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隆基的诗 > 端午·端午临中夏原文及翻译赏析

端午·端午临中夏

朝代:唐代诗人:李隆基时间:2017-02-23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诗人李隆基资料

端午·端午临中夏作者李隆基

李隆基(685.09.08—762.05.03),即唐玄宗,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 查看详情>>

李隆基古诗词作品: 《题梅妃画真》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喜雪》 《过老子庙》 《喜雪·日观卜先征》 《赐新罗王·四维分景纬》 《批答安禄山贺雪兼赐口号

端午·端午临中夏原文及翻译赏析

端午·端午临中夏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郭云山日记真迹》 - - 厉鹗 - - 郭髯行记箧中收,便是沧江虹月舟。解道楼居好风韵,杭人不合异乡游。
  • 古诗《南步步娇·生》 - - 汤显祖 - - 生:受不尽百千段东君气。和你二十载南柯里。无端两拆离。则一答龙冈。到把天重会。恰些时弄影彩云西。还只似瑶台立着多娇媚。
  • 古诗《课儿联·鸟随僧返寺》 - - 梁鼎芬 - - 鸟随僧返寺;鸥与客争船。
  • 古诗《题画·丹鼎在人身》 - - 金朝觐 - - 丹鼎在人身,本来无别具。神仙不可求,况被黄金误。此老一何贪,坐看丹九度。壶中日月长,但见悬双瓠。我欲借此鼎,用之调盐梅。宁知既未济,火候须疑猜。君火耶相火耶文火耶武火耶,三昧不传之火耶。...
  • 古诗《枨子·嘉树团团俯可攀》 - - 欧阳修 - - 嘉树团团俯可攀,压枝秋实渐斓斑。朱栏碧瓦清霜晓,粲粲繁星绿叶间。
  • 古诗《穿竹径度知还桥入文漪堂》 - - 王世贞 - - 遥冈织丛翠,导我穿羃历。鸟倦亦知还,况乃游人屐。窈窕得平桥,夷犹坦缃席。相慰目已饱,相劳足初息。有酒故可呼,无酒茗亦得。
  • 古诗《用赊韵简贾新之》 - - 赵蕃 - - 洛阳人物旧传誇,殊县相依得贾嘉。鲁殿独馀多劫火,玄都看尽几番花。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问我若为成间阔,路经墟落苦嫌赊。
  • 古诗《华严精舍·廊广宜翔步》 - - 陈宝琛 - - 廊广宜翔步,堂空便结跏。小松时作籁,久竹欻生花。农话昨收橘,僧供新摘茶。几分田舍味,举似向毗邪。
  • 古诗《朱泽民秀野轩》 - - 李至刚 - - 幽居远城郭,寂寞自成村。野色还通市,春潮直到门。竹窗晴晒药,花坞晚开尊。想象其中趣,何由得具论。
  • 古诗《菩萨蛮·咏榴有赠》 - - 陈去病 - -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 古诗《绝句·日色映山才到地》 - - 苏辙 - - 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晴寒不及阴寒重,揽箧犹存未著貂。
  • 古诗《高梁桥·日斜秋水急》 - - 陈廷敬 - - 日斜秋水急,城尽野桥连。灵沼通河汉,公田引涧瀍。堑花随唼鸭,风柳出鸣蝉。山阁清晖里,依稀近玉泉。
  • 古诗《将之天长题新亭壁》 - - 张耒 - - 新亭登眺解征鞍,飞鸟悠扬云意閒。谁谓尘埃无野兴,故乘风雨看秋山。
  • 古诗《哭华姜·不复窗前畜画眉》 - - 屈大均 - - 不复窗前畜画眉,不须山上采燕支。燕支已作断肠草,画眉今亦变相思。
  • 古诗《广陵先兄阁部墓下作·烈风梅岭肃》 - - 史可程 - - 烈风梅岭肃,高会自平山。方拾迷楼烬,谁寻遗镞斑。雨垣颓似蒉,江月晕如环。披发疑公下,苍茫羽檄间。
  • 古诗《游仙诗·南溟清浅只容舠》 - - 张涤华 - - 南溟清浅只容舠,犹记倚天种碧桃。指点云山还一笑,蓬莱不似旧时高。
  • 古诗《浣溪沙·清明怀远》 - - 周燕婷 - - 谁唱阳关第二声?杏花卖后是清明。每当微雨问新晴。飞鸟有心云外去,坠花无意水中停。背人深处学调筝。
  • 古诗《龄叟得稼山好语因赞之》 - - 陈著 - - 高怀不是爱山行,钟鼓楼高有宿盟。 今夜老禅联榻卧,定应说到有西成。
  • 古诗《雨夜舟中怀实父弟》 - - 葛一龙 - - 风急雨声乱,飒来愁满天。 不知飘泊处,可有故乡船。 归路关前梦,残更榜上年。 半生兄弟念,多负看山眠。
  • 古诗《慈恩寺残春》 - - 耿湋 - - 双林花已尽,叶色占残芳。 若问同游客,高年最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