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方干的诗 > 陈式水墨山水·造化有功力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式水墨山水·造化有功力

朝代:唐代诗人:方干时间:2023-04-05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
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乾。
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诗人方干资料

陈式水墨山水作者方干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 查看详情>>

方干古诗词作品: 《寄石湓清越上人》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东阳道中作·百花香气傍行人》 《狂寇后上刘尚书》 《送王霖赴举·自古主司看荐士》 《僧院小泉井》 《叙雪寄喻凫》 《金州客舍·卷箔群峰暮》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赠信州高员外

陈式水墨山水·造化有功力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式水墨山水·造化有功力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慷慨诗·不待朱亥往》 - - 谭元春 - - 不待朱亥往,不令季心知。儒冠与裋褐,混作襄阳儿。
  • 古诗《酣古堂·山阴有书堂》 - - 弘历 - - 山阴有书堂,其颜曰酣古。酣古义可思,讵惟资咏府。是地贻金源,元明递传所。歌斯舞于斯,此日仍其否。林尚昔年枝,屋亦当时础。酣者无知物,戒者莫忘汝。
  • 古诗《三叠引·生上》 - - 袁于令 - - 生上:朱楼画阁连云搆。绿覆重重杨柳。庭院恍天台。试把铜镮轻扣。
  • 古诗《银镜·眼镜不见古》 - - 弘历 - - 眼镜不见古,来自洋船径。胜国一二见,今则其风盛。玻瓈者过燥,水晶温其性。目或昏花者,戴之藉明映。长年人实资,翻书棐几凭。今四五十人,何亦用斯竞。一用不可舍,舍则如瞀定。我兹逮古稀,从弗此物凭。虽艰悉蝇头,原可读论孟。观袖珍逊昔,然斯亦何病。絜矩悟明四,勿倒太阿柄。 ...
  • 古诗《依韵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楼望太湖》 - - 梅尧臣 - -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细烟沉远水,重露裛空庭。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
  • 古诗《寄题谢宝庆逸老堂得乞字》 - - 李东阳 - - 寓形大块间,俯仰孰非物。复为物所累,轇轧何终讫。君昔守湖南,驰驱奉纶綍。晨兴必簿讼,夜坐犹佩韨。民忧与国计,我抱恒郁郁。居愁岚雾蒸,路骇江飙
  • 古诗《秋闺怨·飒飒金风恨转催》 - - 王氏 - - 飒飒金风恨转催,月明霜冷傍妆台。解吟画壁蛩添唧,叶卜金钱菊又开。翡翠衾单思正邈,芙蓉帐暖梦初回。天涯极目排云雁,不见多情一字来。
  • 古诗《西征次韵屠巡察》 - - 黄衷 - - 露檄宵驰北路长,探丸今日静江乡。宋功谩录收邕管,汉将徒劳下桂阳。借箸公还将绣斧,洗兵吾欲挽银潢。何人更上平蛮雅,续得淮西墨几行。
  • 古诗《秋月·万里团圞月》 - - 吴未淳 - - 万里团圞月,中宵泛玉盆。幽晖潜洒野,虚白静屯门。远树浮秋色,疏枝炫露痕。清光如不减,自足耀乾坤。
  • 古诗《盛懋秋江画董尧年索题》 - - 徐渭 - - 枫江霁色告无边,故写蓑衣挂钓船。莫笑渔郎多点检,从来风雨起晴天。
  • 古诗《挽某京官联·李光弼用靴刀随身》 - - 侯昌铭 - - 李光弼用靴刀随身,正四大部洲,联军苦战;王彦章以铁枪殉节,是五代史记,一个忠臣。
  • 古诗《何生读书双桐轩》 - - 毛奇龄 - - 百尺曾无路,梅花尚有香。高楼读书处,不见旧何郎。
  • 古诗《臧郎中挽歌·积庆承前烈》 - - 司马光 - - 积庆承前烈,呈才会圣时。践杨朝有籍,治行吏为师。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惜哉违世早,志业未全施。
  • 古诗《自戒·震畏四知》 - - 徐元杰 - - 震畏四知,我畏我知。心之所畏,天不可欺。
  • 古诗《避暑近村偶题》 - - 陆游 - - 乞得身归荷圣时,登临筋力未全衰。楚祠草合三叉路,隋寺苔侵半折碑。孤店不妨乘月宿,扁舟频为看山移。红尘冠盖真堪怕,还我平生白接䍦。
  • 古诗《罢郡游何山·寻山多胜概》 - - 虞俦 - -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 古诗《冬日杂诗·陡泉泉出洞涡水》 - - 陈廷敬 - - 陡泉泉出洞涡水,驿印如今最谬讹。不比成皋争点画,十州铁铸作同戈。
  • 古诗《入塞·好思量》 - - 程垓 - - 好思量。正秋风半夜长。奈银缸一点,耿耿背西窗。衾又凉。枕又凉。露华凄凄月半床。照得人真个断肠。窗前谁浸木犀黄。花也香。梦也香。
  • 古诗《多稼亭看梅·梅花不合太争春》 - - 杨万里 - - 梅花不合太争春,政盛开时却恼人。 试折一枝轻著手,惊飞万点扑衣巾。
  • 古诗《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名价皆酬百万余》 - - 陆龟蒙 - - 名价皆酬百万余,尚怜方丈讲玄虚。西都宾问曾成赋,东海人求近著书。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清朝还要廷臣在,两地宁容便结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