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9至16卷 > 张仪事秦惠王

战国策

《战国策》9至16卷张仪事秦惠王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张仪事秦惠王

书籍:战国策章节:9至16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九齐策二(张仪事秦惠王)
【提要】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在社会上闯荡的人要时刻提防突然发生的变幻。连张仪这样显赫的人时刻都有祸患,何况我辈呢?试看张仪是如何对付突发的祸患呢?
【原文】张仪事秦惠王。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恶张仪,曰:“仪事先生不忠。”言未已,齐让又至。
张仪闻之,谓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之王。”王曰:“奈何?”曰:“为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今齐王臣憎张仪,仪之所在,必具兵而伐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即举兵而伐之。齐、梁之兵连于城下,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曰:“善。”乃具革车三十乘,纳之梁。
齐果举兵伐之。梁王大恐。张仪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藉使之齐。齐、楚之事已毕,因谓齐王:“王甚憎张仪,虽然,厚矣王之托仪于秦王也。”齐王曰:“寡人甚憎张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何以托仪也?
对曰:“是乃王之托仪也。仪之出秦,固与秦王约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
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是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与革车三十乘而纳仪于梁。而果伐之,是王内自罢而伐与国,广邻敌以自临,而信仪于秦王也。此臣之所谓托仪也。”王曰:“善。”乃止。
【译文】张仪侍奉秦惠王,惠王死,武王即位。武王的左右近臣乘机毁谤张仪,指责他过去不忠于惠王。祸不单行,齐王这时又派使者前来谴责武王,说他不该重用张仪。
张仪听说这些事后,跑来对武王说:“臣有一条计策,虽然并不高明,还望大王裁决。”武王问他:“有何计策?”张仪说:“为国家社稷利害考虑,其最上策莫如山东诸国发生变乱,大王乘势攻城掠地,扩充疆土。如今齐王对臣恨之入骨,无论臣走到哪里,他都会不顾一切发兵攻打。所以臣愿意捐弃不肖之身前往魏国,从而挑动齐王出兵攻魏。当齐、魏兵马在大梁城下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大王可乘机侵入韩国三川之地,使秦兵东出函谷畅通无阻,麾兵直逼两周地界,索取天子祭器,然后挟天子,按图籍,君临天下,这可是万世不移的帝王基业啊!”武王称善,于是派出30辆兵车,把张仪送到魏都大梁。
齐王果然发兵攻魏。魏王震恐。这时张仪站出来说:“大王不要忧心,臣可令齐国退兵。”于是张仪授计舍人冯喜,把他派往楚国。冯喜借用楚国使者的名义前往齐国。冯喜到齐,处理完齐、楚之间的事务后借机对齐王说:“素来闻说大王恨张仪入骨,可是令臣奇怪的是,大王为何在秦王面前如此抬举张仪呢?”齐王奇怪的问道:“寡人非常憎恨张仪,张仪在哪里,寡人必定攻打哪里,令其无处藏身,先生何故说寡人抬举张仪?”冯喜说:“这正是大王抬举张仪之处。张仪离开秦国之时,曾与武王密谋计议。张仪说:‘为大王计,莫如东方战乱大起,秦国便可乘机扩张土地。齐王对臣十分痛恨,无论臣在何处安身,不管山高水远,不管多高的代价,必然引兵来伐。臣愿以身为饵,到魏为臣,使齐王攻魏。当两国兵连祸结之时,大王可乘势攻韩,取三川,出函谷,直逼两周,收取天子祭器,而后挟天子,按图籍,以图王业。’秦王觉得很是不错,就依计而行,用30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大王果然中了张仪的诡计,为一个张仪而引兵伐魏,此举对内使民众疲弊,对外交恶盟国、广树仇敌于邻邦,使自己陷于不利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张仪更得到秦王的宠信。这就是臣所说的‘抬举张仪。’”齐王醒悟,赶忙停止进攻魏国。
【评析】张仪不仅谋略深厚而且反应敏捷,对待祸患很快想出了应变对策。张仪为国家利益四处穿梭、施展计谋、活动能量特别巨大,因此树敌很多,国内外几成众矢之的。张仪也深知自己是个是非之身、纷争之源,所以他以自己的特点出发,作为诱发祸端的诱饵,然后让自己的国家乘乱取利,当秦王取得利益之后,必然会对张仪改变看法,自己也就可以脱离祸患、走出阴影了。张仪的计谋不能不让我们叹服。

