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全祖望的诗 > 董逊斋·可亭饶木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董逊斋·可亭饶木石

朝代:清代诗人:全祖望时间:2023-04-05
可亭饶木石,落落水云流。
大有洛阳胜,兼为道北游。
清吟成白雪,吾道在沧洲。
花萼方争秀,连枝共唱酬。

诗人全祖望资料

董逊斋·可亭饶木石作者全祖望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乾隆元年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相继讲学,足迹遍布大..... 查看详情>>

全祖望古诗词作品: 《始宁陈宪使明时奉使交州携其牡丹以归至今犹盛瓯亭为之索赋》 《南镇命祀·日观峰连越观峰》 《风日初晴薄游湖上圣因寺中花墅久闭沙弥以予至启之屏营良久》 《秋塍处泉以予至各有宿留之约予谢未能也》 《题薏田夜雨图》 《新会张明府惕庵以予将去粤有诸生无福之叹予皇恐不敢当也》 《即事·中天玉烛正当阳》 《过潘石枰故勺园》 《水木明瑟园阻归》 《送钱二池之黄檗山

董逊斋·可亭饶木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董逊斋·可亭饶木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雪夜访明卿病时有客因简元美》 - - 宗臣 - - 伏枕寒仍立,传杯深可停。雪吹天地白,山掩薜萝青。耳目予今病,浮沉尔昨醒。客言能鼓瑟,或恐是湘灵。
  • 古诗《赠漳州一士子联》 - - 朱熹 - -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 古诗《句·何须百鍊鉴》 - - 李士美 - - 何须百鍊鉴,自胜五兵符。
  • 古诗《爇心香·题仵先生东廊》 - - 马钰 - - 六月严凝,腊月炎蒸。这真功颠倒分明。阳中阴极,阴里阳生。出五行中,谁行到,我行程。万朵金莲,火里常荣。水中看红焰升腾。两般攒聚,一性圆成。便戴三花,梳三髻,礼三清。
  • 古诗《送石训导之临湘》 - - 顾清 - - 令弟清台著绣衣,一毡还与郑虔宜。过湘不用轻为赋,圣代崇儒正此时。
  • 古诗《妓席五咏·箜篌》 - - 顾况 - - 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欲知写尽相思梦,度水寻云不用桥。
  • 古诗《南山诗·紫气金丹晓》 - - 净权 - - 紫气金丹晓,青霞玉井春。画牛曾寓意,鸣鹤更通神。
  • 古诗《方生远来病中遗以小诗》 - - 黄辉 - - 只尺佳人不见之,翻缘不见更相思。江城寂寂花朝雨,常记君来是病时。
  • 古诗《宫词·邻院相招象戏归》 - - 王仲修 - - 邻院相招象戏归,和衣卧到日平西。起来理遍琵琶谱,花底春莺向晚啼。
  • 古诗《水乐·如抑又成扬》 - - 赵蕃 - - 如抑又成扬,既考亦或鼓。始信石能言,无疑铃解语。
  • 古诗《眉州太守刘公忽于池中获东坡所作远景楼碑乡人费洪雅有诗美之因率同赋次其韵》 - - 郭印 - - 东坡沦没文委地,艺圃书林荒不治。遗编禁锢学无师,木不从绳金失砺。高楼远景尚崔嵬,妙琢雄词非骪骳。几年困厄在污池,照夜寒光空水底。有如钟磬传不朽,壁间字字摇科斗。雷霆破蛰里耳惊,龙蜧蟠泥神物守。丰城剑气异青黄,一遇雷公难秘藏。僵碑植立岂偶尔,文章政事两荧煌。旧俗千年蒙...
  • 古诗《送都宪陈叔振作镇宣府》 - - 朱诚泳 - - 边疆作镇众称宜,攀卧争缘父老痴。宪府恤刑崇德望,都台迁秩拜恩私。燧烽烟杳防秋远,刁斗声沈警夜迟。旧炼石皆成五色,珍藏还待补天维。
  • 古诗《二月八日·百骸岂久坚牢者》 - - 刘克庄 - - 百骸岂久坚牢者,两曜宁逃薄蚀哉。有玉斧脩圆复阙,无金篦刮膜难开。坐跏趺榻尘慵扫,手校雠书记不来。辜负持螯把杯兴,暮年十日九清斋。
  • 古诗《书吟八题·梦中棐几得常凭》 - - 周紫芝 - - 梦中棐几得常凭,更有南窗可寄情。便是人间好消息,别无胜解可讥评。
  • 古诗《漫兴·春秋无冰记冬月》 - - 张祖继 - - 春秋无冰记冬月,地气从南又北行。切莫天津桥上过,而今恐有杜鹃鸣。
  • 古诗《横秋阁·秋山万尺青》 - - 刘子翚 - - 秋山万尺青,影落杯酒中。 登临岂不佳,寒色见远空。 未忘天下忧,胡尘起西风。
  • 古诗《芜·数间吟屋就》 - - 赵希迈 - - 数间吟屋就,谢尔肯相依。 巢稳迎人语,身轻掠水飞。 漂流皆是客,来去两忘机。 何事抛珠箔,欣然恋竹扉。
  • 古诗《四绝·国子先生老宦游》 - - 喻良能 - - 国子先生老宦游,十年学省一狐裘。 饥雷有意鸣蝉腹,寒粟无端起玉楼。
  • 古诗《次韵仁近客兴·阅世纷如起灭沤》 - - 方回 - - 阅世纷如起灭沤,可须金羽较沈浮。 自知人老宜坚坐,更为春寒倦薄游。 羌蹇尚能哦楚些,仪邻不复梦唐楼。 载书归老黄山下,待唤溪翁赁半舟。
  • 古诗《送朱大游塞》 - - 张南史 - - 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 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