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资治通鉴 > 50章 >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50章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

书籍:资治通鉴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对傲慢无礼还以颜色
【原文】
公薨之月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②,晋峰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③。士文伯让之,曰④:“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⑤,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阚闳(6),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茸墙(7),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8)?寡君使訇请命(9)。”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10),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11)。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12),亦不敢暴露(13)。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14),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蠢,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15),无观台谢(16),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17);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18),污人以时幂馆宫室(19);诸侯宾至,甸设庭燎(20),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21),隶人、牧、圉,各瞻其事(22);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23),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淄患(24);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缇之宫数里(25),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26)。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匆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27)?”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28)。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29),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30)。乃筑诸侯之馆。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31)?《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32)。’其知之矣。”
【注释】
①公:指鲁襄公。薨(hcog):诸侯死去叫薨。②相:辅佐。郑伯:指郑简公。③坏:拆毁。馆垣:宾馆的围墙。、④士文伯:晋国大夫士訇。让:责备。⑤属:臣属,属官。在:问候。(6)阚闳(hanh6ng)。指馆舍的大门。(7)完:同“院”,指墙垣。茸:用草盖墙。(8)共命:供给宾客所求。(9)请命:请问理由。(10)诛求:责求,勒索贡物。无时:没有定时。(11)会:朝会。时事:随时朝贡的事。(12)输币:送上财物。(13)暴露:露天存放。(14)荐陈:呈献并当庭陈列。(15)卑庳(bi):低校(16)观:门阙。台:土筑高坛。(17)公寝:国君住的宫室。(18)司空:负责建筑的官员。平易:平整。(19)圬人:泥水工匠。幂(mi):涂墙,粉刷。(20)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21)巾车;管理车辆的官。脂:指加油。辖。车轴头的挡铁。(22)隶人;清洁工。瞻:看管。(23)不留宾:不让来客滞留。(24)淄:同“灾”。(25)缇(dT)之宫:晋侯的别宫,一在今山西沁县西南。(26)天厉:天灾。不戒:无法防备。(27)惮(dan):怕。(28)赵文子:晋国大夫赵武。信;确实,可信。(29)垣。这里指房舍。赢:接待。(30)加礼:礼节特别隆重。宴:宴会。好:指宴会上送给宾客的礼物。(31)释辞:放弃辞令。(32)这四句诗出自《诗·大雅·板》。辑:和顺。协:融洽。绎:同“怿’,喜悦。莫:安定。
【译文】
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进献的丁式,是不敢进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在晋侯的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国的忧伤埃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报告了。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认自己不明事理。
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和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的这个道理吧。”
【读解】
仅仅因为国君没有接见,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还礼遇有加,满意且满载而归。初看起来还有点过分,有点儿太“那个”了,犯得著如此大动肝火,做出如此大胆的事儿来吗?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件表面上看来有点儿荒唐的事情的背景。晋国是个大国,强国,诸侯盟主,一方霸主。国君不出来接见客人,是在摆谱儿,那架子,耍弄人,那藏而不露的意思是要让人下跪,乞求,被愚弄。郑国是个小国,夹在大国当中受气,此行是进去献贡物,是去“朝圣”,表示对盟主的恭敬和孝顺。
明白了这个背景,我们就不得不对子产的所作所为令眼相看,肃然起敬,佩服他的勇气和骨气。他的举动真有点儿犯上作乱的味道:你想捉弄我、拿架子摆谱儿?哼,没门儿!我就不吃这一套,我比你更厉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是,就大胆地、公开的、理直气壮把围墙给拆了,还批得敌手理屈辞穷,态度陡然一转。
这是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多寡,财富不分贫富,大伙儿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这应当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咱们现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也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个原则也可以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人不分男女老幼,黑白胖瘦,身份地位,权力大小,名气高低,大伙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相待以诚,相待以礼,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上帝没有赋予谁有特权可产藐视他人、愚弄他人、傲慢无礼、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视他人为草芥。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上天赋予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并没有对某某人另眼相看。四海之内,普天之下,大伙都同样头顶一片废天,同样脚踏一方土地,生来是人,死了变鬼,没有谁更优越。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相关文章

  • 致九弟·不必再行辞谢》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 - - 沅弟左右:  辞谢一事,本可浑浑言之,但未收回成命,已请筱泉子密代弟与余各拟一折矣,昨接弟咨,已换署新街,则不必再行辞谢。吾辈所最宜畏人敬慎者,第一则以方寸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
  • 文昌祠神》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李又聃先生言,昔有寒士下第者,焚其遗卷,牒诉于文昌祠。夜梦神语曰:尔读书半生,尚不知穷达有命耶?尝侍先姚安公,偶述是事。先姚安公怫然曰:又聃应举之士,传此语则可,汝辈手掌文衡者,传此...
