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洪的诗 > 登潇洒亭·文正风流尚典刑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潇洒亭·文正风流尚典刑

朝代:宋代诗人:李洪时间:2018-03-20
文正风流尚典刑,桐江画戟见诗人。
丹青难写真潇洒,圆峤方壶此逼真。

诗人李洪资料

登潇洒亭·文正风流尚典刑作者李洪

李洪,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 查看详情>>

李洪古诗词作品: 《送家叔通守光山》 《国一禅师塔·蓬径安禅五百年》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雨中见简·蛙黾几争席》 《过瑞林院·薄暮丹洋宿》 《因成·越角倦游客》 《送家叔通守光山》 《菩萨蛮·寒山横抹修眉绿》 《雨中过幽居寺》 《送徐致州交代赐第归亲庭

登潇洒亭·文正风流尚典刑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潇洒亭·文正风流尚典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灵谷寺雨中与项司成水心言别即宿月泉庵》 - - 阮大铖 - - 松境不知雨,苍寒自有声。于兹酌春酒,一为驻云旌。野鹤来衔绶,芳梅试点羹。山厨陈紫芋,何异嫩残情。
  • 古诗《题徐孝廉以坤海棠树间小影》 - - 钱载 - - 蔟蔟川红树树新,馀不溪窈岸斜邻。劝君稳向巢间住,柳絮榆钱误却春。
  • 古诗《送契世南参政分题得虎林》 - - 刘基 - - 深林合蒙茏,仰视不见日。中有白额虎,哮吼恣狂獝。怒睛谷摇电,掉尾原簸䫻。牛羊困攫取,樵牧萃忧恤。相公镇方面,化捷影响疾。百灵肃号令,万怪悚潜逸。昔出昼需朋,今行夜辞匹。泰山绝悲啼,牛哀返初质。岂独惠斯邦,四海望宁谧。...
  • 古诗《次韵贺子忱春事》 - - 王之望 - - 老境流年速,春风几日晴。清尊花下怯,白发镜中明。蝴蝶迷幽梦,仓庚愧好声。良辰一尊酒,钟鼎可忘情。
  • 古诗《采莲·蘸水朱扉不上关》 - - 陆游 - - 蘸水朱扉不上关,采莲小舫夜深还。一樽何处无风月,自是人生苦欠闲。
  • 古诗《送从叔赴洪州》 - - 李端 - -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 古诗《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 - - 陈师道 - - 一官归老岂嘉宾,喜见群材入选抡。学变古今人得意,化行梁楚俗还醇。士蒙馀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勉作功名求善颂,径从平地据通津。
  • 古诗《送人南游·且听吟赠远》 - - 齐己 - - 且听吟赠远,君此去蒙州。瘴国频闻说,边鸿亦不游。蛮花藏孔雀,野石乱犀牛。到彼谁相慰,知音有郡侯。
  • 古诗《七夕·夜永风露下》 - - 刘跂 - - 夜永风露下,庭空帘幕秋。杯盘延素魄,针缕动双眸。天上秖今夕,人间宁少留。如何一水际,岁岁此相求。
  • 古诗《又三绝·老来忧患易凄凉》 - - 文天祥 - - 老来忧患易凄凉,说到悲秋更断肠。世事不堪逢九九,休言今日是重阳。
  • 古诗《诗将·草木森罗归队伍》 - - 杨公远 - - 草木森罗归队伍,溪山辽绕作城池。运筹决胜应无敌,郊岛从旁作鼓旗。
  • 古诗《靖江寓舍·地僻曾无驿骑迎》 - - 夏炜如 - - 地僻曾无驿骑迎,皖南传说贼初平。寒消应许冰全泮,夜静偏惊月尚明。挥洒烟云推老辈,主持风雅仗先声。马洲亦有孤山在,未访梅花恐不情。
  • 古诗《上巳前一日发桂林》 - - 查慎行 - - 连日轻寒连夜风,满城桃李一时空。伏波门外梨花雨,春在鹃啼猿啸中。
  • 古诗《寄俞伯谟宣义昆仲》 - - 释道潜 - - 谢家兰玉竞芬芳,千里南来未易忘。犹忆娑罗双树院,月明相对坐胡床。
  • 古诗《秋怀·天高风急雨初收》 - - 曹允文 - - 天高风急雨初收,红藕花疏水阁秋。一曲狂歌人不见,余音犹绕白蘋洲。
  • 古诗《书怀·搬柴运水惭无法》 - - 吴虞 - - 搬柴运水惭无法,附凤攀龙苦未能。短后衣裳远游履,高台负手看呼鹰。
  • 古诗《忆天台东掖然老》 - - 晁说之 - - 然公嗟契阔,海岳阻招携。 白法归龙树,清谈落虎溪。 著书非草具,传业谩私题。 岁暮茅楹客,临文处处迷。
  • 古诗《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 - - 苏轼 - -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従来一篇足。...
  • 古诗《登历下亭有感》 - - 马定国 - - 男子当为四海游,又携书剑客东州。 烟横北渚芰荷晚,木落南山鸿雁秋。 富国桑麻连鲁甸,用兵形势接营丘。 伤哉不见桓公业,千古绕城空水流。
  • 古诗《王可封临终》 - - 许浑 - -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