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梁书 > 50章 > 元帝本纪

梁书

《梁书》50章元帝本纪

《梁书》包含本纪六卷、列传五十卷,无表、无志。它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其中有二十六卷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这些卷是出于姚察之手,这几乎占了《梁书》的半数。姚思廉撰《梁书》,除了继承他父亲的遗稿以外,还参考、吸取了梁、陈、隋历朝史家编撰梁史的成果。 该书特点之一为引用文以外的部份不以当时流行的骈体文,而以散文书写。

《梁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元帝本纪

书籍:梁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是梁高祖的第七个儿子。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八月初六生,天监十三年(514)封为湘东郡王,受封邑二千户。最初担任宁远将军、会稽郡太守,后入宫担任侍中、宣威将军和丹陽尹。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出任持节使、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的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加封号为平西将军。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加封号为安西将军。大同三年(537)加封号为镇西将军。五年(539)入宫担任安右将军、护军将军,负责石头戍地的军事。六年(540)出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梁武帝太清元年(547),调任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三年(549)三月,魏大将侯景的侵略军攻陷梁京城。四月,太子的舍人萧韶到江陵宣布密诏,任命世祖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其他的职务照旧。这一月,世祖在湘州用兵,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拒不派遣军队应征。六月二十二日,世祖派遣其长子萧方等率领军队讨伐萧誉,在交战中战败身亡。七月,又派遣镇兵将军鲍泉代为领兵讨伐萧誉。九月初三,雍州刺史岳陽王萧鮞举兵反梁,进犯江陵,世祖据城拒守。九月十三日,鮞的部将杜萴与其兄弟及杨混各自率领自己的军队来投降世祖。十四日,萧鮞逃出江陵。鲍泉攻打江陵而不能攻下,又派遣左卫将军王僧辩代替鲍泉担任军事将领。
大宝元年(550),世宗仍然称为太清四年。正月初一,左卫将军王僧辩得到三十只还带着枝叶的桔子,献给世祖。
二月十四日,衡陽内史周弘直上表说在郡的交界地发现了凤凰。
夏五月二十三日,王僧辩攻下了湘州,将河东王萧誉斩首,湘州被平定。
六月,江夏王大款、山陽王大成、宜都王大封从信安趁防守的空隙来投奔世祖。
九月十四日,任命前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为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任命中抚军将军的长子萧方诸为郢州刺史,任命左卫将军徐文盛、右卫将军陰子春、太子右卫率肖慧正、辒州刺史席文献等南下武昌抵抗任约。任命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南平王萧恪为荆州刺史,镇守武陵。
