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元干的诗 > 桂井·移根一户蟾光溢原文及翻译赏析

桂井·移根一户蟾光溢

朝代:宋代诗人:张元干时间:2023-04-06
移根一户蟾光溢,分派银河地脉灵。
定与苏仙双橘井,他年续入郦元经。

诗人张元干资料

桂井·移根一户蟾光溢作者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 查看详情>>

张元干古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叶少蕴生朝·元戎玉帐凛霜威》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 《醉蓬莱·对小春桃艳》 《次吕居仁见寄韵》 《虞美人·菊坡九日登高路》 《挽梦锡机宜寺簿》 《用折枢韵呈李丞相》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桂井·移根一户蟾光溢原文及翻译赏析

桂井·移根一户蟾光溢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北郭沈彦民园林落成邀余雨游乞诗奉题》 - - 杨圻 - - 城阴菊花市,因以访渊明。画寝翠微气,风池红叶声。蓝田山尽出,金谷酒知名。羡子能高隐,幽居顾视清。
  • 古诗《北朝天子·往江干水乡》 - - 梁辰鱼 - - 往江干水乡。过花溪柳塘。看齐齐彩鹢波心放。鼕鼕叠鼓。起鸳鸯一双。戏清波浮轻浪。青山儿几行。绿波儿千状。渺渺茫渺茫渺渺茫。趁东风兰桡画桨。兰桡画桨。采莲歌齐声唱。采莲歌齐声唱。 ...
  • 古诗《初秋同社友集井园》 - - 温纯 - - 郁蒸暑气未全收,虚听蝉声树里秋。把酒仍为河朔饮,醉馀散发更临流。
  • 古诗《雪中登郡城西亭》 - - 马祖常 - - 濛濛翳江屿,舣船夜问酒。路逢白发翁,憔悴看鱼笱。
  • 古诗《望海歌·我来灵峰》 - - 蒋之奇 - - 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飘飘番船...
  • 古诗《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 - 邓云霄 - - 自寻襄野驾,可息汉阴机。蹑屐犹虚往,逢君已实归。泉声如咽别,云气故随衣。他日投簪绂,相从掩石扉。
  • 古诗《题钩勒夹竹梅》 - - 童冀 - - 美人隔秋水,赠我金错刀。愿因青鸟使,报之应琼瑶。
  • 古诗《次膺哀辞·平昔弦觞浪自怡》 - - 李昭玘 - - 平昔弦觞浪自怡,暮年荐鹗有新知。蛾眉翻作黄昏哭,乐府空传白纻词。上国音尘随梦断,东山箫管结秋悲。风亭月观依然在,辽鹤归来复几时。
  • 古诗《秋海棠和友人朱勿轩韵》 - - 刘天谊 - - 春宵争喜照红妆,谁解三秋亦信芳。吟赏名花须冷眼,俗情空有热中肠。
  • 古诗《冬夜书怀·故人强半拥旌旄》 - - 吴保初 - - 故人强半拥旌旄,萧飒西风动敝袍。镜里年华须鬓改,枕中江海梦魂劳。登楼犹自悲王粲,钩党微闻捕孔褒。谁遣愁人眠不得,残灯欲死晓鸡号。
  • 古诗《折杨柳·塞外无春色》 - - 王瑳 - - 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枝影侵云暗,叶彩乱星光。陌头藏戏鸟,楼上掩新妆。攀折思为赠,心期别路长。
  • 古诗《观澜·云开山晓色》 - - 周敞 - - 云开山晓色,风静鸟啼音。物意含春意,渊深似道深。
  • 古诗《将至新安检行李有感再叠前韵》 - - 陈熙治 - - 料峭西风瘦不支,无衣空自咏秦诗。压装剩有琴书在,多病还须药裹随。五夜篝灯催警蟀,一炉竽火赋蹲鸱。关山刀尺深闺梦,犹是牵裾别路歧。
  • 古诗《题烈妇·妇姓沈氏名心娘》 - - 陈肇兴 - - 妇姓沈氏名心娘,十八于归张家郎。举案齐眉慕孟光,如胶如漆乐且未央。
  • 古诗《赠谭讷夫·江南专制属元臣》 - - 释妙声 - - 江南专制属元臣,共喜群贤拜命新。多难政须弘济士,字民当用读书人。东风庭院莺花晓,白日衣裳锦绣春。台阁欲求三语掾,非君谁可继清尘。
  • 古诗《浮丘八景·珊瑚井》 - - 陈大猷 - - 珊瑚元产自遐荒,涓滴擎来玉作浆。脩炼旧曾闻此地,灵泉清彻拟沧浪。
  • 古诗《分题得太湖送邬用明还鄞》 - - 史鉴 - - 一水遥遥与海通,舟行疑似入虚空。三江共接朝宗势,万古长怀底定功。茂苑人烟帆影外,洞庭山色浪花中。登瀛有客频来往,欲驾云涛趁便风。
  • 古诗《李舍人鼎元登岱图》 - - 洪亮吉 - - 平生心力瘁跻攀,五岳游完鬓未班。肯待向禽婚嫁毕,仅留老眼看青山。
  • 古诗《午至退谷·古寺深林里》 - - 蔡珽 - - 古寺深林里,萧然昼闭关。泉声随乱石,落日照秋山。远岭牛羊小,高原禾黍间。自然心目爽,尘虑一时删。
  • 古诗《自槜李至毗陵道中》 - - 杨冠卿 - - 晋陵城东窣堵坡,两尖高并下临河。昔年曾醉邻墙酒,卧听扁舟唱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