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白居易的诗 > 病中·目昏思寝即安眠原文及翻译赏析

病中·目昏思寝即安眠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时间:2023-04-06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妨行便坐禅。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

诗人白居易资料

病中·目昏思寝即安眠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白居易古诗词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病中·目昏思寝即安眠原文及翻译赏析

病中·目昏思寝即安眠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何处难忘酒效白乐天》 - - 潘伯鹰 - - 何处难忘酒,中宵匣剑鸣。未须忧乱世,渐已耻浮名。忍默胸都压,悲歌眼暂横。此时无一盏,焉足息心兵。
  • 古诗《霍觉商父子四人死难》 - - 释函是 - - 共明千古节,就义且从容。生死去来际,衣冠谈笑终。草堂云漠漠,寒夜雨溶溶。一片情孤绝,相期入碧峰。
  • 古诗《潇湘八景·平沙落雁》 - - 陈孚 - - 十里黄晶荧,菰蒲映原隰。乱鸿忽何来,影坠西风急。嘹唳三数行,欲起又飞立。水寒夜无人,离离爪痕湿。
  • 古诗《寒食·阵阵花风送雨寒》 - - 林希逸 - - 阵阵花风送雨寒,心随风雨到乡关。遥知松柏山前路,今日邻人拜扫还。
  • 古诗《再和·少小田家有熟缘》 - - 林希逸 - - 少小田家有熟缘,自骑牛背赋犁辕。閒思耒耜经高古,朗诵龟蒙数百言。
  • 古诗《金陵道中晚宿》 - - 张绍文 - - 卸却征衣卧客窗,移床切莫近寒螀。空阶一雨凄凉甚,不怨梧桐怨夜长。
  • 古诗《题陈洋林女史绘李清照像》 - - 刘峻 - - 儿女幽情寄彩翰,黄花清瘦卷帘看。绝怜老怯吴江冷,北望悲歌易水寒。
  • 古诗《閒园杂咏·芳草池塘蛙乱啼》 - - 陶宗仪 - - 芳草池塘蛙乱啼,青松未长鹤巢低。坡陀谁种閒桃李,玉立修篁个个齐。
  • 古诗《和僧白鹇诗·醉涂玄鹤顶丹砂》 - - 夏原吉 - - 醉涂玄鹤顶丹砂,閒住山中几岁华。虞网忽迷三面雨,樊笼身掩一身花。永怀五柳先生宅,静忆孤山处士家。若向风前轻脱钥,高张云翼趁飞霞。
  • 古诗《恭读戊申诏敕》 - - 林馨兰 - - 天皇神武驾欧亚,战胜之馀不满假。始仗大义振六师,继以平和服天下。时维十月岁戊申,大诏煌煌勖臣邻。不弃遐方于域外,丹凤衔来鲲海滨。草莽微臣泽明旨,情殷爱戴不能已。祸胎端自安乐萌,防微杜渐原应尔。当年强俄据满时,劳师靡费几不支。仗祖宗灵克奏捷,回首兵机危乎危。迄今难入太...
  • 古诗《送人·洛阳冠盖称仁里》 - - 庞嵩 - - 洛阳冠盖称仁里,司马归来两鬓疏。回首十年天上梦,数行鹓鹭近何如。
  • 古诗《淮安感旧·三日维舟楚水滨》 - - 赵执信 - - 三日维舟楚水滨,重城出入剧酸辛。乍过衢陌疑前路,几历门庭失故人。便恐苍山都化冢,剩怜碧海未扬尘。不辞忍泪还同醉,年少争依隔世身。
  • 古诗《俞移居·简易高人意》 - - 朱彝尊 - - 简易高人意,村花不埽除。日长唯鸟雀,客至罢琴书。晒药安垂老,钞诗听小胥。由来意气合,岁晚莫情疏。
  • 古诗《闻鹧鸪·落霞片片夕阳天》 - - 毛绍龄 - - 落霞片片夕阳天,寂寂孤城草树连。倦客未归秋又尽,鹧鸪啼破隔江烟。
  • 古诗《复愁·每恨陶彭泽》 - - 杜甫 - -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 古诗《败荷·叶无圆影柄无香》 - - 王镃 - - 叶无圆影柄无香,收尽莲歌冷碧塘。一片伤心云锦地,也曾遮月宿鸳鸯。
  • 古诗《数日秋气已深清坐无酒戏题长句》 - - 陆游 - - 渐近重阳天气嘉,数椽茆竹淡生涯。 山童拥篲扫黄叶,邻女傍篱收碧花。 避俗要生轮四角,出门何啻路三叉。 晚窗酒尽无多叹,试问前村好事家。
  • 古诗《好事近·客路苦思归》 - - 陆游 - -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 古诗《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 李白 - - 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 幽人停宵征,贾客忘早发。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
  • 古诗《奉送裴员外赴上都》 - - 刘长卿 - - 彤襜江上远,万里诏书催。独过浔阳去,空怜潮信回。 离心秋草绿,挥手暮帆开。想见秦城路,人看五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