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李西庚的诗 > 感怀呈刘晓光·仰望灵山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感怀呈刘晓光·仰望灵山远

朝代:现代诗人:李西庚时间:2023-04-06
仰望灵山远,徒叹浊水边。
三人同向往,一意涉长川。
墟里离乡岸,苏城到客船。
落霞看老友,乘月拜高贤。
盛宴名流会,优游倦客旋。
深情铭永佩,再会在来年。

感怀呈刘晓光·仰望灵山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感怀呈刘晓光·仰望灵山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拟恭和御制赵孟頫吹箫士女用宋濂韵》 - - 钱载 - - 紫箫泠泠吹应指,碧栏十二秋如洗。数声鸾凤迥穿云,一朵荷渠鲜照水。罗衣摺摺淡不红,仙人住处烟朦胧。曲终傥似江上瑟,出听岂有波间龙。优柔温润响还咽,瑶阶落遍梧桐叶。翠縠停摇扇柄风,银蟾半泻帘钩月。斜倚樱唇殷若血,坐吹不动声疑裂。 ...
  • 古诗《如梦令·记梦》 - - 严复 - - 一朵红云高捧。月射回波泼汞。哀笛起中流,九万玉龙齐涌。怔悚。怔悚。遥夜喧呼船重。
  • 古诗《竹石图·东吴妙手不可得》 - - 刘崧 - - 东吴妙手不可得,省郎山石兵曹竹。唐侯座上偶相逢,并写秋光归一幅。丛篁擢玉分弯环,怪石立铁支孱颜。笔锋挥霍斩绝外,意匠回斡苍茫间。物情境态精描貌,紫蔓青苔见班驳。凤雏濯濯散毛羽,稚子差差露头角。人生会遇安可常,一时合景如干将。千年崖谷注明月,九夏庭馆寒飞霜。唐侯特达参...
  • 古诗《赵北口·齧尽长堤碧玉平》 - - 厉鹗 - - 齧尽长堤碧玉平,唤船人集午相争。偶然束马悬车渡,亦似浮家汎宅行。鱼栅低围芦作界,酒帘斜挂柳为城。眼前便减风埃色,何用临流更濯缨。
  • 古诗《浣溪沙·梦醒心平恨未平》 - - 杨杏佛 - - 梦醒心平恨未平。四更寒月入窗亲。人间冷暖不堪凭。哀乐渐随年少去,相思欲共夜窗明。文园多病为多情。
  • 古诗《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 - 马治 - - 汩汩石上语,浏浏风中琴。清晨南涧流,似是太古音。出谷乍喧冗,入林杳深沉。后来自相续,前者既难寻。问客何缘起,悠悠伤别心。
  • 古诗《题鹰·尔本是鸷鸟》 - - 冯君辉 - - 尔本是鸷鸟,翮健眼犹疾。嘴爪利如钩,所击无一失。偶向深林过,群鸟暗战傈。具兹特异材,谋生岂无术。毋为猎者用,与犬同见拙。
  • 古诗《寿太师益公·年年腊尾庆生申》 - - 洪适 - - 年年腊尾庆生申,共祝槐庭过万春。天使长生辅真主,人间不用说庄椿。
  • 古诗《戊午除夕得除字》 - - 彭孙遹 - - 征税频仍久未除,几看水旱罄□储。军须数转江南粟,荒政曾无郑白渠。极目流离还载道,故乡消息重愁予。阳和愿作丰年兆,岁岁春风乐佃渔。
  • 古诗《陈大夫见和春日》 - - 释德洪 - - 咏君好句欲消魂,想见朱轓画戟门。解组正当强健日,载书归老水云村。虚堂风撼牙签响,密室岚蒸画牒昏。偶在湘山最佳处,旧游闲与野僧论。
  • 古诗《李端叔命驾神仙二帖》 - - 岳珂 - -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钟此奇士,亦一隽快。风义磅礴,笔锋崄怪。盖已具书体之五云,不但得发遣之三昧。
  • 古诗《寄同别峰·雨洒高城柳散丝》 - - 李孝光 - - 雨洒高城柳散丝,扁舟长忆送君时。前时书去惟凭客,今日诗成欲语谁?修竹娟娟当石净,归云故故入山迟。平生不解求人识,惭愧黄金铸子期。
  • 古诗《失调名·断肠屈曲屏山》 - - 无名氏 - - 断肠屈曲屏山。
  • 古诗《水调歌头·要做神仙去》 - - 葛长庚 - -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 古诗《伯牙台·琴理通万汇》 - - 艾畅 - - 琴理通万汇,泠泠含人心。何必钟子期,始可为知音。绝响久无闻,荒台留至今。寂寞一登眺,日斜江汉深。天风鼓云涛,虚籁生空林。
  • 古诗《萤·裴回无烛冷无烟》 - - 罗邺 - - 裴回无烛冷无烟,秋径莎庭入夜天。休向书窗来照字,近来红蜡满歌筵。
  • 古诗《山行·危涂烦侧足》 - - 刘攽 - - 危涂烦侧足,积水向吹襟。云树参天直,风湍殷地深。翠香秋后草,巧语霁来禽。信美非人境,无为久滞淫。
  • 古诗《惠泉·一勺清溪自古传》 - - 倪璧 - - 一勺清溪自古传,品题宜向竹炉煎。中泠浪得虚名去,珍重人间第二泉。
  • 古诗《次韵秀守苗郎中喜雨》 - - 沈与求 - - 旌旆传呼起伏龙,雨翻枯泽已全通。招呼急吹添秋思,袪逐骄阳助岁功。蝝子有知先避境,葑根无着尽浮空。老农自笑豚蹄祝,惠政流行盍屡丰。
  • 古诗《挽耿侍郎·给事初为畿县令》 - - 周南 - - 给事初为畿县令,姓名直彻阜陵前。后来佩尽名藩印,死去家无数顷田。留与道涂歌长者,未调鼎铉合长年。龚黄只取优称去,更有云台论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