十一月十八日,南平王萧恪、侍中临川王大款、桂陽王大成、散骑常侍江安侯圆正、侍中左卫将军张绾、司徒左长史坛等府、州、国一千人上书,请求萧绎任相国。
十二月十七日,任命定州刺史萧勃为镇南将军、广州刺史。派遣护军将军尹悦、巴州刺史王繤、定州刺史杜幼安率领军队南下武昌,援助徐文盛。
大宝二年(551),世祖仍然称为太清五年。二月二十五日,魏国派遣使者来行聘礼。
三月,侯景率领自己全部的军队西上,与任约的军队会合。
四月初三,侯景派遣手下的将领宋子仙、任约袭击郢州,俘虏了郢州刺史萧方诸。初五,徐文盛、陰子春等人逃出武昌回到驻地,王繤、尹悦、杜幼安等人都投降了侯景。初七,领军将军王僧辩率领部众屯驻在巴陵。二十一日,侯景进犯巴陵。
五月十一日,世祖派遣游击将军胡僧。。、信州刺史陆法和率领部队南下援助巴陵。任约战败,侯景随即率部逃跑。任命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胡僧。。为领军将军,陆法和为护军将军。仍旧命令王僧辩率领各部军队追击侯景,军队所到的地方都取得了胜利。
八月初三,王僧辩的军队南下驻扎在湓城。十九日,任命镇南将军、湘州刺史萧方矩为中卫将军。司空兼征南将军、南平王萧恪加称号为征南大将军、湘州刺史,其余职务照旧。
九月初五,任命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尚书令王僧辩为江州刺史,其余职务照旧。盘盘国向世祖贡献经过驯养的大象。
冬十月初一,江陵城的上空出现像车辇盖子一样的紫色云。这个月,太宗驾崩。侍中、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尚书令及长宁县侯王僧辩等人敬献奏表,报道皇室的不幸。
世祖接到凶讯,哭丧三日,百官都身着白色孝服。世祖回答所上奏表说:“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风树之酷,万始不追;霜露之哀,百忧总萃。甫闻伯升之祸,弥切仲谋之悲。若封豕既歼,长蛇即戮,方欲追延陵之逸轨,继子臧之高让,岂资秋亭之坛,安事繁陽之石。侯景,项籍也;萧栋,殷辛也。赤泉未赏,刘邦尚曰汉王;白旗弗悬,周发犹称太子。飞龙之位,孰谓可跻;附凤之徒,既闻来议。群公卿士,其谕孤之志,无忽!”司空南平王肖恪率领宗室子弟五十多人,领军将军胡僧。。率领属下官员二百多人,江州别驾张佚率领当地官吏和百姓三百多人,一齐献上书信说服世祖即皇帝位,世祖坚持不接受。十一月初五,王僧辩又献上奏表,世祖回道:“孤闻天生蒸民而树之以君,所以对扬天休,司牧黔首。摄提、合雒以前,栗陆、骊连之外,书契不传,无得称也。自阪泉彰其武功,丹陵表其文德,有人民焉,有社稷焉,或歌谣所归,或惟天所相。孤遭家多难,大耻未雪,国贼则蚩尤弗翦,同姓则有扈不宾,卧而思之,坐以待旦,何以应宝历,何以嗣龙图。庶一戎既定,罪人斯得,祀夏配天,方申来议也。”这个时候大量的叛乱军队还存在,世祖还没有考虑即位之事,而各方面的人员都上表劝世祖即位,前后陆续不断,于是便下了一道命令说:“《大壮》承乾,《明夷》垂翼,王旋度亟移,玉律屡徙,四岳频遣劝进,九棘比者表闻。谯、沛未复,茔陵永远,于居于处,寤寐疚怀,何心何颜,抚兹归远。自今表奏,所由并断,若有启疏,可写此令施行。”这一天,叛军的司空、东南道大行台刘神茂率领刘归义、留异投奔正义,送上奏表请求归降。
大宝三年(552)世祖仍旧称太清六年。正月初五,世祖下命令说:“军国多虞,戎旃未静,青领虽炽,黔首宜安。时惟星鸟,表年祥于东秩;春纪宿龙,歌岁取于南。。。况三农务业,尚看夭桃敷水;四人有令,犹及落杏飞花。化俗移风,常在所急;劝耕且战,弥须自许。岂直燕垂寒谷,积黍自温,宁可堕此玄苗,坐餐红粒,不植燕颔,空候蝉鸣。可悉深耕概种,实堵彳复业,无弃民力,并分地利。班勒州郡,咸使遵承。”任命智武将军、南平内史王褒为吏部尚书。
