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弘诲的诗 > 初春感兴·灯花良夜正交辉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春感兴·灯花良夜正交辉

朝代:明代诗人:王弘诲时间:2023-04-07
灯花良夜正交辉,欢赏君王愿不违。
地胜六鳌凌海入,月明双凤带云飞。
羽书北塞胡尘靖,冠盖中原乐事熙。
更喜少微星始见,青宫当日籍音徽。

诗人王弘诲资料

初春感兴·灯花良夜正交辉作者王弘诲

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府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 查看详情>>

王弘诲古诗词作品: 《挽少傅马文庄公》 《送李太清给谏抗疏斥还》 《留别谭太玄诸昆仲》 《寿萱卷为刘母邓孺人赋》 《酬吴明卿藩参见寄》 《无题·侍立樽前粉黛香》 《地震梦中得诗》 《赠邓总戎镇贵阳》 《登龙门塔·缥缈丹梯倚翠岑》 《都门会曾植斋少宗伯

初春感兴·灯花良夜正交辉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春感兴·灯花良夜正交辉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咏和阗玉飞龙如意》 - - 弘历 - - 如意如何训,盖如声气同。应求无待召,契合有相融。琢玉质方称,为龙理可通。玩占乾九五,利见慎吾躬。
  • 古诗《静怡轩·静怡岂耽寂》 - - 弘历 - - 静怡岂耽寂,藉验道心微。精一思垂训,惕乾慎敕几。居今益谦巩,鉴古得因依。坐久消清暇,兰烟引篆馡。
  • 古诗《箬笠·缥缈朔云飞》 - - 姚倚云 - - 缥缈朔云飞,酿雪寒风急。纷纷载帆艇,叶叶乘潮集。冥漠江天沉,黯淡山容湿。此人疑独醒,俯首自荷笠。
  • 古诗《番卜算·三锡剖金符》 - - 梅鼎祚 - - 三锡剖金符。后命加茅土。盈盈又向府中趋。紫凤衔天语。
  • 古诗《爱山中丞招饮节署泛舟珍珠泉并阅所藏古名人书画》 - - 刘绎 - - 满城烟景入佳辰,幕府深深酿早春。偶有闲情浮画鹢,尽教乐意遂游鳞。人家近水均沾泽,草木涵波暗转新。一勺思源同啜茗,清诗应愧五侯宾。
  • 古诗《月夜中大园西湖边漫步偶得》 - - 林英男 - - 湖鉴沉天璧,月灯挂柳条。兰亭杉渚拥,玉带影波雕。桂馥溶蟾色,花轻吐石尧。奈何临死水,心事付江潮。
  • 古诗《诗·有树先林生》 - - 寒山 - - 有树先林生,计年逾一倍。根遭陵谷变,叶被风霜改。咸笑外凋零,不怜内文采。皮肤脱落尽,唯有贞实在。
  • 古诗《李舍人鼎元登岱图》 - - 洪亮吉 - - 欲扪星斗挹穹苍,杖策仍须辟谷方。我是上春君早伏,入山先已异炎凉。
  • 古诗《次韵吴守·十日阴寒此日晴》 - - 陈造 - - 十日阴寒此日晴,归来趁赏大花春。主家千斛香泉碧,却自摩挲漉酒巾。
  • 古诗《和题临赋·输君杖履临》 - - 刘黻 - - 输君杖履临,草径静深深。野鸟随晴步,邻钟答晚吟。飞沈皆有趣,穷达付无心。对月悭于酒,寒泉聊一斟。
  • 古诗《损翁·明知为学日有益》 - - 释心月 - - 明知为学日有益,不知为道又如何。但觉家贫身渐老,聪明不及旧时多。
  • 古诗《上留田行·里中有啼儿》 - - 两汉乐府 - -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 古诗《秋华无几尚有紫薇相对里巷间》 - - 程俱 - - 晚花如寒女,不识时世妆。幽然草间秀,红紫相低卬。荣木事已休,重阴閟深苍。尚有紫薇花,亭亭表秋芳。扶疏缀繁柔,无复粉艳光。空庭一飘委,已觉巾裾凉。手中蒲葵箑,虽复未可忘。仰视白日永,凄其感冰霜。...
  • 古诗《偈颂·山花似锦》 - - 释祖钦 - - 山花似锦,涧水如蓝。面目现在,谁是同参。
  • 古诗《闻沈徵君先生屏迹湖北》 - - 施闰章 - - 草阁移何处,畸湖自一山。孤村流水在,尽日白云閒。借榻偶留客,著书常闭关。岩栖成晚计,高卧几时还。
  • 古诗《将赴长安别梅澥》 - - 金朝觐 - - 不是嫌春转爱秋,王孙芳草最牵愁。自怜负债长安道,回首烟光十二楼。
  • 古诗《自题小像·倏然云鹤见高情》 - - 瞿士雅 - - 倏然云鹤见高情(李群玉),休向津头问去程(司空图)。碧水青山无限思(元稹),千山万水不曾行(韦庄)。每嗟尘世长多事(罗邺),拟作闲人过此生(白居易)。身贱自惭贫骨相(殷尧藩),几人能遂筑金成(吴融)。...
  • 古诗《夜趋安肃·寒宵默默卧车茵》 - - 郑珍 - - 寒宵默默卧车茵,苦念江皋已仲春。恰梦家来忽惊醒,正闻犬吠尚疑真。十年不作科名想,一堕仍为牛马身。铁遂铜门空露草,月中怀往暗伤神。
  • 古诗《舟行即事·归帆日日驾春风》 - - 程俱 - - 归帆日日驾春风,夹岸花迎笑脸红。更谢幽禽巧言语,劝人归隐翠微中。
  • 古诗《自寿诗·霓裳咏罢彩云间》 - - 杜关 - - 霓裳咏罢彩云间,太息星轺渡马关。诸将于思走辽沈,遗民吞泪送台湾。羁游吴下春申浦,哀感江南庾子山。多少艰难家国恨,壮怀抑塞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