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姚燮的诗 > 抵王营河口·天形分斗极原文及翻译赏析

抵王营河口·天形分斗极

朝代:清代诗人:姚燮时间:2023-04-07
天形分斗极,地势限河流。
日气低生雾,涛声壮入秋。
山阳失归鸟,云外落孤舟。
一角琅琊树,苍茫郁海州。

诗人姚燮资料

抵王营河口·天形分斗极作者姚燮

姚燮,字梅伯,一作某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于学无所不窥,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戏曲小说,皆所涉猎。又精绘事,擅画梅。诗与彭兆荪近。编有《蛟川诗系》。..... 查看详情>>

姚燮古诗词作品: 《三绝句·棘心采得一襜果》 《沁园春·唾》 《舟行杂诗·西北帆樯下》 《燕二章·燕飞何仄仄》 《春夜都门怀人诗》 《纪事写怀·行路日益近》 《冬日杂诗十四章》 《南辕杂诗·颓乌下西海》 《阴平题壁有怀郑倬太原二绝句》 《祝英台近·黛香疏

抵王营河口·天形分斗极原文及翻译赏析

抵王营河口·天形分斗极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游香岩寺·千峰顶上香岩寺》 - - 释函可 - - 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古道堙。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揖石仙人。宝幢雨洗灯方续,禅榻云封草渐新。伫望双飞天外锡,寒边早布十分春。
  • 古诗《和叔夏十绝·游碧玉泉》 - - 胡寅 - - 跨溪临岸各清真,上客来临景更新。幽树好花脩竹色,相鲜浮动镜中春。
  • 古诗《方检详出歙研求诗》 - - 曹勋 - - 黟歙与端璞,争雄称权奇。马肝乃正色,龙尾终视仪。霜毫瀹紫玉,松烟生华滋。都付文学老,看诵浯溪时。
  • 古诗《贺寿并婚联·椿树甲添花》 - - 廖厚初 - - 椿树甲添花,春到岭南梅介寿;桂林新得月,镜开窗下笔描眉。
  • 古诗《唐多令·零露下长洲》 - - 刘辰翁 - - 零露下长洲。云翻海倒流。素娥深不到西楼。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城外土馒头。人能饮恨不。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 古诗《梅花·玉骨透花寒》 - - 郑刚中 - - 玉骨透花寒,冰壶清露滴。暗香惊返魂,移自芝兰侧。殷勤置书几,粲粲百态出。徘徊欲与语,奈此雪霜色。高标邈难亲,欲疏还不得。个中须有诗,苦觅不到笔。要须明月来,托之问姑射。...
  • 古诗《即事有赠·青门绿野两情忘》 - - 王夫之 - - 青门绿野两情忘,柳宅桃津一径长。四海交穷怜白发,双星夜永看珠光。梅香早透胧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咏史已惊开竹素,挑灯无事话沧桑。
  • 古诗《道阳朔山水尤奇绝旧传为天下第一非虚语也赋二绝句》 - - 李纲 - - 赋诗曾送谪仙人,垂老翻游到海滨。梦幻去来何日了,且将病眼看嶙峋。
  • 古诗《乾元节锡庆院燕》 - - 宋祁 - - 盛节推慈洽宴觞,千官不拜俨分行。搊弹并给黎园部,曼衍争趋角抵场。传炙濯罍纷络绎,神仙綵树互低昂。名酋面内千胥乐,欢译遥通戴斗香。
  • 古诗《观史有感·家令身危侯国计》 - - 郑清之 - - 家令身危侯国计,洛阳谗摈涕流书。都门祖帐何功德,千古徽名说二疏。
  • 古诗《江城子·几番尘俗共栖遑》 - - 吴寿彭 - - 几番尘俗共栖遑。一思量。正难忘。追忆承欢,更莫说凄凉。临老牛衣恩亦怨,如运会,久心藏。安排家事费周章。祓灾殃。喜余昌。无限劬劳,儿女婚嫁忙。待到诸孙同献寿,将若处,省慈祥。...
  • 古诗《山居偶成·拂断红尘与俗违》 - - 王称 - - 拂断红尘与俗违,云屏几曲傍深依。幽兰小径无行迹,乱落松花自点衣。
  • 古诗《连日醉游·闲看缟髻笑青枫》 - - 王彦泓 - - 闲看缟髻笑青枫,亦有红氍坐药丛。画舫帘衣凭雪藕,玉筝弦索见春葱。才人履屐能俱妙,贵客林亭惜未工。自是昔贤情调浅,风流争肯受诗穷。
  • 古诗《白龙洞·春雷地底发》 - - 王世贞 - - 春雷地底发,匹练空中飞。毋劳久行雨,解旱便应归。
  • 古诗《惜笼中鸟自喻》 - - 德容 - - 千里朝凰唱和遥,谁怜孤鹜禁樊牢。贞心甘守笼中日,再世齐鸣共九霄。
  • 古诗《次韵述之谢寄兰》 - - 邹浩 - - 朅来幽韵与时分,雅称深沉扬子云。记取人间多恶草,一莸能败十年薰。
  • 古诗《春晓·一年生活是三春》 - - 杨万里 - - 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 不必开窗索花笑,窗隔花影也欣欣
  • 古诗《喜雨·雨气侵人暮不休》 - - 陆游 - - 雨气侵人暮不休,雨声逼枕冷飕飕。 方欣草木有生意,已报沟池无涸流。 避湿入檐怜病鹤,争巢逐妇叹鸣鸠。 老农自喜知时节,夜半呼儿起饭牛。
  • 古诗《山茶花·风裁日染开仙囿》 - - 贯休 - -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 古诗《咏蒲鞋·吴江浪浸白蒲春》 - - 孙光宪 - - 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上香尘。石榴裙下从容久,玳瑁筵前整顿频。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抛掷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