二月,王僧辩率领的众多军队从寻陽出发。世祖迅速发布檄文向各地宣告说:“今遣使持节、大都督、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尚书令、长宁县开国侯王僧辩率众十万,直扫金陵。鸣鼓聒天,扌从金震地。朱旗夕建,如赤城之霞起;戈船夜动,若苍海之奔流。计其同恶,不盈一旅。君子在野,小人比周。何校灭耳,匪朝伊夕。舂长狄之喉,击致支之颈。今司寇明罚,质钅夫所诛,止侯景而已。黎元何辜,一无所问。诸君或世树忠贞,身荷宠爵,羽仪鼎族,书勋王府,俯眉猾竖,无由自效,岂不下惭泉壤,上愧皇天!失忠与义,难以自立。想诚南风,乃眷西顾,因变立动,转祸为福。有能缚侯景及送首者,封万户开国公,绢布五万匹。有能率功义众,以应官军,保全城邑,不为贼用,上赏方伯,下赏剖符,迸裂山河,以纡青紫。昔由余入秦,礼同卿佐;日石单降汉,且王耳金貂。必有其才,何血阝无位。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信赏之科,有如皎日;黜陟之制,事均白水。檄布远近,咸使知闻。”
三月,王僧辩等人率领的军队平定侯景之乱,将他的首级传送到江陵。二十日,将叛军已被平定的消息上报明堂、太社。二十一日,王僧辩等人又送上奏表说:“众军以今月戊子总集建康。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突骑短兵,犀函铁螲,结队千群,持戟百万,止纣七步,围项三重,轰然大溃,群凶四灭。京师少长,俱称万岁。长安酒食,于此价高。九县云开,六合清朗,矧伊黔首,谁不载跃!伏惟陛下咀痛茹哀,婴愤忍酷。自紫庭降阙,胡尘四起,鉌垣好。。,冀马云屯,泣血治兵,尝胆誓众。”相国回答说:“省表,复具一二。群公卿士,亿兆夷人,咸以皇天眷命,归运所属,用集宝位于予一人。父叔金吾之官,事均往愿,孟德征西之位,且符前说。今淮海长鲸,虽云授首;襄陽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烛,尔乃议之。”二十三日,宣猛将军朱买臣秘密杀死豫章嗣王萧栋和他的两个弟弟萧桥、萧賬,这是世祖的意向。
四月初八,益州刺史、新除假黄钺、太尉武陵王萧纪在蜀地窃取皇位,改年号为天正元年。世祖派遣兼司空萧泰、祠部尚书乐子云按礼仪拜见祖宗的坟陵,整修恢复宗社的庙宇。二十日,世祖下令说:“军容不入国,国容不入军。虽子产献捷,戎服从事,亚夫弗拜,义止将兵。今凶丑歼灭,逆徒殄溃,九有既截,四海平安。汉官威仪,方陈盛礼,卫多君子,寄是式瞻。便可解严,以时宣勒。”这一月,任命东陽太守张彪为安东将军。
五月初三,司空南平王萧恪以及宗室王侯、大都督王僧辩等人,又一次敬献奏表请求世祖加皇帝的尊号,世祖还是坚持不接受。十三日,任命征南将军、湘州刺史、司空南平嗣王萧恪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其他职务照旧。十七日,任命尚书令、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十八日,将叛军左仆射王伟、尚书吕季略、少卿周石珍、舍人严。。在江陵斩首,暴尸街头。这一天,世祖下令说:“君子赦过,著在周经;圣人解纟罔,闻之汤令。自猃狁孔炽,长蛇荐食,赤县阽危,黔黎涂炭,终宵不寐,志在雪耻。元恶稽诛,本属侯景;王伟是其心膂,周石珍负背恩义,今并享诸鼎镬,肆之市朝。但比屯鍃寇扰,为岁已积,衣冠旧贵,被逼偷生,猛士勋豪,和光苟免,凡诸恶侣,谅非一族。今特阐以王泽,削以刑书,自太清六年五月二十日昧爽以前,咸使惟新。”这一月,魏国派遣太师潘乐、辛术等人侵犯秦郡,王僧辩派遣杜萴率领部众抗击。任命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这一月,魏派遣使者来祝贺平定侯景的叛乱。
八月,萧纪率领巴蜀的大部队将船艘艘相接地顺东水而下,世祖派遣护军陆法和屯驻在巴峡作为抵抗。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和聘魏使徐陵在邺给世祖上奏表说:
