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钱澄之的诗 > 宫词·外廷章奏晚犹通原文及翻译赏析

宫词·外廷章奏晚犹通

朝代:明代诗人:钱澄之时间:2023-04-07
外廷章奏晚犹通,侍史开封五夜同。
传道君王看不及,黄罗亲裹送中宫。

诗人钱澄之资料

宫词·外廷章奏晚犹通作者钱澄之

生卒:1612-1693。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原名秉镫,字饮光。明诸生。入清隐居不出,自称田间老人,与顾炎武、钱谦益、方以智、徐乾学兄弟等都有往来。学问长于经学,尤精于《诗》。文章颇..... 查看详情>>

钱澄之古诗词作品: 《哭仲兄湘之翁》 《麦园·先子逝矣》 《忆龙眠·零落山中伴》 《玉川门里有山径绝险可达万松坪是无可师手开看三叠泉孙鲁山再为剪刈诗以志之》 《客新城邀建阳王帅先饮郊外桂树下》 《与史趾祥别二十八年矣临发武水趾祥忽至悲喜之馀遽尔分手短述言怀》 《命子诗·惟王之国》 《过舍侄河上居》 《京口舟次寄刘臣向》 《九日策杖溪边废阁

宫词·外廷章奏晚犹通原文及翻译赏析

宫词·外廷章奏晚犹通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江行·棹转盘塘口》 - - 谭元春 - - 棹转盘塘口,鸦衔片肉斜。愁他征不息,有税到神鸦。
  • 古诗《醋葫芦·你铺排着鸳衾和凤帱》 - - 关汉卿 - - 你铺排着鸳衾和凤帱。指望效天长共地久。蓦入门知滋味便合休。几番家眼睁睁打乾净待离了我这手。带云:赵盼儿唱: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古诗《绮梦·慰我平生卖剩痴》 - - 程坚甫 - - 慰我平生卖剩痴,飞琼也有入怀时。一春韵事君知否,梦里佳人醒后诗。
  • 古诗《题吴樵谷小照》 - - 梁佩兰 - - 龙树聪明贪好色,杼山清净喜吟诗。人间结习那能免,要识阇黎默坐时。
  • 古诗《寿远山李夫人四十初度》 - - 龚鼎孳 - - 芸蠹香生玉辟邪,滕王蛱蝶上窗纱。争知仙李蟠根大,并蒂原须帝女花。
  • 古诗《书院杂咏·书架》 - - 王十朋 - - 君富端不俗,有钱长买书。家藏三万轴,不怕腹空虚。
  • 古诗《晚荷·芳收岸蓼与汀蘋》 - - 乾隆 - - 芳收岸蓼与汀蘋,净植依然武列滨。何必夺朱不君子,可知衣紫亦山人。
  • 古诗《于飞乐·近来清瘦》 - - 无名氏 - - 近来清瘦,为谁为谁。
  • 古诗《次停云·凉风飘飘》 - - 程銈 - - 凉风飘飘,烟雨濛濛。六合沉冥,孔道如江。良朋携壶,饮我南窗。彼美君子,去此奚从。
  • 古诗《阮郎归·闲来溪上有云飞》 - - 陈康伯 - - 闲来溪上有云飞。溪光接翠微。江南三月落花时。春波去棹迟。寻竹路,破林扉。苍台旧钓矶。欲归回首未成归。黄尘满素衣。
  • 古诗《醉落魄·陶陶兀兀》 - - 黄庭坚 - - 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东山小妓携丝竹。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 古诗《下邳子房祠圯桥故处》 - - 王立道 - - 驱车入古城,苍茫远山夕。桑田湮碧流,遗碑表阡术。圮桥几千载,裒土不盈尺。寒鸟下荒芜,犹疑堕履迹。昔此开一编,秦鹿纷争逸。老人亦天授,寓言谷城北。迹与四皓俱,名随两生匿。祇令后世人,空复祠黄石。...
  • 古诗《后岩举吟社中秋后二日流馨亭落成》 - - 秦瀚 - - 泉上堂成户牖虚,新凉冲雨过轩车。为怜石罅流瀺灂,又喜林间杂佩琚。鼓瑟音稀何穆穆,到池声静只如如。何人更解无弦趣,流水高山听有余。
  • 古诗《留别李苍水广文》 - - 成鹫 - - 东风吹雨下江城,千里溪山半月程。有客到来逢九日,无端归路又清明。行添怪石腰包重,暂别官衙脚板轻。我自往还君自住,宦游宁比浪游情。
  • 古诗《朵山亭·调御手中荷》 - - 乾隆 - - 调御手中荷,不凋青色摩。儿孙视华顶,十丈此犹多。
  • 古诗《汪苇塘教授以青州饥民歌见示用韵复之》 - - 许传霈 - - 青州土壤非饶沃,力田犹虞食不足。连年灾歉报农夫,待哺哀鸿来满目。工商士女散天涯,保抱提携日奔逐。掬水茹草充客饥,雪邮风程争夜宿。遣之不可留养难,愁杀流民图一幅。所冀春回地脉和,延得残生饱饘粥。何期今年年更荒,十亩麦田无一熟。旱云飞火燎长空,水涸土乾严且酷。遑论长夏插...
  • 古诗《雪寒钱·加赐雪寒钱》 - - 韩淲 - - 加赐雪寒钱,欢声禁旅传。妻孥应盼盼,儿女定跹跹。醉熟千家酒,炊香万灶烟。何须谈挟纩,王道本通天。
  • 古诗《韩城纪事·糠豆犹悭不到盘》 - - 吕本中 - - 糠豆犹悭不到盘,小儿寒至尚衣单。虽无事业传惇史,或有声名托稗官。
  • 古诗《游西苑·宛转瀛洲带幔坡》 - - 文征明 - - 宛转瀛洲带幔坡,<虫连>蜷玉蝀压银河。 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 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 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 古诗《送高丽二僧南游》 - - 齐己 - -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