  • 粤西游日记七》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十三日 早促饭,即出靖藩城北门,过独秀西庵,叩绀谷,已入内官礼忏矣。登峰之约,复欲移之他日。余召与其徒灵室期,姑先阳朔,而后来此。乃出就日门,过木龙南洞,由其下渡江。还望木龙洞下...
  • 死僧》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某道士云游日暮,没止野寺。见僧房扃闭,遂藉蒲团,趺坐廊下。夜既静,闻启阖声,旋见一僧来,浑身血污,目中若不见道士,道士亦若不见之。僧直入殿登佛座,抱佛头而笑,久之乃去。及明视室,门扃...
  • 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
  • 吃榧伤心》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贪吝部 - - 吃榧伤心 有担榧子在街卖者,一人连吃不止。卖者曰:“你买不买,如何只吃?”答曰:“此物最能养脾。”卖者曰:“你虽养脾,我却伤心。” 卖肉忌赊 ...
  • 绿竹青青》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毛公解《卫诗•淇奥》,分绿竹为二物,曰:“绿,王刍也。竹,萹竹也。”《韩诗》:竹字作,音徒沃反,亦以为萹筑。郭璞云:“王刍,今呼白脚莎,即泬蓐豆也。萹竹似小藜,赤...
  • 建武中元》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成都有汉《蜀郡太守何君造尊楗阁碑》,其末云:“建武中元二年六月。”按范史本纪,建武止三十一年,次年改为中元,直书为中元元年。观此所刻,乃是虽别为中元,犹冠以建武,如文...
  • 张九龄作牛公碑》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张九龄为相,明皇欲以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执不可。曰:“仙客,河湟一使典耳,擢自胥史,目不知书,陛下必用仙客,臣实耻之。”帝不悦,因是遂罢相。观九龄集中,有《赠泾州刺史牛...
  • 何大圭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何大圭 小重山(惜别)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水调歌头...
  • 汪存、夏倪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汪存 步蟾宫 玉京此去春犹浅。正雪絮、马头零乱。姮娥剪就绿云裳,待来步蟾宫与换。明年二月桃花岸。棹双浆、浪平烟暖。扬州十里小红楼,尽卷上珠帘一半。 夏倪 减字木兰花(宣和...
  • 汉纪三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三十七汉明帝永平四年(辛酉,公元61年)   [1]春,帝近出观览城第,欲遂校猎河内;东平王苍上书谏;帝览奏,即还宫。   [1]春季,明帝出宫,在附近观览洛陽城楼宅第,打算随后去河内...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金纯,字德修,泗州人。洪武中国子监生。以吏部尚书杜泽荐,授吏部文选司郎中。三十一年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成祖即位,以蹇义荐,召为刑部右侍郎。时将营北京,命采木湖广。永乐七年...
  • 志第三十七·乐一》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古先圣王,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盖乐者心声也,君心和,六合之内无不和矣。是以乐作于上,民化于下。秦、汉而降,斯理浸微,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
  •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内翰宋九嘉识其有王佐略,杨惟中乃与之偕觐太宗。岁乙未,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坑之,枢力辨非诏书意...
  • 安王朱友宁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安王朱友宁,字安仁。小时学习 诗书礼乐,长大喜爱兵法,有洒脱不羁的风度。太祖镇守汴州时,朱友宁历任军中职务,每次跟太祖出征,大多统领骁勇之士相随。到抓获秦宗权时,太祖令友宁用...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鹘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其部落曰袁纥、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
  • 始兴王陈叔陵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始兴王陈叔陵字子嵩,高宗第二子。梁承圣年间高宗在江 陵为直阁将军时,陈叔陵出生在这里。陈书江 陵陷落,高宗随迁关右,叔陵留居穰城。高宗之所以回来,是以后主及陈叔陵为人质的。...
  • 苏秦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曾向东求学于齐国,在鬼谷子先生的门下学习。 苏秦出游几年后,穷途潦倒而归。 兄嫂弟妹妻子都暗中嘲笑他说“:周国人的习俗,经营家产,致力于工商业,以求获得...
  • 权德舆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二十一 卷321_1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中书相公》权德舆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