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方回的诗 > 二色桃花·阮郎溪上醉腮融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色桃花·阮郎溪上醉腮融

朝代:元代诗人:方回时间:2023-04-06
阮郎溪上醉腮融,蓦忽深红又浅红。
料得金闺描绣样,一花成换几针茸。

诗人方回资料

二色桃花·阮郎溪上醉腮融作者方回

方回(1227-1305),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字万里。徽州歙县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 查看详情>>

方回古诗词作品: 《别秀亭·七载专城閒五载》 《清江濯手·属镂愤气已销平》 《送赵仁则官满西归》 《俞鉴山月歌》 《生日·势途勇退似差贤》 《送陈正之·昔在东原北》 《清湖早春·岸边老树柳犹枯》 《生日后三朝又书》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 《松下茅屋图

二色桃花·阮郎溪上醉腮融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色桃花·阮郎溪上醉腮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春园·长忆曾游李监园》 - - 张志淳 - - 长忆曾游李监园,一时名胜动都门。别来陈迹已如梦,偶记新诗还可论。小宅自收三亩俸,缁尘迥隔九衢喧。今年黍稌占丰候,多办糟丘少办飧。
  • 古诗《长安寄怀·才解春衫浣客尘》 - - 龚鼎孳 - - 才解春衫浣客尘,柳花如雪扑纶巾。閒情愿趁双飞蝶,一报朱楼梦里人。
  • 古诗《蝶恋花·蝶》 - - 董士锡 - - 嫩绿娇红堤上路。瘦损腰肢,可被愁牵住。生就轻盈谁与护。无端消尽枝头露。帘外飞花墙外絮。底事韶华,容易匆匆去。芳草天涯情万缕。从今化作相思句。
  • 古诗《杂诗·越嫫炫罗纨》 - - 魏源 - - 越嫫炫罗纨,捧心颦西市。何曾见者避,竞云西施美。东邻淑如玉,终身不窥里。性情合诗书,动辄无违礼。持此将谁授,幽寂慎终始。春光忽如遗,鶗鴂鸣不已。举世尽登徒,芳情竟何以。瑶池青鸟来,佳期斯可俟。 ...
  • 古诗《禽言·脱布裤》 - - 朱应辰 - - 脱布裤,阴雨漫漫雨将暮。千声万声唤归妇,妇归忽生怒。妇去有归处。明日雨声干,匆匆还逐去。
  • 古诗《赠胡君渥·敲推未了死文章》 - - 释今无 - - 敲推未了死文章,冷煖难餐日月芒。认定一抔才是土,梦回深夜总如霜。血流杜宇三春尽,影结鸰原两翼长。蓬窦不须删蔓草,观空时或发幽香。
  • 古诗《题画·茅屋空山中》 - - 董其昌 - - 茅屋空山中,时有幽人至。指点乱云生,不谈人间事。
  • 古诗《句曲道中·豪华非昔日》 - - 胡应麟 - - 豪华非昔日,罗绮尚前朝。侠少黄金勒,名姝赤玉箫。花明新院髻,柳学故宫腰。今夜扬州月,平分十二桥。
  • 古诗《武德宣烈乐·功烛上宙》 - - 无名氏 - - 功烛上宙,德耀中天。风移九域,礼饰八埏。四灵晨炳,五纬宵明。膺历缔运,道茂前声。
  • 古诗《清平乐·题蒋鹿潭戴笠持竿小像》 - - 寇梦碧 - - 土阶吟穗,未解兰骚意。独曳哀弦风雨里,支住东南秋气。纷纷狎客牢盆,劳劳马足车尘。魂逐芦花飞去,亏他蝶梦留痕。
  • 古诗《西江月·愁黛颦成月浅》 - - 晏几道 - - 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绿江春水寄书难,携手佳期又晚。
  • 古诗《佛陇题高夫人墓》 - - 全祖望 - - 岩彊百战已成灰,有子焦原接迹来。合与夫人人外去,禅花岁岁墓门开。
  • 古诗《钱塘饮张梦得斋中》 - - 黄圣年 - - 聚首堪悲碣石天,空囊还著远游篇。书生忧国真无赖,倦客寻僧却有缘。万里山河孤笑外,五年烽火醉吟边。忽听急管催兰舸,愁绝西湖几瓣莲。
  • 古诗《诗·贪爱有人求快活》 - - 寒山 - - 贪爱有人求快活,不知祸在百年身。但看阳燄浮沤水,便觉无常败坏人。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行密节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
  • 古诗《八月过明相国园还循河至高梁桥》 - - 张英 - - 纵辔晴郊野兴赊,城闉西畔入烟霞。几家地接灵和柳,一路春残杜曲花。
  • 古诗《题画赠友·波面菱丝冒钓钩》 - - 董其昌 - - 波面菱丝冒钓钩,宿云初起乱啼鸠。纵然渔父无生计,不换荆扬佑客舟。
  • 古诗《送外孙苏敬》 - - 王翰(明) - - 流落风尘会合难,相逢老泪湿征衫。兵馀亲旧凭谁问,道远音书久不缄。函内仪容须默记,墓头断碣欲重劖。他年榜首青云客,拟向南宫问阿咸。
  • 古诗《呈广雅尚书》 - - 李希圣 - - 孤吟愁听景阳钟,咫尺蓬山隔万重。祈请不妨持汉节,陆沈何处识尧封。论兵白发知无补,挽粟黄腄已不供。夜半金莲承独对,东朝垂涕话神宗。
  • 古诗《重九感怀·芳草斜阳年复年》 - - 吴文治 - - 芳草斜阳年复年,良辰美景奈何天。等闲莫把秋光负,且看黄花到处妍。
  • 古诗《晚晴·山中岑郁倍怀人》 - - 赵蕃 - - 山中岑郁倍怀人,况是春来阴雨频。 到得小晴堪细履,又嗟落莫与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