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李慎溶的诗 > 长亭怨慢·探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亭怨慢·探梅

朝代:清代诗人:李慎溶时间:2019-03-10
是谁访孤山前道。几日诗魂,被花相恼。暗瓦残霜,故溪新雪候犹早。梦游程熟,峰影下,天凄窈。此度见峨妆,定不惜年光轻老。
寒悄。甚愁鬟压整,冷落水边人缟。多情翠羽,忍忘却绮窗音报。正怅惘菊尽篱根,又萦惹吹香吟抱。待唤起娉婷,一笛迢迢飞到。

诗人李慎溶资料

长亭怨慢·探梅作者李慎溶

李慎溶(1878-1903),宗祎长女,宣龚之妹,嫁孙氏,年26卒。词附于父词集后,为《墨巢丛刊》一册。其词南陵徐积馀刊入《小檀栾室闺秀词》中。..... 查看详情>>

李慎溶古诗词作品: 《蝶恋花·一夕凉飙辞旧暑》 《蝶恋花·萤》 《庆宫春·水仙花》 《浪淘沙·瓦罅堕微霜》 《海棠春·花铃》 《浪淘沙·瓦罅堕微霜》 《长亭怨慢·探梅》 《疏影·菊影》 《念奴娇·寄杭州蕙愉大姑》 《踏莎行·春日感旧并示江右诸妹

长亭怨慢·探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亭怨慢·探梅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夜游山月杂咏》 - - 弘历 - - 峻坂原非直驰下,徘徊月宇缓鸣鞭。清遨略寓习劳意,望七人犹未歇肩。
  • 古诗《广州元夜歌·永夜花丛百戏张》 - - 何绛 - - 永夜花丛百戏张,家家儿女为春忙。相过更约相携去,城里新开内教场。
  • 古诗《占日·日下气》 - - 易静 - - 日下气,赤气列三层。天下流亡兵竞起,黎民失业祸灾生,鹿走霸图争。
  • 古诗《莫愁湖看雨·休蹄浮磬野》 - - 陈三立 - - 休蹄浮磬野,湿鬓落髹椽。半暝湖吹雨,一痕山卧烟。乱愁鸿雁底,旧句虎狼边。对茗魂相语,棋枰换岁年。
  • 古诗《秋日克九过访留饮》 - - 黄毓祺 - - 每时向人只垂首,今日向君一开口。感君意气为我留,豆棚菜圃田家酒。
  • 古诗《白鸠讴·班班者鸠》 - - 曹植 - - 班班者鸠,爰素其质。昔翔殷邦,今为魏出。朱目丹趾,灵姿诡类。载飞载鸣,彰我皇懿。
  • 古诗《次韵师时发溪桥晚眺》 - - 郭印 - - 卧溪古木势蜿蜒,伫立斜阳旅思宽。湍没岸痕知涨溢,风生水面觉清寒。静容桃李敷浓荫,暖放凫鹥浴短翰。隐约渭滨真髣髴,行藏都付一渔竿。
  • 古诗《述意·投门避地久周旋》 - - 郑孝胥 - - 投门避地久周旋,辽左龙飞信有天。纪事会须成本末,崎岖又历十三年。
  • 古诗《苔·与僻偏饶分》 - - 释智圆 - - 与僻偏饶分,苍苍称静吟。闲阶经雨遍,峭壁度秋深。色冷分禽迹,痕幽入树阴。衡门终岁在,车马绝相侵。
  • 古诗《蝶恋花·记得青墩牵画舫》 - - 赵尊岳 - - 记得青墩牵画舫。春水情深,芳约横塘上。风暖日斜翻翠浪。乱红著意随双桨。巧啭莺吭回踏唱。剪绿裁红,骅骝纷相向。玉斝莫辞斟碧酿。此情休待成惆怅。
  • 古诗《移镇·遐方裘带照双蓬》 - - 黄衷 - - 遐方裘带照双蓬,已窃华途累至公。三楚去天还近远,孤臣惟命亦西东。时名若个登楼后,地望偏多赐履中。虚浅岂能承沛渥,眼前江汉寸心同。
  • 古诗《春晓·晓风吹月下长空》 - - 于谦 - - 晓风吹月下长空,渐觉东窗日影红。寄语邻鸡莫惊觉,家山正在梦魂中。
  • 古诗《乙卯季冬见白发效乐天体止白发》 - - 吴俨 - - 人生大率百年期,四十宁当发白时。秪许头颅留少雪,可容髭发尽成丝。恒言未敢先称老,壮志安能便服衰。春笋秋禾今已悟,东坡两语是吾师。
  • 古诗《木兰花慢·赵鹤心问余近况书以寄之》 - - 张炎 - - 目光牛背上,更时把汉书看。记落叶江城,孤云海树,漂泊忘还。悬知偶然是梦,梦醒来未必是邯郸。笑指萤灯借暖,愁怜镜雪惊寒。投闲。寄傲怡颜。要一似白鸥闲。且旋缉荷衣,琴尊客里,岁月人间。菟裘渐营瘦竹,任重门近水隔花关。数亩清风自足,元来不在深山。...
  • 古诗《用晦上人游渼陂》 - - 魏野 - - 渼陂寒水碧溶溶,野客江僧望不穷。更值晚来风雨歇,终南一半浸波中。
  • 古诗《又·怅我途穷世所无》 - - 华岭 - - 怅我途穷世所无,平生阅历半多虞。钟声一觉红尘梦,抱道依然是故吾。
  • 古诗《纪事诗·凿得冰梯向北开》 - - 洪亮吉 - - 凿得冰梯向北开,阴厓白昼鬼徘徊。万丛磷火思偷渡,尽附牛羊角上来。
  • 古诗《耕·布谷声中雨一犁》 - - 赵友直 - - 布谷声中雨一犁,绿蓑青笠两相宜。 陇头枉费驱牛力,旱潦年来未可期。
  • 古诗《老妓自汴京人泣而赠之》 - - 许县尉 - - 薄妆自叙老深宫,一曲悲歌听不终。 黑发尚沾梁苑雪,素衣还带上林风。 残春柳叶萧条绿,破国桃花冷落红。 收拾琵琶蹙眉黛,教人同在泪痕中。
  • 古诗《中秋日阴始凉》 - - 钱钟书 - - 肉山忽释火云忧,爽气登教滞暑收。 月淡翻输常夜皎,风凉趁作后时秋。 老知节物非吾事,馋愧杯盘与妇谋。 乍对书灯青有味,何劳高处望琼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