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区大相的诗 > 东征从军行·属国久向化原文及翻译赏析

东征从军行·属国久向化

朝代:明代诗人:区大相时间:2023-04-05
属国久向化,述职比东藩。
海烽一朝起,鱼鳖何喧喧。
匪伊敢犯顺,乃我欲固存。
连樯伏万弩,平野列千屯。
会见封鲸鲵,崇丘对国门。

诗人区大相资料

东征从军行·属国久向化作者区大相

介绍: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 查看详情>>

区大相古诗词作品: 《四兄园馆新成喜赋》 《和韩昌黎石鼓歌》 《苑西书楼宴坐兼答陈生》 《舟中杂咏·洑流几千里》 《夏日偕同诸年友集于灵济宫》 《励志诗·畴能不细》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院中夏日·閟馆肃清芬》 《游嵩山·寻真紫芝馆》 《戏作临镜·纱窗催曙鸟

东征从军行·属国久向化原文及翻译赏析

东征从军行·属国久向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村行·西北云生曦影藏》 - - 弘历 - - 西北云生曦影藏,无何风作露阳光。据鞍回望得神解,补送兰中一段凉。
  • 古诗《秋居有怀杨斗枢霍钟西吕益轩》 - - 阮大铖 - - 山阿岁晏孰华予,西极将腾径待车。飒飒女萝啼赤豹,鳞鳞秋水领文鱼。天高冀野云终被,霜落吴江木更疏。我欲何声酬凤德,萧条自接楚狂舆。
  • 古诗《春郊·玄思夺春绪》 - - 陈子龙 - - 玄思夺春绪,驾言出行游。轻罗吹广陌,和风袭芳洲。娱情向烟草,极眺心悠悠。麦苗流惠色,花药滋羁愁。骀荡随群莺,翳景追林丘。会惜露条晚,掇馨寄绸缪。沈吟抚韶岁,怀人谁与谋。杂佩徒缤纷,江皋竟淹留。 ...
  • 古诗《杂兴·桃李傍檐楹》 - - 陆龟蒙 - - 桃李傍檐楹,无人赏春华。时情重不见,却忆菖蒲花。
  • 古诗《九月十三日饶州寓斋夜坐》 - - 管棆 - - 切切哀蛩共寓斋,丽谯风顺肃平街。卷帘始觉露华冷,灭烛方知月色佳。城曲风帆依树落,潮通鱼箔带沙排。眼前一事堪诗料,榴火当秋尚满阶。
  • 古诗《偈颂·马腹驴胎辊过来》 - - 释广闻 - - 马腹驴胎辊过来,通身满面是尘埃,谩将香水年年洗。有人续得末后句,许你亲见释迦老子。
  • 古诗《望骑马郎·碧蹄新压步初成》 - - 施肩吾 - - 碧蹄新压步初成,玉色郎君弄影行。赚杀唱歌楼上女,伊州误作石州声。
  • 古诗《彼我不二·诸人行李处》 - - 释清远 - - 诸人行李处,非我君不能。我今凭子力,还与汝同心。彼我无差忒,超然绝古今。千差非止水,生死自平沉。对容谁不妙,拂袖省知音。不堕机前路,明明定浅深。其如未觉了,彼我徒自侵。...
  • 古诗《项羽庙·平生虎力鼎可扛》 - - 李新 - -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 古诗《塞上曲·角弓白羽挂雕鞍》 - - 商采 - - 角弓白羽挂雕鞍,醉卧河阳铁甲寒。烽火夜来知有敌,一时齐向月中看。
  • 古诗《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 - 贾岛 - -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古诗《杂诗·匡山有老人》 - - 李梦阳 - - 匡山有老人,自称岩下公。绿发渥朱颜,皎若云间鸿。往来骑白鹿,姿美精肉充。招我将从之,心阻难遽通。流情复高翔,翩翩驾天风。夙昔思此人,寤言期与同。感此重枉顾,德音常在衷。...
  • 古诗《溪上·杖策溪边兴尽归》 - - 宋祁 - - 杖策溪边兴尽归,片云何事逐人飞。飘然自是无心物,欲去还来上客衣。
  • 古诗《重阳绝句·与君门户是通家》 - - 王缜 - - 与君门户是通家,共住江南江水涯。今日长安须尽醉,明朝又是一番花。
  • 古诗《有怀兼寄·表弟今何在》 - - 吕本中 - - 表弟今何在,中郎亦漫游。平生足艰阻,今日倍迟留。误辱琼瑶报,兼蒙札翰投。南窗五更月,常照别离愁。
  • 古诗《书感·落日边城画角鸣》 - - 林朝崧 - - 落日边城画角鸣,风声鹤唳总堪惊。松花江上多胡骑,木叶山头少汉兵。王气未应长白尽,夕烽偏傍邑娄明。宗臣殉国人皆惜,遥望辽阳感慨生。
  • 古诗《丞狱中生瓜·久狱半为家》 - - 杨继盛 - - 久狱半为家,真同故里瓜。行藏俱梦幻,阒寂亦繁华。天遗东陵种,云封西域花。机心久已息,即此是烟霞。
  • 古诗《读通鉴·风烟惨澹驻三巴》 - - 杨果 - - 风烟惨澹驻三巴,汉烬将燃蜀妇髽。欲起温公问书法,武侯入寇寇谁家?
  • 古诗《内廷·一一雕盘分楚粽》 - - 晏殊 - - 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 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
  • 古诗《中原吟·中原之师》 - - 邵雍 - - 中原之师,仁义为主。 仁义既无,四夷来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