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契适的诗 > 观音诗·方圭座压五云端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音诗·方圭座压五云端

朝代:宋代诗人:释契适时间:2019-12-30
方圭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
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
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
百宝阶前文石上,天人瞻礼爇旃檀。

诗人释契适资料

观音诗·方圭座压五云端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音诗·方圭座压五云端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酬霁翁·茂陵何事不归来》 - - 权万 - - 茂陵何事不归来,分外希沾露一杯。别有奇方浇肺渴,琴台四月有青梅。
  • 古诗《洞仙歌·星眸水盼》 - - 乐钧 - - 星眸水盼,认三生情种。愁压双蛾翠痕重。但搴帘送暖,隔座吹香,须抵得十载扬州春梦。情禅参不破,买笑归来,脉脉尊前泪波涌。应是不关伊,九曲回肠,被几缕鬓丝牵动。劝今后相逢莫相思,算陌上閒游,柳迎花送。 ...
  • 古诗《戏赠阎汉臣庙令》 - - 李昭玘 - - 香火馀金月十千,指呼巫觋示威权。如何报得君王赐,沥酒慇勤祝万年。
  • 古诗《挽俞进士母词》 - - 张弼 - - 夕阳萧萧椰叶阴,桐花小凤惊悲吟。高堂仙姥梦魂断,遗簪堕珥愁人心。愁人心,肠断绝。二郎解绶赋归来,独倚空闱泪成血。
  • 古诗《山庄值风雨灯前写怀》 - - 谢迁 - - 薄暮掩衡扉,独坐风雨夕。孤灯影明灭,虚檐声淅沥。拥炉拨寒灰,焚香玩周易。岁序倏云暮,阴阳互相逼。山林深且密,久矣托心迹。有怀在何许,茫茫烟水隔。夜阑清不寐,曷以慰岑寂。窗外一枝梅,预报春消息。...
  • 古诗《句·落霞断岸斜阳里》 - - 饶道深 - - 落霞断岸斜阳里,万里江天画不成。
  • 古诗《杂歌谣辞·鸡鸣曲》 - - 李廓 - -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
  • 古诗《春日雨中登平山堂》 - - 缪执玉 - - 春光如此过淮东,贤守风流说醉翁。烟雨溟濛堂上下,果然山色有无中。
  • 古诗《寄方子时·避人成独往》 - - 王稚登 - -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
  • 古诗《题弼侄竹·单父堂前玉两竿》 - - 杨士奇 - - 单父堂前玉两竿,政閒每日报平安。可人千尺冰霜操,要看亭亭到岁寒。
  • 古诗《过扬子江·雨过大江秋》 - - 胡奎 - - 雨过大江秋,苍茫一叶舟。乡心随去鸟,旅梦学眠鸥。水与天同色,云兼月共流。谁家歌楚调,令我不胜愁。
  • 古诗《谒禹庙·丹青留日月》 - - 佘翔 - - 丹青留日月,辇道积莓苔。王气千秋尽,犹传玉帛来。
  • 古诗《讱庵久游虞山不归寄讯》 - - 彭孙遹 - - 昔贤采药处,闻在最高峰。灵草年年长,云深不可从。
  • 古诗《龙潭十景·华麓寻真》 - - 金幼孜 - - 华麓苍苍拥翠鬟,两峰高并碧云间。飞仙远挟苍龙去,羽客曾乘白鹤还。绛节霓旌何处是,青松白石此中閒。一从簉羽随鹓鹭,幽赏于今不可攀。
  • 古诗《八声甘州·过千岩万壑古蓬莱》 - - 张炎 - - 过千岩万壑古蓬莱,招隐竟忘还。想乾坤清气,霏霏冉冉,却在阑干。洞户来时不锁,归水映花关。只可自怡悦,持寄应难。狂客如今何处,甚酒船去後,烟水空寒。正黄尘没马,林下一身闲。几消凝此图谁画,细看来元不是终南。无心好休教出岫,只在深山。 ...
  • 古诗《木兰花慢·问潘郎两鬓》 - - 黄升 - -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怅病骨臞臞,幽怀渺渺,短发飕飕。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欹枕困寻药里,薰衣慵讯香篝。 悠悠。老矣复焉求。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辟,中年酒病,晚岁诗愁。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 古诗《满江红·一舸归来》 - - 游次公 - -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欢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 谁可住,烟萝侧。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 古诗《红窗迥·春闱期近也》 - - 曹豳 - - 春闱期近也,望帝乡迢迢,犹在天际。懊恨这一双脚底。一日厮赶上五六十里。争气。 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更选个宫样鞋,夜间伴你。
  • 古诗《自效·出入兵戎里》 - - 陶安 - - 出入兵戎里,挥毫代执戈。 病余身易老,日短事偏多。 山月出青霭,江风生白波。 心专图报效,才薄愧蹉跎。
  • 古诗《过申州作》 - - 方干 - -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