉名声,去引来贪婪人士的冷眼斜视。谦让是用来警戒勿生争抢之念。我如果真的不争抢,又何必树立一个谦让的标靶,去招致强横凶暴人士的攻击。

无事时也要像有事时那样谨慎防范,以免遭意料之外的变故;有事时也要像无事时那样镇静自若,以消解困局之中的危机。

为人处世总想着让别人感恩戴德,这实际是在为自己集聚怨恨;处理事情总想着为他人消除祸害,这才是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之地的做法。

修持身心坚持原则,犹如泰山九鼎稳固不动摇,过失罪责就会减少;应付人事顺势而为,犹如流水落花悠闲地流逝,生活趣味就会增多。

君子威严如碑石,如果因此对君子敬而远之,就很难不把明珠当作怪物,只想拔剑清除它;小人狡猾如油脂,如果因此喜欢与小人交往,就很难不将毒螫当作甘饴,只想食之以纵欲。

遇到事情只要一直沉着镇静从容应对,即使事情繁杂如同乱丝,总会理出头绪来;对待他人没有半点矫饰虚伪欺骗隐瞒,即使其人狡猾犹如山鬼,也会将心比心,坦诚相见。

君子虽囊中羞涩,身无分文,也还有一副温暖如春风的热心肠,还会体恤关照鳏寡孤独;君子气骨清朗犹如秋水,纵然家中空空,徒有四壁,也会傲视王公贵族。

讨取了人情事理的便宜,必然在追求天道上有所亏损;贪图了人间百的滋润,必然完善天性上受到损害。涉足世事的人应当慎重选择,千万不要因贪心捕捉黄雀而坠人深井,也不要用宝贵的隋珠作弹子击打飞鸟!花费千两黄金结交贤士豪杰,怎么比得上倒出半瓢小米救济那些饥饿的人有意义;构筑豪宅广厦招引宾朋来客,怎么比得上修葺小小的茅屋庇护那些孤寒的人有意义。

劝解争斗的人,先助其威,他的愤怒情绪会自然平息;惩罚贪婪的人,先满足其贪欲,他的利欲之心反而淡漠。这就是所谓的因势利导之法,也是匡救时局应付突变的一种权宜之法。

布施恩惠不如报答恩德更为厚道,洗雪忿恨不如忍受耻辱更为高明,沽名钓誉不如逃避声名更为闲适,矫揉造作不如坦诚直白更为真实。

挽救近乎失败的事情,犹如驾驭面临悬崖的马,不要慌乱,不要轻易扬鞭策马,以免摔落悬崖;希图唾手可得的成功,犹如牵挽上了滩头的船,不要松劲,不要稍停一棹,以免前功尽弃。

仕途发达值得弹冠相庆,但不要攀附达官显贵;知己相交也要按剑提防,不要跟从世俗之路明珠暗投。

杨修遭曹操杀害,因为他在曹操面前显摆自己的聪明;韦诞的坟墓被钟繇盗伐,因为他在坟墓里秘藏了自己的爱物。所以,贤哲人士大多隐匿才华以韬光养晦,至德人士常常将美好的东西逊让给别人以共享。

年少轻狂的人,不用担心他们做事不急迫,而要担心他们太过急迫以致鲁莽行事,所以应当抑制他们的浮躁心情;老成持重的人,不用担心他们做事不稳重,而要担心他们过于稳重以致畏缩不前,所以应当振奋他们的惰怠习气。

