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镃的诗 > 抚鹤亭·立缟芳桂阴原文及翻译赏析

抚鹤亭·立缟芳桂阴

朝代:宋代诗人:张镃时间:2017-12-14
立缟芳桂阴,置汝固已当。
他年莫姓丁,止厕子侄行。

诗人张镃资料

抚鹤亭·立缟芳桂阴作者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人,寓居临安,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 查看详情>>

张镃古诗词作品: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 《自咏·事业新来别》 《行次德清·浮图立处觅天低》 《夜述·客去情宜独》 《杂兴·善人所至处》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夜兴·老火顿扫迹》 《听莺亭·不向他园去》 《帅属·三年林曲喜谈丛》 《入园闻鹤唳

抚鹤亭·立缟芳桂阴原文及翻译赏析

抚鹤亭·立缟芳桂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荆州早春·南国人无限》 - - 谭元春 - - 南国人无限,读书春闭门。我先芳草出,谁系白云根。妙气一巢接,新机万物奔。安知为客者,不是仲宣魂。
  • 古诗《浣溪沙·题三姐妹帅园留照》 - - 张晓虹 - - 一簇诗花次第开,鹧鸪声里采春来。灵心绣口擅清才。倚石搓虹穿彩佩,临风拾羽作瑶钗。女人心事莫闲猜。
  • 古诗《题杂画册叶·山头出白云》 - - 孙承恩 - - 山头出白云,瀑布洒飞雨。可人期不来,目断潇湘浦。
  • 古诗《诸将·伤心老将亦陈书》 - - 赵浚 - - 伤心老将亦陈书,玉帛来盟误腐儒。黩武何曾衰汉运,销兵几见扼张胡?明知割地终无赖,假托烧舟颇自诬。西望夜郎东毒国,空持节钺镇边隅。
  • 古诗《春日·蓬岛尘嚣隔》 - - 王弘诲 - - 蓬岛尘嚣隔,云林锦绣丛。暝藏留树雾,香引出花风。盘谷家移近,浮丘路可通。五仙当日聚,消息许谁同。
  • 古诗《壬子除夕同叔弟守先墓》 - - 林熙春 - - 昨年除夕椿犹茂,今岁今宵独怆心。兄弟莫缘留去腊,山川何处聆遗音。坐来夜半思逾剧,目断一丘泪不禁。徙倚达朝修展谒,日边瑞色起遥岑。
  • 古诗《丙戌年新春偶成》 - - 徐鹿卿 - - 新年十许日,才有一篇诗。乡思风中乱,春心雨里知。病缘衰骤至,懒与睡相宜。暗想泉溪上,杜鹃啼故枝。
  • 古诗《朱氏宗祠联·茶院溯遥宗》 - - 朱珔 - - 茶院溯遥宗,传三十世有奇,闾巷相联,敦仁敦让;李村邻旧宅,阅百千年无替,岁时并集,奉醴奉盛。
  • 古诗《王季立安抚挽诗》 - - 蔡戡 - - 相门叨下客,帅幕得佳宾。玉树连阶砌,芙蕖泛水滨。通家仍有契,论世岂无人。埋玉空遗恨,潸然泪满襟。
  • 古诗《新庄道中口号》 - - 林占梅 - - 琴剑装轻恰一肩,閒游欲学地行仙。护田水绿溪流曲,绕屋阴浓竹树连。争渡人喧芳草岸,唱歌樵答夕阳天。舆中镇日无些事,睡醒看书倦复眠。
  • 古诗《浙幕李端公泛建溪》 - - 黄滔 - - 越城吴国结良姻,交发芙蓉幕内宾。自顾幽沈槐省迹,得陪清显谏垣臣。分题晓并兰舟远,对坐宵听月狖频。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 古诗《出双溪再上芝兰圆山顶寺中小憩》 - - 林占梅 - - 涧泉漱石径幽隘,茅屋桥头醇酒卖。送目溪山可入诗,赏心云树浑如画。蹇驴磴曲辔频停,舴艋风轻帆乍挂。岩畔夷犹意自然,又过竹院寻僧话。
  • 古诗《杂咏·秋到新凉至》 - - 严而舒 - - 秋到新凉至,天高露下初。雨滋南浦润,月上北林疏。野外朝携穗,江心暮钓鱼。村庄吾可问,何必待公馀。
  • 古诗《菩萨蛮·郴江晓发》 - - 顾贞观 - - 行云翠湿寒难晓。水仙夜上芙蓉老。山枕酒醒时。雁回人未知。客城那得住。打鼓开船去。去逐鲤鱼风。归期尺素中。
  • 古诗《九华山·九华宜带雪》 - - 释居简 - - 九华宜带雪,故故仲冬来。翠扫忺梳洗,玄冥未剪裁。骤观疑旧识,近看若新开。曾说壶中玩,多应小有才。
  • 古诗《宫词·烟静云娇露已晞》 - - 赵佶 - - 烟静云娇露已晞,昼长人困杏花时。鞦韆闲倚楼台看,尽日无风彩索垂。
  • 古诗《张荣积书不积金》 - - 沙曾达 - - 金书轩轾视存心,我爱积书胜积金。金富一时财易竭,书香百世味尤深。
  • 古诗《鹧鸪天·雨歇云如隔座屏》 - - 韩元吉 - - 雨歇云如隔座屏。薰风摇动一天青。今年五十平头过,又喜清歌洗耳听。 浮世事,绝曾经。此生应直斗牛星。且倾田舍黄鸡酒,敢望君家白玉庭。
  • 古诗《蝶恋花·碧树已调芳草歇》 - - 沈祖棻 - - 碧树已调芳草歇。 过了清秋,帘幕多风雪。 昨夜带罗犹未结,梦醒又是关山别。 记取团圞天上月。 常似连环,莫便翻成玦。 绣被馀香终不灭,相思留待归时说。
  • 古诗《小儿垂钓》 - - 胡令能 - -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