张仪事秦惠王相关文章

  • 战步》原文翻译 - - 《六韬》犬韬 - -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车、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
  • 上屋抽梯》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并战计 - - 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注释①。遇毒,位不当也②。①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
  • 制作》原文翻译 - - 《幼学琼林》卷四 - - 上古结绳记事,苍颉制字代绳。龙马负图,伏羲因画八卦;洛龟呈瑞,大禹因别九畴。历日是神农所为,甲子乃大挠所作。算数作于隶首,律吕造自伶伦。甲胄舟车,系轩辕之创造;权量衡度,亦轩辕之...
  • 十三 覃》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千对百,两对三,地北对天南。佛堂对仙洞,道院对禅庵。山泼黛。水浮蓝,雪岭对云潭。凤飞方翙翙,虎视已眈眈。窗下书生时讽咏,筵前酒客日耽酣。白草满郊,秋日牧征人之马;绿桑盈亩,春时供...
  • 不如归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下面讲到: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归与的“与”字是惊叹词。这一节等于孔子的一段传记。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到晚年的时候,要想回来讲学...
  •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鲍文卿到城北去寻人,觅孩子学戏。走到鼓楼坡上,他才上坡,遇着一个人下坡。鲍文卿看那人时,头戴破毡帽,身穿一件破黑紬直裰,脚下一双烂红鞋,花白胡须,约有六十多岁光景;手里拿着一...
  • 纫针》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虞小思,东昌人。居积为业。妻夏,归宁返,见门外一妪,偕少女哭甚哀。夏诘之。妪挥泪相告。乃知其夫王心斋,亦宦裔也。家中落无衣食业,浼中保贷富室黄氏金作贾。中途遭寇,丧资,幸不死。...
  • 泰伯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
  • 思文》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 錾头》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錾头 数人同舟,有撒屁者,众疑一童子,共錾其头。童子哭曰:“阿弥陀佛,别人打我也罢了,亏那撒屁的乌龟担得这只手起,也来打我!” 路上屁 昔有三人行令。要上山见一古...
  • 韦苏州》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韦苏州集》中,有《逢杨开府》诗云:“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
  • 阳枋、周端臣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阳枋 临江仙(涪州北岩玩易有感) 乐意相关莺对语,春风遍满天涯。生香不断树交花。个中皆实理,何处是浮华。 收敛回来还夜气,一轮明月千家。看梅休用隔窗纱。清光辉皎洁,疏影自横斜...
  • 卷二百十·列传第九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十四年冬,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西。所部频寇躏,乔奏请尽蠲徭赋,厚恤死者家。参将叶宗等将万人至荆家庄,陷贼伏中,大溃,贼遂深入。天城、阳和两月...
  • 本纪第十一·世祖八》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十七年春正月癸卯朔,高丽国王王睶遣其佥议中赞金方庆来贺,兼奉岁贡。丙午,命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赐钞一万二千五百锭。辛亥,磁州、永平县水,给钞贷之。丙辰,立迁转官员法:凡无过者...
  • 宇文忻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宇文忻,字仲乐,本是朔方人,迁居京兆。 祖父莫豆于,是北周的安平公。 父亲宇文贵,是北周的大司马、许国公。 宇文忻年幼时很聪明,儿童与小孩们玩耍时,就作打仗的游戏,前进、停...
  • 卢贲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卢贲字子征,涿郡范陽人。 父亲卢光,北周国的开府、燕郡公。 卢贲略略读了点书,对音律颇有所知。 北周武帝时,卢贲袭爵为燕郡公,食邑一千九百户。 后来历任鲁陽太守、太子...
  • 帝纪第二文帝下》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魏大统元年春正月己酉,进太祖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太祖固让王及录尚书事,魏帝许之, 乃改封安定郡公。东魏遣其将司马子如寇潼关,太祖军霸上, 子如乃回...
  • 朱乐何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朱晖、朱穆、乐恢、何敞) ◆朱晖传,朱晖字文季,南陽宛人。家中世代衣冠。晖早年死去父亲,有气决。十三岁时,王莽失败,天下大乱,朱晖与外婆家人从田间奔入宛城。路遇一群贼人,持白刃...
  • 五味》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五味第五十六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
  • 李贺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九十二 卷392_1 《追和何、谢铜雀妓》李贺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 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 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 卷392_2 《送秦光禄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