“历代的圣贤之人,最终应即位为帝。不应该让显赫的世姓埋没,而让不才之人得逞。陛下已有即位的能力,而且也是上天和神的意思。应该顺应圣人之意,和于君子之德,以训诫天下百姓。
“自从叛乱发生以来,皇位遭轻视,国家受灾难,地方兵戎兴起。百姓对天子的遭难痛心不已。为报国报家,陛下起兵平乱,秉忠孝之义,消灭了叛军的首领,使皇室宗庙因而得以保存。远近的人都来臣服于陛下,文武官员也纷纷归附。功业已经建立,应寻找根据而成帝业。距此月前二十天,兼散骑常侍柳晖等人到邺地来,告知陛下下旨谦逊,说国中尚未平复,暂不称帝。臣认为,不必等到据有了国都再建帝业,只要有权力在手,不怕天人不臣服。
“臣惟独希望陛下顺应民心,拯救国家的命运,不要再三犹豫推辞。昔日苏秦、张仪等人离乡背俗,还能招纳三方的人士为赵国效力,率六国的诸侯惟秦国是尊,更何况臣下等人是奉皇亲朝命。而且四方交好,休戚与共。臣以区区微言,谨奉上奏表让陛下知晓。”
九月初九,司空、镇东将军、扬州刺史南平王萧恪去世。
冬十月初一,前任梁州刺史萧循从魏到达江陵,世祖任命萧循为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十四日,押解湘州刺史王琳到大殿之中,王琳的副将殷晏下到大狱中已死。二十七日,任命世祖之子萧方略为湘州刺史。十六日,王琳部下长史陆纳及其将领潘乌累等举兵反叛,攻陷了湘州。这个月,各地征伐镇抚的王公卿士等人又劝谏世祖马上加尊号称帝,世祖仍然谦让不同意。上了三次表,而后才同意即帝位。
承圣元年(552)冬十一月十二日,世祖在江陵登上皇帝位。下诏书说:“树立一君主,以管理百姓。朕拯救国家的危难,恢复了皇室统治,群公卿士和吏民百姓都认为天命不可以长久地被掩滞,皇位不可久空无人主,因而将国家权力集于我一身。朕虽说是拨乱反正,但不是开创基业,因而可改年号太清六年为承圣元年。对拖欠租债的人,准许贷款;孝顺义气的子孙,都可赐爵,不法的囚徒特别给以宽大;禁锢劳力的作法,一律扫除。”这一天,世祖不登正殿,公卿仅在两旁陪列。十三日,任命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循为骠骑将军、湘州刺史,其余职务照旧。立世祖之子湘东郡王太王萧方矩为皇太子,改名为元良。立皇子萧方智为晋安郡王,萧方略为始安郡王。追尊世祖的生母阮。。容为文宣太后。这一月,陆纳派遣将领潘乌累等在渌口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的防御,丁道贵向零陵逃跑。
十二月十九日,陆纳分出一部分兵力袭击巴陵,湘州刺史萧循打破他的袭击。这一月,营州刺史李洪雅从零陵率领部众从空灵滩出发,准备东下讨伐陆纳,陆纳派遣将领吴藏等袭击打败李洪雅的军队,李洪雅退回到空灵滩驻守。
承圣二年(553)春正月初二,世祖下诏命令王僧辩率领广大军士讨伐陆纳。十五日,任命吏部尚书王褒为尚书右仆射,任命刘毂为吏部尚书。西魏派遣大将尉迟迥袭击益州。
三月初八,世祖下诏说:“吃饭是民众的大事,农业为治理国家之根本,流传了数千年,留给成百位的君主,没有哪个不恭敬地给予百姓以时令,躬身耕种帝王的土地。所以种庄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周颂》里有赞颂稼穑的条章。如果稻麦收成不好,鲁国的史书还要将其记载下来。秦国专门开设农业耕种方面的考试,汉朝开辟屯田以获得利益。一整年没有屯积粮食,灾难就会接踵而至,战争不停息,我就不能休息,广泛垦种土地的命令,郡国内都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担任军中将帅的,官方也很少知道。现在首要的坏事清除了,海内刚刚归于一统,再大力保护百姓的利益,才能拯救破坏的局面。有一户耽误了农时,就心中不安,一个农夫荒弃了农田,盐碱之地就都会无人治理了。国家富足而刑法清明,家庭丰足了,那些从事耕作的劳力,也就跟着免除了穷苦。向外宣示这些想法,表示朕的意见!”初九,李洪雅将空灵城用来投降叛军,叛军将他捉拿而归。当初,丁道贵逃奔零陵投靠李洪雅时,李洪雅派人接收丁道贵投降过来的余部,也一起投降了叛军,李洪雅既然投靠了叛军,叛军就来陷害丁道贵。十四日,叛军将领吴藏等率领军队占据了车轮这一地。二十八日在湘州的西江发现有两条龙。
