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夫人阁·肃肃槐庭午原文及翻译赏析

夫人阁·肃肃槐庭午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时间:2017-11-03
肃肃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皇恩乐佳节,斗草得珠玑。

诗人苏轼资料

夫人阁·肃肃槐庭午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夫人阁·肃肃槐庭午原文及翻译赏析

夫人阁·肃肃槐庭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用前韵·堂上高年日》 - - 李穑 - - 堂上高年日,门中积庆馀。诗班自今始,舞彩似吾初。定省方勤止,营求盖阙如。他年天不靳,冬笋与冰鱼。
  • 古诗《朝中措·驳云行雨苦无多》 - - 黄机 - - 驳云行雨苦无多。晴也快如梭。春思正难拘束,客愁谁为销磨。寻花觅谶,传杯托意,种种蹉跎。消息不来云锦,泪痕湿满香罗。
  • 古诗《望江南·咏桃源》 - - 杨弘道 - - 桃源好,鸡黍竞相邀。鸾凤有期朝绛阙,风霾无计上青霄。万点落英飘。茅屋底,何以永今朝。一念不从痴处起,万缘都向静中消。知命也逍遥。
  • 古诗《江南曲·江南四月薰风低》 - - 李咸用 - - 江南四月薰风低,江南女儿芳步齐。晚云接水共渺瀰,远沙叠草空萋萋。白苧不堪论古意,数花犹可醉前溪。孤舟有客归未得,乡梦欲成山鸟啼。
  • 古诗《赠刘术士·闻子能知算》 - - 王炎 - - 闻子能知算,逢予屡索诗。诸公多妙语,老我更何辞。久客丹心苦,脩途茧足疲。秋深风露冷,归去莫迟疑。
  • 古诗《望江南十旅窗杂忆》 - - 丁宁 - - 幽栖好,自在可安禅。静看花砖移日影,懒开帘押放炉烟。风月一年年。
  • 古诗《颂古·出群须是英灵汉》 - - 释正觉 - - 出群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师子儿。选佛若无如是眼,假饶千载亦奚为。
  • 古诗《与陈元孝王蒲衣两处士夜坐论诗》 - - 赵执信 - - 老大两布衣,宴然当世士。各出一诗卷,邈矣古男子。岭南冬亦春,坐讶清寒起。乃是冰与雪,披拂怀袖里。我行穷万里,所遇无可喜。今夕忽欣然,风灯落莲蕊。
  • 古诗《观冷水谷桃花》 - - 黄顺之 - - 石家步障久成尘,移作包山一段春。惆怅日斜原上路,年年红雨打行人。
  • 古诗《次韵题高斋·高斋寂寂俯清池》 - - 无愠 - - 高斋寂寂俯清池,瓦鼎香浮十二时。天晓定回松下石,藓痕青上布伽黎。
  • 古诗《从莫万安觅柑子并以玉山沙药合寄之六言》 - - 赵蕃 - - 世态多随燥湿,物情大费堤防。遗以药筒如截,取其勿败甘香。
  • 古诗《寄茂秦·谁惜虞卿老去贫》 - - 李攀龙 - - 谁惜虞卿老去贫,平原食客一时新。怀中白璧如明月,何处还投按剑人。
  • 古诗《题东浦学耕图》 - - 朱彝尊 - - 上书空敝黑貂归,卖赋年来计渐非。争似为农东浦畔,醉吟独速舞蓑衣。
  • 古诗《徐州别杨大应武试》 - - 王世贞 - - 戏马台前酒一卮,翩翩结束帝城宜。纵横立取连城璧,蹀
  • 古诗《次韵酬孙少述》 - - 刘攽 - - 使节皆穷浊水源,降羌系踵慕称藩。强颜假守真无补,取笑高人不惮烦。岂有天池容斥鴳,莫将沟断比牺樽。南山若许堪归老,二顷平田十亩园。
  • 古诗《偶书·季子悬头思赵国》 - - 孔平仲 - - 季子悬头思赵国,越王尝胆望吴城。少年莫念纷华事,功业多从辛苦生。
  • 古诗《南乡子·旧梦落江南》 - - 龙榆生 - - 旧梦落江南。刻意宫商苦共耽。三十六陂荷正好,红酣。秀句临川且细参。吉梦兆宜男。岳麓烟岚一镜涵。閒抱孩儿浑得趣,娇憨。啖蔗从知晚节甘。
  • 古诗《闻息有变·斗粟将谁憾》 - - 罗公升 - - 斗粟将谁憾,关弓只自怜。竟成瓜蔓摘,深愧棣华翩。甘苦同三月,幽明冀百年。衰宗更如此,愁绝古松烟。
  • 古诗《塞上·春风千里动》 - - 寇准 - -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晚角数声起,交河冰未流。征人临迥碛,归雁别沧州。我欲思投笔,期封定远侯。
  • 古诗《邻园海棠》 - - 张昱 - - 自家池馆久荒凉,却过邻园看海棠。 日色未嫣红锦被,露华犹湿紫丝囊。 掌中飞燕还能舞,梦里朝云自有香。 银烛莫辞深夜照,几多佳丽负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