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黎贞的诗 >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

朝代:明代诗人:黎贞时间:2023-04-04
眼看庾岭梅花发,忽忆东窗月夜时。
风景苍苍异南北,那堪心事转凄其。

诗人黎贞资料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作者黎贞

介绍: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 查看详情>>

黎贞古诗词作品: 《白头鹰·不入莺燕群》 《赣州访江东庙》 《谢潮宗汪参政惠笔》 《送戴大使·官满南州海表》 《鸡翼鸭子歌·鸭有卵兮鸡翼之》 《羲之观鹅·绿柳青池护碧亭》 《风雨老嫩竹为邑宰黄昭题》 《金川谩书·凤凰山下雪初消》 《重过小孤山·昔年曾过海门关》 《归省·风松露竹寒潇潇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原文及翻译赏析

过大庾岭寄冯梅宪表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为钱湘灵题颍川君绝笔二种后》 - - 吴嘉纪 - - 闺中风味亦何清,学佛耽诗已半生。字画置怀三四载,安仁惆怅不胜情。
  • 古诗《春晚客怀·衣袖露两肘》 - - 王冕 - - 衣袖露两肘,难留侠客槌。对山长发啸,得酒忽忘诗。树湿吴云重,花残越鸟悲。酸辛甘自受,褴褛愧妻儿。
  • 古诗《步韵呈望月轩主人》 - - 杜友房 - - 爨下焦桐少赏音,天涯何意快论心。浮生踪迹离弦箭,人世文章跃冶金。已向异乡安旅枕,又从沧海豁尘襟。瓦当铭作延年字,一炷炉香展寸忱。
  • 古诗《蕲春道中·霜净波平水落湾》 - - 张孝祥 - - 霜净波平水落湾,我行正在画图间。帘钩不用怕风日,且看江南江北山。
  • 古诗《菩萨蛮·五更才得朦胧睡》 - - 况周颐 - - 五更才得朦胧睡。梦中多少伤心事。残月乱啼乌。梦回钟动无。鸳衾空复暖。魂共炉烟断。何日是欢期。他生重见时。
  • 古诗《金应第一百一十》 - - 文天祥 - - 追随三十载,艰难愧深情。何处埋尔骨,呼号傍孤城。
  • 古诗《题一山寄迹卷》 - - 尹台 - - 请息朱弦唱,听我一山吟。绮甍绣户围碧草,王孙第宅何深沉。黄金为涂丹雘错,赤玉垂栊摇珠箔。罗帷不捲春风回,黄鸟啼断青林阁。嗟君何处得一山,乃在曲台飞榭窈窕间。芙蓉巘崿媚虚牖,翡翠岩壑标重寰。云烟閟缥缈,水石纡潺湲。莲洞之中老仙伯,题以寄迹悬轩颜。君有高才异凡俗,奇篇秀句...
  • 古诗《送徐生之金陵》 - - 徐祯卿 - - 为慕金门来窃窥,三年执戟力云疲。著书每忆东山好,萝月冥冥空紫芝。吾宗羯子清狂甚,笑拂扁舟向我辞。清夜谁同牛渚泛,早时闻咏女郎诗。天外凉风吹不绝,馀音长绕凤凰池。
  • 古诗《浦景仁兰竹图》 - - 张仲深 - - 素娥孕魄陨微茫,散乱寒光石上霜。尚忆楚魂环佩冷,至今清思满潇湘。
  • 古诗《题学宫·峨峨玉城山》 - - 赵廱 - - 峨峨玉城山,地势北龙冈。是中产人物,英杰常相望。
  • 古诗《有感·心在六虚外》 - - 文天祥 - - 心在六虚外,不知身网罗。病中长日过,梦里好时多。夜夜频能坐,时时亦自歌。平生此光景,回首笑呵呵。
  • 古诗《东坡·种稻清明前》 - - 苏轼 - -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 古诗《春日·金入垂杨玉谢梅》 - - 徐居正 - - 金入垂杨玉谢梅,小池新水碧于苔。春愁春兴谁深浅,燕子不来花未开。
  • 古诗《春寒·九十春光将过半》 - - 丘濬 - - 九十春光将过半,凄凄犹似旧冬天。依稀记得江南景,小扇轻衫戏水边。
  • 古诗《远翠阁和汉瞻韵》 - - 查慎行 - - 处士留陈迹,轩窗背岭开。练光铺几席,烟气湿亭台。林僻僧宜少,天晴鹤未回。共拚吟遣日,无事定重来。
  • 古诗《赠俞老·君真俞跗后》 - - 王世贞 - - 君真俞跗后,医术晚通神。身作吴楚客,从呼秦越人。祗凭黄阁老,容汝白纶巾。何限虞山色,春风纵屐新。
  • 古诗《款某大理坟》 - - 许景衡 - - 丹笔持平久,清时属望深。谁怜一抔土,长负百年心。旧友多高谊,诸郎亦好音。独惭门下客,流落但悲吟。
  • 古诗《唐刻石·长忆唐从天宝初》 - - 陈梦庚 - - 长忆唐从天宝初,开元气象了无馀。宫中已制霓裳曲,刻石山灵失笑渠。
  • 古诗《和承旨尚书观春物欣盛之什》 - - 胡宿 - - 紫陌年光天上回,东风吹雪放新梅。燕鸿却背南云去,楚鸟还迎社日来。半绿萍醅浮腊脚,残红桃艳弄香腮。山公知有登高兴,樽下容谁献寿杯。
  • 古诗《朝中措·暂时莫荡出燕然》 - - 葛立方 - - 暂时莫荡出燕然。冰柱冻层檐。时节马蹄归路,杨花乱扑征鞯。如今归去,银铛宜见,七宝床边。待得退朝花底,家人争卷珠帘。