夏四月初四,王僧辩的军队驻扎于车轮这个地方。
五月初三,众多的军队开始攻打叛军,大破叛军。初四,王僧辨的军队到达长沙。十三日,尉迟迥向巴西之地进逼,潼州刺史杨乾运将据守的城池一起投降,并开城门接纳了尉迟迥的军队入城,二十八日,萧纪率领的军队到达西陵。
六月二十四日,湘州被平定,这一日,尉迟迥又围攻益州。
秋七月十一日,巴人苻癉、徐子初杀掉叛军城主公孙晃,全城的军队投降。萧纪的军队大崩溃,萧纪被兵器杀死。八月五日,王僧辩率领军队胜利返回江陵,下诏命令各部分军队返回原镇守的地方。
八月初八,尉迟迥攻陷益州。世祖下诏说:“我承先帝的意愿,无改都城之地。叛军将在预定的时间内平定。由江州、湘州两地供给军需,用巴峡的船只率精兵百万,先到达建邺,再往京师,然后六军迅速跟进。大军进驻京城后,再拜谒祖陵,修复宗社。主持人详细依照旧典执行,到时宣布于众。”
九月十一日,司徒王僧辩随即镇守原地。十七日,任命护军将军陆法和为郢州刺史。二十六日,任命晋安王萧方智为江州刺史,这一月,魏派遣郭元建在合肥训练水兵,又派遣大将邢杲远、步大汗萨、东方老率领军队会合。
冬十一月初三,王僧辩的军队驻扎在姑孰,随即在那里镇守下来。派遣豫州刺史侯調据守东关的壁垒,征发吴兴太守裴之横率领军队接替他的任务。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褒为尚书左仆射,任命湘东太守张绾为尚书右仆射。
十二月,宿预当地的人东方光将占据的一城全部归随世祖,魏江之西部州郡都起兵响应。
承圣三年(554)春正月初七,加封南豫州刺史侯調、张彪从石梁出发,作为他的声援部队。十四日,陈霸先派遣晋陵太守杜僧明率领部众援助东方光。
三月十八日,任命司徒王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二十一日,魏派遣将领王球率领部众七百人攻打宿预,杜僧明迎面还击,大败王球的军队。二十二日,任命护军将军、郢州刺史陆法和为司徒。
夏四月十八日,任命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霸先为司空。
六月二十七日,魏又派遣步大汗萨率领部众解救泾州。二十八日,在大殿中发现有像龙一样的黑气。
秋七月二十日,任命都官尚书宗懔为吏部尚书。
九月二十日,世祖在龙光殿讲述《老子》一书的要义,尚书左仆射王褒为之执经。
魏派遣他们的柱国万纽于谨率领大批军队进犯梁。
冬十月十三日,魏军到达襄陽,萧鮞率领军队与他们会师。十四日,世祖停止讲述经书,朝廷内外实行戒严,凡兵车出入的通道都用木栅栏围起来,当天,刮大风把木桩都拔了起来。二十三日,征发王僧辩等人率领军队待命。
十一月,任命领军胡僧。。都督城东城北的诸项军事,右仆射张绾为副将,左仆射王褒都督城西城南的诸项军事,直殿省元景亮为副将。王公卿士各自都有守备的任务。初四,世祖巡遍都栅栏,皇太子巡行了城楼,差遣城中居民帮助运送水石等战备物资,各个要害的所在地,都增加了兵力防备。初五,魏军到达栅栏下。十四日,征派广州刺史王琳进入援助部队之列。十五日,刮大风,城内起火。任命胡僧。。为开府仪同三司,隽州刺史裴畿为领军将军。十九日,信州刺史徐世谱、晋安王司马任约的军队驻扎于马头岸。二十七日,胡僧。。、朱买臣等将领率领军队出战,朱买臣在战斗中失败。二十八日,降左仆射王褒之职为护军将军。三十日,魏军大举进攻,世祖走出枇杷门,亲临战场督战。胡僧。。被流矢射中倒地身亡。六军在战争中战败。反叛的军士杀了西门关的守城卫士以接纳魏军,城池被西魏攻陷。世祖被俘获,解到萧鮞的军营中,又被迁回城内。
十二月初四,徐世谱、任约率军退回巴陵镇守。十九日,西魏杀害世祖,世祖驾崩,时年四十七岁。然后西魏又挑选男女百姓数万人,分别沦为奴婢,驱赶到长安去,年龄小的和身体弱的都被杀掉。第二年四月,追尊世祖为孝元皇帝,庙号为世祖。
