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林英男的诗 > 叠韵以赠·长夜漫漫宿野阑原文及翻译赏析

叠韵以赠·长夜漫漫宿野阑

朝代:现代诗人:林英男时间:2018-07-23
长夜漫漫宿野阑,孑遗破土断崖看。
阿蒙未必唯吴下,优孟原来祗沐冠。
恨土何年埋血碧,饮冰五月此身寒。
卮言应庆诗家幸,海浅游丝可钓峦。

诗人林英男资料

叠韵以赠·长夜漫漫宿野阑作者林英男

林英男,字岸谷,号平沙。国诗大赛创办人及主持人。祖籍福建丹诏。一九五二年生于闽南,长于粤东。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 查看详情>>

林英男古诗词作品: 《悼金庸先生·白马西风已绝尘》 《酬谢并答二八居士》 《唐山外祖母》 《园西湖畔散步杂诗》 《问道·昔学屠龙入大荒》 《步陈寅恪先生七月七日蒙自作韵》 《还乡·塔影阑风逝水潺》 《枯蝉·平沙腾宿雁》 《故园·三间老屋故江东》 《讨海·何堪乡里小人呼

叠韵以赠·长夜漫漫宿野阑原文及翻译赏析

叠韵以赠·长夜漫漫宿野阑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九日大风雨同智含夜饮》 - - 夏完淳 - - 高秋夜雨不闻声,旅馆孤灯酒自倾。寂寞黄花千古恨,婆娑宝剑一身轻。风尘握手同兄弟,江海知心托死生。遥忆故园芳草路,满篱丛菊战场明。
  • 古诗《耍孩儿·枉了我一年独守冰霜志》 - - 戴善夫 - - 枉了我一年独守冰霜志。指望你封妻荫子。我并不想东风卖笑倚门时。毕罢了綵笔题诗。再不向泥金扇底歌新曲。白玉堂前舞柘枝。我自离了莺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 古诗《过顾使君新居》 - - 张适 - - 解印归来雪满颠,草堂新构水西边。窗前更种萧萧竹,听雨清宵对鹤眠。
  • 古诗《夜寒·金柝声中灯影寒》 - - 程坚甫 - - 金柝声中灯影寒,满窗风雨夜漫漫。期君休洒牛衣泪,且作袁安卧雪看。
  • 古诗《程帅父朝议年八十馀诸人作诗褒咏次韵》 - - 苏籀 - - 郎潜华首寤銮舆,连帅元戎十乘车。吏道薛公何必问,史才倚相妙称书。雍容鸠杖朝裾伟,谈笑蒲鞭法网疏。万石恬侯定非晚,闽人安枕梦维鱼。
  • 古诗《晚宿杨隑舟中怀鲁客》 - - 王翰 - - 萤度星依草,鸥来雪满汀。故人不可见,天际乱山青。
  • 古诗《次韵景彝春宴》 - - 梅尧臣 - - 法座初瞻户牖间,衮衣垂处见云山。满斟玉酒传宣尽,齐插宫花拜赐閒。红线织成庭下毯,明珠结出耳中环。斗鸡旗底蓬蓬鼓,逐胜争名利害关。
  • 古诗《石斋歌·关西夫子今元老》 - - 陆深 - - 关西夫子今元老,有石当斋斋更好。疑从天上堕支机,似向瀛洲擘琼岛。磨砺堪为百世师,璠玙不数连城宝。星光璀璨太白精,云根崒嵂西川道。早年充贡来明庭,玉堂紫阁静仪刑。擎天八柱开黄道,障海千寻掣巨灵。有时条理振韶夏,百兽率舞游鱼听。孤标共仰积铁壁,大手为勒磨崖铭。授书空传谷...
  • 古诗《鲤湖纪游·瘦筇吟倚上苔梯》 - - 黄仲昭 - - 瘦筇吟倚上苔梯,路入深林望转迷。料得仙宫应不远,白云深处午鸡啼。
  • 古诗《五月十九金陵至蚝镜旅次车次耒阳用伯狐去年韵》 - - 张文胜 - - 工部云亡地,暂过仍远行。心香聊一奠,云物又频更。湘竹泪红涴,楚山眉翠迎。千秋幽咽水,不肯去斯城。
  • 古诗《题陆大参秀夫广陵牡丹诗卷后》 - - 林景熙 - - 南海英魂叫不醒,旧题重展墨香凝。当时京洛花无主,犹有春风寄广陵。
  • 古诗《魏京诗·尔视京魏》 - - 刘敞 - - 尔视京魏,以作我都。以赫厥灵,俾后勿逾。
  • 古诗《久雨·投策归来卧涧阿》 - - 严复 - - 投策归来卧涧阿,茅檐惟见雨滂沱。可怜四海无情旭,端为神龙治水多。
  • 古诗《翻香令·东风细雨暮寒生》 - - 奕绘 - - 东风细雨暮寒生,涿州茅店对长檠。壁间挂,谁氏篆,惜秦碑摹好不留名。绎山枣木尚堪称,泰山石刻更精能。三千载,百四字,问何时更见会稽铭。
  • 古诗《约张星槎砚兄看菊》 - - 金鼎 - - 寒风即日落黄叶,冷露三秋残碧枝。独有苔墙花未萎,再来把酒共题诗。
  • 古诗《清平乐·题金陵女子柳花词卷》 - - 郭麟 - - 红丝小研。小试齐纨扇。第一休嫌才地软。人与柳枝同倦。谢家最擅才华。如何只咏杨花。怪底儿家夫婿,年年漂泊天涯。
  • 古诗《病疝自遣·却笑痴姬问卜忙》 - - 王彦泓 - - 却笑痴姬问卜忙,爱闲耽睡病无妨。端详实理非茶罪,冒滥虚名是色荒。妙友清言如上药,稗官闲读得奇方。风流未负重阳处,并采茱萸入饮汤。
  • 古诗《赴阙十咏·南荣来汉诏》 - - 赵抃 - - 南荣来汉诏,北阙近尧天。懿绩隆三岁,丰储备九年。威严多摘伏,荐籍几登贤。去去民思甚,销魂尽黯然。
  • 古诗《江行四绝·但听江涛涨》 - - 谢龙升 - - 但听江涛涨,无须问古今。游翛惊客至,逐队大江心。
  • 古诗《至节前·灯前一影客中身》 - - 方回 - - 灯前一影客中身,鸡未鸣时起已频。 每日盆梅千百担,倚楼閒作看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