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无名氏的诗 > 长安早春·杳霭三春色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安早春·杳霭三春色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时间:2017-05-24
杳霭三春色,先从帝里芳。折杨犹恨短,测景已忻长。
莺和红楼乐,花连紫禁香。跃鱼惊太液,佳气接温汤。
风送飞珂响,尘蒙翠辇光。熙熙晴煦远,徒欲奉尧觞。

诗人无名氏资料

长安早春·杳霭三春色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无名氏古诗词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长安早春·杳霭三春色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安早春·杳霭三春色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萱草书屋·参天树大书堂小》 - - 张问陶 - - 参天树大书堂小,一卷楞严坐清晓。九衢冠盖正云屯,莫惜流年此中老。
  • 古诗《感怀诗示同志》 - - 杨圻 - - 濯足游南极,披衣望北辰。高山天有路,大雪世无人。独坐千秋定,清游万里春。所期宁不达,司马岂长贫。
  • 古诗《烬馀集代序·家人恐惧乌台案》 - - 徐燕谋 - - 家人恐惧乌台案,老子甘为没字碑。岂料燎原烧不尽,春风着意又来吹。
  • 古诗《五更·花气清于月色清》 - - 黎简 - - 花气清于月色清,瑶天归鹤叫人声。纷缠苦梦过元夜,要自谁家不五更。向壁檠光沈穗小,入窗梅影压襟横。希微道息春寒似,回薄虚无自踵生。
  • 古诗《失题·花落春禽啼晚枝》 - - 张先 - - 花落春禽啼晚枝,有时香蒂点人衣。多情尽不如蝴蝶,欲起遗红贴地飞。
  • 古诗《登四圣观月桂亭有感》 - - 姚勉 - - 将军休战伐,居士号清凉。亭创烟萝古,山深月桂香。梦魂犹朔漠,风景已钱塘。往事都休问,钟声又夕阳。
  • 古诗《惜春·春过一半未能知》 - - 高启 - - 春过一半未能知,此后还愁不肯迟。斜日浮云楼上醉,更无言语嗅花枝。
  • 古诗《上元秭归溪西社火点灯》 - - 张商英 - - 百丈游灯绕石坡,溪西保社事黄魔。草花灼灼迎新福,腰鼓鼕鼕踏旧歌。
  • 古诗《圣诞夜崇圣寺围炉茗话和凤岭兄首唱韵》 - - 熊东遨 - - 联吟佛寺夜围炉,敢乞耶稣掌令符。何处不闻天德厚?此时真觉国情殊。乱飞残影云过塔,浅贮清光月在壶。暂把闲身寄苍洱,四厢消受鹤猿呼。
  • 古诗《白团扇歌·郎持白团扇》 - - 王世贞 - - 郎持白团扇,商风来吹袖。宁为便拆坏,不忍离郎手。
  • 古诗《渡钱塘·一夜天风挂海涛》 - - 胡应麟 - - 一夜天风挂海涛,雪山零乱舞江皋。轻舟忽渡钱塘水,万仞扶桑日色高。
  • 古诗《麻姑洞·洞口无人藓自青》 - - 王士禛 - - 洞口无人藓自青,蓬莱清浅几曾停。他时小别三千岁,又似当年过蔡经。
  • 古诗《阜平汤泉·浴罢支颐坐自看》 - - 王世贞 - - 浴罢支颐坐自看,五台如案五云端。清凉蠲尽人间暑,此水仍驱万古寒。
  • 古诗《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 - - 韩愈 - - 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城边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
  • 古诗《寿楼春·吹琼箫商声》 - - 吴梅 - - 吹琼箫商声,记丁帘絮语,曾赋红情。可念朱楼阑夜,坐花调笙。思俊侣,多飘零,料近年桑乾潮平。纵画里题香,愁边款酒,无奈对新亭。芳郊外,凉风生,想西陵杜曲,还有流莺。又怕红绡留字,紫云知名。先话别,重寻盟,任客中明朝阴晴。便韦曲相逢,霜天雁鸣,秋满城。...
  • 古诗《迈陂塘·对萧萧》 - - 陆恒 - - 对萧萧满庭风雨,问秋秋怎无绪。分明似带恹恹病,洗褪秋容如许。抛不去。有万叠浓愁,都在秋心聚。频啼玉箸。尽莲漏敲残,铜壶滴尽,犹是声声絮。我待做,窗外芭蕉几树。好教夜夜听汝。悲秋可也秋知道,底事浑难为主。秋何处,只蔓草荒烟,一片寒蛩语。凄凉砧杵。把欲断秋魂,生生熔碎,零乱成...
  • 古诗《望江南·春日南京吟望》 - - 王陆一 - - 江南好,春树孝陵高。中夜山川翁仲语,落花城阙岁时潮。前度太平朝。
  • 古诗《滴滴金·尊前一把横波溜》 - - 欧阳修 - - 尊前一把横波溜。彼此心儿有。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 偎人欲语眉先皱。红玉困春酒。为问鸳衾这回後。几时重又。
  • 古诗《感李花·重门虽鏁春风入》 - - 梅尧臣 - - 重门虽鏁春风入,先坼桃花後李花。 赤白斗妍思旧曲,旧声传在五王家。 五王不见留华萼,华萼坏来碑缺落。 当时李白欲骑黥,醉向江南曾不错。
  • 古诗《四皓·去避坑焚祸》 - - 刘克庄 - - 去避坑焚祸,来成羽翼功。 留侯不自语,驱使紫芝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