世祖聪明有悟性而又英俊爽快,有天才而又得到了发挥。五岁那年,高祖问他:“你读的什么书?”世祖答道:“我能背颂《曲礼》。”高祖说:“你试着背一段。”世祖马上背颂了《曲礼》的上篇,左右的人没有不惊叹的。世祖刚出生时,患了眼病,高祖亲自下功夫为他治眼疾,后来只瞎了一只眼睛,高祖对他更加怜爱。长大以后好学习,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成论,才学和思辩能力敏锐迅捷,当时是属于第一流的。高祖曾经问他:“孙策过去在江东的时候,有多大年龄?”世祖问答说:“十七岁。”高祖说:“正是你这个年龄。”贺革担任府咨议,世祖命令贺革讲述《三礼》。世祖生性不喜欢声色,有很好的名声,与裴子野、刘显、肖子云、张缵及当时的秀才有贫贱之交,他所撰写论述的辞赋文章,很多都流传到社会上,在寻陽,测梦的人说:“天下将发生大乱,一定会由湘东郡王出来维持。”世祖背上又生有黑痣,巫婆看了说:“这是大富大贵的征兆,不应该说出来。”当初,贺革向西边去,心情很不高兴。到御史中丞江革那里去告别,向他诉说自己的心情。江革说:“我曾经梦见过高祖到处接见诸侯,到湘东王那里,用手把帽子脱下来授给他。湘东王以后一定会成为国家的宝物,卿还是去吧!”贺革听从了他的话。等到太清年间发生动乱时,就能够战胜叛军收复国土,因此远近的人都很乐意推崇世祖为帝,然后他接受了宝贵的使命。世祖撰写了《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陽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十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各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史臣说:梁朝那时的祸乱,大量的叛军凭借着壁垒,世祖当时地位居长又兼军事首领,有保全楚地的资格,应亲自率领众诸侯王,做好准备来开辟平叛的道路。虚张自己的势力以求得外援,事情不同于勤政于所封王,而在于在军事上的行动,曾非百舍。后来歼灭平定叛军的元凶,使国家得到安宁,在南部掌握中国的形势,光大开启国家使之兴旺,也是世祖强有力的才能和英明的战略,才继续这一好运。但世祖秉性好猜忌怀疑,对下属不分亲疏,领导部下没有方法,像一个人踩到冰上去时也不知道害怕,因此就像一只凤凰没有司晨鸣叫的本事,像烈火没有照见里面的美德。按照世祖的天性聪明睿智尤为博学,如果专心于治国之道,不害怕那些邪佞之说,迁徙国都到金陵,左边有强大的叛军,怎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所以上天没有纠正祸乱,而在动荡中覆亡世祖的生命,真是可悲啊!

元帝本纪相关文章

  • 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 - 诸位老弟足下:  正月十五日接到四弟六弟九弟十二月初五日所发家信,四弟之信三页,语语平实,责我待人不恕,甚为切当。常谓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站闻之言...
  • 高祖兴,汉业建①。至孝平,王莽篡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高祖兴,汉业建①。至孝平,王莽篡②。  [注释]①高祖:即汉高祖刘邦。因起兵响应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与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同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经过楚汉...
