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李攀龙的诗 > 答殿卿·故园春草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殿卿·故园春草后

朝代:明代诗人:李攀龙时间:2023-04-04
故园春草后,书札问同袍。
海岳游当壮,风尘卧正高。
大名诗里出,浮世酒中逃。
顾我仍多病,时危小吏劳。

诗人李攀龙资料

答殿卿·故园春草后作者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 查看详情>>

李攀龙古诗词作品: 《泾州·回磴层云上》 《送包大中长芦知事》 《郡城楼送明卿》 《吴使君自邵武之高州》 《古诗后·浮云何冉冉》 《寄吴明卿·梁园高宴日纷纷》 《琅琊王歌·炎天五六月》 《人日同元美子与公实集子相宅得寒字》 《殿卿乞酒作此寄报》 《题少方伯徐公明月轩

答殿卿·故园春草后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殿卿·故园春草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寄友人鹿胎冠子》 - - 李群玉 - - 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簪云发翠微间。
  • 古诗《鹊桥仙·寄贺华子瞻花烛》 - - 董以宁 - - 催妆客到,卖花人到,都说何郎如粉。兰缸焰里乍偷看,几欲赐闺中汤饼。呼郎新字,怪郎新字。抄袭眉山因怎。鸳鸯社里面分题,才信道才名相称。
  • 古诗《长信秋词·白露垂珠箔》 - - 石宝 - - 白露垂珠箔,新蟾上玉钩。那知霄汉上,不为替人愁。
  • 古诗《东城远眺·高城临巨浸》 - - 汪礼约 - - 高城临巨浸,东望一登楼。野树俱秋色,江云似水流。三山无日到,五岳几时游。便欲扬帆去,空波命小舟。
  • 古诗《金陵览古·直渎》 - - 朱存 - - 昼役人功夜鬼功,阳开阴阖几时终。不闻掷土江中语,争得盈流一水通。
  • 古诗《闻蛩·振羽听莎鸡》 - - 乾隆 - - 振羽听莎鸡,夜凉风露凄。不须闻继响,一响百情悽。
  • 古诗《督几先画·北固江山自有馀》 - - 曾协 - - 北固江山自有馀,不分清景到绳枢。凭君笔底真三昧,幻出云烟入坐隅。
  • 古诗《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 - - 马致远 - -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 古诗《藏春峡·花落花开蝶自忙》 - - 陈瓘 - - 花落花开蝶自忙,琴閒书札日偏长。我来不为看桃李,只爱幽兰静更香。
  • 古诗《和冲霄韵·古今兴废不堪听》 - - 耶律楚材 - - 古今兴废不堪听,宠辱都如梦一惊。韬略欣然推后进,琴书足以了馀生。既知物物头头是,谁问朝朝暮暮情。散尽迷云何所有,一轮秋月普天明。
  • 古诗《偈颂·放出焦尾大虫》 - - 释广闻 - - 放出焦尾大虫,咬杀南山猛虎。动地号悲风,白日无行路。笑中摆手出长安,拶得虚空筋骨露,流水落花拦不住。
  • 古诗《送彭伯忻佥宪赴河南》 - - 徐贲 - - 载笔同趋侍从班,曾将翰墨动龙颜。绣衣又向河南去,玉节新从海上还。千里舟航通洛水,中原文物入夷山。当时不得相追饯,谩寄离情画轴间。
  • 古诗《读谢明滨明水寺诗慨然有契奉寄》 - - 卢楠 - - 谢公蹑石壁,扪萝入紫氛。逸兴满吴会,健笔凌千军。英风邈谁俦,明滨千载群。憩游明水作,臭比芝兰芬。海树建霞标,鹥鹭浮江濆。恍然潇湘思,挂此邹鲁云。我梦忽见之,重袭若玄纁。长路阻会面,作诗识前门。愧无云锦字,持此慰慇勤。...
  • 古诗《题从子浃娱亲》 - - 楼钥 - - 阿戎筑屋为娱亲,野草闲花日日新。我奉版舆来举酒,祈君亲寿似夫人。
  • 古诗《怡琴图为唐勉之赋》 - - 邵宝 - - 有弦不若无弦妙,人以声音我以心。坐对南风天籁起,更于何处觅吾琴。
  • 古诗《俸鹤田·畜此青田乌》 - - 叶夔 - - 畜此青田乌,开荒一亩余。若教资粒食,容可费耕锄。晓课儿童业,秋赢担石储。岂知民缺养,辛苦食无糈。
  • 古诗《风流子·送张编修督学河南》 - - 吴伟业 - - 中原人物盛,征骖过花发洛阳街。羡严助承明,连城建节,茂先机近,好士抡才。宾徒满,赋成誇授简,钟鼓绕繁台。嵩岳出云,郁葱千仞,浊河天际,屈注西来。凭高披襟处,千觞引醽醁,意气佳哉。回首当年献赋,綵笔亲裁。待尚书尺一,趋归视草,门盈桃李,学士高斋。领取玉堂佳话,黄阁重开。 ...
  • 古诗《重庆·西望长歌入汉关》 - - 赵熙 - - 西望长歌入汉关,大江东去客西还。樱桃红了芭蕉绿,且认渝州作蒋山。
  • 古诗《秦淮杂诗·断雨分虹绘晚晴》 - - 李冰若 - - 断雨分虹绘晚晴,绿杨风细一蝉清。幽波碧蘸蒹葭影,写我江湖袅袅情。
  • 古诗《次韵程少卿暮春》 - - 陈襄 - - 才觉逢春春又还,风光摇荡客心阑。宫花不见姚黄蕊,苑茗初尝叶白团。擥照只惊霜鬓改,寻幽宁放马蹄乾。夜来遍遍韩王宅,犹喜芳菲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