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耒的诗 > 登山望海·西望扬州何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山望海·西望扬州何处

朝代:宋代诗人:张耒时间:2023-04-05
西望扬州何处,云中双塔巑岏。
山外云涛断日,夕阳应近长安。

诗人张耒资料

登山望海·西望扬州何处作者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 查看详情>>

张耒古诗词作品: 《都梁亭下·金塔青冥上》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别钱筠甫·春灯欲尽晓鸡啼》 《永宁遣兴·国破空陵墓》 《寓陈杂诗·开门无客来》 《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题东坡卜操作数后》 《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冬日杂书·短景冰霜地

登山望海·西望扬州何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山望海·西望扬州何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论诗绝句·卫讷旃德威先生》 - - 张问陶 - - 蓟门秋色澹幽州,鹤唳华亭忆首丘。千佛名经千古恨,诗人祗合死穷愁。
  • 古诗《出队子·鬼神惊战》 - - 孙梅锡 - - 鬼神惊战。鬼神惊战。万斛珠玑信手拈。翔风直是玉楼仙。一泻江河惊倒撼合:真个是。才擅京西。望切斗南。
  • 古诗《簇御林·净》 - - 张景 - - 净:嗟铜臭最可憎。忒炎凉忒世情。陶猗敌国偏扶兴。范莱芜枵腹偏尘甑。喜还惊。青蚨聚散。总是梦中形。
  • 古诗《喜尔杰君见赠》 - - 程坚甫 - - 野老常惭囿见闻,几回谢客约论文。三台未可吟声绝,突出词坛尚侍君。
  • 古诗《石井·打硬工夫搆得深》 - - 释绍昙 - - 打硬工夫搆得深,谁知水底有蓬尘。放开一线路头活,落赚几多明眼人。
  • 古诗《有所思·梦中虽暂见》 - - 裴让之 - - 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殿转不能寐,徙倚独披衣。悽悽晓风急,晻晻月光微。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
  • 古诗《盘谷先生歌为陈舍人上善书扇》 - - 毛奇龄 - - 西平仲子去何年,近见先生贤复贤。但著一篇盘谷赋,从无千顷洛阳田。
  • 古诗《赋得贾客船随返照来》 - - 徐渭 - - 千金不惜买鸣筝,万斛鱼盐水上行。几度烟波愁日莫,半程风物趁天晴。西郊鹳鹤摩云入,困道舲舠晚饭迎。笑指红霞如有意,乾衣骑马广陵城。
  • 古诗《次韵黔阳王令论诗五绝句》 - - 项安世 - - 骊珠一百二十六,落纸轻圆字字同。怪得春来全少雨,烟云都在锦囊中。
  • 古诗《胡思斋游武山寄松花一枝古诗赋此奉酬》 - - 刘崧 - - 西华绝顶远人群,还有松花结紫氛。昨日寄来犹带雨,清晨把玩欲生云。品题秀句惊初见,服食仙方恐未闻。即遣穿岩收绛雪,茯苓同煮定期君。
  • 古诗《甲子除夕书感》 - - 方鹤斋 - - 惝恍迷离此岁中,昙花开落太匆匆。窃钩竖子终归狱,带剑豪奴竟入宫。春去秋来闻塞雁,朝南暮北试樵风。登场傀儡难提挈,孤负维藩一世雄。
  • 古诗《春怨·倚阑人瘦怨东风》 - - 王镃 - - 倚阑人瘦怨东风,从此吹香梦亦空。春色自随莺蝶去,杨花飞入画楼中。
  • 古诗《元夕观灯应制》 - - 金幼孜 - - 帝京三五值佳辰,灯月澄辉霁景新。大地山河天不夜,满城箫鼓暖生春。宴游遭遇同千载,盛事欢娱及万民。拜祝吾皇千万寿,深惭献赋忝词臣。
  • 古诗《哭顾西巘·晴川楼外倚斜曛》 - - 朱鹤龄 - - 晴川楼外倚斜曛,黄鹤千年杳不闻。欲吊左徒何处是,惟留一剑答徐君。
  • 古诗《钓台阻风·北风吹浪向南来》 - - 林寿图 - - 北风吹浪向南来,自爱鱼肥酒瓮开。七尺钓竿三尺艇,朝朝愿系子陵台。
  • 古诗《斗鸡亭秋望》 - - 王翰(明) - - 扶筇独上斗鸡亭,俯瞰平郊望眼明。路入洧川寒晓断,山连新郑暮云横。烟生茅屋人家少,风起沙岗雁阵惊。况是老年多抱疾,岂堪登眺重伤情。
  • 古诗《咏风·亘古秋声真绝唱》 - - 周云阁 - - 亘古秋声真绝唱,几番朗读忆欧阳。波涛万顷连天涌,杨柳千条送客忙。杜甫醉歌茅屋破,汉高愁睹白云扬。迢迢千里长江路,一夕孤帆到豫章。
  • 古诗《城市的陷阱》 - - 伊沙 - - 城市的陷阱仅仅是一些下水道的井盖被揭开了 不见了据说是被偷了去当作废铁卖掉城市的陷阱出了人命使另一些人无端负伤落下残疾使一个人在失足跌落仰卧井底之后看见了罕有的城市的天空他喃喃地说“是圆的”没错这个人是位诗人...
  • 古诗《书大洞僧壁·招提閟林麓》 - - 喻良能 - - 招提閟林麓,鱼鼓白云边。 地僻疑无路,山深别有天。 幽花充佛供,好鸟伴僧禅。 何日征鞭暇,重来借榻眠。
  • 古诗《送李元藻入浙》 - - 赵蕃 - - 我作长沙客,诸公多与游。 闻风亦云旧,识面怅无由。 忽辱高轩过,仍蒙古句投。 偶从旁舍去,不办小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