  • 滇游日记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二十五日其妇平明始觅炊,迟迟得餐。  雨时作时止。  出门即东上岭。盖其江自北而南,两崖夹壁,惟此西崖有一线可下,东崖有片隙可庐,其南有山横列,江折而西向入峡,有小水自东峡来...
  • 食鲐》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司城子之圉人之子,食[鱼侯]鲐而死,弗哭。司城子问之曰:“父与子有爱乎?”曰:“何为其无爱也?”司城子曰:“然则尔之子死而弗哭,何也?”对曰:“臣闻...
  • 子余知人》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五 - - 越王使其大夫子余造舟,舟成,有贾人求掌工,子余弗用。贾人去之吴,因王孙率以见吴王,且言越大夫之不能用人也。他日,王孙率与之观于江,飓作,江中之舟扰,则收指以示王孙率曰:“某且...
  • 议对》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易》之《节卦》∶“君子以制度数,议德行”。《周书》曰∶“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议贵节制,经典之...
  • 谐讔》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上部 - - 芮良夫之诗云∶“自有肺肠,俾民卒狂。”夫心险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欢谑之言无方。昔华元弃甲,城者发睅目之讴;臧纥丧师,国人造侏儒之歌;并嗤戏形貌,内怨为俳也。又...
  •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原文翻译 - - 《红楼梦》后60回 - - 话说贾琏起身去后,偏值平安节度巡边在外,约一个月方回,贾琏未得确信,只得住在下处等候。及至回来相见,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谁知凤姐心下早已算定,只待贾琏前脚走了,回...
  • 守塉》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余友人有潜居先生者, 慕寝丘之莫争, 简塉土以葺宇, 锐精艺文, 意忽学稼, 屡失有年, 饥色在颜. 或人难曰:“天知礼在廪实, 施博由乎货丰, 高出於有余, 俭生乎...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原文翻译 - - 《金刚经》金刚经全文译文 -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
  • 李益卢纶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50章 - - 李益、卢纶、皆唐大历十才子之杰者。纶于益为内兄,尝秋夜同宿,益赠纶诗曰:“世故中年别,余生此会同。却将愁与病,独对朗陵翁。”纶和曰:“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 浯溪留题》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永州浯溪,唐人留题颇多,其一云:“太仆卿分司东都韦瓘,大中二年过此。余大和中以中书舍人谪宦康州,逮今十六年。去冬罢楚州刺史,今年二月有桂林之命,才经数月,又蒙除替,行次灵州,...
  • 晋之亡与秦隋异》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自尧、舜及今,天下裂而复合者四:周之末为七战国,秦合之;汉之末分为三国,晋合之;晋之乱分为十余国,争战三百年,隋合之;唐之后又分八九国,本朝合之。然秦始皇一传而为胡亥,晋武帝一传而为...
  • 道经·第十一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
  • 襄公·襄公十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00章 - - 【经】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夏,五月甲午,遂灭逼阳。公至自会。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晋师...
  • 李壁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李壁,字季章,眉州丹眣人。他父亲李焘,为典国史。李壁少年时就很颖悟杰出,每天背诵一万多字,文辞精当广博,周必大看见他的文章,惊奇地说“:这是被贬下的仙人啊。”孝宗曾问...
  • 职官三》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御史台(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
  • 孝武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世祖孝武皇帝号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元嘉七年(430)秋八月十六日出生。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十六年(439),都督湘州军事,任征虏将军、湘州刺史,兼管...
  • 张法滕冯度杨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张宗、法雄、滕抚、冯绲、度尚、杨璇) ◆张宗传,张宗字诸君,南陽鲁陽人。王莽时,做本县陽泉乡佐。逢王莽失败,义兵四起,张宗便率领陽泉百姓三四百人起兵略地,西至长安,更始帝用张宗...
  • 蔡泽见逐于赵》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五 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 【提要】“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事极必反。落寞的辩士蔡泽运用众多事例反反复复向显赫一时的范睢讲明了这个道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