名望超过高官,怎么还像寒微卑贱之人忙于歌颂功德;朋友来自四方,如何能像骨肉至亲那样贴合心意。

舌头还在而牙齿已脱落,可见刚强终究胜不过柔弱;户门朽烂却没听说门轴蛀坏,可见偏执岂能比得上圆融。

应酬译文相关文章

  • 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慧而命最苦》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侯沅甫季洪老弟阁下:十五日接叔父患病之信,十六日专王法六送鹿茸回家限年内赶到。十七早接澄弟两信,沅弟一信,叔父病势已愈,大幸大幸!  温弟之事,日内计已说破,不知叔父与温弟妇...
  •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修身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申刻,代一自县归,接弟手书,具审一切。十三日未刻文辅卿来家,病势甚重,自醴陵带一医生偕行,似是瘟疫之证,两耳已聋,昏迷不醒,问作诸语,皆惦记营中。余将弟已赴营...
  • 姚安公论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福州学使署,本前明税珰署也,奄人暴横,多潜杀不辜,至今犹往往见变怪。余督闽学时,奴辈每夜惊。甲寅夏,先姚安公至署,闻某室有鬼,辄移榻其中,竟夕晏然,昀尝乘间微谏,请勿以千金之躯与鬼角...
  • 柩中巨禽》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张读宣室志曰:俗传人死数日,当有禽自柩中出,曰煞。太和中有郑生者,网得一巨鸟,色苍,高五尺余,忽无所见,访里中民讯之,有对者曰:里中有人死且数日,卜者言今日煞当去。其家伺而视之,有巨鸟...
  • 光武兴,为东汉①。四百年,终于献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光武兴,为东汉①。四百年,终于献②。  [注释]  ①光武;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刘邦的第九世孙。东汉:光武中兴之后史称东汉,亦称后汉。这以前(包括“新”)史称西汉,亦...
  • 第五十三回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却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二大夫,俱穿了夏姬所赠亵衣,在朝堂上戏谑,大夫泄冶闻之,乃整襟端笏,复身趋入朝门。孔,仪二人,素惮泄冶正直,今日不宣自至,必有规谏,遂先辞灵公而出。灵公抽身欲...
  • 学问的条件》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季氏 -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教育与天才的关系,孔子说有些人生而知之,这是天才,上等人。的确有些人生而知之,这一点在中外...
  • 民主乎?专制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从这一点研究孔子思想,以现代观念来说,孔子非常主张民主。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庸》是他的孙子子思著的,《大学》是曾子著的。孔子的学问传给曾子,曾子著《大学》,我已经说过。现...
  • 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老太太见这些家伙什物都是自己的,不觉欢喜,痰迷心窍,昏绝于地。家人、媳妇和丫鬟、娘子都慌了,快请老爷进来。范举人三步作一步走来看时,连叫母亲不应,忙将老太太抬放床上,请了...
  • 疲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胶州王侍御出使琉球。舟行海中,忽自云际堕一巨龙,激水高数丈。龙半浮半沉,仰其首,以舟承颔;睛半含,嗒然若丧。阖舟大恐,停桡不敢少动。舟人曰:“此天上行雨之疲龙也。”王...
  • 第五章》原文翻译 - - 《大学》目录 - -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 冯时行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冯时行 青玉案(和贺方回青玉案寄果山诸公) 年时江上垂杨路。信拄杖、穿云去。碧涧步虚声里度。疏林小寺,远山孤渚,独倚阑干处。 别来无几春还暮。空记当时锦囊句。南北东西知几...
  • 蓝继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蓝继宗,字承祖,广州南海人。是刘钅长宫中的宦官,归宋时十二岁,升为中黄门。跟从皇上征伐太原,在各营阵中传达诏命,多合皇上的心意。   秦州边境有大、小洛门寨,自唐末陷入西羌,...
  • 元行钦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元行钦,本业是幽州刘守光的爱将。刘守光夺取父亲职位时,命令元行钦攻打大恩山,又命令他杀掉各位兄弟。天..九年(912),周德威围攻幽州,刘守光很困窘,命令元行钦到山北招募士兵,应付...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隐逸》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古之隐者,大抵有三概: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故自放草野,而名往从之,虽万乘之贵,犹寻轨而委聘也;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于俗,虽有所应,其于爵禄也,泛然受,悠然辞,使人君常有所慕...
  • 列传第三十七 王韩苏薛王柳冯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客于魏。孤且窭,事母谨甚。淹究经术,性謇特,高自标树。举明经,诣京师,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远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义方哀之,解所乘马以遗...
  • 邓琬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邓 琬字元琬,豫章郡南昌县人。他的高祖邓 混,曾祖邓 玄,都当过晋朝尚书吏部郎。他的祖父邓 潜之,官至镇南将军长史。父胤之,世祖征虏长史、吏部郎、彭城王刘义康大将军长史、豫章...
  •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 伍员的父亲名伍奢。 伍员的哥哥名伍尚。 他的先祖名伍举,侍奉楚庄王以直谏著称,权势显赫,因此,他的后代在楚国很有名气。 楚平王立的太子名建。 楚平王委...
  • 大惑论》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大惑论第八十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
  • 寒山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零六 卷806_1 《诗三百三首》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