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弘历的诗 > 得趣书屋·佩文亦复戒雕虫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趣书屋·佩文亦复戒雕虫

朝代:清代诗人:弘历时间:2023-04-08
佩文亦复戒雕虫,绠汲攸殊自不同。
个里披芸得何趣,为君难语味无穷。

诗人弘历资料

得趣书屋·佩文亦复戒雕虫作者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查看详情>>

弘历古诗词作品: 《独乐寺·高阁耸云红》 《静室口号·一岁之间偶一来》 《雨·彻夜问云薄》 《春·触目意訢訚》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 《北郊礼成回跸御园即目成咏》 《月山·远岸高低列假山》 《命蠲缓福建各府州县钱粮诗以志事》 《留佳亭·西湖山居额留馀》 《澄虚榭·水榭额澄虚

得趣书屋·佩文亦复戒雕虫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趣书屋·佩文亦复戒雕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崔东莱挽·从今不相天下士》 - - 赵观彬 - - 从今不相天下士,岂谓斯人而止此。时运之厄吾道穷,天意苍茫未可揣。漫漫长夜此世界,新葬北邙尽知己。公归傥见济仲辈,为报龙山狂欲死。
  • 古诗《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 - - 曹家达 - - 顿抛残霰噤神鸦,天上惊翻薏苡车。元圃琼蕤初见叶,后庭玉树又生花。节旄东海怜苏武,词赋南朝有谢家。今夜夜寒愁夜永,几回孤咏手凭叉。
  • 古诗《山台·诘曲千层近碧霄》 - - 耶律铸 - - 诘曲千层近碧霄,苍松无数绕山腰。何当一值炎天候,卧听风涛吼夜潮。
  • 古诗《笔山·晚来设色霞成绮》 - - 陶崇 - - 晚来设色霞成绮,秋至回文雁作行。借问墨池何处是,一江环绕漱琳琅。
  • 古诗《第一溪·倚阑发长啸》 - - 牟巘 - - 倚阑发长啸,援笔记旧游。想见同来者,俱非第二流。
  • 古诗《建陵秋望·日暖翠微浓》 - - 屈大均 - - 日暖翠微浓,山包桂水重。楼台悬一笋,井邑散诸峰。肃杀流东极,玄黄战大冬。疮痍新满路,不忍视军容。
  • 古诗《酹江月/念奴娇·中秋彭明叔别去赴永阳夜集》 - - 刘辰翁 - - 团团桂影,怕人道大地山河里许。旧日影娥池未缺,惊断霓裳歌舞。雪白长城,金明古驿,尽是乘槎路。少年白发,自无八骏能去。犹记流落荒滨,故人相过,共吹箫前度。无酒无鱼空此客,昨夜留之不住。睡起披衣,行吟坐对,又有重圆处。不知今夕,那人有甚佳句。...
  • 古诗《鄞江怨词·六龙空驻禁城傍》 - - 钱澄之 - - 六龙空驻禁城傍,铁骑宫前射锦珰。隆准奇姿人尽识,谁为纪信代君王?
  • 古诗《送张山人楚游》 - - 胡应麟 - - 岩穴凭谁问,飘然赋远游。风高云梦笛,月满洞庭舟。短刺携孤客,长裾狎五侯。蛾眉亭下泊,饱看荻花秋。
  • 古诗《癸巳中元返京道中阅戴德生自传感作》 - - 伯昏子 - - 东望神州泪洒襟,攀缘幽壑独思任。江南泥倖瘗灵骨,海内草蒙昭德音。一切具恩形太始,万般佑助證而今。西津渡口茕茕月,应照当时拯溺心。
  • 古诗《春夜·花发春才半》 - - 黎景义 - - 花发春才半,灯明夜未眠。条风推小牖,将月到床前。
  • 古诗《湘潭庆霞寺·野寺扪萝入》 - - 潘希曾 - - 野寺扪萝入,荒凉岁月深。偶寻逃暑处,一洗入禅心。共坐僧閒语,眠听鸟细吟。出门仍理棹,落日半川阴。
  • 古诗《寄玉山徵君·草堂风物静朝曛》 - - 至奂 - - 草堂风物静朝曛,春日题诗每忆君。涧底松青疑过雨,山头玉气总成云。神鹏未展溟南翮,天马能空冀北群。会见丹阳为内史,笑挥白羽树高勋。
  • 古诗《临江仙·晁以道见和答韩文若之句复答之》 - - 叶梦得 - - 三月莺花都过了,晓来雪片犹零。嵩阳居士记行行。西湖初水满,遥想縠纹生。欲为海棠传信息,如今底事长醒。不应高卧顿忘情。留春春不住,老眼若为明。
  • 古诗《浪淘沙·梨花庭院图》 - - 姚燮 - - 停了十三徽。掩了灯帏。鬟丝袅袅露丝飞。絮样花痕烟样月,水样绡衣。香绿动霏微。玉漏声稀。生愁明日燕来非。人也未归春也瘦,梦也难肥。
  • 古诗《夜雨再作·彻夜徐听三月雨》 - - 乾隆 - - 彻夜徐听三月雨,北方似此近年无。如膏恰继前朝泽,举耤行临千亩区。檐齿水珠不断滴,枝头鸠鸟尚频呼。慰馀转复增萦念,千里王畿可遍濡。
  • 古诗《盛山·琵琶台》 - - 韦处厚 - - 褊地难层土,因厓遂削成。浅深岚嶂色,尽向此中呈。
  • 古诗《钱塘·风涌银涛势欲狂》 - - 陆森立 - - 风涌银涛势欲狂,万山空自削苍茫。非关客思无聊赖,十月天寒正陨霜。
  • 古诗《舟过湖滨项王庙口占》 - - 范廷铨 - - 具区万顷渺烟波,霸业消沉唤奈何。骓逝尚留吴祠庙,狼贪终失楚山河。堤边柳色虞兮舞,门下松声垓下歌。子弟虽亡犹血食,江东父老故情多。
  • 古诗《岁暮六言·腊尾岂堪北去》 - - 晁说之 - - 腊尾岂堪北去,年头又怯东奔。 萍梗往来覆载,燕雀俯仰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