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曾国藩的诗 > 感怀述事·幕府山头对碧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感怀述事·幕府山头对碧天

朝代:清代诗人:曾国藩时间:2023-04-05
幕府山头对碧天,英英群彦满樽前。
共扶元气回阳九,各放光明照大千。
短李迂辛杂嘲谑,箕张牛奋总安便。
独怜何逊今漂泊,望断寒云暮霭边。

诗人曾国藩资料

感怀述事·幕府山头对碧天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 查看详情>>

曾国藩古诗词作品: 《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律》 《挽陈源兖母联》 《感怀述事·域中哀怨广场开》 《桂湖联·五千里秦树蜀山》 《初入四川境喜晴》 《闻客话里中近事》 《挽袁谷怀茂才》 《送黎樾乔侍御南归》 《送唐镜海先生》 《詶陈庆覃侍御

感怀述事·幕府山头对碧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感怀述事·幕府山头对碧天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秦淮杂诗·无缘打桨送春潮》 - - 袁枚 - - 无缘打桨送春潮,有意搴帷认板桥。深夜风停街柝静,隔墙还有一枝箫。
  • 古诗《上元灯词·徘徊碧宇未当中》 - - 弘历 - - 徘徊碧宇未当中,几望光辉正望同。讵属羲和善推步,姮娥应是示虚冲。
  • 古诗《梅·冰姿元不染纤尘》 - - 曹义 - - 冰姿元不染纤尘,彷佛罗浮梦里人。忆淂江南残雪后,一枝常占上林春。
  • 古诗《乐山八景·引泉渠》 - - 张宁 - - 疏凿近山陂,开云导玉脂。岸回斜沁圃,石矗细通池。溪雨涨来急,野花流到迟。因之想清渭,欲访郑当时。
  • 古诗《恭依皇祖灵隐寺诗韵》 - - 乾隆 - - 岭是西方鹫,飞来住岌峨。名山观不少,此地比宁多。法苑开龙象,清襟洽薜萝。诸天应拱护,御辇昔曾过。
  • 古诗《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 - - 汪炎昶 - - 一抔早已瞰陬隅,君子从渠自犬乌。谁泄天机似文展,争持地券与尧夫。新阡竞夺前人陇,高冢多踰旧日模。随分安排吾事了,咄哉俗子谩狂图。
  • 古诗《热河·梨花伴月》 - - 玄烨 - - 云窗倚石壁,月宇伴梨花。四季风光丽,千岩土气嘉。莹情如白日,托志结丹霞。夜静无人语,朝来对客誇。
  • 古诗《十三日乾清宫赐宴》 - - 朱彝尊 - - 诏许宫门入,人随陛戟移。江梅低压帽,火树密交枝。既醉盈觞酒,无疆万寿诗。梦游真不到,今夕奉恩私。
  • 古诗《吴宫·吴王爱歌舞》 - - 殷尧藩 - -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徒令句践霸,不信子胥贤。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 古诗《别惠山·天池真若友》 - - 邓云霄 - - 天池真若友,新茗试春泉。山客和云汲,衙斋带月煎。松风虚飒尔,宦况与泠然。此别重回首,清声入梦边。
  • 古诗《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 - 王维 - -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 古诗《春怀·呼吁频烦扣大庭》 - - 孙承宗 - - 呼吁频烦扣大庭,汉臣应笑次公醒。襟披海色粘天碧,旆拔山容插地青。万顷冰花凝晓月,半泓云叶护残星。椒盘剩有家园酒,箫鼓那堪塞上听。
  • 古诗《题小景·雀啅江头秋稻花》 - - 张以宁 - - 雀啅江头秋稻花,颠风吹柳一行斜。渔舟细雨独归去,白石沧江何处家。
  • 古诗《金台·万里长风动薜萝》 - - 储巏 - - 万里长风动薜萝,眼中燕赵共山河。趣程未办登高赋,问俗犹传击筑歌。乔木几经荒冢尽,斜阳偏傍故台多。黄金不解纵横困,疑有冥鸿避网罗。
  • 古诗《复愁·猛士凭城险》 - - 郭钰 - - 猛士凭城险,四郊今若何。才闻一马献,已费百金多。江雨舟无渡,山云鸟独过。君王不相负,诸将且须和。
  • 古诗《方氏园林·肘后悬何益》 - - 田雯 - - 肘后悬何益,尊前兴莫辞。门人争送酒,小吏解吟诗。春笋登盘日,河豚入馔时。堂堂三月尽,白尽使君髭。
  • 古诗《昭阳舟中读闺秀徐幼芬遗诗寄李季子》 - - 王士禛 - - 昭阳北望景依依,江柳微黄燕雁飞。空忆谢家才调美,青丝曾解小郎围。
  • 古诗《偕胡西垞稚威读书石林禅房》 - - 周大枢 - - 不妨丈室共谈禅,懒读南华第一篇。成佛未甘居谢后,论文那得在卢前。听钟野寺千山里,打桨寒塘万柳边。浮世积埃安可问,此生木榻会须穿。
  • 古诗《结意·菊宴年年事》 - - 祝廷华 - - 菊宴年年事,陶庐十度秋。故人叹寥落,今雨喜绸缪。斟酒同欣赏,联吟互唱酬。此花称寿客,祝福愿添筹。
  • 古诗《涌金门·涌金门外看花朝》 - - 王镃 - - 涌金门外看花朝,步去船归不见遥。一派笙歌来水上,鹭鸶飞过第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